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

奮鬥在新明朝 VIP 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

羅知府沒什麼特殊之處,論學歷三甲末尾,論才華只是平平,論政績毫不突出,論年紀沒什麼潛力,論後臺早就致仕了。

在日理萬機的朝廷大佬印象裡,羅知府身上的標籤估計只有一個——就是那個與李佑很不對付的知府啊。

隨着李大人再次不甘寂寞的風頭大盛,繼二月大戰首輔太后之後,又一次爆發出耀眼的光芒。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敢與李佑很不對付的知府”知名度也略有上升…

雖然羅大人爲自己升了一級卻仍要在揚州府署理府事很鬱悶,在場這些人中,只有他對李佑的刁鑽惡毒體會最深,大概在這個跋扈縣尊眼裡,四品和從三品沒有本質區別。

但是別人確認爲羅知府升級絕對是可喜可賀的,府衙和鹽運司的官員紛紛上前道喜。

對他們而言,最可喜可賀的是,這明顯是朝廷表示了壓制李佑的態度,至少也是表示李佑的敵對方佔了上風,太值得慶賀了!那李佑所倚仗的無非是強大後臺撐腰,如今這方面有了退縮,那還何懼之有?

李大人冷眼旁觀,越想越覺得這姓羅的任命很詭異,十分不可思議,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到底是哪裡有問題?李佑正皺眉苦思時,宣完旨的朱放鶴走到他身邊,勸慰道:“離京前我替你打聽過此事,有個戶部張侍郎是羅知府同鄉,他向彭閣老薦舉了羅知府,彭閣老便提名爲羅知府升級,此舉不關大局,別人也不值當反對。官場便是如此,總不能只有你升官而別人都不升了,所以不必過於計較,你還來日方長有什麼不能忍的?次輔也叫我傳話,讓你安心。”

彭春時這個老混蛋。就是故意爲小爺添堵的!李佑在心裡罵了一句。

一旦有了方向,人的思路總是變得很通暢。順着大佬都不反對羅知府升級這個線索想下去,李佑將自己代入到京師朝臣角色中,揣摩一番有了點心得。

李大人也是在朝廷中樞風尖浪口搏殺過的,與各位大佬都有過密切接觸。依據目前的結果反推,很容易就將各派朝廷大佬的想法在自己腦中模擬出來——

建極殿大學士許次輔:羅星野沒有大本事。如今已經被李佑壓制的完全管不了江都縣,在揚州城裡幾乎政令不出府衙,成了泥塑的擺設。無能的他繼續坐在府尊位置上,反而是有利於李佑施展的,總比再換一個厲害角色新任揚州知府要好。同時略略敲打一下李佑。免得年輕人張狂無忌得意忘形。

武英殿大學士彭閣老:李佑是許某人黨羽中的超新星,必須要正視,不能隨意放縱。雖然阻止不了他的封賞。但可以提拔他的對頭繼續阻礙他,任是誰也不可能總是交好運,那李佑又不是真的天命之人,會等到破綻的。何況提拔羅星野還能給李佑的誥封大喜日子添堵,順便又還了別人的人情,爽哉! Wшw ☢тTk án ☢C〇

文淵閣大學士楊閣老:李佑太擅於爭權,又是名士習氣不愛居於人下,誰去當揚州知府都是受罪。即使換一個別的知府。只怕又要與李佑成了死對頭,總是如此傳揚出去實在不好聽,何苦何苦。還是繼續讓這個姓羅的坐在府尊位置上作擋箭牌罷。羅李之間的矛盾已經路人皆知,再鬧也沒什麼說頭了。對李佑而言,只與一個上司鬧翻總比三番五次與不同上司鬧翻的名聲好聽。

東閣大學士金閣老:李佑功勳卓著又在揚州名高望重。政務營兵都掌於手中,稍稍制衡一下才是正理。不然他在天下要衝揚州城一家獨大,卻將朝廷置於何地?

李大人仰天長嘆,他一個小小五品地方官何德何能,居然讓所有派別大佬很默契的一起蓄意壓制,並刻意提拔他的對頭,也算是夠榮幸了。難道這就是官場的混沌本質麼。

但那些奇怪的感覺仍然在心頭揮之不去。鹽漕府三家聯手彈劾自己的事,朱放鶴一句也不提?大功臣受了彈劾,作爲欽差,怎麼也得代表朝廷表示一下撫慰功臣之意罷?

想着想着,李大人忽的猛拍額頭,他終於知道不對勁地方在哪裡了!自己立功在前,而三家彈劾自己在後,至少晚着十幾天…

所有人都下意識的以爲順序是這樣的:朱欽差帶着李佑的封賞誥書離京,走到半路上,朝廷快馬加鞭驛傳羅知府的誥書給朱欽差,最後朱欽差同時帶着兩份誥書到達揚州。

但李佑從朱放鶴口氣覺察到,羅知府的誥書和自己的誥書幾乎同時出臺,一起離京,並無明顯的先後順序,這說明了什麼?

