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

徐鴻嚥了咽吐沫,此時的心情有些激動。

通常而言,只要不是太懶散的皇帝,在傳臚大典前都會舉行一場小傳臚,即由皇帝來面試最優秀的前十名考生。

此次他在殿試中的成績優異,有幸成爲小傳臚的被召考生之一,而當日所發生的一切仍是歷歷在目。

幾天前,那日同樣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他們十人一起被太監領進了西苑。

此次成績排名讓人意外,傳統的科舉強省在會試和殿試的成績不盡如人意,而現在最出彩的十人中竟然有三位是來自廣東。

除了他自己和張遂外,另一位便是廣州府東莞縣的劉存業。

劉存業在廣東其實頗有名氣,在年少時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廣州院試,於成化十九年參加廣東鄉試取得第二名的成績。

作爲二十三歲的廣東鄉試第二名,且是《尚書》的經魁,如此優異的成績被大家一致看好,甚至有算命先生斷言劉存業有狀元之相。

徐鴻比劉存業要小上好幾歲,看到如此光彩奪目的劉存業,亦是隻能仰望。只是後來的接觸及瞭解到一些事情,發現劉存業這個人缺乏自主能力,爲人處世方面還不及自己。

以當年鄉試高中爲例,按說怎麼都要即刻前往京城參加次年的會試,在會試上博取進士功名。

劉存業做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舉動,由於他母親擔心他第一次出遠門會遇到危險,結果他主動放棄乘勝追擊的好機會,沒有前往京城參加明年的會試。

三年後的成化二十三年,劉存業終於準備一切前來京城參加人生的第一次會試,結果動身太遲致使再次錯過了會試時間。

若是換作其他人,擁有他的天賦和鑽研四書五經的癡勁,早就已經早早金榜題名,但偏偏這種優柔寡斷的性格最終白白錯過兩次會試的機會。

好在,兩年後的弘治二年舉行恩科會試,這纔給劉存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劉存業此次是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早早離開廣州趕赴京城,很順利地參加了會試,並且在殿試中取得了好成績。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劉存業已經三十歲,卻是錯過進入翰林院的最好黃金年紀時段。

釣魚?

真的是釣魚!

我們竟然猜對了!

……

徐鴻來到太液池邊上,這裡已經準備了十個釣位,沒想到考試的內容真給他們猜中了,心裡不由得一陣興奮起來。

“我母親從小便教導不得在河邊釣魚,故學生不敢從命,勞煩公公替學生向陛下說明緣由!”劉存業突然站了出來,顯得一本正經地拒絕道。

錢福當即鬨笑起來,目光充滿嘲諷地望向劉存業:“我看你是故意給自己找藉口,是怕輸得太難看!”

徐鴻卻是苦澀一眼,顯得目光復雜地望向這位同鄉。

雖然像是逃避這一場比試,但他卻知道這並不是藉口,而是劉存業拒絕的真正原因。

通常而言,他們廣東舉子北上京城赴考,首選必定是走水路,超越梅嶺,借道贛江,沿京杭大運河北上。

只是因爲劉存業的母親說乘船危險,劉存業赴京走的幾乎是陸路,這亦是他因何第一次赴京會錯過會試時間的原因。

正是如此,劉存業早前是唯一一個不練釣技的廣東貢士,現在拋出這一個說辭,想必正是因爲他母親有所交代的緣故。

“陛下說了!孝順可嘉,那就在旁邊呆着吧!”此事並沒有遭到皇帝的爲難,而是將劉存業安排到旁邊觀看。

武進士和武生的事情早已經傳開,所以現在提供的魚餌只有很少的量。

徐鴻跟其他八人一起進行釣魚,雖然在東昇客棧有過練習,但終究釣技一般,半個時辰僅僅只釣上來兩尾小魚。

只是好在,後面有幾個人比他釣得還要差。

其實大家都是從小便埋頭於四書五經的人,誰都不可能將時間浪費在垂釣上,故而幾乎沒有幾個真正會釣魚的。

“釣魚,唯一靜心矣!”釣得最多的是出生在松江邊上的錢福,此次一共是釣了五條魚之多,顯得十分得意地道。

靳貴等人的收穫都比較少,顯得十分的沮喪,卻是知曉跟狀元無緣了。若是以漁獲來排名的話,那麼狀元便屬於錢福。

錢福出身於名門世家,自稱是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據說七歲即能作文,詩文更是名動江南。

跟大家一心鑽研四書五經有所不同,錢福其實是一個玩主。好詩文則罷,平時還喜歡蹴鞠,爲此還作了一首《蹴踘詩》,其中一句頗有味道:“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只是天賦再高,再過於貪玩亦不是好事,而錢福是二十五歲才中的舉,次年的會試落榜,而今纔在恩科金榜題名。

錢福提起足足五條魚,一把丟到劉瑾面前得意地道:“這裡數我釣得最多,是不是算我勝出了?”

