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

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

李大人與工部的人不是很熟,對方冒出這一句,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想了想實在判斷不出對方意圖,所以隨便支吾幾句就走人了。

接下來他又去了兵部,在這裡辦事很順利,尚書高升大學士,兵部裡氣氛自然不錯。

提督五城御史的關防印信在他上次到兵部索要之後,已經鑄造好了,只等着任職者來取而已。此外又商定了從京營調撥一百官軍,在五城提督御史衙署聽用。

辭別時,聽到兵部官員說“袁閣老朝思暮想的意欲前進一步,這次卻又被彭閣老擋住了,甚爲巧妙,李大人沒少出力罷。”

李佑不知說什麼好,怎麼人人見了他都要提上一句,傳到滿天飛舞的陰謀還能叫陰謀麼?

本來他想着別人體察不到他的心血,故而默默無聞的充當幕後英雄,沒有成功快感,但貌似事態有點相反。

問題出在哪裡?那新寧侯的嘴巴不至於如此不牢靠,導致將底細都泄露出去罷?李大人始終百思不解,滿腹狐疑的又去了吏部辦事,順便到文選司左郎中那裡閒談幾句。

果然,又見左郎中笑道:“袁閣老這一記悶棍挨的不輕,必定是你所爲。”

在泛泛之交的人面前,李佑不好多說什麼,但與左郎中關係不同,便嚴肅的問道:“左部郎是從哪裡聽說的?”

左郎中對李佑的一本正經表情頗爲納罕。“隨口說笑而已,怎的如此認真?”

說笑?李大人很奇怪,反問道:“如此事情。也能胡亂說笑?”

左郎中解釋道:“你還不知道?上次皇極門早朝,我等六部屬官在一處閒談,語及今次內閣之事,有人戲言,雖無憑無據,但知必是李僉憲所爲。

我等問其原因,他說內閣變動的好處盡歸於你。滿朝看去,只有你最得利,如此還需要什麼證據?但憑心證也是你操弄其事了,別人誰能閒得費這心。這話在六部之間傳來傳去,當個笑談而已,你何必較真在意。”

這個…知曉情況後的李大人無語凝噎。朝廷中永遠不缺少聰明人啊,就這樣全無證據的胡猜也能猜到真相。

回想起來,話說本次內閣變動,可以總結爲三件——

第一件。盧尚書力壓晏尚書入閣。他李佑在中樞有了新靠山極其得利;第二件,徐首輔與彭閣老決裂,他李佑的死對頭遭到削弱。相當得利;第三件,年事已高的彭閣老超過袁閣老擔任次輔,爲許閣老復職埋下伏筆。他李佑還是得利…

這三件事,涉及立場各不相同,別人有可能在其中一件上得到好處,但要在三件事上全都得到好處的,貌似除了他李佑一個再無別人。

而且第一件和第二件都是他李佑藉着廷鞫名義公開促成的,但次輔位置易手這件卻讓朝廷諸君莫名奇妙。找不到來龍去脈,只有彭閣老投靠了太后這麼一個很值得推敲的理由。

所以別人閒談說笑時。也就順便將第三件事扣向李大人頭上了,反正李大人已經幹了兩件,不差再多上一件。況且他與彭、袁二閣老關係都很惡劣,也不在乎多這一件。

至此李佑總算明白,原來工部和兵部的官員都是抱着談笑的心態與他戲言,倒叫他如臨大敵一般胡思亂想了半天。

李大人突然神容凝重起來,對左郎中說:“你們所猜得不錯。彭閣老擔任次輔,確實是在下說服了太后所爲,沒想到輕易被你們看透了,叫本官何以自處。”

左郎中哈哈大笑,“戲言就是戲言,茶餘飯後徒增笑耳,你胡亂承認也成不了真。”

李佑也相對而笑,一直到出了吏部,他的笑容才漸漸收斂起來。通過這個說起來像虛構、其實是真實的戲談,他感覺似乎悟到了什麼,不禁站在道邊上陷入了沉思。

最近的這段時間事情順利,一切照着自己所預想的發展,自家表現也很突出,但物極必反四個字果然意境深刻,居然出現瞭如此情勢。

這種情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從表面上看只是玩笑,此外沒有什麼,暫時也不會產生威脅。

但無論如何都被惦記、處處躺着也中箭,這便成了一個無所遁形的人,在政爭中將是極其悲催的。等若是你在明別人在暗,最起碼失去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能力。

繼續往深裡挖掘,這個情勢又是很微妙也很危險,能出現這種玩笑,那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纔是真正值得重視之處。

戰勝了人,也連帶製造出了這種情勢,不能不警惕。就算能戰勝所有對手,但只要忽略大勢,最終還是必敗無疑。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縱橫無敵,可是目光短淺幾分,就要以悲劇收場。如楚霸王項羽,此人能夠敵得過天下之人,但卻敵不過天下之勢,一連數年幾乎戰無不勝,然而最後卻自刎烏江。