按說揚州地方的鹽漕府三家集體彈劾自己這個近年來罕有的功臣,誰也不好專斷處理,應該會拿到殿上朝議。

他李佑與別的土包子不同,在中樞任職過的,朝議沒少參加。知道朝會上扯皮爭論乃是家常便飯,一件事說上十天半月屬於正常現象,不然自己的功勞封賞不至於到現在纔下來。

只有出現了一邊倒的毫無爭議情形,朝議纔會以最迅速的效率做出決議,才能做到自己的封賞誥書和羅知府的升官誥書幾乎出臺。

若照此分析,這姓羅彈劾了自己,然後在朝議上奇蹟般的一炷香內全體認可他的新任命,一起由朱欽差奉詔出京,其中沒有任何扯皮拖拉,這可能麼?天下知府有兩三百個,姓羅的憑什麼得此待遇?

再說,自己的人品不至於差到天怨人怒遭了彈劾還滿朝叫好並全體同意提拔自己對頭的罷?自己再爛也是救了祖陵的功臣,功勞簿還熱乎着,朝廷也不會幹出誰彈劾自己誰就升官的鬧劇罷?

退一萬步說,不是他自吹,自己現在也是有分量的人物,許次輔等大腿們也不能看着自己被憑空誣陷式的彈劾而無動於衷罷。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羅星野的新任命出臺時,朱大欽差出京時,鹽漕府三家的彈章還沒有送到朝廷。或者說,羅星野的升官與彈劾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恰好他先升了官,然後彈劾自己的奏章才送到朝廷。

將事情從頭梳理一遍,感到中間這些時間差太巧合了。鹽漕府三家不知道自己在泗州的蓋世功勳,幹出了逆流而上聯手彈劾大功臣的事情。彭閣老不知道羅知府彈劾了自己,幹出了提拔羅知府爲從三品給自己添堵的事情…

想至此,李佑興奮起來,對朱放鶴試探道:“本官遭遇三家彈劾,心裡惴惴得很哪。”

朱欽差滿臉迷惑:“什麼三家彈劾?”

果然如此,真是絕妙的時間差啊!登時李大人的雙眼精光大亮,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啊,本來沒什麼理由裝委屈,現在羅知府彈劾他卻升了官,那就扯開嗓門哭!

李佑一把抓住朱放鶴先生,將還沒有捂熱的誥書重新塞回朱欽差的手裡,“你先拿着。”

“你要做甚?”朱放鶴不解。

李佑理直氣壯道:“本官德薄才淺,不配接受誥封!”

朱放鶴還以爲李佑要耍不貪圖功名利祿的高風亮節把戲,“沒必要罷,天家恩典大可坦然受之,不用三辭三讓。”

李佑雙手摘下烏紗帽,興高采烈道:“欽差在上!本官待罪之身,焉敢擅領朝廷恩典,還請朝廷收回以正視聽!”

待罪之身?朱放鶴仍是不解,這表情哪裡像是待罪了,比剛纔受封時都高興罷?不禁嘀咕道:“怎麼你說的話我都聽不懂了?”

李佑漸漸進入了狀態,強行將臉上笑容抹去,做出抑鬱樣子道:“二十日前,羅知府與鹽運、漕倉二衙聯手彈劾本官,其中是非且不提,如今朝廷獎勵羅知府升遷,豈不表明他所言極是,而本官有罪在身?所以封賞恩典,本官萬萬不敢受!”

朱放鶴大吃一驚,他確實不知道揚州地方三家聯手彈劾李佑的事情,他出京時這三封奏章還沒有送到朝廷。他看了看手中誥書文卷,嘆口氣道:“你還是先領了封賞,再論其他。”

“是非不明,即爲濫賞!本官清白之軀,不受渾濁之賜!望朱兄不要誤我!”李佑揮袖正色道,彷彿受了極大的侮辱。

朱放鶴搖頭苦笑,“罷罷罷,本欽差就陪着你鬧,虛江也先不去了,駐在揚州奏報朝廷後等待處置罷。”

“本官也要上疏請辭的,若朝廷不能給本官一個清白,這官不做也罷!”李佑晃了晃手裡的烏紗帽。

當然,朱放鶴是欽差身份,李佑有些話是那樣說,但在自己的奏本里,可就是另一番言辭了,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一個大功臣受了委屈,說點什麼過分的都是情有可原的罷。比如臣欲效武穆,但朝中有秦檜之類的…

在那邊羅知府被別人道過喜,心情漸漸好了,不管怎樣,從三品到手就是最大的實惠了,難道還能始終活在李佑陰影下?他走過來對李佑道:“李大人,本官擇日將尊兄送出府衙,勿以爲念。”

在他想來,如今已經鬥出了結果,繼續關着李佑的兄長毫無必要了,還是緩和一下的好。

李佑聞言對朱放鶴道:“欽差聽到沒有?本官在泗州拼死護陵,後方自己兄長便被拘押,此也算人之常情乎?”

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191章 李佑進京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第120章 無題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第21章 初入名利場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六百零二章 爭論第145章 掛冠而去
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第40章 古人不可法也!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191章 李佑進京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第120章 無題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第21章 初入名利場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五百九十九章 險些將本官唬住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三百一十章 小看了別人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第191章 李佑進京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煙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六百四十七章 陰謀變陽謀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六百零二章 爭論第145章 掛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