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

堂堂刑部尚書被關進都察院大牢,要在牢裡吃年夜飯,這個事情迅速成爲京城百姓年夜飯後的談資。

“要真是好官,皇帝就不會讓他在牢裡吃年夜飯了!”

“都說他不取一文,但他當官幾十年有替咱們百姓做過一件實事嗎?”

“俺不懂政治,此次是打擊報復亦好,懲惡揚善亦罷,反正我知道弘治是好皇帝!”

……

面對新鮮出爐的重磅消息,京城的百姓並沒有迷信何喬新“不取一文”的標籤,像早已經看破一切般地評論道。

其實大明每個時期都會出現各種標籤的賢臣,這些賢臣個個都像恩澤四方的聖人,但結果是大明王朝百姓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少,而日子過得越來越差。

反倒這個被文人詬病的暴君弘治,自登基以來不斷推出利民的措施,反倒讓他們每年的年晚飯都變得更豐盛。

或許很多文人爲“不取一文”的清官何喬新叫屈,但他們總覺得跟這位賢臣太過遙遠,反倒跟這個弘治朝越來越親切。

這一夜,刑部尚書何時新在牢房裡冷得瑟瑟發抖。

這一夜,京城的煙花沸沸揚揚,照亮了一張張純樸又滿足的臉。

砰!

隨着一枚煙花在夜空炸裂開來,那璀璨的煙火照亮了整個皇宮,弘治三年已經過去,而弘治四年來臨。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大年初一,天剛矇矇亮。

由於今天大明按慣例舉行元旦大朝會,所有京城的官員早早起牀洗漱,然後換上一套嶄新的官服。

國子監祭酒新建伯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在妻子鄭氏的服侍下穿上赤色羅裳伯爵服,只是臉上完全沒有新春的欣喜之色。

縱觀整個大明朝廷,他現在的身份最爲特殊。雖然他是大明王朝的新進伯,但頂着國子監祭酒的頭銜,是大明王朝惟一擔任文職的伯爵。

王華身上的官威並不強,但越來越像是一個頂級學府的校長,亦是全身心地投入於大明王朝的教育事業中。

其實他三十五歲才入仕爲官,在這個論資論輩的時代,幾乎已經沒有入閣拜相的可能。

現在以新建伯的身份擔任國子監祭酒,雖然已經沒有機會成爲九卿,但已經是一個最理想的結果。

他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官迷,原本最大的心願是培養兒子成才,而今帝國將數之不盡的優秀學生交由自己教導,故而十分滿意現在的處境。

只是人不如數十之八九,而今他同樣遇上了一件不舒心的事情。

他乘坐轎子來到午門前廣場,這裡早已經是人滿爲患。官員正有序地站在隊伍中,正在相互見禮,嘴裡說一些新年祝賀詞。

“新建伯,你得到那邊!”太常寺卿程敏政正在維持秩序,看到身穿伯爵服飾的王華便指向武勳那邊的隊伍道。

王華面對這個安排,眉頭不由得微微蹙起。

雖然他是大明伯爵,但卻是地地道道的文勳,更是貨真價實的國子監祭酒,所以理由站在文臣的隊伍中。

“新建伯,有什麼問題嗎?”太常寺常卿程敏政將王華的反應看在眼裡,卻是故意裝糊塗地反問道。

王華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跟人爭辯的性格,深深地望了一眼程敏政。

早在翰林院的時候,他便對這個官迷學士看不順眼,面對突如其來的排擠,心裡彷彿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般,便一聲不吭地朝着武勳的隊伍走過去。

跟這些勾心鬥角的僞君子文官相比,他更願意跟直腸子的武勳待在一起,自己文官的烙印不要亦罷。

程敏政看到王華走向武勳那邊,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王祭酒,快到咱們這邊來,位置都給你留着呢!”武靖侯趙承慶早已經注意到剛纔的一幕,顯得十分熱情地招呼道。

因成功收復建州,加上順利推進建州築城,作爲東征軍總兵趙承慶亦是加官進爵。

由武靖伯晉升爲武靖侯,成爲時下武勳集團中的一顆璀璨新星。

雖然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朝廷慢慢由文官集團把持,但現在武勳集團其實還是能夠佔據一席之地。

現在終究還不是由文官集團所把持“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朝堂,所以趙承慶憑藉着那份英勇,成爲時下大明頗有分量的武侯。

據傳,趙承慶頗得皇帝的恩寵,打算在撤銷宣大總督一職後,由趙承應以大同總兵的身份執掌大同的軍政大權。

王華雖然欽佩那些文臣的學識,但亦是敬佩爲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的將軍,便是恭敬地拱手道:“多謝侯爺!”

