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

五百兩的饋贈,李佑雖然不甚在意也得表現出感激涕零模樣…無以爲報便只好作(抄)詩答謝了。

這方面可抄襲的大作幾近於無,沒多少文人會寫詩詞歌頌別人送銀子罷…當李佑搜腸刮肚找詞句時,中年女官王彥女卻躬身對堂中道“夜已深了,恭請殿下回宮”,一些兒也不給李大人現買現弄的機會。

瞬間從四周黑暗裡呼呼啦啦冒出不知多少男女,片刻便備齊了鑾輿,各色儀仗足有十幾對之多,整整齊齊排在庭中,等候長公主出行。

看這出入排場,李佑最終可以確定了,歸德長公主在宮中必然十分受寵,那些他叫不出名的金瓜葵扇華蓋旗幡之類的儀仗豈是能私人亂用的?估計不是太后賜的就是皇帝送的,難怪駙馬宅邸門路寬大,不寬大點也沒法讓這樣的隊伍直抵堂前。

長公主從堂中出來,李佑趕緊低頭避道,只用眼角模模糊糊的看到個火光下的金線龍鳳紋大斗篷,身形似乎挺苗條,至於長相什麼的都沒看清楚。

幾聲呼喝,隊伍緩緩開拔,逐漸消失在視線中。林駙馬便對李佑不屑道:“恂恂若婦人狀,可鄙!”

聽到這沒良心的話,李佑大怒,“若非看在放鶴先生面上,本官管你今夜是死是活!”

林駙馬隨意拱拱手道“請君自便,不送”,揮袖而去。

此人真是可氣,心理有病罷?在對方的地盤上李佑沒敢做次,只能憤憤轉身出府。

這時有個宮女小碎步跑過來,屈膝對李佑拜了一拜道:“千歲臨行有言,下月太后聖壽,四方皆上辭章稱賀,煩請李大人代擬賀壽詩進獻。”

當槍手倒無所謂…沒有文人氣節風骨的李才子點點頭道:“敢不效力。”

到駙馬府大門處,卻見渾身好似散了架的崔監生困坐於牆角,幾個屬下在旁邊守着。李佑便醒悟到,大概從本死衚衕回駙馬府的路上,林駙馬已經醒了,同在轎中的崔監生將自己的身份對林駙馬說明。

而且李大人可以斷定,拿自己做擋箭牌的主意,八成也是出自崔監生的嘴,林駙馬信手用了而已。

“休要管他,我等回館!”李佑招呼屬下道,又立定想了想對門官道:“崔先生今夜保護駙馬有功,怎可棄之不顧,你們將他擡進去好生看顧,免得士人寒心!”

回到會館已經是三更天,李佑睏乏已極,也沒叫小竹打水洗漱,匆匆和衣而臥。再一覺醒來時候,只見窗外日上三竿。

李佑躺着想今天行程,許尚書和盧三公子那兩封信已經拖了數日,必須要送過去了,不然就顯得怠慢失禮。

起身出房,卻有個陌生僕役立在門外恭恭敬敬等候,自稱是朱部郎打發來傳話的。“我家主人說昨夜之事他已知曉,多謝大人轉圜。等駙馬休養兩日,我家主人要設宴聚一聚,再請大人赴席。”

李佑回想起來,其他還好,只覺得林駙馬言行太欠收拾。可惜自己沒有公主的威風去當衆毆他。回頭見了朱部郎,要好好說道說道這點。

吃過飯,午後李大人又外出,轎伕問道:“老爺要去哪裡?”

“吏部!”李佑答道。這個時間,朝會早結束了,尚書大人估計正在衙門裡。

吏部衙門與禮部一樣,也在承天門之外,但比其它各部距離承天門稍微近幾步。

如果把六部再分類,吏部和禮部大概是一類,工作比較“虛”,地位比較清。戶、兵、刑、工四部大概算一類,工作更偏重於實務。

此外吏部和禮部還有個相同點,都是六部中內設機構最少的,只有四個司。而卻吏部比禮部還精簡,禮部之下好歹管着國子監、太常寺、欽天監、鴻臚寺、教坊司等等許多二流衙門,吏部下屬一個都沒有。

但吏部內設四司裡只要有一個文選司,便足以傲視百官。也許在吏部眼中,別的衙門都是下屬,大部分官員都只是名籍檔案上的一個個符號…用來做官場填空遊戲的。

當今的官場心理,從後四部尚書遷吏、禮部尚書的,同爲二品但也算是上升,做到吏部尚書即使不當大學士入閣也可視爲位極人臣;若從吏部、禮部尚書遷後四部尚書,就有貶斥味道了。

