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

升龍城,寶光宮。

黎思誠昨天調派最後的親衛阻擋王越所率的大軍南下,正來回走動等待最新軍情之時,結果竟然得知東線的明軍已經進城。

殺啊!

即便他此刻身處於王宮中,亦能夠聽到北城門傳來了喊殺的聲音。

“這怎麼可能?”

“右相國打開了城門迎明軍進城了!”

黎思誠的目光還停留在北邊戰線,結果發現明軍已經殺進了城中,整個人當即呆若木雞。

且不說這支明軍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王城的守軍不僅沒有爲他浴血奮戰,反而打開城門迎接了明軍。

事情的變化如此迅速,以致他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一直以爲可以跟大明王朝相抗衡的帝國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

不,這不可能是真的?

黎思誠沒有想到自己引以爲傲的帝國如此的脆弱,心裡很希望這一切都是夢,但越來越近的喊殺聲讓他知道明軍已經殺到了王宮。

僅僅佔據中南半島東線的黎朝沒有他所想象的那般強大,而擁有兩京十三省的大明王朝更不像他所想的那般弱小,此次不過是他夜郎自大罷了。

黎思誠得知右相國背叛,頓時對丁睿恨得是咬牙切齒:“該死!丁睿,朕一定要將你碎屍萬斷!”

“陛下,王宮已經守不住了,現在咱們該怎麼辦?”彙報的統領的頭盔都跑掉了,顯得十分着急的模樣。

黎思誠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王城如此不堪一擊,整個人頓時跌坐在地上:“完了,真的完了!”

大明此次最恐怖的並非是軍事打擊,而是伴隨着政治分化,卻是意圖從根本上顛覆他們黎氏一族的安南法統地位。

轟隆!

在經過一輪輪撞擊後,王宮的大門終於被撞開了。

殺!

大明的軍隊頓時宛如猛虎下山般,當即持刀殺進了王宮。

“擒下安南國王,重賞!”

剛剛十七歲的王守仁擔任此次急先鋒的統領,臉上的稚嫩已經慢慢消失,宛如一個少年將軍般高喊起來。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贛南軍從成立之初便存在極大的非議,甚至因爲兵餉過高而遭到江西巡撫的刁難,但在圍剿贛南流寇中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和價值。

此次被朝廷調往廣東廉州夥同廣東兵征討安南,由贛南總督王華擔任東線軍的統領,一路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特別在此次的征討中,贛南軍充當絕對的主力軍,大部分的首級都是他們拿的,反觀廣東兵只是打輔助而已。

“殺!”

贛南軍的將士早已經嚐到了戰功的甜頭,涌進王宮當即展開殺戮。

現在朝廷首重的軍功,不論是爲了個人的仕途,還是爲了賺到更多的賞金,他們都有足夠的理由讓奮勇殺敵。

這裡已經沒有太多的防禦,而今王宮的防禦薄弱,他們自然更是珍惜這最後奪得軍功的機會。

噗!

王守仁看到一個近侍竟然想要縱火,當即驅馬上前直接進行斬殺,稚嫩的臉上被濺上了一抹鮮血。

經過這大半年時間的軍旅生活,他早已經成爲一個合格的軍人。想要爲華夏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卻是離不開軍人捍衛領土,更要軍人爲國征戰。

現在安南竟然無視大明王朝的權威,既然殘害大明西南邊境的百姓,那麼自然是要通過軍事來宣揚大明的強盛。

王守仁顧不得抹掉臉上的血跡,只是並沒有看到安南國王黎思誠的蹤跡,便率領自己的人佔據王宮的寶庫。

面對最後的負隅頑抗,明軍根本不需要理會不可在王宮縱馬的規定,卻是在這裡興起了另一場殺戮。

“我們投降!”

