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清軍撤軍

清軍撤了!

這讓朱聿鍵和衆多將官,都沒有想到。

閻應元分開人羣,大喝一聲,“斥候,過來!”

奔入城中,被士卒們圍着的斥候,發現閻應元還有朱聿鍵,忙翻身下馬,小跑着過來,單膝跪地,“拜見陛下!”

朱聿鍵急問道:“清軍撤呢?”

“回稟陛下,小臣率領部署出城探查,發現清軍營壘沒有動靜,也不見清軍騎兵前來驅趕,覺得有些蹊蹺,於是冒險靠近清營,發現清軍搬開拒馬,推倒柵欄,正在收拾行裝,往北撤離。”斥候頭目興奮的回道。

朱聿鍵臉上露出欣喜的神情,扭頭急聲道:“卿等怎麼看?”

各人臉上都是欣喜,不過依舊十分謹慎,堵胤錫沉聲道:“莫不是四川有了消息,可算腳程,不該如此快啊?”

清軍突然撤軍,讓衆人心中都存在疑慮,拿不準清軍是真撤還是假撤。

朱以海稍微沉吟,便下令道:“斥候繼續探查,務必確認清軍真的退走,而在此之前,各門守軍都要提起警惕,不可擅自出戰,以防有詐。”

當下,城中探馬放出,到晌午十分,探馬回報,清軍各處營寨都已經撤得七七八八,先走的人馬早已過了撈刀河,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斷後。

長沙之北撈刀河畔,清軍搭起數座浮橋,帶着紅頂斗笠的清軍,押着幾十萬湖湘百姓,擁擠着過河。

近些年來,北方安定,大片荒地需要人員耕種,不過清軍擄走百姓,卻並不是爲了開荒,而是分給各旗爲奴,使之成爲旗奴。

如今北方安定,有大片荒地可以耕種,百姓自然都願意自己開慌耕種,這便使得八旗的旗奴,出現了逃亡的現象。

滿清爲了維護八旗的利益,制定了嚴酷的逃人法,來限制旗奴逃脫,歷史上三順王之一的耿仲明,甚至因爲收留逃走的旗奴,而恐懼自殺,便可知爲了防止旗奴逃脫,滿清下了多大工夫。

不過雖然滿清有嚴酷的逃人法,但是北直隸各旗的旗奴人數,卻依然不斷的減少,使得不少旗人的旗田都無法耕種。

此時清軍雖然撤走,卻擄走了幾十萬湖湘百姓,他們都將被押往北方,成爲八旗的旗奴。

撈刀河邊,一杆大纛旗下,數千騎兵勒馬駐立,掩護着大軍撤退,隨時準備衝擊敢於前來追擊的明軍。

大纛旗下,孔有德皺起眉頭,看了眼渡河的隊伍,又扭頭看向長沙城方向,不禁一聲嘆息:“老耿,這次從長沙撤離,我有一種不祥之感,或許我們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踏足此地了!”

耿仲明陰沉着臉,“老孔,你不要胡言!等我們東下收拾了江浙的賊軍,朝廷必然會再令我們出征湖南。”

孔有德卻道:“那浙江的賊軍,可不好對付啊!巽親王此前就在海寇手上吃過虧,這次應該吸取教訓,加上大清在江浙經營五六載,不說擊敗海寇,守住江浙應該是沒有問題,可是誰想,居然還是敗了。張存仁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帥了,盡然被賊軍所殺,我們奉命東下,情況恐怕不容樂觀。”

耿仲明被他這麼一說,心中也有些沒底,江浙的清軍並不比明軍少,反而還多幾萬人,可是結果卻被明軍打敗,丟失杭州,不禁讓耿仲明感到,江浙的明軍已經強過清軍。

“啓稟王爺,我軍大部已經渡過撈刀河!”這時,一名清將打馬過來。

耿仲明聞語看了孔有德一眼,“老孔,過河吧!”

孔有德微微頷首,沉聲喝令,“大軍過河後,各旗分開打糧,本王要將長沙至嶽州數百里,洗劫一空!”

孔有德有種預感,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進攻湖南,而既然如此,那便珍惜這最後一次機會,將湖南重創,以免大清去剿滅江浙明軍時,湖南的明軍又背刺嶽州和武昌。

清軍大隊渡過撈刀河北返之時,明軍各路探馬陸續回報,朱聿鍵才確信,清軍撤走,當屬無誤。

傍晚時分,長沙城頭,無數個激動的聲音,開始高聲呼喊,“萬歲!萬歲!萬歲!”

