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兒,你讓哀家怎麼說你?”太后坐起身來,表面雖然仍舊平靜無波,手卻緊緊握着榻邊上的鳳頭裝飾,“如今皇上不聽哀家的勸,可你不一樣啊!你是皇上的妃子,是他的枕邊人,說什麼,都會比哀家這個老太婆方便得多。可你……哎……”
明妃紅着眼眶,努力壓抑着自己的不滿道:“太后姑姑,你也知道,皇上……已經很久沒去我宮裡了……”說完她眼中流露出一絲怨毒。
皇上爲什麼不去她宮中?這都要怪錦蘊那個賤人。如果不是她狐媚惑主,她也不至於被皇上忽略,連帶着太后姑姑都對她看不上眼。
太后是什麼人?豈能看不出來她那點小心眼?想到自己的親侄女雖然和自己一條心,可惜是個沒腦子的,就連爭寵都不會。如果不是自己一直護着她,在這後宮之中,她早就死了無數回了。
“行了!你也別抱怨皇上了。有這個功夫,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怎麼討皇上的歡心。還有,哀家也有事要囑咐你。”
明妃聽到太后讓她討皇上歡心,心頭就發堵。哪裡是她不願意討皇上歡心,問題是皇上眼裡根本就沒有她啊。即便她表現得再怎麼柔順賢良,皇上都看不到,他眼裡只有那個賤人!
不過,聽到太后要囑咐事情,她還是迅速冷靜了下來。
明妃在宮中位分頗高,但卻不得皇上歡心。她能囂張到現在,就是因爲太后一直護着她。所以,太后有什麼吩咐,她一定照辦。
只是,這次太后的吩咐一出口,明妃的情緒就激動了起來。
“不行!太后姑姑,這絕對不行!”明妃扯着太后垂下來的衣帶,“太后姑姑,您這樣做,讓畫兒還有何顏面?”
太后表情冷漠道:“顏面?畫兒,你別怪哀家說話難聽,一個人的臉面是自己掙來的。你倒是說說,你有什麼資格在我面前談顏面?”
明妃怔住了,太后還從來沒有對她說話這麼嚴厲過,不禁聲音也弱了幾分,喃喃道:“可是,讓辰妃協理六宮,您不怕她權利太大,不聽使喚了麼?”
太后冷漠嘴角出現了一絲冷笑:“所以啊,畫兒,哀家需要你和辰妃一起,將後宮的事打理好!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明妃先是呆了呆,很快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太后這是想要退到幕後,讓自己成爲她的左膀右臂。而辰妃,無非是利用她當出頭鳥罷了。太后不愧是在深宮中鬥爭了這麼多年,手段果然高明。
明妃低頭應道:“是,畫兒明白了!多謝太后姑姑!”
翌日,息寧宮中傳出旨意:皇上已經成年親政,太后不再垂簾。但後宮無主,太后執掌後宮鳳印直至新皇后臨位爲止,皇帝前朝執政,後宮由太后統領。
當吳公公到勤政殿向皇上宣佈太后懿旨時,莫無殤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太后居然就這麼放手了?是因爲他在錦蘊這件事情上的堅持麼?不過,對他冊封錦蘊爲玥美人的事,太后的確什麼都沒說。
這一點都不像是她的作風。
如果不是她真的想通了,就是有更大的圖謀。想到這裡,莫無殤的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
吳公公在下首低着頭,偷偷擡眼看了一下皇上,思忖了一下,緩緩開口道:“皇上,老奴斗膽說句不該說的話,皇上和太后娘娘近年來越發的生分了。太后娘娘不忍母子嫌隙,已經做了讓步,也是希望皇上您能和娘娘前嫌盡釋,母慈子孝,以全天倫啊!”
“母慈子孝?”莫無殤似乎是無意識地重複了這一句,隨即目光陰冷地盯着吳公公,一言不發。
吳公公被莫無殤盯得渾身不自在,卻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硬挺着。
“既然知道不該說,以後就少開口!”過了許久,莫無殤才冷哼一聲道,“否則,說不定哪天就再也開不了口了。”
吳公公心內一驚,知道皇上怕是對他徹底恨上了,只是,他既然從皇上身邊去了太后那邊,自有他的自保方法。吳公公越發恭敬地說:“奴才冒昧,請皇上贖罪!”
