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

想明白了大致如何行事,李佑略略安心。他這次遇到的事情涉及大內權力之爭,還死了六個監生,與以前遭遇過的所謂難題相較,有着根本性的差別。雖然他不清楚這場爭鬥發展到了什麼地步,是前戲階段還是已經赤膊相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既然那個不懷好意的人驅趕他去找許尚書求救,那麼以常理推之,必然對此有了什麼準備。說不定他前腳剛進吏部或者許府,後腳便有各種謠言爆滿京城。

所以許尚書見不得,他只能去找都察院趙憲長或者兵部盧尚書求得庇護了。二者之間,還是左都御史行事比較方便。

定了目標,李佑仍然依照原有行程,從禮部望西而行,去位於城西的都察院。

朝廷的核心要害中,內閣、中書、六科等禁直機構在紫禁城裡的午門之內、奉天門之外,而部院、都督府等重要外朝衙門多在紫禁城外南方的承天門與大明門之間(即天安門廣場和周邊)。唯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特殊,安置於西邊較遠處,並不在皇城一帶。

路上李佑忽然又發現自己還是心慌的莽撞了,導致思慮有些不周全,險些忘了最關鍵最要緊的地方。

所能拜見的三個大佬中,許尚書是什麼立場?盧尚書是什麼立場?趙憲長又是什麼立場?天子和太后之間,他們是中立的還是偏向哪一方?

這個問題不搞清楚,貿然投上門去,恐怕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如果他們彼此之間不是一夥的,人微言輕的自己更要謹慎,免得出現什麼行爲藝術。

於是李大人再次逡巡不前,細細琢磨了半天,倒也琢磨出一番道理。

趙憲長是蘇州府吳縣人,盧尚書是蘇州府虛江人,而聖母皇太后也是蘇州府人。在地域觀念甚重的時代,到了正二品這個無限接近於國朝文官頂點的層次,真會有如此巧合麼?

又想起一個人來,便是他的老上官陳大人。許尚書將視若子侄的陳大人外放,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偏要去蘇州府?這也不見得是巧合罷。

還有太后的族人錢皇商…一個可以是巧合兩個可以是巧合,總不可能三個四個還都是巧合。

若不是巧合,那麼真相只有一個,朝中這三位各有特色、或有三朝元老的資歷、或有風憲首領的清望、或有天下第一部要權以至能與閣老相抗的人物,八成同黨,至少不是對頭,估計是偏於太后這方的。

如果李佑具有選擇立場的資格,心裡還是比較傾向於天子的。畢竟未來屬於天子,忍得幾年打壓,總有出頭之日。何況以國朝傳統,之前歷代沒見過太后可以專權的。

但到了這個份上,他有選擇立場的資格嗎?他也是蘇州人哪他是被許尚書越級提拔過並舉薦坐監的他給盧尚書贈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之詞,他是盧府三公子的奶妹夫他深入參與過趙家的家務事給二老爺找回了後人香火。

所以他必須無原則無節操的跟着大腿們站臺,不然他所有的根基就會瞬間崩塌。大腿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李大人無奈苦笑,人際關係就是這麼奇妙。本也沒想刻意如何,可是結交的人物一環扣一環,不知不覺間也成了這個圈子的最最最外圍。

然而他自己卻始終懵懵懂懂的沒有意識到這點,甚至沒往這方面想過,只認爲自己運氣好外加頭腦聰明,所以能左右逢源,所以能同時打通這麼多家權要人物的關節。

有時候還天真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沒有門庭出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畢竟一張白紙好作畫,可以憑着自己的機智去選擇靠譜的後臺和道路。不會因爲一個天生固定的背景例如老師或者家族之類的倒黴了就被牽連(方孝孺的十族表示很無辜)。

但幽默的現實卻告訴他,小人物在大場面上永遠沒有選擇的資格。只能說,李佑那兩輩子小門小戶出身的眼界和侷限性一覽無遺。

如果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村…如果李衙役不去巴結陳知縣…大概李佑從開始蓄意討好陳知縣的那一刻,已經註定了這個命運。雖然當時李小弟的野望只是爲了不挨知縣大板子,有個穩當的公門飯碗。

宿命吖,李大人又一次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八個被唸叨到俗爛的大字的含義。

翻閱史書時,總是嘲笑那些不識天時、沒有眼光的蠢貨。現在看來,那是因爲自己身在局外站着說話不腰疼,能青史留名的有幾個是蠢貨?大約是明知如此,不得不爲爾。

京城副本不好刷…李大人思維發散起來越想越多,不知不覺在九月深秋冷汗連連。確實不好刷,只遇到這麼個破事,什麼都不掌握,僅僅在腦中思索一遍就耗死了兩章的腦細胞換成更大的事情,那簡直要想死人哪。

至此李佑便下定了決心,速速將眼前事低調的處理了,然後低調的坐監,低調的肄業,低調的外放…去那天高太后遠的地方當個作威作福、出門八擡、前呼後擁的低調幸福地方官。高調是要死人的,那六個蠢監生就是殷鑑在前。

對了,還是想辦法回蘇州的好,當初朝廷有過優惠政策的,經巡檢改雜職的官員可以不用遵照“不得在本省及本鄉五百里內爲官”的規定。

正作白日夢的李佑又忘記了,小人物在大場面上是沒有選擇權的…

其實話說回來,李佑固然遇事靈活巧變,但也常常是被動應付。從根子上依舊是個保守謹慎易自滿,進取心不強,不敢鋌而走險的人。能當到七品,也是一遭遭的事情把他逼出來的(誰讓他是主角)。

換成他父親處於這個境地,說不定先一咬牙,再一咬手指頭,也寫上一封血書,至於內容支持誰無所謂,反正是賭運氣。隨後便身揣兩封血書,殺奔承天門外西邊的長安右門,敲擊設立在那裡的登聞鼓。

拼上流放充軍直接將事情往最大里鬧,往九重裡鬧,以此去博一個前途,正應了富貴險中求此句。但李佑做事風格不會這樣。

計較已定,李大人的坐轎重新揚帆起程,一路再無礙,直達都察院大門外。

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07章 來者不善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敗給銀子了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第65章 快快迎親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165章 醜聞迭爆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第2回 合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五百五十五章 敗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結束後感謝大家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194章 血書疑案第204章 不如歸去?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第167章 水土不服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第56章 盛名之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
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07章 來者不善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敗給銀子了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第65章 快快迎親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165章 醜聞迭爆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第2回 合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三百三十八章 千歲殿下的指示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五百五十五章 敗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結束後感謝大家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194章 血書疑案第204章 不如歸去?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第167章 水土不服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第56章 盛名之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