王宮僅剩的護衛紛紛丟下手中的武器,向着這一支不可戰勝的明軍舉手投降。

王守仁很快便控制了這一座王宮,但很多時候事情都不會順風順水,卻是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少將軍,安南王跑了!”一個千戶已經尋遍了整個王宮,卻是無奈地跑回來彙報。

王守仁的眉頭不由得蹙起,卻是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結果。

大明此次是要顛覆安南的政權,從而扶植親明的新王室。只是黎思誠逃走的話,保不準哪天捲土重來,屆時會影響大明對安南的佈局。

城西,一支經過喬裝的隊伍正急匆匆地出城。

黎思誠坐在一輛馬車上,在得知城破的時候,早已經忘記跟升龍城共存亡的誓言,一心想要率部出逃保命。

現在東京已經被明軍佔領,他決定逃往西京順化城。

只要他能夠順利逃到西京,那麼他便能以黎朝皇帝的名義將所有的手下聚攏,借僅剩下的力量跟大明軍隊進行周旋。

大明軍隊雖然很強大,但現在殺到安南的腹地,補給上必定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卻是不利於長期戰亂。

反觀自己是安南的正統王朝,只要利用好輿論攻勢,那麼自己便能像先祖那般一步步將明軍逼走。

到了那個時候,大不了自己嚮明朝假意服軟,而這片土地必定還是由他們黎氏繼續統領。

籲!

馬伕看到前面有人擋道,當即便勒緊僵繩,將馬車穩穩地停了下來。

“陛下,你這是要到哪呢?”右相國丁睿已經出現在這裡,卻是截住了黎思誠的去路微笑着發問。

黎思誠知道右相國已經背叛自己,而今竟然還想擋住自己的去路,當即憤怒地揪開車簾走出來質問:“丁睿,你難道真要謀反嗎?”

雖然他早知道這些世家大族懷有異心,但萬萬沒有想到如此輕易便被大明策反,此刻的心情很是憤恨。

要是早知如此,這些年壓根不該向東謀求擴張,而是要將這阮氏、鄭氏和丁氏等世家大族通通除掉。

“陛下,臣只是希望你留下來,這樣纔好向大明皇帝解釋清楚事情的原委!”丁睿雖然年過五旬,但身體仍舊十分健碩,臉上保持着和藹可親的笑容。

黎思誠知道事情已經解釋不清,亦或者大明皇帝壓根不可能再聽他的狡辯,留下來只會是死路一條,當即憤憤地命令:“逆臣!來人,誅了此賊!”

由於此次逃跑過於倉促,此次僅僅帶着二十多名王宮親衛,卻是連妃子和公主都沒有帶。只是這二十多名王宮親衛顯得十分忠心,當即便要解決眼前擋住去路的數十名賊子。

“呵呵……既然如此,那麼便休怪臣不講情義了!”丁睿看到黎思誠完全看不清形勢,便淡淡地揮了揮手。

作爲安南有名的世家,雖然被草莽出身的黎利捷足先登,但本身的底蘊亦是不容小窺,自然有着大批的追隨者。

咻!咻!咻!

兩邊的屋頂不知何時已經冒出無數的弓箭手,他們早已經是彎箭搭箭,隨着丁睿的手勢揮出,便是輕輕鬆了開來。

大量的箭矢從屋頂紛紛射下,對這二十多名王宮親衛進行無差別射殺。

噗!噗!噗!

街道上的王宮親衛並沒有掩體,面對射下來的箭矢根本無處可藏,卻是紛紛中箭倒地,很多親衛直接被射成了刺蝟。

黎思誠發現兩邊的屋頂有大量的伏兵,顯得十分機靈地縮回到車裡面,但知道此次恐怕是凶多吉少。

駕!

馬伕在意識到危險後,當即便想要驅車打算強行突出重圍。

噗!

只是馬車纔剛走出兩米,一支箭矢不偏不倚地射穿他的脖子,整個人頓時向另一側摔倒,而馬車亦是失去了控制。

噗!噗!噗!

丁睿的身後衝出一幫護衛,面對已經混亂中的王宮親衛,當即收割着這些親衛的生命。

黎思誠的馬車直接被截了下來,躲在車裡面的黎思誠已經無處可逃,很快被丁睿的兒子直接從裡面拎了出來。

“放開朕!放開朕!”

黎思誠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安南國王,而是眨眼間淪爲一個階下囚,當即不斷地掙扎,而後向丁睿求饒:“丁相國,只要你放了朕,朕可以封……封你爲王,將南部地區劃爲你的封地,如何?”

“你這個條件還真讓人動心呢!”丁睿上前,顯得微微一笑地道。

黎思誠頓時看到翻盤的希望,便忙不迭地道:“君無戲言,那……”

噗!