朱聿鍵站在城頭,接受長沙軍民的歡呼。

與此同時,閻應元在一片激動的歡呼聲中,率領一萬士卒飛奔出城,發起追擊。

清軍主動撤退,有騎兵殿後,明軍只是追至撈刀河邊,奪了一些輜重和糧草,便草草收兵回城。

時間到十一月中旬,入侵湖南的清軍,陸續撤軍。

此戰,清軍並未能夠攻陷荊州和長沙,不過卻拿下了湖南門戶嶽州,並且破壞了湖南的生產和民生,擄走百姓三十餘萬,牲畜十萬頭,可謂斬獲頗爲豐厚。

隆武朝廷雖損失不小,但是荊州未失,且擋住了清軍的攻擊,可以說是穩定了人心,在湖南站穩了腳跟。

十一月底,清軍退軍,不過湖廣明軍已經是精疲力盡,無力在戰,所以並未能趁着清軍退軍的機會,發起反攻。

長沙城,行宮內。

朱聿鍵坐在書案之後,何騰蛟、堵胤錫等人分立於兩側。

“陛下,據江西那邊傳來的消息,清軍忽然退軍,乃是浙軍攻陷杭州,殲滅五萬清軍,斬首建奴閩浙總督張存仁,江南大震之故。”何騰蛟拱手說道。

朱聿鍵心中是又喜又驚,喜是因爲明軍收復杭州,威脅南京,此後清軍必然分重兵對付朱以海,如此湖廣明軍就能得到喘息。

驚的是,朱以海居然拿下了杭州,可謂功高震主,若是浙軍再拿下南京,那他這個皇位,怕都坐不安穩了。

況且浙軍復杭,功勞甚大,也讓朱聿鍵無法封賞。

如今浙系中,已有兩個公爵,再封就是郡王,而作爲皇帝,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願意封王的。

何騰蛟擡頭看了一眼朱聿鍵,忽然行禮道:“陛下,此次浙軍收復杭州,威脅南京,清軍必然發動反撲。臣以爲太子未必能敵,朝廷當派遣大學士前往督師,指導浙江抗清!”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360章擊敗清軍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421章南北議和第620章盆滿鉢滿第211章圍剿義軍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697章清軍撤軍第746章廈門海戰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560章負氣撤軍第968章黃雀在後第652章奸雄規劃第177章臨近夏收第十章江陰死地第972章收復四川第404章激戰橋頭第508章排槍擊潰第341章負隅頑抗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495章唐通投降第667章草堂相談第646章江北大火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679章傳遞消息第806章反漢同盟第287章閩江口大海戰中第724章殿下仁義第699章兵變前兆第356章長江水戰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310章多鐸病危第485章上屋抽梯第850章股價爆炸第512章光復楚贛第889章臣想打他第559章國公安好第598章爭奪旅順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828章我們認捐第419章趙銘的誤會第471章利在速決第359章水師對決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281章選擇戰場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545章未有之敗第730章羣雄逐鹿第305章天意如此第196章追至城下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629章驚聞噩耗第648章趙銘叫停第534章包抄敵後第996章開始表演第555章出賣趙銘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244章糧食缺口第645章滿清細作第1090章趙鐵棒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297章清軍潰敗第914章暗度陳倉第345章謀取呂宋第207章返回舟山第783章緊急求援第1065章丞相救我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219章不犯錯誤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639章浙軍兇猛第134章再陷鎮江第524章滿清危機第831章宋應星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541章深夜進軍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1016章散兵線第840章蒙古八旗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944章割地求和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908章打一頓就老實了第215章遷民禁海第250章可惡的西夷
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360章擊敗清軍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421章南北議和第620章盆滿鉢滿第211章圍剿義軍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697章清軍撤軍第746章廈門海戰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560章負氣撤軍第968章黃雀在後第652章奸雄規劃第177章臨近夏收第十章江陰死地第972章收復四川第404章激戰橋頭第508章排槍擊潰第341章負隅頑抗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405章戰機在上游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495章唐通投降第667章草堂相談第646章江北大火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679章傳遞消息第806章反漢同盟第287章閩江口大海戰中第724章殿下仁義第699章兵變前兆第356章長江水戰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251章俘虜西夷的壯士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310章多鐸病危第485章上屋抽梯第850章股價爆炸第512章光復楚贛第889章臣想打他第559章國公安好第598章爭奪旅順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828章我們認捐第419章趙銘的誤會第471章利在速決第359章水師對決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281章選擇戰場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545章未有之敗第730章羣雄逐鹿第305章天意如此第196章追至城下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629章驚聞噩耗第648章趙銘叫停第534章包抄敵後第996章開始表演第555章出賣趙銘第917章太上皇吐血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244章糧食缺口第645章滿清細作第1090章趙鐵棒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297章清軍潰敗第914章暗度陳倉第345章謀取呂宋第207章返回舟山第783章緊急求援第1065章丞相救我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219章不犯錯誤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639章浙軍兇猛第134章再陷鎮江第524章滿清危機第831章宋應星第1056章保持軍事優勢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541章深夜進軍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1016章散兵線第840章蒙古八旗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944章割地求和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908章打一頓就老實了第215章遷民禁海第250章可惡的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