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

歷史的車輪悄然轉動,一場顛覆大明政權的陰謀已經徐徐展開。

僅是兩日後,寧王府的太監紛紛出動,一份份喜帖由小紫禁城之稱的寧王城送出,寧王決定提前舉辦壽宴。

朱奠培在位四十四年,而今已是古稀之年,現在以壽宴的名義宴請南昌城的重要官員,還真沒有幾個敢不給這位老寧王面子的。

受邀請的江南官員除了江西巡撫和江西總兵外,便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等高級官員。

此次知曉內情的人都已經明白,寧王朱奠培將在王府設下的鴻門宴,屬於大明江西省會的南昌城即將易主。

一旦寧王朱奠培在南昌起事,而京城那邊進行配合的話,國祚一百餘年的大明王朝將會進入一場大動盪中。

弘治五年的十一月底,已經是深秋時節。

秋日的陽光透過古老的屋檐和班駁的樹影,正灑落在一條青石跟運河並行的板路上,閃爍着金色的光點。

運河邊老樹的葉子在秋風的輕撫下,緩緩變黃、變紅,宛如一幅幅流動的油畫。每當微風吹過,這些葉子便輕盈地飄落,鋪滿了青石板路,亦會落在運河順流水而去。

在蘇州城官民的送行中,金碧輝煌的皇船重新啓程,正緩緩朝着最後一個目的地而去,亦是後世鼎鼎大名的美食荒漠。

“草民恭送明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蘇州城的百姓比迎接之時來得更多,現在的蘇州城是真正的萬人空巷了,正是朝着緩緩南下的皇船跪送道。

“別了,蘇州!”身穿龍袍的朱祐樘感受到這幫百姓對自己的愛戴,亦是朝着自己的子民揮了揮手。

雖然天子朱祐樘離開,但亦給蘇州城的商人贈送了一份厚禮。

皇家錢莊此次亦是跟隨南下,只是他的使命並不是保護君主,而是肩負着一項新的使命——提振華夏經濟。

既然是要禁止白銀流通,那亦得想辦法將新銀元注入市場,而最有效的方式正是向目標羣體發放低息貸款。

根據後世的經濟學原理可知,低息貸款使得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從而鼓勵企業進行資本支出和擴大生產。

這有助於提升產能、增加就業機會,並推動經濟復甦,而蘇州成爲了大明王朝的一個新的試驗田。

正是弘治五年天子弘治此次南巡至蘇州,通過皇家錢莊發放低息貸款,從而成功給蘇州的經濟注入了強心劑。

單從後世鼎鼎大名絲綢大王李家誠和輪船大王陳大明的傳記,便可以知曉這個經濟抉擇的重要性,亦是華夏曆史的重要轉折點。

李家誠是蘇州城普普通通的一個絲綢作坊主,一直以來都秉持着誠信經營、質量至上的原則,在業界贏得良好的口碑。

然而,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的絲綢作坊主已經出現了兼併浪潮,通過種種手段達到兼併目標作坊。

李家誠的李氏絲綢作坊憑藉着精湛的織造技藝和誠信的經營理念,吸引了一批忠心的織工跟隨於他。這些織工們都是手藝精湛、勤勞肯幹的人,亦是李氏絲綢品質的最強保證。

徐氏絲綢作坊正是看到了李氏作坊的價值,還有李氏作坊的潛在威脅,所以便決定要吞併掉李家誠的李氏絲綢作坊。

在李家誠不知情的情況下,他以遠高於市場的價格從原東家那裡買下李氏絲綢作坊的地,而後進行了大幅度漲租。

李家誠因要趕工期守住李氏絲綢的信譽,所以被迫接受此次漲租,從而提高了運營成本。

結果半個月後,他因上了徐氏的套損失一大批貨,現在的現金鍊已經斷了,偏偏又遭到徐氏要求漲租。

面對持續上漲的租金,他深知如果不盡快搬遷到租金更爲合理的地方,作坊的經營將面臨巨大的困境。

但是,搬遷所需的費用對於目前的李家誠來說,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正當李家誠爲此焦頭爛額之際,他意外得知新設立的皇家錢莊推出低息貸款的政策。對他而言,無異於黑暗中的一縷曙光,溺水時的一根救命繩。

他抱着試試看的心態,當即前往皇家錢莊提交了貸款申請,接受命運的新安排或者戲弄。

“我真的可以從貴錢莊貸款?”

