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

元宵節過後,年味明顯已經慢慢淡去。

只是國債的發行仍舊在持續,亦是當前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事情。

六部衙門的官員認購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隨後誥命夫人等上層人士紛紛跟進,一舉將國債的總認購數輕鬆突破十萬張大關。

現在大明金銀還處在一種緊缺的狀態中,海外金銀並沒有大規模涌進華夏,故而金銀的總體量遠遠沒有後面那個朝代那般誇張。

如今朝廷發行的國債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募集到一百萬白銀,已經算是一個十分好的成果,甚至可以說是成功一半了。

當然,在這次紅紅火火的募集活動中,亦是出現了一些不太和諧的因素。

雖然大明官員害怕冗員,但勳戚羣體端的是鐵飯碗,所以擁有不買賬的資本,此次勳戚羣體在這場認購浪潮中表現得並不積極。

勳戚通過層層聯姻,已經成爲了一個武勳集團,在定國公被削爵和成國公瘋顛的情況後,而今哪怕英國公張懋被革職在家,亦是整個京城武勳集團的領軍人。

“海外的風浪那麼大,誰都不曉得今年又生什麼變故,銀子還是放在咱們自己手裡踏實!”張懋在召集勳戚羣體後,亦是發達了他的看法。

武安侯等勳戚看到張懋如此表態,秉承着同進退的約定,便是紛紛認定不參與此次的國債認購,任由朱祐樘頭疼國債的事情。

張銘將人送走後,顯得擔憂地道:“爹,皇帝現在一心想要通過國債籌集資金,咱們這樣做恐怕不妥吧?”

“有哪條律法規定武勳一定要認購國債的?”張懋的眉頭微蹙,顯得死豬不怕熱水燙道。

張銘知道肯定沒有,但亦是意識到自己老爹的立場發生了改變:“雖然沒有,但孩兒擔心宮裡那位會怨恨咱們英國公府!”

“咱們英國公府都已經落到這等田地了,難道還不夠怨恨嗎?聽聞邵太妃欲爲興王張羅婚事,此事你上一下心,看哪家的姑娘合適!”張懋瞥了一眼自己的兒子,而後話鋒一轉地道。

張銘隱隱覺得到今年恐怕有大變動,當即規規矩矩地拱手道:“孩兒領命!”

“去吧!平日沒事的話,多往興王府走動走動!”張懋的眼睛微微閉上,輕輕地擡手道。

他原本亦是打算餘生勾欄聽曲,但孫子張侖在前往呂宋途中遇險,而今派出去的人員遲遲沒有消息,致使心裡已經是怨念叢生。

若不是皇帝推動開海,若不是皇帝執意要到海外掘金,自己的孫子此次又怎麼可能遭遇如此不測?

正是如此,他雖然知道不能將這份怨念表露出來,但並不打算積極參加這場認購,甚至默默地準備做一些事情。

張銘對今年出現大變動的預感變得更強勢,在恭恭敬敬地拱手後,便直接轉身準備直接前往興王府。

在英國公張懋的號召下,在京城的勳戚對認購國債並不踊躍,致使國債認購彷彿滾到了一座高山前。

“看來呂宋開採金礦的資金還得從其他地方想辦法了!”

“現在還能有什麼辦法?我看朝廷恐怕是要進行加稅了!”

“其實加稅亦是能夠理解,稅賦太低不利於年輕人奮鬥!”

……

面對國債認購潮出現了頹勢,很多人預計戶部頂多只能售出十五萬張國債,朝廷最終還是會選擇向民衆加稅。

正當大家意志消沉的時候,卻是發生了一件預想不到的事情。

“剛剛戶部透露,而今僅剩下最後的十四萬五千張!”

“什麼?這怎麼可能,怎麼一下子少了五十餘萬張?!”

“據說突然出現了一個超級大單,一下子就吃掉了五萬張!”

……

當大家以爲國債認購達到瓶頸的時候,誰知突然殺出了一個程咬金,竟然一下子便砸下整整五十萬兩。

其實京城一直藏龍臥虎,很多家族在明朝初創之時,便已經是鉅富。經過這麼多年的放貸,財富更是一直有所增長。

在京城能一下子拿到五十萬兩的人,兩隻手都數不過來,一些大家族的財富遠超想象,甚至能以一己之力直接解決三百萬兩的國債。

只是拿得出是一回事,但自古都有“財不露白”的警示。

而今公然顯露自己的財富,不僅成爲當今聖上所狙殺的目標,而且還會成爲科道方言官上位的墊腳石。

正是如此,在得知有人拿到五十萬兩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是震驚他的財力,而是驚訝於此人不理智的做法。

“誰?”

