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

前一日,亦不剌因還是以獵人的姿態想要洗劫大明的白皮鎮,但這一刻竟然成爲各方勢力的肥羊。

“朵顏、女真,你這是找死!”

捏軟柿子,這大概是人類的通病,亦不剌因自動忽略了實力最強大的滿都海,而是將矛頭直指兩個小弟弟。

“殺光他們,讓這幫大明走狗通通死絕!”剛剛經歷敗仗的五千蒙古騎士當即重燃鬥志,紛紛進行詛咒道。

“跟隨本太師,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

因亦不剌因率五千騎兵從東邊的潰牆離開,所以他們身處東蒙古的東邊,如今離朵顏和海西女真更近,亦是迅速集結各部想要擊潰朵顏三衛和海西四部。

海西四部,自然是被大明打得僅剩下的海西四個部落。

朵顏三衛,也稱“兀良哈三衛”,是明朝在東北蒙古地區設置的行政機構,包括朵顏、泰寧和福餘三個衛。

洪武二十二年,明朝設立兀良哈三衛,封阿札失裡爲泰寧衛指揮,封脫魯忽察兒爲朵顏衛指揮同知,封海撒男答奚爲福餘衛指揮同知,要求他們“各領其所部,以安畜牧”。

朵顏三衛雖是一個統稱,但實爲三股力量,儘管歸附大明王朝後有所反覆,但總歸對大明還算比較聽話。

此次他們跟海西四衛一起行動,而且目標顯得十分明確,並沒有攻擊永謝布本部,而是向西擴張地盤。

“只要插上咱們的標旗,所有人通通有賞!”

“你們不是嫌自己的牧場小嗎?今天便是一次天大的機會!”

“咱們只要向西五百里,今後咱們部落人人都不愁牛羊沒草吃!”

……

朵顏三衛和海西四部在向西擴張的同時,亦是紛紛激勵着手下的將士,顯得十分瘋狂地侵佔東蒙古的地盤。

原本他們一直忌憚北元的勢力,畢竟北元的前身是大元,即便被華夏王朝攆回大草原,而今的實力同樣不容小窺。

只是誰能想到,出自北元之王滿都海的文書證實,東蒙古已經不再屬於北元,僅僅屬於永謝布部亦不剌因的轄區。

如今大明王朝已經公開對他們放話,他們此次出征不僅能夠換得大明的獎勵,而且所佔的地盤歸爲他們自己所有。

正是如此,爲了獲得更多的牧場,他們幾乎傾巢而出,只爲能夠從此次配合大明徵討亦不剌因的戰事中佔據到更多的牧場。

晨光初照,露水還未褪去,海西女真四部的鐵騎如狂風般席捲而來。

他們的馬蹄踏碎了清晨的寧靜,女真騎兵的臉上帶着堅毅和兇狠,眼中正在燃燒着對勝利的渴望。

蒙古部落的營地中,人們被突如其來的戰鼓聲驚醒。

由於亦不剌因徵召,他們大部分的青壯都已經被抽走,現在面臨東邊而來的女真人,頓時慌亂地跑出帳篷。

“殺!”

遠處塵土飛揚,女真的鐵騎像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衝破了營地的防線,手裡高舉彎刀便進行屠殺。

他們跟蒙古人都屬於遊牧民族,對於侵略別人領土壓根沒有任何心理負擔,而今斬殺蒙古人僅僅被視爲一場打獵行動。

“我的馬在哪?”

“混蛋,誰拿了老子的弓?”

“別逃,咱們一起殺回去啊!”

……

蒙古戰士們匆忙拿起武器,試圖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但他們的隊伍在女真騎兵的衝鋒下顯得凌亂不堪。

“殺光他們!”

“誰殺的人多,牧場便更多!”

“向西五百里,人人都是牧場主!”

……

海西女真的騎兵揮舞着長刀,呼喊着戰鬥的口號,一次次衝入蒙古陣營,收割着這些蒙古人的生命。

戰場上硝煙瀰漫,血腥味瀰漫在空氣中。

海西女真騎兵的每一次衝鋒,都伴隨着蒙古戰士的慘叫聲和倒地聲,吶喊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悲壯的戰歌。

在戰爭結束後,草原上留下了一片狼籍。女真騎兵的鐵蹄踏碎了蒙古部落的家園,他們的勝利宣告了這片草原的新主宰。

相似的戰況同樣在朵顏三衛那邊上演,他們獵殺着一個又一個蒙古人聚集區,同樣想要向西擴張五百里。

兩日後,一場焦點戰事如期上演。

“殺!”