“不錯!鑑於你的信譽十分良好,我們皇家錢莊可以給你們發放搬遷作坊的貸款!”

經過一個比較簡單的等待和審覈,李家誠拿到了一筆低息貸款,頓時讓他欣喜若狂,亦是看到了李氏絲綢作坊做大做強的希望。

他此次理直氣壯地拒絕了徐氏無理的漲租要求,在拿到皇家錢莊的貸款後,便即刻着手作坊的搬遷事宜。

由於這筆錢足夠他尋找離碼頭更近的地方,所以他當天便着手安排搬遷,此次的搬遷亦很快給他帶來了好運。

縱觀他商業傳奇的一生,屬於李氏絲綢的時代以此爲基點,李家誠和織工們共同打造響徹整個世界的絲綢品牌。

至於另一個人物,便是屬於京杭船王陳大明的時代。

雖然京杭大運河存在種種弊病,但亦養育一方百姓,更是滋養着活躍在這一條運河上的許許多多的人。

大明現在的經濟欣欣向榮,京杭大運河上船隻往來如梭,各色人等匯聚於此,形成了獨特的運河文化。

在這衆多船主中,陳大明其實是極不起眼的一個。

陳大明自幼便跟隨父輩在運河上討生活,積累了豐富的航運經驗,特別有一雙堪比天氣預報的慧眼。

由於他爲人豪爽、仗義疏財,因此也結交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兄弟,他們共同經營着一艘貨船,在運河上南來北往,雖辛苦卻也樂在其中。

然而,近年來陳大明的船隊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於船隻老化破損嚴重,頻繁的維修使得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大型的運輸訂單又因船隻狀況不佳而屢屢失之交臂。

陳大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知道,如果不能及時更新這艘貨船,別說接下大單賺大錢,自己的生計都存在問題,甚至可能跟隨貨物一起葬身運河之上。

這一日,陳大明運送貨物來到蘇州城,在茶館中聽聞皇家錢莊開始對外放貸,利息極低。

他心中一動,卻又有些將信將疑。畢竟,他這樣的平民百姓想要從朝廷的錢莊低息借到錢,無異於天方夜譚。這些年走南闖北,亦是多多少少知曉當今天子愛民如子。

雖然不可思議,但陳大明決定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前往皇家錢莊諮詢貸款事宜。

在錢莊裡,他先是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而且負責人便跟他講解了貸款的申請流程、條件以及還款方式。

“銅錢、糧票、布票、黃金和銀元均可,我們唯一不會接受白銀歸還!”錢莊的負責人來自於京城,操着一口京腔道。

陳大明連連點頭,簡直像是在做夢。

貸款的流程遠比想象中簡單,在證明了自己的身份後,便從皇家錢莊成功申請到了一大筆低息貸款。

陳大明在拿到錢後,便不再急於接單,而是當即購買了一艘全新的貨船,而這艘貨船一律不接受白銀結算。

很快,陳大明的船隊煥然一新,重新活躍在京杭大運河上。

憑藉豐富的運輸經驗和良好的信譽,他很快就接到了大量的訂單,而他亦是開始組建船隊,朝着京杭船王的地位邁進。

這僅僅是衆多江南崛起商人的兩位,大量的江南小商販得到皇家錢莊的低息放貸後,彷彿是一隻只破繭的蝶,紛紛創造了屬於他們的商業傳奇。

只是這些人與事都屬於後話,現在的視角重新回到天子南巡上。

自從皇船重新南下後,這一支隊伍的最前面增加了一個人羣。

這幫囚犯幾乎都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他們的雙手被粗糙的鐵鏈緊緊束縛,每走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

“這幫賣國賊真該千刀萬剮!”

“此等惡事都做得出來,當真枉爲大明人!”

“幸得天子賢明,我家小翠這才得以安然無恙歸來!”

