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回到同知分署,李佑便暫時將巡撫移駐揚州的事情拋到一旁,讓羅大參等人先去頭疼罷,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迎駕工程”。

沒有比較就看不出差距,本來他並不覺得自己佈置的迎駕事務有何特別之處,很是平常的樣子。但這次與羅大參相對比後,便發現自己的“迎駕工程”確實過於鋪張了,而且不實用,太傾向於玩樂,與這時代的基調不符合。

若真照此做下去,只怕在士林中要落一個奢侈浪費逢迎拍馬的名聲,而這時代價值觀裡,都是優容士大夫、苛求天子的。

接待高官可以逾越奢侈,而接待天子就該在所規定的要求外盡力儉樸,因爲大家都認爲這個“獨一人”必須要做天下臣民的道德表率,天然負有教化責任…

讓李佑感覺後怕的還有一點,如果沿途各地都不會偏移太多,只有揚州城別具一格的華麗登場,依仗超越各地的雄厚財力堆金砌玉,豈不叫別人側目?無形中便成了異數和公敵。

想至此,李佑不禁自捶其首,自言自語道:“怎麼就喪失理智昏了頭?竟然險些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真是不應該。”

大概是由於種種原因而興奮過度,導致自己陷入了盲動之中不自知罷。

更無奈的是,滿衙屬官、師爺、吏員居然沒有一個人提醒自己。這又是爲什麼?是畏懼不敢,還是過於迷信自己的正確性?

話說李大人精力充沛,判斷力和決斷力都很敏銳,臨機應變也超出常人。所以屢屢有所斬獲,擁有無以復加的自信。

這種心態下他慣於獨斷專行,成爲一個出色的獨裁者,在大事上都是自己拿定主意,不大聽從他人的不同意見,這像是一面雙刃劍。

他的手下們忠心度不成問題,但時間長了,基本都變成只聽從命令跑腿打雜分擔日常事務的角色,自然別人也就習慣於以跑腿打雜的心境做事。李大人交待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對錯是非,不問前因後果,疑難不決的便稟報回去重新待命。

如果李佑是正確的,效率和執行力自然很高,萬一他決策失誤,那連個糾錯機制都沒有了,只能說利弊皆有。

不過李佑很享受在正印官位置上獨斷專行的權力快感,人的秉性大概改不了的。除非他不在正印官位置,改任屬官或者其他佐貳堂官。

這年頭的一個地方官正印官,那真是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至於能力如何、管不管得了是另一回事。有興趣的話,下一道命令規定百姓不準穿某種樣式的衣服都可以。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的事情,不是荒唐傳說,是一點都不稀奇的現實,李大人如今就坐在這麼一個位置上。

權力越大,反作用之下遇到的情況也越複雜,李大人胥吏世家那點經驗,只能是正堂官的補充,而不足以全部支撐起來。

話說回來,李佑作爲一個之前從未單獨執政過的年輕親民官,先後有石大參打壓、有王知府引導、有羅知府制約,表面上都是對他的束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至少保證了他的適應期內能夠在正常軌道里運行,不然輕而易舉大權在握,牧民一方,無法無天之下,還不知道要走多少錯路,奔馳太快了翻車翻船都有可能。

閒話不提,反思歸反思,一般情況下用處不大,重要的是如何彌補。所以李佑沒覺得自己有必要改進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點失誤很正常。他更多想的是,當下如何是好?

果斷的急剎車是能夠剎住的,畢竟這個工程還沒有沒開始幾天,並不處於中途不上不下的階段,暫停也就停了。

但聲勢已經造出去了,前期準備如火如荼的開展,猛然否定掉,這讓他的面子有點掛不住,下不了臺。到時候別人怎麼看?怎麼想?他李太守就這麼虎頭蛇尾半途而廢,那威信何在、顏面何存?

李佑將幾個師爺都召來,將狀況說了說,便問道:“有何良策?”

崔、莊、周、胡四大師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他們原先以爲,東家招搖鋪張、大動土木,絕對是故意的。

根據東家一貫的表現,必定是有什麼他們這些平凡人物意料不到的深意,所以也就懶得猜了,等待結果揭曉而已。搞了這半天,原來是神奇東家不再神奇的擺了烏龍…

看着師爺們想說又不敢說,卻又個個都是“英明神武的你居然真的犯了如此低級錯誤”的詭異神情,李佑沒好氣的揮手道:“算了,我自有主張,速速去將縣學龐教諭請過來!”