一場草原上的戰事打響,只是交戰的雙方並沒有大明的參與,而是朵顏三衛和海西四部共同對抗亦不剌因部。

亦不剌因分兵兩路對抗進犯的海西女真四部和朵顏三衛,正當他跟海西四衛打得戰事膠着的時候,朵顏三衛竟然殺了過來。

朵顏衛在今歸流河上游朵顏山一帶,是實力最強的一部,而今的部落首領是阿兒乞蠻。

阿兒乞蠻在大草原的生活並不川,一度受到北元所逼,他的部落從遼東地區遷徙至黃河母納之地,後逃歸。

在繼任都督同知的位置後,他亦是曾經向大明朝廷求購耕牛農具發展農業,但亦遭到亦不剌因父親的掠奪。

原本他可以繼續向東吞併地盤,但在探知左路的亦不剌因跟海西女真四部混戰,亦是選擇前來合剿亦不剌因。

“該死,敖嘎不是率部前去阻擊了嗎?怎麼會這樣?”

亦不剌因看到阿兒乞蠻帶領朵顏三衛直插自己的肋部,原本的五千兵力瞬間被被股突然出現的兵力打散了,而自己的部下竟然紛紛選擇逃亡。

“太師,敖嗄已經返回他的部落,而且剛剛阿古拉也率部逃了!”一個親兵得到軍情,當即便彙報道。

“該死,都該死,他們一定會爲今日的選擇付出代價!”亦不剌因得知自己被背叛,更是氣得槽牙都被咬碎了般。

其實他在遼東被大明軍隊狙擊的時候,在回行途中便隱隱感覺到自己軍隊內部已經出現了不穩定。

畢竟此次損失五千精騎,幾乎斷葬了他稱霸草原之路。一個無法帶領他們稱霸草原的人,那麼他們自然更願意保存自己的實力,亦或者重新選擇追隨滿都海。

只是他沒有想到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竟然背叛自己,簡直是在自己的背後捅了一刀。 “殺!”

海西四部和朵顏三衛聯合作戰,而亦不剌因部早已經軍心渙散,加上這樣不少是剛剛被強徵過來的新兵,頓時紛紛選擇逃回自己的部落。

當夕陽灑滿戰場時,海西女真騎兵發起了最後的衝鋒,他們的戰馬嘶鳴着衝入亦不剌因最後的戰陣中,長刀揮舞間,一顆顆頭顱滾落在地。

“撤!”

亦不剌因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迴天,當即率領僅剩下的親兵突圍離開。

“別讓亦不剌因跑了,那是一萬銀元的人頭!”在看到亦不剌因突圍的時候,當即便有人大聲地喊道。

大明朝廷爲了刺激海西四衛和朵顏三衛更賣力殺敵,亦是給亦不剌因的人頭標了價碼,正是足以讓一個人衣食無憂的一萬銀元。

亦不剌因雖然戰敗,但亦不至於輕易被俘虜。

他含恨帶着僅剩下的幾十名親兵朝自己北部而去,此次他隱隱有一種感覺,此前做好的北遷計劃恐怕真要派上用場了。

倒不是因爲大明派遣大軍北伐,而是現在東蒙古正在面臨東西夾擊的窘境中,他在東蒙古已經很難再繼續稱霸下去了。

六月的最後一天,大明王朝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日子。

《呂氏春秋》的《有始覽·有始》篇,書中記載:“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

居庸爲九塞之一,自古便是兵事要都。

隨着明朝遷都北京,作爲西北門戶的居庸關其軍事戰略地位大大提升,成爲抵禦蒙古騎兵南下的第一要塞。

原本這是一個重要的防守要地,但今日迎來了大批軍隊入駐,更是派遣前鋒到達了最北邊的八達嶺關隘。

“衆將士聽令,向北進一百里!”

