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整治捕快(上)

對於劉勘之這個前情敵的情況,范進向鳳鳴歧以及徐維志都瞭解過。在自己離開江寧後,劉勘之生了一場大病,聽說還吐了血。其後就一直在家裡養病,最近身體剛剛好轉,但是被父親關在家裡讀書,所以這幾個月裡始終沒在江寧露面。但是在背後,他倒是做了不少工作。牛痘局能夠這麼順利的建立推廣,劉勘之從中出了些力,只是名聲不彰,所知者無幾。

范進相信劉勘之是個君子,就像他確信自己不是君子一樣。所以他相信,劉勘之上次對自己說的話是真的,他不會再和張舜卿有什麼瓜葛,就像他確信劉勘之心裡絕沒把張舜卿放下一樣。

劉勘之只是在用正人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作爲君子,不能因兒女私情而耽誤公事,至於兩下的私交……誰要是相信兩人還能做朋友就未免太天真。眼下劉勘之幫自己,其用心其實也是公。眼下的江寧,需要一個能任事的地方官,顯然劉勘之希望范進擔任這個角色。

翁大立去職後,劉一儒暫時代掌刑部尚書印,算是范進京師倒高事件裡,一個間接受益人。按說馮邦寧在江寧鬧得烏煙瘴氣,劉一儒這種疾惡如仇的人肯定不會坐視,可是想要靠刑部的力量約束馮邦寧,卻不易做到。

馮邦寧這個混世魔王一是有個太監叔叔,二就是身份特殊,江寧本地的官府,根本管不了他。他頭上有錦衣衛的官銜,作爲天子親軍,這個體系不受地方官府限制,就算犯法,也是由南鎮撫司管理,地方官府沒有逮捕的權力。所以不管馮邦寧如何胡作非爲,刑部也干涉不了,最多是向京裡如實反應情況。可是如今的朝政,這種反映情況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

以君子的手段對付不了惡人,就只能期待小人出馬。范進相信,這是劉勘之幫助自己的最大原因。

如果不把上元縣內部統合好,自己是沒辦法對外部用力的。劉勘之顯然也看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力所能及之處不會吝惜幫助,最後的期望還是自己早點出面,搞定江寧治安,當然,最重要的是搞定馮邦寧這個混帳東西。

劉老兄啊,你對我的期許未免有些過高了。范進搖搖頭,他惦記收拾馮邦寧也不是一天,但是想要對付他,也不是那麼容易。關鍵就是江寧不比京師,離皇帝太遠了,這小子做的是屬於罪行累累,卻又不出大格,想要收拾他簡直勢比登天。

放下這一層隱憂,就目前來看,局面對范進空前有利。大明官場素有任你官清似水難防吏滑如油之說,大部分官員就算三頭六臂,最後還是要被小吏所控制。范進眼下這幾板斧劈出去,初步把衙役控制住,下一步只要再管住胥吏,他就有希望成爲江寧歷史上最有權力的知縣,與海瑞可爲一時瑜亮。

鳳鳴歧對於范進接下來的行動也很關心,畢竟這是他的盟友加靠山,自己已經把老骨頭押在范進身上,自然希望他笑到最後。

“大老爺,楊家那邊已經把上元這邊的生意停了,家裡的意思是,這兩個家人就任我們處置。至於最後給他們身上加多少罪都沒關係,反正是買斷的奴僕,就算開銷了也不妨事。就是有一節,聽說他們是烏龍會的,估計會裡會有人出面營救。”

楊家這次算是給足范進面子,吃小虧佔大便宜,把兩個家奴扔出來被范進幹掉平息民憤,再加上一筆銀子,保證姓楊的過關。

范進所求的,也不是搞死幾個人,而是把高利放債的風剎住,以後的債務由官府經營官放官收,不搞出人命。只要楊家現在能退讓,未來的事就好過多了,倒也沒真的想過趕盡殺絕,去翻陳年舊案。

至於這兩個家僕,范進全都擬了斬,這種毆打致死的不屬於十惡不赦範疇,又不是特別嚴重,不適用斬立決。只能先押到牢房裡,等着上憲衙門的最終決定。聽到烏龍會,他問道:

“本官在遇到羅武時,就聽他說過這個名字。似乎是一羣僕人自己結社?這種會也有力量麼?”