江都縣學的龐教諭與李大人關係不錯,還蒙李大人賜了“冷署當春暖,閒官對酒忙”的對聯。更何況李大人向縣學撥款給錢很大方,過慣清水苦日子的龐教諭那真是一腔忠心只恨不能掏出來給別人看。

聽到李太守召喚,龐教諭飛快的來到同知署入見。

及到次日,同知分署點了卯,胥吏各辦各差。幾個門禁卒子懶洋洋的靠在門洞裡,眼光漫無目的的掃視衙前街面。

太陽稍高一些時,衙前突然出現了一批成羣結隊的年輕人。門禁當即打起精神細看,卻見這夥約莫二三十人,個個身穿瀾衫,頭頂文巾…

卻是一大幫秀才,對此把門的門禁有點慌張。根據經驗,若秀才扎堆,一般沒好事,多半是有了什麼不平之事來鬧的。

都知道這秀才相公,單個不算什麼,一旦成羣就可怕了。有些老門禁,更是懂得“破靴陣”典故的,哪個大老爺遇到如此陣仗,都得頭疼。

面對成羣的秀才,那真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過。

官場有句話,公論鄉愿,皆出於學校。讀書人掌握輿論權這個局面,具體到縣裡,進士都出去做官了,舉人地位尊貴但人數太少,只有這地方學校的秀才人多勢衆,能夠操縱地方輿論。

當然,輿論這個東西,說重要便重要,說不重要也就那樣。運乎之妙,存乎一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個門子飛快的跑向衙門裡稟報,其餘門禁卒子滿面驚恐的注視着秀才們聚集在衙前。心裡七上八下,一會兒若這幫秀才衝擊衙門,攔還是不攔?

有領頭秀才高舉一方書帖,大呼道:“晚生求見老父臺!”

又有門子上前收下帖子,送入後衙去,其餘人便靜靜等待。

不多時,便聽梆子一響,李太守在皁班衙役的前呼後擁下邁出大門,神容威嚴不可直視。

正堂官迎出大門相待,這算是極重的禮遇了。生員們不敢造次,齊齊施禮,口中皆道:“老父臺在上,晚生有禮了!”

李太守禮節雖周到,但掃視幾眼秀才們後,面色卻陡然一沉,高聲呵斥道:“你等不去讀書就學、揣摩聖人至理,卻在此聚衆喧譁,鼓臊衙前,意欲何爲?國家養士,徒耗米銀,不是叫你等白日閒遊的!”

領頭秀才毫無懼色,上前一步道:“請老父臺暫息雷霆,聽晚生細稟。古人云,卑宮菲食,聖王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所慮。天子南巡,爲國爲民,老父臺爲迎駕事,大興園林土木,裝飾街巷琳琅,滿城百姓騷然,錢財民力虛耗,欲使今上爲桀紂乎?”

李太守怒道:“生員不去用心讀書,安得如此多事!議論大政是非,豈該是爾等所爲!”

又有生員出列,抗辯道:“今老父臺有過,若無諫言,滿城默然,乃揚州無士也!”

聞言李太守苦笑幾聲,“本想人君威儀不可或缺,奉迎天子不可草率。但勞民傷財,陷君上於桀紂,是吾之過也!幸得諸君獻言,如此便裁省其事,罷斥苑囿。”

前來進諫的秀才們不由得輕聲歡呼。用言論影響到了權力運作,對於自負一肚子道理的讀書人而言,總是令人興奮的。一時間,這些秀才以天下爲己任的使命感、成就感幾乎漲滿胸中。

若天下的官員包括聖上都如李大人這般就好了…有書生當場讚道:“論語中雲,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老父臺誠有古人之風!”

光明磊落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有了大家都看見,有錯就改大家都敬仰,李大人就是古人那樣的君子啊。

李佑連忙搖手道:“愧不敢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你等士人。本官與諸君共勉之!”

良好互動後,李佑回了衙門裡,滿足了議政論政願望的秀才們也漸漸散去。隨後同知署又出了告示,全城所有修建暫緩。

圍觀的民衆紛紛嘆道,李青天當真虛懷若谷,禮賢下士,聞過即改,真乃我揚州的福氣啊。

縣學裡龐教諭得知消息後鬆了口氣。那些秀才都是他指使去的,但爲了逼真,並沒有告知他們李大人一定會納諫的真相,所以一直在擔心出意外。

在李大人左右陪伴的本地人胡師爺瞠目結舌,他當初給江知縣當幕僚時,從來沒見過如此行事,真是大長見識,昨天叫龐教諭過來原來爲此。他不由得問道:“不建行宮了?”

李佑胸有成竹道:“怎麼不建?不然天子駕到後何以安居?不過要改改樣子,叫人挑不出理。”

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第75章 迎接考察團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結束後感謝大家第80章 欺男不霸女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第101章 巧取豪奪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120章 無題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第17章 長夜漫漫……第63章 香甜的誘餌
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二百九十七章 巡視縣學求給力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第75章 迎接考察團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結束後感謝大家第80章 欺男不霸女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第101章 巧取豪奪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120章 無題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第17章 長夜漫漫……第63章 香甜的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