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得隴望蜀

一秒記住

自從李佑處置了胡班頭,同知廳便又稍稍冷清下來。 這幫衙役們都深刻認識到,李如事雖然看似年紀輕輕,品級也低但畢竟還是官老爺,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更是對署內胥役有生殺予奪的能力,不是可以隨意串門並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的小兄弟。

這日王同知的身影重新出現在同知廳,他的皺紋和白髮還是那樣滄桑,但在別人眼裡此淪桑非彼淪桑也,前綴由落魄變成了深遂。

“短短兩日便將案子審結了?”李佑迎接時問道。

王同知搖頭道:“當前僅是協助欽差簡單問問而己,正式審案是要押送到京師交三司會審。”

三司便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國朝大案要案理論上都是要由三司集體審過才能結案(有東廠錦衣衛時另算),這就是俗話中“三堂會審”由來。刑部判案,大理寺覆核,都察院全程監督。

接下來李知事又向王同知稟報了署中近況,這兩人雖然都是“冬”風得意,但仔細看神情又有不同處。李佑那是很純粹的高興,王老同知則是喜中帶着幾憂,樂中帶着幾分愁,糾結的和臉上溝壑一樣。

關於王老頭的心態,李佑也是能理解的,定和自己有區別。

他李佑現爲府署經歷司九品知事,本次升個八品的府署經歷司經歷問題不大。這個品級的雜職,沒人去刻意關注,估計吏部許尚書順手就能辦了,一點都不帶爲難的,所以李佑無憂無慮的等着升官就是了

王老同知的情形就不一樣了。且不提官位越往上越難升,按說王同知升一品也應該問題不大,依照慣例由五品同知轉正擔任四品知府也是一種很正常的官場升遷套路。

但是要知道,這裡是獨一無二的蘇州府,蘇州知府的位置太耀眼醒目,所以變數必然多,保不住會橫生枝節。總而言之,王同知被朝廷升往別處任知府是非常有可能的,關鍵也在於他的文憑不夠硬,若他是個硬扎的進士出身,誰還能來搶這個位置?

以上正是王老同知的憂心之處,他這輩子名利祿之類沒什麼可以彰顯的,若能當一任蘇州府知府,也算是畢生榮光了。更別說蘇州人文薈萃,出版業發達,隨便有人編點本郡歷任太守傳記之類的,也能捎帶著把他的名字流傳後世。

看看當年宣德朝的況太守,也不過是吏員出身,到如今在蘇州照樣名列先賢,大把大把紀念他的詩詞歌賦,去別處當知府哪有這般顯耀?所以有機會當蘇州知府的王同知根本看不上其他地方。

在李佑看來,王老頭這也算是幸福的煩惱,秀才貢選出身的他在府衙坐冷板凳時恐怕就沒想着有一天能當知府罷。若不是因爲李佑誤打證撞進了府衙被劃爲同知黨,王同知也沒機會去搭上陳知縣的線,更別說把檢舉直達天聽一舉掀翻了知府。

王同知正與李佑說話時,注意到不對頭地方,“爲何本廳如此冷清?老夫以爲會門庭若市,熱鬧非凡的。”

李佑將胡班頭的事情講了,最後解釋道:“應當及早立威,不能叫這些賤役小瞧我們。”

王同知一聽便啞然失笑,“李大人這你心思轉動的真是不錯,但也別全在這上頭,眼光再大一些。”

“此話怎解,”李佑沒明白王同如的意思。

王同知道:“八品經歷和九品知事兩個都是雜官下僚,有什麼區別?做官到七品纔算入了門,但我朝多數雜職若無際遇,都是終生沉於品,你一無名二無家世,若無意外將來多半也是如此。有此機會,難道你不想還上一層樓?”

李佑沉默不語,王同知的直言無諱雖然令他心裡好生不舒坦,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時代現實。

官員品級大概可劃爲三個檔次—七品以下、七品至四品、四品以上。_其中七品以下雖然實權大小各自不一,但大部分都只被視爲比小吏強一點的雜職,只有坐上了七品的位置,才能算是真正進入了官場,看那世進士初授官職,除了狀元外清一色的七品。但其他出身的人就沒有如此好命了,大都充任品,一輩子摸不到七品的邊,當然也有舉人經過揀選能去當邊遠知縣,但也很難升上去。爲什麼說進士高?進士當知縣是,別人當知縣多半就是終點了。

這是一個清流和濁流等級分明的時代,既要拼爹拼老師更要拼文憑。李估自己一樣都不佔,他的人生軌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概就是當一輩子八品官,五十或者六十時候回家鄉養老。

本來李佑有點滿足於這個現狀的,他穿越來時只是個縣官一個手指就能捏死的小衙役,混到現在八品實權官位在望,家中沒人環繞,又是生活在天下最富裕的地方.還有什麼不滿的?

