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

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

文宣院新開後,工部在皇城東南角找了處院落,充當文宣院衙門所在地,和詹事府是鄰居。對新鮮出爐的李院使而言,最大的好處自然便是離家距離近了,不必動輒趕十七八里路去國子監。現在只需從皇城西南角穿到東南角而已,所以他又恢復了乘轎。

真理報所屬的監生主筆和工匠們都要從國子監轉移到這裡,以及那二十幾萬個銅活字。這些活字讓石祭酒很是心疼了半天,不過看在李佑爲監生找出一條新出路的份上,他就不向朝廷羅嗦了。

這期間還有一件喜事,朱放鶴終於升爲正五品的禮部儀制司郎中了。一時間朱府也是賀客盈門、紛至沓來,李佑想請放鶴先生酒宴也排不上,最後朱放鶴抽出時間在家裡開了一桌便宴,請李佑連夜上門飲酒,算是道賀。

此時天氣漸暖,這桌便宴就擺在了後花園的亭中,天上朔月相照,暗夜裡陣陣花香襲人,倒也幽靜雅緻。

李佑舉起酒杯道:“恭賀先生高升!”

朱放鶴飲盡杯中酒,卻苦笑說:“自景和二年中了探花,至今纔是五品,只與你相當,你說這也很值得慶賀麼?”

八年時間從七品做到五品,對於普通官員而言還算正常,甚至可以說不算慢,但對於科舉三鼎甲而言,就不太正常了,特別是與某雜流出身的李姓官員想比較,實在免不了令人泄氣。這還是因爲受宗室身份的拖累,須知防宗室、防勳戚、防宦官可是文官的三防。

李佑謙虛道:“在下可是救了你朱家的祖陵,拿命換來的五品。不然如今還在揚州做知縣。這等際遇,都是機緣巧合的天賜。哪裡比得上放鶴先生做官沉穩紮實。”

“不用開解我,我早就想得明白了,既然受用了宗室身份的好處。那也就要承擔宗室身份的壞處。不過你也別假惺惺的謙虛,我敢與你打賭,別看你沒出身。可今後你必然還會比我升得快。”

李佑嘿嘿笑道:“如今能有五品朝官,已經是僥天之倖,焉敢得隴望蜀。”

“論救祖陵之功,你本來就該升兩品,不過被朝廷壓了一下所以纔給你個正五品。”

“這都是過去的事了,朝廷也不可能二次追賞,論之無用。放鶴先生休要拿這個說笑。”

朱部郎放下酒杯。正色道:“你認爲我是喝多了說笑麼?別看你是雜流出身,有時反而是好事。朝廷上下其實對你沒有提防心,都知道你再升也當不了侍郎、尚書、大學士,做官隨時有可能做到頭。

所以你有名正言順的機會時,別人輕視之下不會拼命阻攔你。犯不上去打壓一個註定沒前途的人,結果你運道十足,自己也會做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有好機會。據我揣測,估計你到三品之前都不會太慢,但三品以後就是天塹了。

就拿眼下來說,你從景和八年冬季升爲五品,至今一年半,若說三年一任也已經過半了。在這一年半里你也沒停着。從府同知兼整飭鹽法到右檢校僉都御使,再到如今的文宣院院使,總是穩中有升。有親民官、有科道官也有朝廷正印堂官,不知不覺短短時間裡攢下了資歷,這就是很雄厚的基礎啊。只要未來一兩年內,再有個什麼契機。升爲四品就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那我只能借你吉言了!”李佑打個哈哈,“今夜是祝賀你高升來了,怎麼反客爲主的議論起我?”

朱放鶴哂笑並話頭一轉道:“議論你比較有趣,不枯燥。說起來,你對李登高也忒不厚道了,他雖然嘴臉可恨,但你將他打落凡塵也就罷了,還去踩上一腳。讓他到你手下爲官,今後你還想如何整治他?”

李佑嘆道:“吾之心事有誰知也!當時滿朝各衙門無人接納李登高,我再不出面,那豈不就將事情拖延下去了?拖着拖着,若李登高又不離開翰林院了怎麼辦?所以我要生米做成熟飯,必須趁熱打鐵讓李登高離開翰林院。”

朱部郎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你想事情果然敏捷!這個心情我倒是理解的。李登高與你成了生死大仇,若還讓他留於翰林院順着詞林官路數升遷,將來也是有機會成爲宰輔的。所以你要斬草除根,直接把他驅離翰林院,那他這輩子也就沒什麼機會了。”