“你怕是誤會了!陛下讓你們十人在此釣魚,只是讓你們感受一下這種運動的樂趣!堂堂的小傳臚,豈可如此兒戲,接下來雜家要說的纔是真正的考題!”劉瑾淡淡地瞥了一眼這個囂張的青年男子,便淡淡地說明道。

徐鴻雖然成績已經算比較靠前,但得知小傳臚並不是以釣魚排名,不由得暗暗鬆了一口氣。只是看到錢福便秘般的表情,頓時心情顯得無比的舒暢。

此時此刻,只能說皇帝幹得真漂亮。

不過轉念一想,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豈會如此兒戲,這釣魚確確實實是開胃小菜,真正的好戲是在後頭。

在其他九人中,最興奮的當數劉存業,原本他已經註定排名第十,卻是再度看到了爭奪狀元的希望。

聽潮閣上,朱祐樘正在喝茶賞景,自然將下面十人的反應看在眼裡。

只是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殿試的考題答得出彩,還真未必就是自己想要尋找的人才,眼睛不由得閃過一抹失望。

“陛下,你這考題爲何如此古怪,奴婢完全參透不了其中的意圖!”韓幼英越來越有女人味,卻是困惑地詢問。

朱祐樘打量眼前這個大長腿的氣質美人,卻是微微一笑:“你的膽子果真肥了,妄自揣摩聖意,老規矩領罰吧!”

韓幼英輕輕咬着下脣,那雙漂亮的眼睛充滿着幽怨之色,而後默默地跪到了朱祐樘的面前。

朱祐樘仰頭望向天空,發現這天是真的好藍,而雙手忍不住握緊椅把,似乎是想要將時光定格在這一刻。

太液池邊上,劉瑾正式公佈考題道:“這裡一共有十條草魚!現在要求你們在一天之內爲草魚覓得一個好去處,只是明年還得再將這條草魚還回來,而草魚養得越肥越好!”

啊?

在場的十人聽到這個考題,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如果僅僅讓他們將草魚尋一個好去處,這旁邊的太液池便是絕佳去處,但難點卻是明年還得真魚還回來。

果然是天下最聰明的皇帝,剛剛纔過去的那道殿試題目就已經讓人薅頭髮了,而今更是暗暗叫苦。

靳貴想到最關心的問題,便認真地詢問:“這位公公,我們這場比試不會是要持續到明年纔有結果吧?”

衆人一聽,亦紛紛疑惑地望向劉瑾。

說一千,道一萬,他們現在最渴望的是那狀元寶座,再不濟榜眼和探花亦可矣。

“自然不會!我們會派人盯着你們十人,只要你們將如何安頓這條草魚彙報回來,陛下便會給出最終結果,但明年仍得將魚還回來!”劉瑾不知朱祐樘葫蘆裡賣什麼藥,但想必是有深意。

這……

徐鴻頓時是喜憂參半,喜的自然是他們只需要給出一個處理方法即可,但憂的則是明年要將魚還回來。

隱隱間,他們感覺皇帝如此考覈,恐怕是別有深意。

待他們離開之後,一個想要揣摩帝意的女人正在遭受懲罰,在一聲聲的哭泣中,最終落下了幸福的淚水。

往事如煙,而今狀元的結果即將出爐。

徐鴻的思緒從小傳臚的記憶中歸來,卻是望向即將公佈最終結果的禮部尚書徐瓊。

“徐兄,聽說你跟錢小姐要喜結良緣,我還沒正式恭喜你呢!”高魁跪在徐鴻的旁邊,突然擠眉弄眼地道。

徐鴻看着高魁竟然還有心思扯到自己的婚事,不由得古怪地道:“現在都要公佈狀元了,你難道不緊張嗎?”

