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

溝通南北的兩千裡運河,李佑已經兩次來往,沿途沒有太多的新鮮之意。他這輩子只要繼續做官,必定還得不知多少次在這條水路上飄來飄去。

八月初到了京東通州,此時正值漕運最高峰期,通州至京城的通惠河只許漕船通行。李佑的特權還不足以讓自己的船駛到京城,於是照舊例在通州下船換車。

家裡人口衆多,爲此足足僱了十幾輛大車,這又是一大筆開銷。李佑忍不住再次感慨,若自己沒有常例錢這些灰色收入,沒有喜歡做生意的關姨娘,也沒有金百萬贊助,像海瑞那樣活着,就算俸祿可以足額發放,還是開銷不起離任上京選官費用。

話說李大人在揚州接到詔書之日,便打發了張三早早上路,提前前往京師購置房產,並且指定了要皇城西面小時雍坊的住宅,即便買不到小時雍坊的住宅,也不可太遠。

無它,俗語云西貴東富,達官貴人、京曹官員多居住於西邊。尤其是小時雍坊,緊靠皇城西南,無論向東從承天門入宮,還是向北從西安門進大內西苑都很近,所以是京官聚集的黃金地段。這個位置,大約相當於後世的西單一帶。

西貴的源頭大約起於國朝初年,因爲這邊有什剎海,風景比其他處好,而且天子喜歡在西苑活動,從西安門覲見方便,所以高官顯貴將住宅位置選在皇城西邊。時間長了,皇城西面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貴人區(注意不是富人區)。

住在這裡,不但是身份象徵,而且便於與同住附近的朝官們交往。不然的話,跑到京城東邊去住,會顯得有點另類,等於是遠離了朝臣主流。

說實話,住在皇城之東,除了去找歸德長公主偷情和去教坊司衚衕狂歡比較有地利外,沒多大好處。至於偏遠的北城和屬於外城的南城,那更不是考慮對象。

李佑這次進京不像上次,可以胡亂找地方租住,要將架子正經八百的擺起來。在通州驛,見到了從京城前來迎接的張三。

“老爺,合適的宅子不好找,盧尚書家幫了忙,才覓到兩處候選,都是離任京官留下的。一處就在那小時雍坊裡,但只有三間三層,住進去有些擁擠,還好後院是樓房。另一處三間五層,寬大一些,但位置不如前面這個。”張三對李佑稟報道。

李佑考慮了一下,吩咐道:“那就要前面這個,地方難得,小點就小點,以後說不定還有機會擴建。”

一夜無話,次日坐大車出發,李佑與劉娘子和梅枝同乘一車。午後抵達京城,從東便門入外城,又崇文門沿着崇文內裡街進了內城。

梅枝好奇的從小窗向外亂看,某種意義上也充當了劉娘子的耳目,嘴裡評價給劉娘子道:“小姐,京城街道又寬又直,就是有些髒,地面塵土真大。”

李佑笑道:“你這一看就是沒來過京師的外地人。如今已經快要到京師最好的時節了,秋高氣爽還是很不錯的。等到來年春季風起塵揚,你就知道什麼叫塵土大了。再說京師街道就這些大街寬,各處衚衕裡一樣狹窄。”

梅枝不理睬老爺的揶揄,眼朝外望,又繼續對劉娘子說道:“這房子紅磚綠瓦的,花花綠綠挺好看,和老家那裡不一樣。”

馬車又搖搖晃晃半個時辰,停了下來,一直在前領路的張三立在外面,恭敬的稟報道:“老爺,夫人,這便到了。”

李佑下了車,這宅子朱漆紅門已經打開了,內有照壁,站在門外看不清裡面。張三拿出幾張圖,對李佑開始講解如何安置。

李老爺不耐煩聽這些俗務,揮揮手道:“你與李四勤快些,將夫人們和傢什安置好,以及給兩位西席找個清靜屋舍。回頭與我簡要說說即可,老爺我就不細問了。”

李佑站在衚衕裡,東西南北的看了看,左鄰右舍果然家家朱門,不愧是官員雲集的地段,得閒了要拜訪拜訪纔是。而且還得讓張三多打聽點,旁邊不知誰家要是離任或者被抄了,趕緊買下來擴大自家的面積。

第二日是八月初四,李佑將家人繼續留在新宅中安置收拾,而心急的他則帶着揭帖,向位於宮城正南方的吏部而去。

李佑這次被召入京,是來接受任滿考察並敘用的,負責考察的衙門是吏部和都察院,所以進了京後,須得主動向吏部和都察院報道。叫崔師爺幫忙寫的揭帖,便等於是上輩子的述職報告,主要內容是自陳功績以待勘察。

他新宅距離承天門外的六部不過二里多地,而且還是很好走的大路,比起上次留京住的寓所,真是便利了許多。

吏部大門那裡,還是那副終年不變的門庭若市樣子。如果說朝堂如市場,吏部就是這個市場中最大的商戶。

在地方上具備真正告身的官員難得一見,一個大縣裡可能也就七八個。但在這裡卻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一片葉子打着旋兒落下來,就可能碰到三五個官員。任你是地方青天還是民之父母,到了這裡就是個普通貨物。

但不得不說,即便站在貨物堆裡,李大人依舊醒目亮眼。與三四十歲爲主的老傢伙們比起來,如此年輕的正五品不是鳳毛也是麟角了。

吏部大堂上的老吏對李佑印象極其深刻,見到英氣逼人的李大人踏步進來,愣了一愣,主動招呼道:“許久不見了,李大人!”

