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

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

廷議,是朝廷很重要的決策方式,參加範圍有多有少不等,但肯定少不了大學士和六部尚書。當天子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想看看朝臣風向時,往往就對奏請批一個“下廷議”。

李佑看到批答,不禁陷入了深思。慈聖皇太后放棄了乾綱獨斷,拋出的“下廷議”很值得玩味。

這次鹽業風潮導火索雖然是程家冤案,但根子還是在於寶鈔廢止後,朝廷將鹽引當鈔票用了。形成慣例至今,每年代替真金白銀賞賜出去的長蘆鹽引多達近十萬,嚴重破壞了鹽業秩序。

最大受損者自然是無權無勢的中小鹽商,受益者就是京城權貴了。譬如某長公主,去年一人便受賜五千引(注:超親王待遇)長蘆鹽並且全都支取了——這是李佑查閱存檔時偶然看到的。難怪她當初隨隨便便就拿一千兩收買自己,真不差錢,也難怪她對鹽事如此敏感,居然憑空殺出與自己搶程家人。

這可是白得的五千引,羨慕嫉妒恨之下又因爲涉及自家情婦,所以李大人印象非常深刻,故而纔對殿下戲言“你我在這事上沒法一條心”。

雖然是既得利益者,但歸德千歲比較大度,忠心耿耿維護朱家天下的她清楚鹽事敗壞的嚴重性。所以會在明知其虛僞的情況下,仍然情不自禁的被李佑故意冒出一句“爲國爲民”打動了。

不過並非每一個權貴都有歸德長公主這般氣度的。聖母太后出於種種原因和牽絆,心情也很矛盾,既不想被後世評論昏庸貪婪與民爭利,又不想落下摳門小氣刻薄寡恩的口碑。所以對這件涉及到權貴與平民利益爭鬥的複雜事情,她便將責任下移交與朝臣廷議處置。

一般情況下,屬於哪個部的事情下了廷議就由哪個部負責召集、主持,不好界定歸屬或者涉及多部的,便由六部之首吏部尚書主持。鹽業屬於戶部事務,因而本次討論京師直隸鹽商歇業風波的廷議便由戶部召集。

十二月初七無朝會無經筵無日講,也不是什麼生日節慶,戶部就便將廷議定到了這日。

提前兩天,戶部給各衙門和內閣發了召喚貼。承直郎、尚寶司丞、以下省略二十八個字李大人得知了消息,然後久久沒有接到戶部的帖子,心裡便對戶部產生不滿了。

最近聖母太后幾次召集內閣、部院、科道大臣面議事情時,李大人以廷推官身份再加上分票中書這個特殊職務,從來都有個穩穩當當的坑位,甚至班位列在科道之上。這回戶部組織廷議居然漏掉了他?這不科學。

雖然他這小字輩在議事時一般不插嘴,但也不能代表可以容忍被戶部無視。廷議沒有位置,那麼廷推爲官的尊嚴和意義何在,一個滿朝廷都沒有幾個的廷推官連廷議都不能參加,那不是笑話麼。

好罷,其實也是李大人在順境時習慣性的自大膨脹驕矜了,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下午,李佑處理完手頭奏章,匆匆出宮去兵部尚書府。養兵十日,用兵一時,是用上程老爹的時候了。只可惜程小娘子被歸德千歲抓在手裡不放,前幾天他在牀上趁長公主神智不清時也沒能要回來,由此可見殿下爲人做事心志之堅定。

到了盧府,在便宜奶兄盧三公子和管事的陪同下,李佑進院進屋,劈頭對程老爹道:“時至今日,你功成名就、發家立業的時候到了!”

程老爹端坐不動,無慾無求的、波瀾不興的擡頭看了李佑一眼,又低頭道:“幸遇赦免,此生已無他念,惟願靜度餘生。”

這有幾分呆氣卻又自以爲是的老頭怎的變成了這般模樣?前些日子放他去戶部門前那兒露面並張貼署名大字報刷聲望的時候還好啊。對此李佑愕然,目光落到程老爹手邊,赫然放着一本佛經,難道是被這殘酷世界打擊的消沉了?

程老爹又道:“緣起緣滅,萬法皆空,紅塵因果…”

又是一個…迷信佛教的老丈人(潛在的也算)最令人討厭了!李佑憤怒的一腳踢飛了佛經,對陪同的盧府管事道:“是從哪裡來的?”

“這屋裡常存雜物,有個櫃中放了些故去老夫人的佛經,老先生大約是無聊翻出來了。”

有夠離奇的,李佑又對程老爹道:“老人家!你從前不過是個小小鹽商,支一包鹽都困難。難道今後不想受萬人敬仰、做一方名流、賺百世家業?”

程老爹闔目不語。

“人世百年,大好良機就在眼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不覺可惜?”

程老爹搖頭不語。

“每年可以獲利上千銀子!說不定朝廷還對你另眼相看,你一絲也不動心?”