莫無殤不想搭理吳公公,一揮手讓他退下,隨後吩咐小樂子:“小樂子,擺駕息寧宮!”
小樂子從一開始聽到吳公公宣佈太后懿旨時,就十分好奇。按說,皇上手中只有一個不知道是否忠誠的楚臨君和還未全部掌控在手的張將軍的兵符,如果這兩張王牌都可以完全聽皇上使喚,用來和太后對抗,倒是勉強可以。
只是,皇上纔得到兵符,楚臨君那邊也是剛剛纔投靠,也不能算皇上的真正實力。太后娘娘,這麼快就妥協了麼?
連小樂子都能看出來的,莫無殤豈能無動於衷?所以,他決定親自去息寧宮一探究竟。
莫無殤被太后壓制了這麼多年,他最清楚太后對權力的渴望和她的雷霆手段。這次突然放手,說不定有什麼他不知道的情況。看來,身邊的暗衛還是不夠用啊!
等到御駕來到息寧宮時,莫無殤的神色已經恢復如常。天家顏面重要,即使皇上和太后再不和,面子上的功夫總要過得去的。
“皇上駕到!”門口的守衛太監看到莫無殤的明黃色御輦,揚聲通報。
莫無殤進入內殿,一掀龍袍,單膝下跪:“兒臣見過母后,願母后歲歲平安,福壽綿長!”
太后端坐在椅子上,擡擡手:“起來吧。皇兒可是許久沒給母后請安了。”
只是一句,莫無殤的眉角一跳,立刻又恢復了平靜,恭敬地坐下:“朝中事務繁忙,兒臣怠慢了母后,請母后贖罪!”
“罷了罷了。沒什麼,皇上勤政愛民,哀家也甚感欣慰。”太后擺擺手,微微皺了皺眉頭。
莫無殤注意到了太后的不快,絲毫不在意,笑道:“母后身體可好?兒臣聽說母后要將辰妃放出天牢?可有此事?”
來了,這纔是重點!前面那些虛僞的問候,兩個人都有些不耐煩,莫無殤也不想扮演什麼母慈子孝的把戲,開門見山地問道。
太后臉上浮現出一個雍容大度的微笑:“確有此事。皇兒,如今宮中納入新人,皇兒還欽賜封號,是喜事。母后想着,辰妃其實也沒有做錯什麼,何況,辰妃曾爲你搜集鎮國公和蘇氏的罪證,也算是有功。既然皇兒要隆重冊封玥美人,不如趁此機會大赦天下,也讓辰妃出了天牢,以示皇家寬厚?”
莫無殤心底裡是不想放出辰妃的,但是當初太后在針對錦蘊的時候,他就已經拿了辰妃作爲交換的條件,此時太后既然已經讓步,沒有再反對他冊封錦蘊,辰妃就不得不放了。
更何況太后還大出意料之外,不再明目張膽干政,多少算給了他這個皇帝面子,對於太后這點請求,莫無殤無論如何都是不好拒絕的。
不得不說,太后這招以退爲進堵死了莫無殤可能的所有退路。莫無殤如果不同意,分明就是置皇家的顏面與不顧,且隨時可能會被大臣們扣上個驕奢*,不顧黎民百姓的帽子。那些御史的一張嘴,一支筆,會毫不留情地衝着他最在乎的地方紮下去。
“母后所言極是,兒臣也正是這麼想的。”莫無殤像是想到了什麼,嘴角上彎,竟然破天荒的沒有表示反對。
太后正在疑慮莫無殤爲何會這麼聽話之時,他接下來一段話卻讓她既氣憤,又驚駭。
“那麼,這次冊封禮的日期,就由禮部擬定。對了,還有,如今我大元國富民安,四海昇平,且這次朕又幸得美人,實乃上天賜福。朕想,冊封之後,再封玥美人爲特使,同朕一起,去東山參加祭天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