不過有點特殊的是地官戶部和春官禮部常常爲了老二地位爭鬥,但可以肯定,沒有哪個部敢和吏部爭老大位置。

大明官制中,只有吏部有“贊天子之治”這句話,其他五部都沒有。在深諳官場之人的心目中,朝廷的主要權力其實就集中在內閣、吏部、都察院三大部門裡。

此時七品小官僚李大人前去送信的目標許大人,便是這樣一個衙門的坐堂尚書,代天子掌管銓選大權的人物。天下官員升遷、改調、貶謫、罷免無論是不是許大人說了算的,但都要從他手中過一遍。

這時候可以感覺到,陳巡道送了李佑多麼大的一份禮物,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惜代價的想要見許尚書一面。

不得不說,李佑確實緊張,哪怕去見天子也沒有這般緊張。得罪了別人,或許還有補救機會,但在許天官心裡落了不好印象,恐怕補救都沒得補救,哭都沒地方哭。

話說到底,他這個小官位和坐監機會,還不都是許尚書施捨的。更別說李佑現今抱着辭去坐監補一個官位,最好回蘇州府的非分之想…所以李佑坐在轎中也沒有閒着,不停的設想各種應對說辭,預演可能會遇到的狀況,許尚書談到這個怎麼說,許尚書問起那個怎麼講…上輩子有句名言,細節決定成敗,他真是一絲也不敢放鬆。

李大人下了轎子,卻見張三踮腳引頸北望承天門方向,李佑便問:“看甚呢?”

張三回頭答道:“聽小竹說真龍天子所居,上有五彩雲光氤氳異象,怎的看不到?”

“好蠢才,還不去投名刺!”李佑斥道。

吏部佔地不算大,但進進出出各色官員極多,有張皇失措的,有失神沮喪的,有興高采烈的,有手舞足蹈的,還有站在門下破口大罵的,人間百態歷歷在目。

張三投了名刺打聽一番回報說:“剛結束了今月選官,這些都是來看結果的。”

李佑整理衣冠,闔目強迫自己平心靜氣等候迴音。

不知過了多久,守門小吏回了話,“尚書老爺說了,今日公務繁忙,書信由小的捎進去即可,送信之人便不見了。還請回罷。”

做足了功課,滿懷期待、躊躇滿志的李大人聞言當場呆滯,心裡七上八下不知是個什麼滋味…李佑意淫了無數遍拜見許尚書時如何說話如何討好,如何讓老大人虎軀一震青眼有加,馬屁詩詞都準備了四五首…誰料天官太宰壓根不接見他,連個謝字都欠缺。

也許沒有功名便不被認爲是後進罷…清楚自己的位置後,欲抱大腿而不得、感到有些失意、垂頭喪氣的李佑渾渾然從吏部大門走出來。

路邊走過兩個老吏悄悄指着李大人竊竊私語,“看到否?這種表情的,多半是選官選到貴州廣西的…”

還有一封信要送,李佑打起精神,向西而去。

這年頭朝廷重臣多數居住在皇城西邊小時雍坊一帶,緊挨着大內西苑,圖的就是道途近上班方便。況且天子常在水優美的西苑散心,這時若召見臣屬,大臣們走幾步路就到了。

李佑雖然不知道兵部尚書府在哪裡,但知道去西頭打聽準沒錯。問了幾個沿街叫賣的小販,果然就找到了地方。

這封信是他岳母寫給便宜“妻兄”盧三公子的,所以不可能去驚動兵部尚書他老人家,只能到府上投給盧三公子。

盧三公子接見了李大人,但是沒什麼意思。

倒不是主人不熱情不周到,實在是這三公子性格內向羞赧,不善言辭。他請了李佑登堂入室,賓主分坐,上茶寒暄幾句,便無話可講了,李佑也不好喧賓奪主的誇誇其談。

看這位“妻兄”接待陌生人十分侷促難受,又旁敲側擊打聽到盧尚書不在府中,李佑便不再久待,告辭而去。

日頭偏西,這一天又快過去了,但李佑總覺得今天少了些什麼。

“今日居然沒出事故,太平靜了,真是奇哉怪也…”張三對老爺嘀咕道。

“閉上狗嘴!”李佑罵道,但也有些認同張三的說法,入京這幾日,只有今天沒有任何意外和糾結髮生,除了被許尚書拒見有些不如意外,一切平穩無事的讓他感到不真實…這纔是正常生活,還是不要疑神疑鬼了,李大人心道。

平靜確實只是假象,或者只存在於李佑目光所及之處,他看不到的地方,很有不平靜的事情發生。

比如在今天的早朝上,以李佑這個小人物的名字爲導火索,爆發了一場大混戰。所以許尚書爲了避嫌,不敢在此時接見李佑…並非李佑所想的那樣許尚書瞧不起他。

第25章 事事有蹊蹺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198章 有緣人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第133章 得隴望蜀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再解釋一下吧第167章 水土不服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第80章 欺男不霸女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
第25章 事事有蹊蹺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198章 有緣人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第133章 得隴望蜀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三百七十八章 各種無事生非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再解釋一下吧第167章 水土不服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第80章 欺男不霸女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