卻說那李登高,雖然名義上成了文宣院院丞,但一直稱病不出,至今爲止從未出現過。不過李佑對此毫不在乎,眼不見心不煩,之後又迎來了左右兩個院判。

左院判將岸,是通過吏部正常銓選委任的,其人原本是禮部主事,這次出任文宣院左院判,也算是升了官。

右院判是由通政司右參議吳盛兼任,因爲涉及到原有邸報的事情,讓通政司官員兼任右院判比較方便,這也是李佑舉薦的。

正副三名堂上官都到齊後,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寒暄過後漸漸步入正題,對於真理報,右院判吳盛自然是唯李佑馬首是瞻,唯唯諾諾從無什麼意見,也不想有什麼表現。

但左院判將岸則有些想法,對李佑道:“本官在朝廷時有耳聞,說這真理報只許宰輔九卿和三品以上刊文,其他人刊文太過於艱難,這不利於集思廣益,對其他朝臣不公。”

李佑道:“目前朝廷需要的是集中精神,而不是七嘴八舌,不過將院判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本官自有主意!”

“不知院使有何良策?”將院判問道。

李佑瞥了一眼這個新來的左院判,這廝話可真多,想了想還是答道:“只准三品以下其他朝臣就宰輔九卿所發過的文章議論,不準另起話題。這樣既給所有朝臣言路,又不至於散亂無章。將院判還有什麼疑惑之處麼?”

其實李佑是將真理報辦成了一種類似於二十一世紀網絡博客的報紙,宰輔九卿等自然就類似於開了博的,想說什麼說什麼,把持住話語權,而其他人則受了限制只能在博文下評論。

他這種做法,也是有意與明理報區分開,在輿論上發揮出不同的功效。同時又和宰輔九卿形成利益均沾,扶持真理報的發展,在朝廷裡說了算的畢竟還是這些大佬。

將院判沉思片刻,又問起別的,“戶部今年只撥給真理報一千兩,以眼下的做法,這些銀子遠不足用,當務之急還要避免虧空國庫,李院使須得上心。”

李佑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本院三廳中,將院判去管司務廳好了,免得過於勞心勞神!”

各個衙門都設有司務廳,主要負責兩項任務,一是後勤打雜二是公文往來。司務廳在衙門裡屬於雜官,不屬於核心業務。李佑打發將院判去管司務廳,顯然是表達不滿和變相排斥了。

李院使覺得將院判作爲初來乍到的新人,表現未免太過於積極了,虧空事情不是瞎子都看得見,用得着他刻意提醒麼?所以需要給將院使一個下馬威,讓他徹底搞清楚文宣院裡是誰的天下。

在將院判錯愕不已的目光中,李佑起身甩袖退出了花廳,直接上堂視事。其實關於真理報未來的發展問題,他早就成竹在胸了,只不過一直時機不到而已,但如今也差不多了。

李院使思謀已定,便奮筆疾書開始寫奏本:“真理報既號爲朝廷之官報,亦是朝廷之喉舌,則爲天下官員所必讀也,故斗膽奏請朝廷下詔,令天下所有衙門、學校均要訂閱真理報,以收喉舌之效。至於如何發行,宜由文宣院辦理,不須朝廷另外費心也。”

李佑這招,也是學的上輩子經驗。既然是官報,不搞點攤派發行,那就白沾了一個官字。石祭酒當初辦真理報,虧本到辦不下去,就是吃虧在太老實,思路不開放,想不到借用朝廷東風去攤派訂閱。只要朝廷下令各衙門必須訂閱,那最起碼收回本錢輕輕鬆鬆,價格定的高一些也不成問題。

至於要問內閣同意不同意,李佑實在想不出內閣有什麼不同意的理由。六個大學士的專欄都在報紙上,若有足夠理由可以強行推廣到全國所有衙門、學校,他們能不樂意麼。文人立言不就是要給別人看麼,當然讀者越多越好。

這也是李佑爲什麼要給閣老建專欄的原因,大樹底下好乘涼,絕對是雙贏效果。

至於再問衙門裡官員有沒有興趣看這個真理報,據李佑分析是很有興趣的。這年頭又沒有別的媒介渠道,有個定期發行的報紙大篇幅刊載各種高官的言論和動態,對於還想上升的各級官員而言也是極好的研究素材,再不濟也是個官場上的談資話題。

這裡面的機會,就是真理報的生存空間,與明理報截然不同的模式。天下一千個縣,三四百個州府,再加上學校,只這部分就有三千個衙門;此外還有駐紮於各地的守道、巡道、稅課局、河泊所等衙門,以及京師各門,至少可以湊出五千個衙門。

以平均每個衙門三份,那就是一萬五千份發行數目。若每份真理報定爲一分銀子的宰人價格,那麼每期收入就是一百五十兩,即使扣去潤筆費用,怎麼看也是賺的。

當然最大的問題是,大明疆域廣闊,怎麼將真理報運送到全國各省各府各縣?靠驛站已經有點不堪重負了,估計承擔不起發送幾萬份報紙的任務。()

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120章 無題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
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145章 掛冠而去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三百三十三章 美人心計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120章 無題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