因王華是以軍功封侯,特別帶領軍隊殺進黎朝王城彰顯了文臣的血性,幾位武勳亦是紛紛跟王華示好。

“王祭酒,你最近可有南邊的消息?”趙承慶的眼睛閃過一抹憂傷,卻是壓低聲音詢問。

王華的臉上的笑容消失,輕輕地搖頭:“我已經託家中的族人弄到船隻到事發地搜查,但仍沒有所獲!”

他跟趙承慶可以說是同病相憐,在朝廷組織前來呂宋考察金礦的活動中,他們兩人的寶貝兒子在風暴中不知所蹤。

“他家小子恐怕說的並不是實話,咱們的搜索方向被誤導了!”趙承慶遠遠地望着春風得意的程敏德,心裡有了判斷地道。

王華亦是有了明悟一般,顯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以來,他最揪心的始終是生死未卜的兒子。雖然程敏政的兒子程壎將事情的始末說得頭頭是道,但這場變故確實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特別李言聞給自己的觀感並不差。

現在家裡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來,而今又聽到了趙承慶的判斷,讓他亦不免懷疑起程壎的說辭。

“我跟你抽個時間進宮吧!”趙承慶認真地提議道。

王華並沒有詢問趙承慶的計劃,顯得十分痛快點頭:“好!”

趙承慶詫異地望了一眼王華,只是感受到王華對自己的信任,心裡反倒是暖洋洋的,覺得王華這個人值得深交。 正是這時,午樓的鐘鼓聲響起,一個太監喊話:“百官進!”

文武百官由午門左右掖門魚貫而入,分由內閣大學士劉吉和英國公張懋統領,每個人都換上了一套嶄新的官服。

通過城門洞眼前豁然開朗,呈現在眼前的是偌大的奉天門前廣場,中央則是五道金水橋,再前面便是奉天門。

很多老臣不由得感慨起來,時間在不經意間流逝,現在是他們第四次前來參加弘治大朝會。

當年被定義爲儒弱的新君已經成爲人人敬畏的暴君,雖然周圍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但此次走在最前頭的人已經不再是萬安。

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人得到了提拔,亦有人已經丟官回家。

щщщ¤тtκan¤¢○

最近幾天更是出現兩件大事,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萬安被氣死,刑部尚書何喬新昨天被關在都察院大牢過年。

只是前者終究已經屬於過去式,後者纔是時下最新鮮的新聞,更是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仕途的大事。

文武百官來到金水橋前整理衣容的時候,這裡針對刑部尚書何喬新的遭遇,發生了小規模的爭執。

“何喬新終究是不貪一文,單此一點,便比大多數官員要強了!”

“呵呵……他確實是不貪一文,但龍涎香和千年靈芝都用上了!”

“整整十萬兩的奢侈之物,按他這個做法,還不如讓他貪點金銀!”

……

面對何喬新的功與過爭端延續到這裡,雖然有人想要維護何喬新,但更多的聲音還是指責這個僞君子。

“若是收了一點貴重之物便算是受賄,未必過於苛刻!”

“我沒有說收一點貴重之物便是受賄,但十萬兩就不行!”

“十萬兩不行,那麼多少兩可以,這個事情根本就沒有準確的度!”

“如果收一點貴重之物便被定義爲受賄,咱們滿朝文武又有誰能倖免?”

