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

巡撫搬家不是小孩過家家,朝廷准許鳳陽巡撫衙門移駐自有朝廷的考慮

楊撫臺奏請移駐,更多的是出於自己的臉面,不願與新設的河漕總督同城比鄰而居

但在朝廷眼中,河漕總督與鳳陽巡撫這兩個督撫級別的封疆大吏同駐淮安,簡直是一種對地方統治資源的浪費,確實還是分開各駐一方比較合理。

淮安位於河、運、淮三方交叉口,天然的河漕總督駐地,所以只能是鳳陽巡撫走人,在江北地區另尋駐址。

南直隸江北地區,除了淮安,便只有鳳陽和揚州、廬州三個大府,其他多是散州,其中鳳陽和揚州是朝廷的重點考慮對象。朝廷將楊撫臺的奏請明發邸報,就是要試探各地態度,畢竟爲了平穩過渡,地方上的態度也很重要。

如果一個地方從上至下全都強烈反對,還要強行將巡撫衙門移過去很可能會釀成一些讓朝廷丟臉的事情。

果不其然,朝廷將楊撫臺的奏請明發後,鳳陽府上下十分齊心協力的跳出來,一致聲稱楊撫臺的選擇沒錯,揚州府確實是最合適地方,而鳳陽府是絕對不合適的。

鳳陽方面主要理由有二,一是鳳陽本已有中都留守司,再來個鳳陽巡撫衙門,未免疊屋架牀、機構重複;二是鳳陽府地廣人稀,又窮又苦,負擔本已沉重,巡撫大衙門來了更難以供給。

廬州府的態度相對比較淡定,但也委婉表達了意見。理由同樣很充分,在南直隸江北地區裡,廬州府的位置相對太偏,遠離江北地區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沒有巡撫駐地的氣質。廬州府府衙心裡大概也明白,只有腦子進水的江北巡撫纔會跑到廬州府來駐紮。

唯有揚州府方面,出現了滿朝大佬無不詫異的靜默狀況…

在他們想來,楊撫臺指名道姓的表示想去揚州這個人間天堂,揚州府的反應應該是最激烈的。在蜜罐裡舒服慣的揚州府官員們各有各的權力,又是在天下數一數二富裕地方做官,無不逍遙,不會喜歡有一個品級高高在上的巡撫闖入,將他們全都管起來。

更何況揚州府並非勢單力薄的地方,揚州城共有鹽、按、府、李佑四個衙門,各有各的長處,同氣連枝、同聲相應起來氣勢絕對不弱。

鹽運司是第一有錢衙門,丁運使與首輔徐閣老共爲前首輔張若愚的門生;按察分司耿巡道身爲風憲官可以言所欲言;府衙羅星野雖然弱了點,但勉強也算搭上了捏着鼻子認領他的彭閣老;李佑更不用提了,不管他是什麼衙門,這個名字就是最好的名片。

楊撫臺想去揚州,某種意義上堪稱捅了馬蜂窩。可是揚州府居然沉寂無聲,對楊撫臺的試探毫無反應,怎能不讓朝廷中的大佬們人人驚異?其實還真是巧合了。

丁運使因爲李佑的事,被朝廷罰了閉門自省三個月並嚴禁干涉地方政務,這種時候哪敢主動跳出來送人把柄。更何況鹽務直屬戶部,又不歸巡撫管,揚州城裡還有其他衙門,着急的應該是地方。

耿巡道則是任期快到了,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什麼大事都裝聾作啞,只求平穩渡過最後幾個月,然後入京接受考計。

羅大人與李大人這兩個將因爲巡撫移駐而受害最重的地方官,經過密談後,不約而同認爲對方會出手,爲了避免被楊撫臺惦記上,自己還是爲對方搖旗吶喊的好。最後,誰也沒有上奏朝廷拼命反對。

就這樣,揚州府在鳳陽巡撫衙門移駐事宜上,出現了十分詭異的默不作聲狀態。

這種狀態,被朝廷順其自然的認爲是默許,既然揚州府都默許了,那就皆大歡喜的批准了鳳陽巡撫移駐到揚州。

對揚州城裡的官員而言,這是一場面對強大外敵卻還在不停內耗的悲劇…

朝廷的詔令,在揚州官場引起了波瀾,特別是羅大人與李大人這兩個地方官所受到的衝擊尤其爲大。但這場波瀾,僅在官員的胸中,衆人嘴上依舊互相恭賀過年,彷彿並無此事似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揚州城在巡撫問題上依舊保持了沉默,也許此時衆人都覺得想說點什麼也晚了。

收了一籮筐名帖的李大人過年過的心不在焉,始終在考慮楊撫臺的事情。

至今他仍不認爲自己先前的作爲有錯,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那姓羅的就堪稱是豬一樣的隊友,自己是被他拖累了!

而且這次他算是切身體會到了遠離廟堂的弊處,信息傳遞多有不便利之處。自己的心思沒法即時準確的傳給朝廷,也沒法很即時準確的得知消息。

過去先不想了,在巡撫移駐揚州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還是要多想想今後的處境和路子纔是,李佑暗道。

這鳳陽巡撫是兼管民、軍、監察的大員,在地方上專斷權力極大,權限幾乎沒有死角。可稱爲超迷你微型巡撫李大人實在想不出自己能有什麼辦法對抗一個正牌巡撫。

以前的各種套路和法子,基本都沒用了,他不可能像對付府衙那樣與巡撫對抗。他連從三品衙門鹽運司都搞不定,更何況正二品的巡撫衙門。

李大人首先擔憂的是,巡撫的到來,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迎駕大事。如今他與羅參政疆界分明,互不干涉,倒也清靜許多,但巡撫到來後可不存在這種約束。況且迎駕這種大事,巡撫不感興趣纔怪,肯定要插手的。

其次,他與楊撫臺在盱眙很是做過一場,楊撫臺會不會十分記恨在心,以至於矇蔽了理智蓄意要公報私仇?這也是拿不準的。

就憑這兩條,李大人對楊撫臺的到來,態度上就很排斥,這點與羅參政一般無二。

李佑在思考中一直度過了正月十五。最終只得出一個結論,想對抗巡撫是十分不明智的,是萬萬不可取的,是走火入魔的表現。

此外,李大人心中也漸漸有了主意。萬事都是有利有弊,巡撫的到來,不但有其弊處,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是一個大機遇。

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
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49章 着書還爲稻粱謀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