他心裡常對自己說,有吃有喝有地位有名聲有美色,該知足了。但今天被王同知挑起的話頭輕輕一搬弄,尤其被問到“難道你不想更上一層樓”時,李佑發現,自己內心居然產生了波動,產生了渴望向上的念頭,好似有登山的衝動一樣。

王同知繼續說道:“如今府衙大小官職空空如也,對你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際遇,你何必固步自封只盯着經歷位置,七品推官也不是不可想的。老夫作了三十年雜佐官,憑藉見識可以告訴你,本次這樣的機會,大概你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了,勸你抓緊了爲好,不然到時終生閒居八品悔之不及。而且在你這個品級,升官一跳兩級並不會引起大驚小怪,從區區九品到七品,並非反常事,直接任命七品的都有那麼多,相比下從九品升七品不算麼。”

見王同知說的懇切,李佑滿懷希望的問道:“下官懵懂不明,不知如何去做,老大人可有妙計?”

王同知撫須道:“老夫只能仗着多吃了幾年鹽與你指明方向,具體如何走也沒主意,還得看李大人自己的本事了。老夫相信李大人一定有這十悟性,十分看好你。”

敢情你也只會空想,下筆能有千言胸中安無一策說的就是你啊,李佑腹誹道。

王同知這話看似說的很玄虛,其實真是這樣想的。因爲他發現李佑的話動能量比他還大那麼一點,而且李佑心思靈動,十分適合鑽營,所以他說相信李佑的悟性。當然,若李佑鑽營成了.王同知也能沾點光,至於爲何能沾光以後再詳述。

李佑不是不聰明,但人生經驗閱歷有時候不是靠聰明便能彌補的,所以一時也看不出王同知空口白牙的拿七品推官誘惑半天是十什麼意思。心裡只好惡意揣測道,發愁知府位子的王老頭八成是見自己悠哉悠哉的不爽,非要挑動自己陪着他一起心神不定。不過八品和七品,就差一級…

“對了。”王同知想起什麼道:“本官要將那胡班頭放了,他的女兒你是不是也放過?別糟踐人家小娘子了。”

李佑還真被王同知說動心,正胡思亂想,哪有時間管這世,隨口道:“聽老大人吩咐就是。”

王同知怕李佑誤會什麼,主動解釋道:“畏威懷德二者並重,你叫他們畏威,老夫叫他們懷德,你我當二人齊心協力纔是。”

上司的話這樣誠懇,李佑哪敢拿大,趕緊答道:“老大人言重了,自行做主便好,下官願附驥尾。皆因下官位卑職小,和胥役之徒相近無幾,不如此不足以立威。老大人堂堂五品,不怒自威,自然不必像下官這樣故作兇狠。

話說王同知放了胡班頭一家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藉此顯示一下存在感,不能讓府衙裡只知有李大人而不知有王老大人啊

這段時間李佑表現過於積極話躍了,從寫詩抨擊知府引起全城好評,再到當面爲民請命罵知府,從枷號示衆受百姓歡呼,再到胡班頭事件,衙裡衙外處處都彰顯了他的存在,再加上李佑本身就有詩詞盛名。這光芒叫王同知壓力好大,感覺自己的老腦袋跟不上新一代年輕人的思路了。

王同知也很想刷聲望,但實在沒有李佑的那般靈巧心思和臉皮厚度,演技文采也此李估差了幾條街,徒生羨慕而己。以後就借李大人的光,什麼事他當惡人我就作好人,他當好人我就去做惡人.王同知無奈心道。

李估已經心不在焉了,年輕人的野心都被王同知勾了出來。青色的官袍在他腦海裡轉來轉去,彷彿觸之可及。王候將相都寧有種乎,一個七品官位算得什麼,爲什麼不去試試看?他漸漸下定了決心。

關於該如何去做,李佑整夜都爲此絞盡腦汁。他手頭只有兩條人脈,找陳知縣?似乎不合適,陳知縣也正爲自家前途費心呢,再說許尚書未必就看得上他。找趙家?拿傑哥兒去換?

但不管找誰,都要先有合適的理由,否則怎麼破格提拔?沒有由頭就算有人幫忙也不好張口說話。若只說檢舉有似乎還單薄了點,還要再找些。

李佑輾轉反側,想來想去只想到兩點,第一點是當巡檢考覈卓異,本該能升職,結果只是平調;第二點就是檢舉有。

還是不太夠,需繼續努力挖掘自己的閃光點,李佑想着想着,昏昏沉沉間睡着了

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91章 李佑進京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第145章 掛冠而去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101章 巧取豪奪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再解釋一下吧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第17章 長夜漫漫……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43章 最近比較煩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184章 雙喜臨門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
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91章 李佑進京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第145章 掛冠而去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101章 巧取豪奪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再解釋一下吧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第17章 長夜漫漫……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43章 最近比較煩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四百七十七章 挑釁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184章 雙喜臨門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