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五章 明天將會很精彩

在天子回京的次日,也就是九月初

六,大朝會照計劃舉行。

?在李佑眼中,本次朝會規格比他參加過的景和八年元旦大朝還要高,聽朱部郎說,是僅次於皇極門天子登基大典的。衆人皆知,景和九年九月初六的大朝纔是景和天子的真正起點。

??這次大朝還有一點最不同尋常之處,那就是啓用了皇極殿。景和天子御殿視朝,京城大小文武則過皇極門朝賀天子。

??檢校右僉都御使李佑被抓去充當了宣詔官,同時又被順便安了一個糾儀御史的差事,便也上殿朝參。而且位置還很靠前,在中書翰林侍班官與朝臣方陣之間。

??在景和七年年底到景和八年年初,時任尚寶司丞、中書舍人的李大人曾充當朝會導駕官,距離天顏更近的位置都站過三個月。對目前這場面算不上陌生,也談不上怯場。

??不然在這個重大場合,禮部和鴻臚寺也不敢輕易使用李佑充任差事官,砸了鍋都要倒黴。不過李佑重新站在大朝會的最前沿,回憶過往,一番感慨唏噓是免不了的。

??其它事情與李佑關係不大,隨着大流對着殿中寶座舞拜山呼而已。此外作爲糾儀御史,在李大人鷹眼掃視下,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沒發現誰敢君前失儀。倒是有位侍郎似有咳嗽動作,但沒有出聲,便被李大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了。

??到了宣詔環節,才輪到李大人準備出場。這種時候的詔書多是象徵性意味大於實際功用。堪稱是軟文鼻祖。

??不過還是有兩道慣例詔書具備一些實際效用。一道是大赦天下,執法偏於從重從快從嚴的李大人對此頗爲腹誹;另一道是表彰天下各府州縣中功績卓越者,二十個中便有李佑治下的江都縣。

??

可惜,李大人已經因爲揚州府的特殊情況。提前升遷進京,這次得到賞賜基本相當無。賞賜中有敘功一次,只能當擺着看的花瓶,不可能爲此再有升遷了;賞賜中還有增加俸祿,更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他去年就已經是歲入千石的賜食一品祿了,還能加到哪裡?況且到目前爲止,俸祿越多賠出去的越多。

??插一句話,從前罰俸時。李佑尚沒甚感覺,一年也不過百十兩,但自從祖陵之功得到一品祿後,罰起俸來還是頗令他肉疼。

??每一道詔書宣詔人選不同。宣詔形式也不同。有翰林宣詔的,有尚書宣詔的,有在皇極殿裡當着朝臣面宣的,有出午門宣的,還有爬承天門宣的。

??該到賜予藩屬的詔書出籠。被禮部、鴻臚寺聯合推出當差的天使李大人隆重登場了。

??天子寶座之側設有御案,錦衣衛官從御案上拿起詔書,李佑恭恭敬敬上前,錦衣衛官將詔書送到李佑手中。

??隨即李僉憲手捧詔書。緩緩步出殿門,十餘名藩屬使臣早就候於殿下丹墀。

??朝會從清晨就開始了。到此時日方初升,金光大放。殿下使臣擡眼向上望去。看到宣詔天使出殿,迎着絢爛日光高高在上,極其耀眼奪目。

??又見得他身量挺拔頎秀,本是寬大厚重的朝服穿在他身上顯出幾分修長的灑脫味道,相貌亦是不凡。又恰有一陣秋風掃過,緋衣袍袖飄飄,恍如神仙中人,一時讓使臣看得呆住。

??聽聞旁邊禮讚官一聲高喝,藩國使臣醒過神來,齊齊伏地跪拜接旨,一如事先訓練那般。

??李佑居高而立,掃了掃下面,這些使臣有的是專爲朝賀而來,有的是朝覲時湊巧遇到今日之事,全都被拉來壯門面了。

??他腦中想着,手中不慢,展開詔書開始朗聲宣讀。“爾國僻處邊遠,世修職貢,自我皇祖,稱爲禮義之邦……”

??“……堅事上之小心,鞏承先之大業,固我藩籬。其亨生平,惟爾君國,亦世世永爭於僕。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在穿越者眼中,這個詔書內容實在霸道,就像是父對子的訓導,絕對不符合五項基本原則。

但在當下,卻是很平常的口氣,不這麼寫纔是奇怪。

??不過大明賬面上藩屬雖多,周圍能叫上名字的國家基本都包括在內,但實際真正如同老子和兒子關係的也就三個,朝鮮、琉球和安南。其餘則鬆散的很…

??殿前宣詔僅是個形式,回頭真正詔書肯定還得人手發下一份。宣完詔,李天使又領着使臣們進殿謝恩,至此他今天的任務順利完成。並獲得了鴻臚寺卿的高度好評,聲稱以後有類似事情必然還找他。

??大朝會結束後,天子又御文華殿召開朝議,大臣見此鬆了一口氣。

??如今朝會基本就是個禮儀性質的的儀式,沒有決策功能,而且國朝決策模式是極其多樣化的,很富有天子個人色彩。有日日視朝的勤奮型天子,有幾十年不見大臣的懶惰型天子,又全丟給司禮監和內閣的貪玩型天子,種種情況不一而足。