鳳鳴歧道:“這烏龍會別看是一羣下人結社,力量可不能小看,入會的沒什麼人物,都是大戶人家官宦門庭的僕人幫傭。因鼻音通婢就以爲名,首領稱爲鼻頭。按說都是羣奴僕,不算大人物,手上一沒錢二沒權,可是這些人消息靈通,不管什麼樣的豪門大戶,都少不了這一行人的足跡。他們最講義氣,入會之時就發誓一人有難,各人齊救,要是動楊家這兩人,其他人是絕對不會坐視的。”

范進好在剛來不久,沒僱過外面僕人,烏龍會的手伸不到他這裡來。但是其手下那麼多人,卻難保誰不被烏龍會所攻陷,成爲其支持者。另外從鳳鳴歧介紹中,范進發現烏龍會還有類似“標會”的資金募集籌措管理方式。

烏龍會衆每月每人交固定數額的錢財入會作爲公帑,誰如果遇到困難,就可以從公帑裡獲取資金支持。每個月還會組織一次搖會,類似抽獎,誰搖中了,便可以拿到當月本金幾十倍的獎勵回報。這種交易方式在范進前世生活的世界中,於廣東福建一帶依舊常見,算是老鼠會雛形。

加入烏龍會的全都是那種賣申爲奴的,平日裡在主家挨打受罵,有些人即使混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吃喝不愁,可是人格尊嚴依舊得不到保障。主家發了脾氣,照樣想打就打想罵就罵,身契在主家手裡,生死都不能自主就不論其他。對他們而言,錢財的事倒是好說,最關鍵的就是想找個地方爲自己做主撐腰。

官府只會幫着縉紳,律條上更是不支持以奴告主,所以他們就只能自己結社圖個心理保障。倒不是說成立個烏龍會,就真有了和主人家叫板作對的底氣本錢,但一想到身後站了成千上萬稱兄道弟同樣處境的手足,人的膽量自然就大些。

這種組織人心最齊,爲了保住自己的會中兄弟,往往比江湖幫會更敢出死力。他們未必有能力和膽量威脅官府,但是幾百上千人到衙門外示威請願,就足夠地方官頭疼。畢竟眼下是太平歲月,不是戰亂年頭,所有人求的都是太平,搞出民亂來的地方官註定要背鍋。

鳳鳴歧道:“上元烏龍會有多少人,老朽也搞不清楚。但是據弟子們說,幾萬人也是有的。要是真鬧騰起來,範老爺可要早做準備。”

范進皺眉道:“上元有這麼多奴僕?”

“等範老爺到楊家吃了老太太的壽酒,就知道江寧蓄奴何等嚴重了。楊家只是個商賈之家,家中奴僕便有幾百人。內中九成都是買斷的,身契在主家手裡,生死任自己拿捏。有不少欠了楊家債還不清的,就只好把自己家的人賣給楊家做奴僕以求減免債務。江寧城內這種商賈之家何止千百,奴僕麼便以千萬數了。到了鄉下,蓄養奴僕的就更多一些。這也是爲什麼我們想要介紹護院不容易的原因,家家都有奴僕,內中總有些有氣力會功夫的,誰又願意出錢僱外人。”

范進點着頭,“老人家說的是,這是個問題啊,或者說是個大問題!”

