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

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

李大人忽然插嘴勸和,徐首輔與彭閣老雙雙瞪了他一眼,各自心中強加提防。

不過李佑不以爲意,卻又對天子道:“嘗聞兩閣老私交甚篤,今日卻能因公事而各抒己見,互不曲意,可稱公而忘私,實乃不因公廢私之典範也!恭賀聖上,臣喜見明君垂拱,正人盈朝!”

景和天子頗爲舒心。其實情況只是兩重量級閣老對峙吵架,他天威不夠、經驗欠缺、束手無策,不知怎麼勸開而已,少年皇帝感到很沒面子。不過在李卿嘴裡就修飾成了明君垂拱,正人盈朝…

但衆人都感到這話極其古怪,尤其是從李大人嘴裡說出來更加古怪,難道他真想解鈴還須繫鈴人,去當和事老嗎?

按說以大明祖制,羣臣禁止上奏褒美宰輔,違者太祖說要斬,但李佑這算是褒美麼…科道官們有直覺,藉此去彈劾李佑只會被當二百五。

內閣首輔與與最有資歷閣老有可能分道揚鑣,這讓文華殿大學士袁閣老感到李佑原來也有如此貼心時候,他可從來沒有看那李佑如此順眼過。

德高望重的許次輔丁憂後,徐首輔與彭閣老兩人,一個佔據首揆之大義,一個坐擁資歷人望,互補長短的聯手確實是無法可制。這讓幾乎獨自面對的袁閣老很壓抑,不曾想分裂的契機在今日出現了。

他忍不住對江總憲遞去幾個讚賞的眼神,這個案子交給李佑真是最正確的選擇。

卻說李佑勸完架後,話鋒一轉再次將矛頭指向晏尚書,對惜字如金、不敢輕易開口的大司徒道:“宰輔在此爲大司徒爭論不休,但爲何本人一言不發?莫非心有顧慮?君不見宰輔表率在前,大司徒安敢以私慮廢公事!

本官記得,方纔審問之初,晏尚書彈劾本官推諉誤事,本官謹受教了,如今還請晏尚書言行如一。不要耽誤本案審問時辰。聖人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很明顯,李佑逼着晏尚書表態,同時還暗諷晏尚書沒擔當,算是說給別人聽的。

晏尚書態度模糊至少還沒有公然得罪人,徐首輔和彭閣老分歧歸分歧,始終都有彌合可能。但只要晏尚書明確了態度。徐彭二人只怕立刻便崩了。

被李佑將了軍,晏俊面容陰晴不定,他的一句話。可能會決定很多事情的走向。

不多時,晏尚書終究還是步出班位,對天子奏道:“臣在戶部。負有總攬之責,並不專司鹽務。對兩淮餘鹽之事…確實不知細情。”

到了廷鞫這個程度,在這數十廷臣和天子面前,斷事不是依法如何如何,證據如何如何,而是殿中認爲應該如何如何,相信如何如何。晏尚書這就是向衆人表明,他應該是不知情的!

文華殿中這一刻陡然安靜下來,徐首輔眼中的怒火更是要噴之慾出!經過晏尚書這樣表態。兩淮鹽運司前運使丁大人的老命便已經去了一大半!

即便後面找來了戶部山東司當廷對質,但那山東司郎中不知前因後果,正常情況下怎肯冒失認錯?再說山東司未必敢觸怒頂頭上司,追隨晏尚書多半要唯唯諾諾的同一立場。

總而言之,若戶部不肯分擔責任,達不到李佑鑽研大明律後所提出的合理合情合法的活命條件,丁運使便要擔起全部責任了!

李佑卻面色慎重。眉頭緊鎖,對此他十分吃驚,晏尚書如此回答並不在他預料之內。按照他的想法,晏尚書必然會選擇自認錯失,以保全丁前運使之命和徐首輔的青睞。彭閣老那邊又不涉及生死大事,回頭可以慢慢化解。

如此一來。背上污點的晏尚書等於是在廷推之前的最後關頭,無可挽回出局了,至於污點只能靠時間慢慢磨平了。

這樣堪稱皆大歡喜,拖延數月的鹽案就此了結,丁前運使的命也保住,而他李佑將盧尚書送上了新大學士第一熱門候選的寶座。

等到完成醞釀已久的終極目標,他便可以功成身退,光榮退場了!

不料人性冷酷自私如斯,閣臣之位的誘惑,讓晏尚書迷了心竅麼?李佑以己度人,卻不知別人不像他年方弱冠,而年輕的好處就是即使有幾個大挫折,也還有足夠的時間能等到東山再起機會。

到了晏尚書這個年過半百的歲數,那真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沒有揮霍機會的資本了。

方纔兩個閣老對峙的時候,晏尚書心裡反覆衡量過。如他承認錯失,入閣必然沒戲了,衆目睽睽之下又不是黑箱操作。

如果不承認錯失,能夠保全自己清白之身,固然失去徐首輔的支持,甚至會招來首輔的反對。但仍有彭閣老鼎力輔助,四五十人推舉的局面下,還是有可能壓過別人入閣的。所以他決定否認知情,不放棄那僅餘的入閣機會!

其實事情發展到現在,經過李大人離間之計,晏尚書入閣之路已經遭遇重創,把握比當初小得多了。但李大人做事向來追求最高成功率,不將晏尚書入閣希望打壓到最低,如何能放得下心?