……

事情終究還是繞到了何喬新所挖的陷阱中,雖然明眼人都清楚何喬新分明是一位鉅貪,但奈何以貴重之物來定義受賄會讓所有人中招。

若皇帝以這個理由對官員進行打擊的話,那麼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遭殃”。

跟忠誠無關,他們只是想要維護個人利益,哪怕不能打造“與士太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生態”,亦不願意成爲帝王砧板上的魚肉。

正是如此,很多文官出於維持個人利益的需要,即便明知道何喬新是罪不容恕,但心底還是希望刑部尚書何喬新逃過行賄的罪名。

張升和謝遷將這些聲音聽到耳中,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卻是知道這幫官員其實小瞧了皇帝的手腕和決心。

在這四年的時間,皇帝一直在成長,誰敢輕視必定要付出血的代價。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內閣大學士劉吉和英國公張懋的帶領下,文武百官來到奉天殿中,朝剛剛到來的弘治帝恭恭敬敬地跪拜道。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又長了一歲,整個人越發具備帝王的威嚴,頜下的幾根稀疏的鬍鬚明顯變長了。

朱祐樘面對跪在自己腳下的文武百官,臉上並沒有新年的喜悅。

大明帝國的疆域太大了,而今大明王朝的觸手還向東和向南延伸,註定弘治四年又不是一個不平靜的一年。

只是他知道自己的方向並沒有錯,只要克服所面對的困難,斬掉那些阻擋的敵人,大明王朝必定能夠君臨四海。

按一貫的流程,各國使臣向皇帝祝頌和呈獻禮物,稱之爲朝賀。

朝鮮世子李在大明已經一年的時間,對大明是越來越嚮往,此次又乖乖地代表朝鮮獻上了一份厚禮。

在北順使臣脫火赤奉上一份厚禮後,後面的北越、占城和南越的使臣紛紛獻禮,最後輪到了海西女真。

自從大明制定親海西女真遠野人女真的女真外交政策後,大明王朝跟野人女真各部落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但海西女真各部落紛紛受封。

海西女真是居住在在松花江大麴折處及阿什河流域女真的統稱,形成了烏拉部、哈達部、輝發、葉赫四部,所以又稱扈倫四部。

明設羈縻衛,各部首領受明封號,分別授予都督、都督僉事、都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並給予印信、敕書和冠帶。

其實在海西地區,除了這四部外,還存在錫伯、阿勒楚喀和額穆三部。

朱祐樘在瞭解到具備情況後,秉承推恩令的思路,當即將整個海西地區劃分爲七大部分,所以現在七個部落首領都得到了封號。

雖然這個做法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大明的財政開支,但跟長遠的穩定和收益相比,這點開支其實是微不足道。

大明王朝的沒落很大程度便是敗在精打細算上,正是王朝在後期處處想着裁減開支哺育一幫寄生蟲,最後百姓是越來越窮、官紳階層越來越富。

今年海西女真七個部落都派人過來,前面的四個部落使者還好,但到了後面的阿勒楚喀部落卻出現了意外。

阿勒楚喀部落來的是受封的阿勒楚喀衛同知庫勒擦,一張黝黑的臉,個子並不高,但身體十分結實。

只是讓人十分意外的是,他來到殿中的時候,下巴卻是高高地擡起,顯得十分沒禮貌地直視朱祐樘。

朱祐樘面對如此挑釁自己的眼神,當即便知道今年仍舊沒有給自己喘息的時間,麻煩事在新年的第一天便找上門來了。

“庫勒擦,你直視天顏乃大不敬,見到陛下不跪乃無君父,你安敢如此?”郭鏞看到阿勒楚喀部落受封的同知庫勒擦竟然如此無禮直視皇帝,當即憤怒地指責道。

一時間,兩邊的文武百官亦是注意到這個囂張的女真人,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豎子,你是想要本侯夷平你們阿勒楚喀部落嗎?”武靖侯趙承慶當即怒斥道。(本章完)

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75章 餘波7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121章 縮繩隱田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74章 餘波6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調整通知!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572章 大結局(上)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69章 餘波1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70章 餘波2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
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75章 餘波7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121章 縮繩隱田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74章 餘波6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調整通知!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572章 大結局(上)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69章 餘波1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70章 餘波2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