……

沿途的百姓看到被押在隊伍前面的囚犯,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不滿,議論聲此起彼伏。

這裡的人員有不少女子被拐,像趙六四看到自己女兒小翠被官府送歸,既是前來叩謝英明的天子,亦是想要瞧一瞧這幫禽獸。

“原以爲禽獸長得,但不想是翩翩公子!”有的百姓亦好奇叛國賊長得什麼模樣,在看到侯昊天和侯劼後,亦是不由得感慨地道。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一些大奸大惡之人本以爲臉上寫着壞,但人家可能是翩翩君子,甚至是一種正氣凜然的官員。

侯昊天和鄭劼等核心人員被抓回蘇州後,原本還寄望於有人拯救自己,結果成爲了天子南巡的反面教材。

他們身穿着囚衣被押送在前頭,遭到沿途百姓的白眼,甚至還有不斷飛來的臭雞蛋和爛菜葉子,以及還挺新鮮的牛糞。

誰都不願意遺臭萬年,但面對百姓們的指責聲,這些聲音尖銳而刺耳,如同無數支利箭射向他們的心臟。

儘管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後悔了,但似乎一切都已經晚了,天子南巡的終點是杭州,而那裡亦將是他們的生命盡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航行,皇船終於來到了南巡的最後一站——杭州。

秦朝設縣治以來,杭州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

在這個過程中,杭州的名字也經歷了多次變化。秦時設縣治,稱爲“錢唐”,後改稱“錢塘”。隋朝開皇九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

在歷史長河中,杭州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王朝的都城,承載了豐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特別是南宋時期,杭州成爲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爲“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

明朝初年,杭州成爲浙江行省的省會,此後一直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朝時期的杭州城,基本上沿用了元末的城市構造,廢除了部分城門,如錢湖門、天宗門、北新門,同時將餘杭門改爲武林門。此後,杭州的城門固定爲武林門、艮山門、鳳山門、清泰門、望江門、侯潮門、清波門、涌金門、錢塘門、慶春門,共十座,也就是現在人們熟知的“杭州十門”。

杭州城是浙江的省會,所以這裡有三司衙門,還有負責治理杭州的杭州知府錢森,所以杭州大大小小的官員以百計。

只是再大的官員,亦是比不了年初被派出來的閣老,江浙總督內閣大學士尹直已經率領官員在此迎候。

朱祐樘這一路已經見慣了牌面,對這幫官員的迎接已經司空見慣,便是直接入住已經修茸完畢的行宮。

他在行宮接見了尹直,上下打量着這個忠心耿耿的小老頭:“尹閣老,咱們君臣已經近一年不見了啊!”

“老臣時刻謹記陛下,今觀陛下龍行虎步,心裡甚喜!”尹直看到朱祐樘心裡很是歡喜,亦是真情流露地道。

雖然君臣的時間並不長,亦沒有師生的名分,但在京城那段時間的相處中,這對君臣反而十分的合拍。

此次南下坐鎮浙江,在寧波市舶司幸運地抓到重要的突破口後,江浙的禁銀令成效其實要強於南直隸。

朱祐樘想到了忠心耿耿的萬安,亦是認真地叮囑:“尹閣老倒是老了一些!大明賢臣難得,願替朕做事更是難尋,還望尹閣老能多愛惜自己的身子!”

“得陛下此言,臣足矣,願以殘軀跟隨陛下至燈枯,絕不二主!”尹直心裡微微感動,便是表態道。

朱祐樘心知接下來的形勢複雜,顯得似笑非笑地道:“絕不二主?若朕真有不測,朕的兒子便不忠嗎?”

“陛下莫以此開玩笑,臣縱是骨粉,亦不會讓陛下有絲毫閃失!”尹直的臉色一正,卻是認真地表態道。

朱祐樘意識到自己的玩笑開大了,便是話鋒一轉:“事情可安排妥當?”

“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今諸事皆在陛下所料,量他們掀不起風浪!”尹直的眼睛閃過一抹狠厲之色,顯得十分自信地道。

朱祐樘憋了一路,便是決定將最糟糕的狀況說出來:“臨行前,東方道卜了一卦,說咱們此次雖有前謀,但恐要遭波折,當真不能真的玩脫了啊!”

雖然東方道在自己子嗣問題上不靠譜,但不得不承認東方道確實能窺得一點天機,所以此次南巡其實伴隨不確定的風險。

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74章 餘波6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28章 真兇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307章 初雪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6章 太子入宮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
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74章 餘波6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28章 真兇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307章 初雪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6章 太子入宮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