想到這裡,李佑暗暗做出了決定。

近一個月時間,因爲許次輔丁憂去職,他一時間中樞無人,無法在京師官場穩穩立足,所以不得不竭盡全力借用形勢,屢出奇兵不停策劃各種陰謀陽謀。在帶來豐碩後果的同時,這超常發揮也對朝廷上下諸君形成了極大的衝擊力…

如今不利形勢得到扭轉,盧老大人順利入閣成了第四號武英殿大學士,預計和許閣老的盟友、文淵閣大學士楊閣老可以互爲臂助,而他本人也該稍稍遠離朝堂了。

所以重新擔任五城提督,又被免掉朝參也未必是壞事,既不用離開京師官場,又可以實現與朝廷之間的緩衝,專心於本職即可。

自此李大人便拋開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朝廷中的是是非非,全心投入了提督五城御史衙署建設。

提督五城御史衙門和絕大多數都察院外差一樣,採用的是獨官制,衙門裡堂官只有主官一人,不設屬官,內部只有吏員辦事。從巡撫到巡按,莫不如是。

接近月底時,宛平縣送來了四十差役、兵部調遣來了一哨官軍,吏部划來了十名吏員。一時人手齊備,房屋也打掃清潔,錦衣衛留下的詔獄監牢甚爲堅固,仍舊可以繼續使用。只有圍牆還在施工,但衙署已經可以開張了。

崔真非和周杰希兩位師爺閒置月餘,也終於重新有了用武之地,一個負責文書和獄案,一個負責承發和錢糧。

李大人向京師宣佈本衙門開張,儀式地點並不在衙署這裡,而是頗爲與衆不同的。

九月二十九日,是朝會之日。凌晨天氣已經微微寒冷了,朝臣們起牀後紛紛出了家門向宮城彙集。

天色矇矇亮,很多朝臣在上朝路上看到一道新的風景線。

街面上出現了一支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隊伍。有一對紅漆木棍前導,二十差役前擁,四十官軍後呼,有馬車一架尾隨;中間是一頂四人擡大轎,還有壯士二人手持青羅傘蓋緊隨左右,垂下的流蘇絛飾在晨風中微微飄動。

說它普通,這要放在府縣十分不稀奇,親民官的威風出行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甚至猶有過之。很多擔任過地方官的朝臣望見這支隊伍,不由得記憶起了自己當知縣時的青蔥歲月…

但不普通的是,這裡是天子腳下的京師,宰輔出行儀從也絕對不會有傘蓋當頭,以及不會有如此多差役官軍前呼後擁。

於是乎一個早晨,李佑便讓京師官場紛紛曉得,提督五城御史衙門開張了!

按照詔令定製,李佑花了將近兩個時辰才繞着皇城巡視完,午時回到衙署。用完飯食,又開始思慮下一步動作。

一般新設衙署的最大問題就是職權劃分。朝廷詔令所規定的只是個大概方向,具體細分還得靠實踐中摸索並奏請朝廷批准。

例如朝廷允許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擁有收受詞訟和審理之權,但能判什麼等級的案子,那還得與刑部協商清楚。是依照巡城御史慣例,只能判決田土婚姻契約錢債等民事案件和杖刑以下刑案,還是擡高等級,可以判決一百杖以下案件?

李佑知道,從現有秩序中重新劃分出新的權力邊界,那就要同時與上司和下屬對接好。

巡城及兵馬司系統的職責及其細碎,內外五城三十六坊,涉及到城市管理幾乎無所不包。若只論主要職責,他這個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所管可以分爲兩大部分,一是治安刑名二是街巷溝渠管理,向上對應刑部與工部。

但與上司對接之前,還得將內部關係理順了,纔好有底氣的與上司協商明白。

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按照朝廷的定義,是下轄五城兵馬司,節制五城巡城御史,共計十個單元,這可真是不少。

還要注意的是,對五城兵馬司與巡城御史是有區分的,一個是下轄,一個是隻是節制。

這些關係慢慢理順是需要時間的,李佑不禁感慨道。接手一個新設衙門沒有任何前規,一切都須得自己去開創,堪稱任重而道遠哪。

他隨即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傳五個兵馬司的五個指揮到提督五城御史衙署相見!

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75章 迎接考察團第68章 新官上任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六百零二章 爭論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170章 又缺錢了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第117章 初入府衙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194章 血書疑案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第88章 新宅風波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21章 初入名利場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
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75章 迎接考察團第68章 新官上任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六百零二章 爭論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170章 又缺錢了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第117章 初入府衙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194章 血書疑案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第88章 新宅風波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21章 初入名利場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