“你猜!”

“不會是……”

“你猜對了!”

“……我還沒猜呢!”

足足五十萬兩的認購大戶出現,雖然底層的百姓並不知曉,但在上層很快便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不過在得知那位認購五十萬兩的人後,很多人都是發出了一聲嘆息。

城北,皇家布匹店前,幾輛手推車緩緩停在了門口處。

“孫掌櫃,貨已經到了!”

“來了!快通知賬房清點入庫!”

劉英頗有十三孃的豪氣,而今跟她從事紡織的女人越來越多,更是收了一幫徒弟,致使現在所帶的隊伍越來越大。

現在只能僱傭人員推着板車挨家挨戶收取織好的棉布,然後再押車將棉布送到這裡,最終完成這一次的結賬。

孫掌櫃跟劉英打交道越來越多,亦是喜歡這個做事較真的女人,便讓小二去通知賬房先生,同時安排人手進行卸貨。

隔壁皇家錢莊的李掌櫃剛將一個貴婦人送上轎子離開,便走過來跟孫掌櫃一起曬太陽道:“剛剛那個珠光寶氣的誥命夫人,我還以爲認購多少,結果只是拿了三張國債!”

“所以說不能以貌取人,沒準下一位穿得棉衣,結果一下子便認購五萬張呢!”孫掌櫃指揮手下搬運棉布,亦是跟李掌櫃進行鬧聊道。

“李掌櫃,小女劉英,冒昧打擾一下!”正準備到店裡面的劉英注意到這邊的交淡,顯得十分禮貌地拱手道。

李掌櫃的雙手藏在袖管中,擡頭望向眼前精神抖擻的女人道:“我知道你!我剛來便聽孫掌櫃說你能幹,不知有什麼事呢?”

“您剛剛提到國債,不知我們平民百姓可以認購嗎?”劉英這陣子一直聽起旁人談起國債,免不得多了幾分好奇。

李掌櫃先是微微一愣,旋即認真地點頭:“這個當然可以,認購國債並沒有貴賤之分!只是一張國債摺合白銀是十兩,若摺合布票亦得三張布票,這可不便宜啊!”

“十兩確實挺多的,這到期怎麼算呢?”劉英顯得認同地點頭,卻是繼續進行打聽道。

李掌櫃是一個熱心腸的人,當即便是解釋道:“一分息!假如你現在花十兩銀認購一張國債,明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是十一兩。若是你花十張布票,明年這個時候便是十一張布票,這比放在家裡划算多了。”“這個我懂了,如果我們現在認購的話,得到的是憑據還是國債票呢?”劉英仍舊有點迷糊,便問出自己的疑惑道。

李掌櫃知道眼前的女人定然是瞭解過國債的女人,便微笑地解惑道:“如果認購十張以上,可以在皇家錢莊記名,若憑據弄丟了,到時本人來皇家錢莊亦可支取。若是十張以下,便只能拿到不記名的國債,給的是統一樣式的國債,到時咱們錢莊是認票不認人。”

“多謝李掌櫃告知!”劉英意識到這跟布票的情況差不多,當即便拱手答謝道。

李掌櫃看着劉英轉身離開,輕輕地搖了搖頭併發出感慨:“這個女人看着倒像是想要爲國分憂,但一張國債十兩銀子,普通人家很難拿得出來啊!”

“陛下登基以來,不僅從來沒有加徵稅賦,而且通過清丈田畝變相給百姓減了稅,還讓食鹽和棉布都降了價。現在很多百姓種棉花還種了點錢,你其實不必只盯着上面的達官貴人,普通的百姓未必不能認購一張國債!”孫掌櫃是地地道道的底層出身,顯得十分認真地告誡。

他是地地道道的底層出身,卻是知曉普通百姓歷來都願意恨不得將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一直都有積蓄的傳統。

而今遇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君主,不僅讓百姓的開支減少了,而且還讓百姓的收入增加,致使很多百姓陸陸續續攢了一點銀子。

正是如此,現在勤勤懇懇的百姓其實已經是潛在客戶,未必不能爲朝廷做貢獻,跟國家開採呂宋金礦的利益綁在一起。

“人家腰纏萬貫都是摳摳餿餿才掏認購一兩張國債,普通的百姓又怎麼可能掏家底認購,你莫要開玩笑了!”李掌櫃望着已經消失的轎子,顯得不以爲然地道。

卻是這時,劉英去而復返:“李掌櫃,我剛纔跟姐妹商量了一下,身上的布票和現銀只夠認購十張,所以還請您先給我們十張,下午我們再過來進行認購!”