??今上在親政第一日,便召開朝議,也算是一種政治表達,表示陛下將延續慈聖皇太后秉政模式,以大朝會之後小朝議的模式議政。

??大臣爲之鬆口氣的原因就是,至少三五天可以見一次陛下,不至於宮門深深,天顏難見。否則全靠內監在中間傳話,聖君被矇蔽的後果誰都懂得。

??天子下諭,召閣臣、九卿、各部院三品以上大臣、輪班翰林、掌科、掌道聚於文華殿,此外還有五府左都督。

??前面都不稀奇,後面五府左都督則使朝野側目,人人皆知五府是勳貴階層的傳統職位,五府都督更是正一品最高級武職。

這次參加進來,很意味深長。

??本次實爲朝議,但名頭還是召見,正如李佑事先所預料,大臣沒什麼理由阻止天子召見勳貴。

??由景和天子親自當家的第一次君臣朝議便就此開始了,可惜這個歷史性時刻,李佑沒有參加資格,回了都察院。

??今天朝議的重頭其實只有一個,各部院科道輪番向天子奏報自家事務,讓初次親政又是離京數月的天子熟悉情況。

??景和天子全然不見疲憊之色,反而興致勃勃。

??六部奏過,該到都察院,左都御史江辛嶽將院中近來公務簡要說過,提了幾句李佑主審的兩淮餘鹽案的事情。

??這引起了天子注意,脫口而出的疑問道:“朕離京之時,便聽聞此案事發,堪稱朝野震動,於今已有數月之久,法司還沒有結案?”

??天子垂詢的太直爽,但這事兒又不能說得太細,徐首輔、彭閣老以及魏國公、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徐公爺都在殿內站着哪。江總憲很沒面子的無言以對,只能叩首道:“臣無能。”

??文華殿大學士袁閣老不願見自己人難堪,又擔心天子順嘴就給予什麼處分,那樣江總憲就真倒了八輩子黴,連忙在旁奏道:“此案重大,都察院不敢擅專,也是想等陛下回京。況且此事已交與檢校右僉都御史李佑,別人皆要避嫌,陛下可直接過問李佑。”

??首輔徐嶽忽然也奏道:“昨日李佑發揭帖到閣,請廷鞫此案。”

??所謂廷鞫,即廷審也,顧名思義,就是廷臣公審,此乃國朝最高級別的審判形式,超過三司會審,更高於都察院獨審。廷鞫與廷推一樣,也是由廷議發展出來的變種,形式很像,大概只有內容區別而已。

??殿中羣臣聽到廷鞫二字,不約而同的認爲,這是李佑或者都察院企圖逃避責任。此案有什麼事實不清需要羣臣當廷對質的嗎?都察院速速判決,呈請內閣閱過,並送天子硃批裁決纔是正理。

??

不過從實際出發,廷鞫也有廷鞫的好處,避免了李佑暗箱操作,也未必是壞事,一時間衆臣思量不定。當即還有御史跳出來,彈劾李佑推諉拖延、故意失職。

??對這個彈劾,天子不置可否,默然沉思片刻。那李大人在揚州的表現可以說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如今回想此人,看起來絕對稱得上不畏權貴、勇於任事、剛強明斷、敢作敢爲,怎麼也與推諉拖延、逃避責任這些詞聯繫不上。

??最終天子諭道:“准予廷鞫,仍由李佑主審,殿中諸卿明日借到場同理此事。廷鞫結果,再奏與朕。”

??兩淮餘鹽案今天算議論到此爲止,衆臣依舊各自奏報。徐首輔道:“內閣次輔缺位,如何補上,恭請聖裁。”

??對這個最重要的大事,天子早有腹案,隨即下諭道:“明日由卿等聚集廷鞫,之後一併廷推閣臣一員,奏與朕再作定奪。”

??徐首輔奏報的是次輔缺席,天子卻下旨命廷推閣臣,這其中關竅殿中誰人不明白?

??很明顯,天子意欲通過大臣廷推先將內閣人數湊齊了,並作出信重大臣的態度,佔據了主動權。然後再根據這個廷推結果,按照心目中原則來調整宰輔次序。

??揣測帝王心思,最重要的就是要揣測他的最新原則是什麼,是想着重扶持一家,還是想保持各方均衡?而且這個原則,往往是很多變的。

??明天似乎將會很精彩啊…朝議散後,羣臣心頭頂着陰雲出了宮。其實天子的兩道諭旨都很正常,廷推廷鞫都是朝政中常見的事情,但問題在於,李佑讓大家難以揣度,誰也猜不透他什麼打算。??

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第165章 醜聞迭爆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第133章 得隴望蜀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第188章 離鄉進京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第181章 優待也是負擔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124章 賊喊捉賊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四百六十三章 檢校僉都御使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第68章 新官上任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
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結束後感謝大家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第165章 醜聞迭爆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第133章 得隴望蜀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第3章 桃色話題人物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第188章 離鄉進京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第181章 優待也是負擔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124章 賊喊捉賊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四百六十三章 檢校僉都御使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第68章 新官上任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