新任的薊鎮總督陳紀親自率兵出塞,顯得雄心壯志地拔劍道。

在滿都海以北元的名義跟亦不剌因切割後,東蒙古已經算是無主之地。

他們可以將地盤劃給朵顏三衛和海西四部,自然亦可以自己佔據,而大明的最低目標是佔下一百里地。

雖然大明是農耕國家,但現在對牛羊同樣有很大的需求。

此次之所以走出長城,既是要彰顯大明的強大,亦是想要通過此舉得到一片優質的牧場,從而擴大大明牛草的養殖規模。

正是如此,在東蒙古的東邊和西邊正在交戰的時候,大明亦是派遣一支軍隊從八達嶺關隘出關,而目標是佔據一百里牧場。

當然,這一百里是最低目標,若是三方勢力都是磨洋工的話,他們不介意直接佔據整個蒙古東部地區。

七月初一,天氣仍舊十分的悶熱。

亦不剌因晝夜兼程,渾身早已經溼透,帶着僅剩下的幾十人終於回到自己本部,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只是他剛鬆一口氣,卻是注意到自己本帳上的旗幟,一股寒意涌上心頭。

正當他想要拐頭離開的時候,結果滿都海的心腹大將脫火赤已經率部包圍了過來,他們幾十人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亦不剌因結合此時此刻永謝布部仍舊沒有動靜,卻是猜到這裡已經易主了,而滿都海佔據了他的本部。

“太師,滿都海哈屯想見你,請吧!”脫火赤是滿都海最忠心的大將,顯得十分輕蔑地望着亦不剌因道。

大帳中,一個眉毛很濃的中年女子正端坐在那裡,渾身散着一股不弱於男子的氣概,正冷冷地望着被押進來的亦不剌因。

原本她希望亦不剌因好好輔助達延汗,只是發現此人是狼子野心,而達延汗過世後,幾乎已經是自立爲汗。

“哈屯,我願爲哈屯馬首是瞻,還請助我渡過此劫!”亦不剌因的心態已經發生改變,當即表示臣服地道。

滿都海正把玩着一把金刀,顯得被逗笑地道:“你此次闖下如此大禍,難道還想拉我們整個大元給你陪葬不成?”

“哈屯,只要咱們各部團結一致,根本不需要恐怕大明!”亦不剌因深知只有滿都海才能救自己,顯是認真地蠱惑地道。

滿都海能夠掌握北元這麼多年,自然有着自己主觀判斷道:“你一萬鐵騎南下,不知今回來幾人?”

亦不剌因想到自己此次的種種遭遇,已經意識到大明比想象中要強大得多。

他在遼東直接折損了五千精銳,雖然後面的五千騎兵跟大明沒有直接關係,但其實還是敗於大明。

亦不剌因面對滿都海這個犀利的問題,頓時亦是尷尬地支支吾吾:“我……”

“自裁吧!”滿都海不願多費口舌,當即將手中把玩的鑲着寶石的黃金匕首丟下道。

她比誰都清楚現在的形勢,亦明白如今的北元不具備跟大明叫板的實力,自然不可能爲了有異心的亦不剌因而賠上所有。

亦不剌因看到地上的黃金匕首,進行最後的掙扎道:“咱們纔是同族啊!你……你這是在幫助漢人!”

“只有你一死,咱們才能換回和平!”滿都海顯得十分認真地道。

亦不剌因撿起黃金匕首,卻是想要歸還地道:“這種和平,我們永謝布部不接受!”

“我這麼輕鬆便拿下這裡,其實這已經是你們永謝布部的態度!”滿都海看着亦不剌因竟然想要以部落爲籌碼,便似笑非笑地道。

亦不剌因頓時如遭雷擊,自己的本部被滿都海如此輕鬆奪去,雖然因爲滿都海的聲望和強大的原因,但恐怕跟自己部落的選擇脫不了干係。

最起碼,這裡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戰事,證明自己的本部內心更願意服從於滿都海,而不是自己這個失敗者。

“既然事情因你而起,那麼便用你的死給大明一個交代,而今大元的第一目標是一統草原!”滿都海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不服!”亦不剌因撿起地上的匕首,而後竟然衝向了滿都海。

噗!

一把利刃從外面貫穿亦不剌因的心腔,而他充滿着不甘地倒下。

在達延汗被大明暗殺後,他一直以爲自己的機會來了。爲了這個目標,他已經等待數十年,而今眼看就能夠跟滿都海分庭抗禮,結果因洗劫宣府而埋下了禍根。

他,終歸是輕視了大明,小瞧了那個文治武功的大明皇帝。

滿都海看到死在眼前的亦不剌因,卻是淡淡地吩咐道:“即刻將消息放出去:太師亦不剌因向東逃竄,不知所終!”

只是此話一出,周圍的部下當即面面相覷,卻不明白爲何滿都海要放出這個假消息。

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93章 妥協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7章 帝崩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128章 真兇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
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93章 妥協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7章 帝崩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128章 真兇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