功名利祿誘惑都失敗掉,李佑真沒詞了,想着是不是用點暴力手段?據他觀察,程老爹似乎對武力有心理陰影,很畏懼的樣子。上次王彥女當面強行帶走程小娘子,他一聲都不敢吭;當自己強行劫持他走人時,還是一聲不吭的被自己抓走,雖然之前他嘴上很倔。

此時,李佑妻子的奶兄盧三公子忽然站到前面對程老爹說:“你看得懂佛經?也是讀過書的人?”

程老爹點點頭道:“可惜年輕時讀書不成。”

盧三公子便朗聲道:“讀聖賢書,所爲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立身天地,造福蒼生,庶幾無愧於心!沉迷外道,豈非白讀了書?”

一對書呆子!李佑唉聲嘆氣,這樣大道理某些時候裝裝門面就可以了,眼下說它有什麼用?這不是歪歪小說,難道還真指望說幾句空之又空的大道理就有人納頭便拜?

盧三公子又繼續道:“你雖家門不幸,可仍有千萬的同業面臨如你險境!至今同業感於你之遭遇,併爲自家命運已然奮起相爭,前賢雲鐵肩擔道義,而你也是讀過書的人,怎能不認清道義,以空門虛無之說逃避己責,也配說讀過聖賢書麼?”

程老爹臉色漸漸變了,起身對盧三公子揖拜道:“公子教誨,銘記於心。”

這就行了?李佑目瞪口呆,書呆子的精神世界,他這俗人不懂…又想了想,得出一個結論:“其實程老爹真是讀書沒讀成的,更沒讀透的!”

讀書真讀透的,看看朝堂上諸位大佬什麼模樣就曉得了。

次日,京師鹽商聽說要有廷議,便再次聚集到戶部門前請願。程家老爹也現身了,很嚴肅較真的以本色演出,打着“改革鹽法”的口號奔走呼號,還張貼大字報,並與戶部吏員發生衝突後慘遭毆打,一時名動京師業界。

轉眼就到了初七這天,天晴無風,冬日曬得暖洋洋的,叫人不想往屋子裡鑽。這個時節,外面有太陽的時候,往往戶外比屋裡還暖和。

比如午門外東朝房第一間就很陰冷,但朝廷大佬們還是齊齊聚集到了這裡。

這是一次小廷議,規模不太大。參加人員僅限於大學士、九卿、戶科給事中、相關御史。

在戶部尚書晏俊的一聲咳嗽中,廷議開始了,議題自然就是京師鹽商歇業風波。

鹽業基本上就是戶部一家的事情,幾乎與別五部沒有什麼關係,何況這又是比較庸俗的政務,太積極了有損體面。再加上涉及到權貴利益,他們這些大佬每年都被賞賜鹽引以示恩榮,也算是受益者,這導致局面更復雜。所以其他大部分人沒有什麼興趣發言,吏部尚書許天官更是開始閉目養神。

業務部門的人可以用事不關己來推脫,但閣老大學士們卻不能表現的尸位素餐。於是廷議便主要在大學士之間進行,間或有科道官夾雜一兩句意見。

漸漸地,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主張安撫,一種主張鎮壓。

“安撫”派以武英殿大學士彭閣老爲主,“鎮壓”派以文華殿大學士袁閣老爲主。恰好這又是暗暗較勁爭奪第一閣老的兩人,事情便變得更加複雜敏感起來。

袁閣老殺氣騰騰道:“彼輩要挾朝廷,豈能縱容!若一有不適,便動輒罷業叫歇,置朝廷大計於何地?若受輕易受其挾制,朝廷臉面何在?此風絕不可長,定要追究罪責,以正綱紀!否則有樣學樣,今後更多事矣!”

彭閣老駁斥道:“汝錯矣!其情多有可原,只爲生計而已,又非圖謀造反。朝廷當體諒民情,行仁愛之本,撫慰其心,寬解其意。焉可做火上澆油之計?何況商旅之事,並非力役,欲強行徵召又如何徵的起來?反而要壞了明年國之大事!”

“汝未免婦人之仁!”

“汝未免嚴苛酷烈!”

其實兩人都有意識的忽略了一點,要不要限制權貴鹽引?無論是鎮壓還是安撫,都得有這個前提,但又比較難解決,都先放下了。

僵持之際,朝房的門忽然打開,一道閃亮的日光射進屋內。伴隨着日光踏入門檻的高大身影,不是李中書又是能是誰?

“方纔在門外聽到兩位閣老高見,皆是空談也!國事有難,奈何以空談應對?”李佑剛進來便大放闕詞道。

“出去!我等議事,誰準你進的?”彭閣老毫不客氣的呵斥道。

李佑不以爲意的笑道:“太后有旨,令我來這東朝房!彭閣老不許?”

朝房內衆人都飛速的思索,太后特意派李中書來此是什麼意思?

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第183章 最後的瘋狂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二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幾日閒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
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第43章 最近比較煩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第183章 最後的瘋狂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二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幾日閒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