“十張?”李掌櫃聽到這個數額,頓時難以置信地瞪起了眼睛。

孫掌櫃在旁邊看着這一幕,嘴角不由得噙着一絲微笑,對這一切早已經是瞭然於胸。

得益於朝廷的好政策,而今這幫織女雖然沒日沒夜地是操勞,亦是賺了不少銀子,她們每個人認購一張國債都是綽綽有餘。

劉英頓時一愣,顯得有些緊張地詢問道:“剛剛你不是說平民百姓都可以認購嗎?難道是十張太多了?”

“不,不多,你們要認購……呵呵,幾位,裡面請!”李掌櫃從震驚回過神來,而後換上笑臉迎賓道。

劉英的臉上卻是顯得有些爲難,先讓李掌櫃稍等,而後扭頭望向旁邊看戲的孫掌櫃。

這個時候,數目已經清點完畢。

孫掌櫃十分痛快地結清了賬目,而後將錢交給了劉英。

劉英帶着幾個女人到了隔壁的皇家錢莊,便將身上的錢給了李掌櫃,終於換到了十張制式精美的國債。

“這就是國債票子,畫得真漂亮!”

“何止漂亮,這票子還帶着香味呢!”

“好了,都好好保管着,明年就能得多一兩了!”

“我剛剛聽說,明年到期或許還可以折成黃金,那我豈不是可以打一個金手鐲了?”

“人家已經強調了,此事要開採金礦順利,且運回來的黃金夠多,不然不會兌付黃金!”

……

劉英從裡面出來後,便將相應的國債分發給自己的同伴,只是面對同伴發花癡般的幻想,便強拽回現實地道。

皇家布匹店給她們提供了生計,而今皇家錢莊讓她們享受了利息,甚至能夠換取黃金,讓她們宛如是做夢一般。

“那些少爺帶回來的金礦石,我遠遠看了,是真的好漂亮!”

“那天我也看到了,要是我能有一塊金礦石,死都是心甘情願!”

“金礦已經找到,朝廷只要搭橋鋪路便要採金,我相信朝廷在年底之前便將黃金運回來!”

“真希望一年快點到來,我別的都不要,我就要呂宋的黃金,到時我給我女兒打一對金鎖!!”

……

這些女子都有着一種天真散漫,卻是相信朝廷此次採金必定是順風順水,已經開始打起了黃金的主意,甚至希望時間能夠快點到來。

劉英輕輕地搖頭,但心裡其實亦是同樣生起了期待。

女人間並沒有秘密,何況還事關黃金,這個事情迅速在整個女織工圈子傳了開來,而這幫女人像聽到商品降價大促銷般蜂擁而至。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兩張!”

……

在下午的時候,皇家錢莊成爲了女人的搶購之地,一幫女人將整個店鋪圍得水泄不通,而拿到國債的女人更是興奮地尖叫。

孫掌櫃雖然早知道這幫織女有點積攢,但在皇家布匹店門口看到如此瘋狂的場景,嘴角不由得劇烈地抽搐了好幾下。

當晚,累成狗的李掌櫃進行清查,發現今天足足賣出了兩千張。

只是事情並沒有結束,雖然第二天的女織工的人數驟然下降,但迎來了普通百姓的搶購潮。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兩張!”

……

雖然普通百姓都是小額認購,但架不住他們的基數大,短短一個上午又銷售了數千張,這種銷售速度堪稱恐怖。

李掌櫃面對絡繹不絕的百姓,最終忍不住詢問一個百姓道:“你……你們難道不擔心朝廷不兌付嗎?”

其實他的家境還算不錯,家裡的存銀有幾百兩之多,但這一次亦是隻敢認購兩張,那天還睡得十分不踏實。

“哪個奸臣敢從中作梗?”面對李掌櫃的問題,李老漢當即便吹起鬍子詢問。

不等李掌櫃答話,後面一個老漢便是附和道:“對,要是哪個奸臣敢提這種建議,皇帝肯定要砍他的腦袋!”

這……

李掌櫃發現這幫人跟自己擔心的並不是一回事,自己由始至終都擔心皇帝違約,而這幫人則是將目光落在那幫文武大臣身上,似乎從來都沒有擔心皇帝會變卦一般。

或許,在大家不知不覺間,那位皇帝早已經走出了廣大普通百姓的心房,以致百姓現在都沒有懷疑皇帝會違約。

如此愛護百姓的皇帝,如此擁戴帝王的百姓,大明王朝何愁不能佇立於世界之巔呢?

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42章 收網行動4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120章 揚州夢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
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42章 收網行動4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120章 揚州夢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