李大人隱忍不發並深思熟慮了這麼多天,對這種情況怎麼可能沒有預案。他心思千迴百轉,又問道:“國法在此,本官再詢問一次,晏尚書確定如此麼?”

晏俊咬牙答道:“本官確實不知細情!”他咬住牙關堅決不認,李佑又能則樣?還能上刑不成?

李佑點點頭,深深地看着晏尚書道:“好,本官問完了,晏司徒確不知情。”

晏尚書與李佑面對而立,被李大人的目光注視的有些發虛。

隨即李佑走到丁運使面前,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搖搖頭,並長長的嘆息一聲。

衆人也同情的看了看丁運使,李大人找出了讓你保命並辦成鐵案、不會被人翻案的法子,奈何貴方人物不給力…

其後李佑轉身至寶座前,正式向天子奏報:“臣檢校右僉都御使李佑,奉命審理兩淮餘鹽一案,現已查得如下:既然戶部不知,那案犯丁某便是欺瞞朝廷。貪財枉法,以私鹽入罪按律當斬,並抄沒家產入公庫…”

君前無戲言,丁某這條命完了!殿中廷臣齊齊想道。而且馬上就是十月,連個秋後待決的緩衝時間都沒剩多少,幾乎就是斬立決!

“既然戶部不知,那案犯丁某便是欺瞞朝廷”這句也讓很多人感到刺耳。而丁運使跪在殿門處,一時間面如死灰。身子搖搖晃晃。估計還要株連家人活受罪,這纔是最慘的。

李佑繼續奏道:“但念及鹽課功績,以及先首輔文正公體面。可議功、議故、議貴。故請聖主施仁慈之心,免其全家禍事,只論罪一人。不必株連。伏惟聖裁。”

這比一開始曾提出的“男丁充軍戍邊,女眷入教坊司”可是厚道的多,在以株連寫進律法的時代裡,犯了大罪不連累家人,確實也是恩典了。

爲了這個恩典,李大人居然連扶持幼主的已故老首輔都搬了出來,也虧他挖空心思能想得到,不愧是精研大明律的法律專家。

至此李大人在廷臣中的形象忽然有了一點轉變,雖然此人平時與政敵爭鬥時刻薄了點。不太與人爲善的樣子,但在關鍵時刻似乎還是有底線啊。

其實很多人都想到了如何求情,無非就是這些要點。但一是有顧慮,二是說話順序不優先。

李佑卻借了主審奏報便利,最先說了出來,同時他與徐首輔、丁前運使都不和,替丁前運使求情不會被認爲偏袒。沒有包庇的嫌疑。

至此李僉憲的奏報還沒有結束,“此案固然丁某罪大,但南京方面也甚爲可疑,案犯丁某與楊某數次檢舉南京有司。雖有聖裁曰另遣欽差去南京查問,不歸作一案。但臣以爲在南京方面查問明白之前。丁某不可處刑。”

又扯到南京,關於此事得到過無數叮囑的景和天子失言道:“爲何?”

“若南京查有所獲。丁某須作人證對照,若丁某伏法,便死無對證!故丁某暫不可處刑,須得等到南京定案爲止!”

若不是害怕君前失儀,許多人都想要喝彩一聲“好”!

好在哪裡?一是拖延了行刑時間,避免了斬立決,有拖延就有變化,有拖延就有機會。例如萬一期間皇后生了個小太子要大赦…

二是將丁運使的命和南京方面綁在一起了。皇家要輕放南京方面,那是瞎子也看得出來的,但斷然沒有最後南京方面勳貴和太監輕拿輕放,丁運使卻砍了腦袋的道理。

若是“查不出”南京方面的問題,丁運使就可以順勢拘押不動,若查出了問題,就要分擔丁運使的罪責,丁運使或許還可以改判。

想到這些不難,但能在幾個呼吸時間內,迅速想到這些關鍵要點,真是人才啊。

犯了大罪的丁運使該不該死先不提,但人人都知道那丁運使與李大人不和,在揚州也沒少鬧過,而且李大人平常看起來也不算什麼厚道人物。結果在這個時候,反倒是李大人古道熱腸,絞盡腦汁的出力去救丁運使老命。

而某尚書平時以大度示人,丁運使也勉強算他同黨之人,但與李佑卻形成了強烈對比。

如果沒這個對比,衆人或許可以理解他的爲難,但有了李佑的對比,十分顯出他自私涼薄來,有點讓人不齒。

被李佑當做活生生反面例子的晏尚書臉色難看,心底越來越沉。

被李佑坑害入獄、身陷囹圄的丁運使看到在殿中爲自己竭盡全力、奔走請命的李佑,頓生精神錯亂之感,這個世界當真是荒謬絕倫…

丁大人大徹大悟的想道,若今次僥倖不死,還是出家算了。

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引子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第124章 賊喊捉賊第117章 初入府衙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結束後感謝大家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5章 剽竊的後果第169章 內幕之中還有內幕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89章 通州一夜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第32章 海瑞學不得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引子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第124章 賊喊捉賊第117章 初入府衙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結束後感謝大家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5章 剽竊的後果第169章 內幕之中還有內幕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89章 通州一夜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