跟會試的報喜不同,殿試的成績是從狀元開始宣讀,越往後名次越低。而想要成爲今天最耀眼那一位,那就需要第一個名字便是自己。

“我現在有什麼好緊張的,狀元必定是你們十人中選出,我只要能呆在二甲進士便心滿意足了!”高魁的心態很好,顯得不以爲然地表態道。

徐鴻扭頭認真地望向同伴高魁,卻是輕輕地搖頭:“我不會是狀元,亦不會是一甲進士,不過我很可能會被安排到兵部!”

“你哪怕不是一甲進士,那亦必定以庶吉士的身份進入翰林院,怎麼會被分配到兵部?”高魁的眼睛一瞪,當即發出質疑。

狀元、榜眼和榜花之所以被人津津樂道,不僅是他們考出了最好的成績,而且能夠以翰林修撰和翰林編修的官職進入翰林院。

若不能直接進入翰林院,最好的結果是以庶吉士的身份先入翰林院,在一年後便有機會正式轉爲翰林官。

如果參加小傳臚的徐鴻最終被分配到六部,而且還是油水並不厚的兵部,卻是已經落後一甲三進士一大截,亦不是參加小傳臚考生的正常待遇。

徐鴻沒有解釋,而是望向上面手持黃冊的禮部尚書徐瓊:“開始了,咱們準備叩頭啊!”

“殿試一甲第一名——劉存業!”

“殿試一甲第二名——錢福!”

“殿試一甲第三名——靳貴!”

……

徐鴻的話音剛落,禮部尚書徐瓊已經大聲地將一甲三進士唸了出來。

“一甲第一名劉存業,貢生覲見!”

“一甲第二名錢福,貢生覲見!”

“一甲第三名靳貴,貢生覲見!”

……

站在上面的一名老太監像復讀機般,當即便大聲宣召道。

按正常的流程,僅僅只有一甲三進士纔有資格進入奉天殿謝恩,其餘的新科進士仍沒有資格進殿。

其實絕大多數的新科進士註定一輩子都進不了奉天殿,畢竟想要走到正四品京官這一步,卻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中了?

我中了?

我是狀元?

……

劉存業聽到自己高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顯得十分激動地望向奉天殿,此時的大腦變得一片空白。

“狀元郎,請跟本官進殿謝恩吧!”鴻臚寺官員上前,顯得十分溫和地提醒道。

劉存業整個人已經暈頭轉向,但還是保持着一種恭敬的態度,故而宛如牽線木偶般跟隨鴻臚寺的官員走進殿中。

除了劉存業外,榜眼錢福和探花靳貴亦是跟隨進殿,終於見到了萬民之主——弘治。

哪怕是同一樣東西,不同人看到便有不同的感受,而皇帝其實亦是同一個道理。

朱祐樘在大臣眼裡是個有權術的皇帝,在太監眼裡不是容侵犯的陛下,而在劉存業眼裡則是要全心全意效忠的帝王。

朱祐樘看着走進殿中的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是自己選擇放到翰林院的,顯得十分平淡地道:“平身!”

“謝陛下!”劉存業等三人規規矩矩地施禮。

朱祐樘僅是按着流程問了幾句話,便連連地擡了擡手,而鴻臚寺官員將這三人領到官員隊伍最後面站好。

傳臚大典繼續進行,徐瓊按金冊上面的名字逐個念出來,敲定了新科進士的名次,同時亦在宣告着這幫官場新丁的命運。

由於殿試的題目比較刁鑽,甚至有一些考生直接交了白卷,致使最終的排名跟會試的名次有比較大的出入。

徐鴻拿了二甲第二名,張遂拿到二甲第六名,而高魁位居二甲,海寬等三人拿到的是三甲同進士。

待到金冊宣傳完畢,大家便是恭送弘治帝退朝,接下來便是最風光狀元郎劉存業的御馬誇街儀式。

徐鴻看到換上狀元服出來的劉存業等三人,結合他們三人選擇將魚養在澡盆裡,隱隱覺得他們可能文章和答卷都很好,但難堪大用。

至於爲何他們是一甲進士,這個答案恐怕只有當今聖上才能知曉了。

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69章 餘波1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41章 收網行動3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29章 禍從天降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
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69章 餘波1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41章 收網行動3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29章 禍從天降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