丁睿上前,卻是持刀狠狠地捅穿黎思誠的身體。

黎思誠捂着傷口倒退兩步,滿臉難以置信地道:“你……你因何如此?朕……朕可以給你封王!”

“跟你這種騙人的小把戲相比,我更相信明廷許給我的北越王封號,你還是乖乖下地獄吧!”丁睿的嘴角微微上揚,顯得有幾分得意地道。

黎思誠的身體重重地墜落在地上,卻是知道自己的黎朝已經終結了,他當真不該爲了一個黎廣度去招惹隔壁這一個恐怖的王朝。

只是一切都太晚了,他爺爺打下的江山將會毀在他的手裡。

氣運終究還是來到了大明這邊,不僅黎思誠被殺,而且黎朝太子黎鏳被俘,卻是一舉控制了黎朝的正統傳承。

王華所率的東路大軍順利接管了升龍城,亦是將這裡的消息傳遞正朝着這邊而來的王越。

王越的北路大軍剛剛擊潰黎仁孝所率的主力部隊,在得知東路大軍奪取升龍城並斬殺安南國王黎思誠,頓時是士氣大增。

由於黎朝的主力部隊被擊潰,而三路大軍聚攏在升龍城,致使整個安南境內的小勢力紛紛選擇臣服。

奪下升龍城並且斬殺安南國王黎誠的消息傳回國內,弘治元年的這一場大捷令全國上下都是一陣喜慶。

軍情到達皇宮的時候,朱祐樘亦是感到十分興奮和驚訝。

他有想過是神盾營立首功,有想過是王越率部攻陷升龍城,但唯獨沒有想到竟然是王華所率的東路大軍率先奪城並殺死安南國王黎思誠。

現在除掉黎氏王朝,無疑徹底打開了大明進入中南半島的窗口,而大明成爲世界紡織中心又是邁進了一步。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黎朝的政權進行了更替。

黎朝終究是一個農業社會,雖然多年的征戰讓黎朝的版圖擴張,但這是建立在百姓揹負更重的稅賦。

現在大明軍隊攻陷黎朝,在國內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抗情緒,反倒很多百姓希望新的政權能夠效仿明朝的輕賦稅政策。

各地雖然免不了還有黎朝的殘黨,但很多地方政權都選擇跟黎朝劃清了關係,其中包括順化城選擇歸附新政權。

在新的政權中,北越王將由丁睿出任,只是鄭公路出任北越大將軍,大明則會在入海口修建碼頭和新城。

有關安南北部的地盤進入了重新的界定,早前被黎朝佔據的失地劃歸老撾的南掌國,另外重新界定兩國新的邊界線。

一個月後,京城獻俘。

長長的囚車隊伍押着黎朝的王室和將領入京,後面則是一箱箱繳獲的金銀珠寶,此次安南王寶庫歸爲大明所有。

“此次真是揚我大明國威了!”

“可不是嗎?早就該收拾安南這幫賊子!”

“要不是劉大夏那幫奸臣攔着,他們能囂張到這個時候?”

“說起來安南檔案還沒找着,劉大夏當真是該凌遲處死!”

……

京城的百姓看到隊伍進城,看到黎氏王室淪爲階下囚和一車車的金銀珠寶,頓時顯得揚眉吐氣地舞動拳頭。

至於劉大夏那幫曾經意圖護着安南的文臣,想着近些年西南邊境百姓所遭到的屈辱,卻是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朱祐樘將事情交由禮部處理,對這種流於形式的獻俘活動並不熱衷,顯得更加務實地處理黎朝太子和論功行賞。

黎朝太子黎鏳避過一死,將會關在刑部的大牢中,之所以選擇留着黎朝太子一命,更多還是出於一種政治需要。

此舉既可以讓安南黎氏沒有毫無爭議的法統繼承人,亦可以是威脅丁睿和鄭公路的底牌,從而有利於保護大明在安南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受文武百官所請,居首功的王華被封爲新建伯,成爲大明王朝因軍功封爵的第三位文臣。

第75章 餘波7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564章 五年後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6章 太子入宮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章 何以治國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128章 真兇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08章 小驚喜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20章 揚州夢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27章 刺駕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
第75章 餘波7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564章 五年後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6章 太子入宮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章 何以治國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128章 真兇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08章 小驚喜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20章 揚州夢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127章 刺駕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