在各式各樣的側目中,李佑插了隊將揭帖放在案上,問道:“天官和左部郎可在?”

“在的在的。”那老吏收下揭帖,熱情的答覆道。

李佑點點頭致謝,轉身向吏部後衙行去。

在去年三月的朝廷大洗牌後,原吏部尚書許道宏進位建極殿大學士,成了次輔。而原左都御史趙良仁遷吏部尚書,便是如今的天官大人。

這位趙良仁老大人與李佑乃是同鄉,李佑在蘇州又與趙家交好,所以論起關係,應當比許道宏更親近。

不過趙天官大約是在都察院做風憲官久了,那種不苟言笑的嚴厲的派頭一時糾正不過來,對着李佑這個勉強算通家之好的同鄉後輩也是如此。

所以面對趙天官,李佑覺得親近程度反而不如與許次輔之間相處時,不過他也知道這純屬是個人感覺,而做官萬萬不能靠流於表面的感官知覺。

見了天官大人,禮畢寒暄幾句,李佑腦子轉了轉,決定說幾句不那麼突兀的私人事情,以增加親近程度。“貴府義老爺如今在家將近三年,當初的風頭早已過去,按說應該起復了,老大人要舉賢不避親哪。”

這義老爺便指的是趙家三兄弟中的老二趙良義,當初他爲避嫌辭官隱退在家。沒想到遭遇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幸虧李佑幫他找回了流失在外的孫輩,才聊以爲慰,這一晃也快三年了。

趙天官苦笑道:“我這二弟如今一心在家調教孫輩,不想入仕了。”

哦,李佑陪着唏噓幾句,又說了說家鄉閒話,便起身告辭。

出來又尋到文選司郎中左大人的屋子,對左郎中拱手道:“左兄別來無恙!”

左郎中端坐公案後,不還禮不起身,很無禮的看着李佑嘆氣苦笑,半晌才道:“景和七年二月底,你選官江都縣,至今方纔一年零五個月二十天,你又回來了。”

李佑做出激動樣子道:“左兄如此惦念在下,感激涕零!”

左郎中傲然道:“本官不僅僅記得你。在其位謀其政,天下七品以上官員,履歷都在我心中!”

李佑暗暗吃驚,也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這些身居要職的人物,果然人人有幾把刷子,恭維道:“左兄記性超羣,在下簡直五體投地。”

左郎中揮揮手:“不要打岔子,正在說你。我當初怎麼也沒想到,你被黜落到地方,不過一年半功夫,竟然又回來了,還能不升反降的與我平起平坐…”

李佑之前是六品內廷京官,到外地任六品本身就是降了一等,升爲五品地方官算是補了回來。但再遷轉五品京官,那又是升了一等,與五品郎中一樣了。

明明是貶到地方去,結果轉了一圈升回來與自己平起平坐了,所以見多了升遷流轉的左大人才會明目張膽的嫉妒。不只是說笑,李佑這種殊遇確實足以讓任何一個官員感到人比人氣死人。

李佑陪笑道:“左兄說的哪裡話,你這文選司郎中號稱天下第一五品,別處誰能與你比?你只不過不屑於升遷別處而已,熬上六年九年任期,超擢直升爲三品侍郎不在話下,何必計較一時長短。”

又趕緊問道:“在下前來,是聽說朝廷要設立五品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馬司,想問問底細。”

左郎中皺眉道:“我就知道你爲此而來,最初的名單是由我擬定的,再之後,就是廟堂諸公和聖母的事情了,我沒法做主。現在還剩五人待選,已經廷推三次並奏與聖母,但聖母次次留中不發,至今仍是懸疑。”

李佑疑道:“那聖母意欲何爲?”

“這官職相當於主管京城大半事務,不但文臣爭端極其激烈,勳戚對此也是蠢蠢欲動,故而聖母遲遲難以決斷。不過我聽說,聖母有意叫五個待選之人當朝廷辯,以定人選。”

李佑無語,看不出太后老人家還是很時髦啊,居然能超越時代的發明競選演講。

左郎中似笑非笑道:“賣弄嘴皮子是你的長處,我倒覺得,廷辯大大有利於你。老實說,你花的了多少心思在太后左右,才博得這麼一個機會?”

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第184章 雙喜臨門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07章 來者不善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第71章 望老爺自重!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7章 初入府衙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5章 剽竊的後果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第202章 真不該來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
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第184章 雙喜臨門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07章 來者不善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第71章 望老爺自重!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7章 初入府衙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5章 剽竊的後果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第202章 真不該來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