他在乎的不是鏢行的生意,反正有官府做後盾的生意,就不愁沒生意上門。長途的走鏢接幾宗,就比護院之類賺的多。真正讓范進擔心的,是這種蓄奴風氣對整個朝廷的危害。

以自己爲例,中了舉人之後,胡屠戶一家就上趕着到自己家做奴僕,除了貪圖從自己手裡黑錢以外,最大的好處就是逃役。明朝從建立之初,就是輕賦重役制度,一般人光看明朝的稅輕,往往就忽略了役多且繁,很多服役項目都會讓人家破人亡。

當了奴僕,就不再是丁口,這樣就不需要去服役。雖然依舊可能被主家壓迫盤剝,或是支使去幹活,但是兩害相權,總是國家正役對人損害更大。所以東南這種地方,窮人很多都投到富貴人家爲奴,這種風氣一開,官府再想找人服役就比較困難。

除了這一層外,更深一層的隱患,就在於武力的對比。幾百個身強力壯的奴僕,足夠拆了上元縣衙門。如果鄉紳都有這種武力,未來再搞出私兵,官府的權威就要打個折扣。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范進是運氣好生在南海縣,如果是生在廣東那些偏遠鄉村,土客之爭動輒萬人械鬥,地方官府根本無力約束,只能看着他們打。那種地方官府的權威還能剩多少不問可知,那裡的地方官就得受制於鄉紳大戶,根本沒有多少威風可言。

這股風就像高利貸風一樣,是該剎一剎了。范進心裡記着,決定在給張居正寫的彙報裡,刻意提一句東南蓄奴問題,讓未來岳父心裡有個數。

鳳鳴歧想不到那麼遠,只是擔心如果有烏龍會的人到衙門來鬧事,范進不好應付。因此建議道:“老朽看來,還是得跟楊家人打個招呼。上元烏龍會的鼻頭是楊家護院羅武,其他幾個鼻頭有的是他師兄弟,有的是他換貼,都很信服於他。只要羅武發句話,就不會亂來。這次本來就是楊家自己丟卒保車,如果讓縣衙門替他背黑鍋,就太也無恥。”

“商賈麼,就是這樣了。再說楊世達那娘子本官也見過,是個極精明的婦人,這辦法多半是她出的。讓她出面扛下烏龍會,她也不想幹。回頭等楊老夫人做壽時,我會去和羅武談一談。這人我見過,雖然是個武夫但還算講道理,可以交涉。”

兩下說完這事,范進又問起官府放貸的事情。這件事雖然官府發了通告,但這東西沒多大用,要想做成,就得有力者去推動。范進找的合作人,就是鳳鳴歧。

他本來就是江寧地面的社會活動家,又有牛痘的事做光環,與大宅門走動的多。自范進想了聯合放貸後,他也跑了一些人家。這些大戶倒是比較給面子,主要是捧范進,間接自然是巴結張居正,答應出資與官府共同放貸。但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另一個訴求:打擊放貸時請分清敵我,別從自己人身上下手。

“江寧這地方的有錢人不流行買田置地,都喜歡以錢生錢。要麼是買織機僱傭機戶紡織,要麼就是把錢放出去以錢生錢。這裡偏又商賈繁盛,做生意的人多,需要錢的人也多,不管利息多高,都有人肯借。楊寶財放債收五分利,都被稱爲善人,背地裡被人稱爲敗家子。其他人的利息之重,不問可知。就這樣的重利,還要哀求着他們放款才行,範老爺官府放貸利息只有二分,且利不能過本,這等於是和整個城裡放債的人過不去。而這些人裡,除了富紳之外,也有一些是不好惹的狠角色。”

鳳鳴歧自嘲地一笑,“老朽說句不怕範老爺笑話的話,雖然老朽有幾斤氣力,有些江湖手段。就算是面對殺人如麻的歹人,老朽也不曾怕過。可是每次見到這些人,饒是費盡心機賠盡笑臉,依舊汗出如漿,比和一流高手生死比拼都要緊張。生怕不知哪句話說的不好,就開罪了哪位大人物。他們中有些人有些位置,只要動動手,就能讓老朽身家盡毀,屍首兩分,最可怕的是他們這樣做了還不怕人查,即便是範老爺你來負責,也得說他們做得對,是在秉公斷案。雖然老爺一心爲民請命,但也得保住自身才行,犯不上以卵擊石。當日海筆架在應天盡焚借據,最後高利貸依舊像現在這樣猖獗,那也不過是二三年間的事情。他本人不但在官場上沒有落好,就連百姓那裡的口碑,也很一般。做人要聰明點,不能幹自誤的事。”

范進哈哈一笑,“多謝鳳老,我明白其中的干係,但是說句實話,我倒不是特別擔心。這些放債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有閒錢沒處用,又想要以錢生錢的,另一種就純粹是歹人,放債時就惦記着別人家的房子或是地皮。後一種人有鳳老幫我,不怕他。前一種人,只要給他的錢找個去處,讓他的錢可以生錢,他也未必就會非找我麻煩不可。”

“這給錢找去處的事,可不那麼容易。”

“事在人爲,總有辦法的。不過眼下這事先談不到,事情得一步步做,飯得一口口吃,急不得。本官正要向鳳老要幾個人,拳棒功夫出色的,脾氣也順和,當然要男的。”

“怎麼,要動手拿人?”

“那倒不是,而是請他們來幫我訓練這些公人。我之前給他們飯吃,管他們湯藥製衣,有人說對公人過於寬厚,卻不知道我真正的用意,是在現在。給了他們飯吃,接下來,就是立規矩了。我要讓上元的捕快與別處捕快全都不一樣,這纔是我想要的。”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五百零八章 海珊朝貢(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氏新政(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官衣賀喜第八十五章 范進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一百三十二章 羅定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雙收(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線索第九十二章 範母教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壓第二百六十三章 會元誕生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實(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賜範魚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師不太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惡吏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試(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納稅人第十章 刁民第二百八十三章 六部觀政(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員的傳家寶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對第九十章 殺豬第一百二十五章 絞索(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粉兵團(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這個殿試不尋常第一百一十章 奪位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燒冷竈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四百零七章 馮邦寧的報復第五百七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是一個粉刷匠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瘡百孔的卷宗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雙狀元第七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零六章 新船與舊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納稅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算計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頭(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盜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上)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三百五十章 用計收心(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緣定三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十一章 發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四十二章 豪雨(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態(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全新手段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雙收(上)第九十四章 花燭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張四維第五百五十二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二章 佛郎機人的進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狀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三十章 縣試(下)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別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
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計收心(上)第五百零八章 海珊朝貢(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幽蘭居(上)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氏新政(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官衣賀喜第八十五章 范進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一百三十二章 羅定第九十七章 算帳(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雙收(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線索第九十二章 範母教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壓第二百六十三章 會元誕生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路向北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四百五十三章 甜美果實(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賜範魚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師不太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惡吏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試(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納稅人第十章 刁民第二百八十三章 六部觀政(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員的傳家寶第五百零九章 海珊朝貢(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對第九十章 殺豬第一百二十五章 絞索(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旗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粉兵團(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這個殿試不尋常第一百一十章 奪位第三百零六章 張國維上門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燒冷竈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四百零七章 馮邦寧的報復第五百七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是一個粉刷匠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瘡百孔的卷宗第一百七十四章 文武雙狀元第七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零六章 新船與舊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納稅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賀禮(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他風雨滿江湖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算計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頭(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身爲餌(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二百零九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盜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上)第二百零三章 救星(上)第三百五十章 用計收心(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緣定三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十一章 發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四十二章 豪雨(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表態(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全新手段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名利雙收(上)第九十四章 花燭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張四維第五百五十二章 遇刺第一百一十二章 佛郎機人的進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狀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范進的反擊第三十章 縣試(下)第四百八十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別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