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爲國結社

十月初,趙銘與錢謙益等人在陽澄湖,進行一番交談之後,決定結社組黨。

此後一段時間內,趙銘忙於思考組織綱領,而錢謙益和黃宗羲則忙於四處奔走,遊說江南士紳,爲結社做好準備。

十一月初,趙銘準備的差不多時,錢謙益找到趙銘,說已經說服不少士紳加入,於是趙銘決定,召集這些士紳代表,以及他自己的心腹,召開第一次會議,把社黨的諸多事情定下來。

當下趙銘吩咐錢謙益,秘密召集代表,前來蘇州議事。

歷代以來,與結黨同時出現的一個詞便是營私,似乎結黨營私這兩個詞被捆綁在一起,只要是結黨就必定會營私。

由於世人有這種成見,所以歷代以來,結黨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爲朝廷和皇帝所不容。

畢竟隨着皇權的加強,天下爲皇家所有,而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有人要篡奪他的江山,佔皇家的便宜,而皇帝孤身一人,要看着整個天下,最害怕的自然是臣子,聯合起來對付他,所以歷代皇帝,最恨一事,便是結黨。

皇帝希望臣子之間,最好沒有交集和關係,相互牽制和爭鬥,便能都乖乖聽皇帝的話,而臣子一旦聯合在一起,站在大殿上,皇帝做爲孤家寡人,坐在他們的對面,看着都覺得害怕。

當年錢謙益入閣拜相,可以說是衆望所歸,東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鬥倒了魏忠賢,擁立崇禎上位,滿朝都是東林黨的人,準備享受政治投資的紅利,可就因爲溫體仁這個鬼才,讓崇禎帝察覺到錢謙益結黨,最後將這個東林黨魁,攆出了朝廷。

因此趙銘雖結黨雖是公心,但還是要隱蔽一點,先秘密發展,不能太過招搖。

在蘇州府吳江縣,東山鎮莫釐山。

趙銘與錢謙益等江南士紳,東海鎮官員,十三人徒步爬上山頂。

莫釐山位於太湖之濱,乃是東山鎮的最高峰,山上有亭子,還有一個道觀。

十一月間,山上樹葉泛紅泛黃,隨風飄落,遠處太湖上,波光粼粼,帆影穿梭。

這時趙銘一行人來到山頂亭子內,擺上些吃食,燒一壺茶水,便圍坐在一起,商談正事。

“今日國公邀我等來此,可謂是開天闢地的一件大事。自古結黨多爲私,今我等結黨,卻是結黨爲公,除朝廷積弊,開萬事太平!”錢謙益等衆人坐下後,先開口說道。

今日來此的人,有東海鎮的官員陳明遇、徐浮遠、陳於階、陳子龍、馬士鰲、馮京第、戴之俊,有江南士紳錢謙益、黃宗羲、顧炎武、閻爾梅,有大商賈程璧、沈致和,再加上趙銘,剛好十三人。

這倒不是說,只有十三人同意結黨,而是趙銘只召集了這麼多人召開會議。

這時趙銘接過話頭,微笑道:“自神宗朝始,大明黨爭不斷,而各黨所爭,多爲私利,於天下無益。這些黨派組織散漫,沒有明確之主張,也沒有既定之目標,結黨只是爲了好做官,於國於天下,可以說百害而無一利。今日我等聚集於此,同是結黨,卻要與他們區分開來!”

趙銘頓了頓,看了眼黃宗羲一眼,後者會意,忙拿出一疊紙來,給每人一份。

衆人接過紙張,快速掃視一遍,上面是趙銘口述,黃宗羲抄寫的一份黨章,還有許多關於社黨的規定、紀律。

趙銘接着說道:“今日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爲了確定黨的名稱、綱領、還有組織架構。”

趙銘掃視衆人一眼,繼續道:“此前大明朝有嚴黨、楚黨、浙黨、齊黨、閹黨、東林,這些名稱,侷限性很強,我思慮再三,決定我們這個社黨,就叫國社黨,取爲國結社之意。你們以爲如何?”

國社黨的目標,是獲取大明的政權,成爲全國性的大黨,甚至可能實行一黨專政,以區域或者人名、地名來作爲黨派名稱,侷限性太強,不能直觀的體現黨派的主張,所以爲了區別於浙黨、楚黨,趙銘取名爲國社黨。

“國社黨,爲國結社!”錢謙益呢喃一句,頷首道:“國公好格局!”

見衆人都沒意見,趙銘遂即道:“諸位手上,是我與木齋公、黃先生商議後,寫得《國社黨總章》,規定本社黨以限制皇權,立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爲宗旨,以恢復相權,改革官制,建立百官紳商共治的新明朝爲目標。這份總章,大家抓緊看一看,若是沒有疑問,等會便表決通過!”

接下來,便是商議國社黨的組織結構,社黨各地設分部,本部暫時社於蘇州。

本部設總理一人,爲國社黨黨魁,代表社黨,總攬社黨事務,設黨務部,協助總理處理黨務,設政治部審查社員思想,批准入社,設監察部監督社黨內部事務。

此前明朝各黨派,管理十分鬆散,加入和脫離背叛,都比較容易。

另外黨內部分官員沒有政治理想,依附於黨派的目的,就是爲高升和撈錢,而這部分人必然爲非作歹。

這時各黨對於這樣的官員,卻是維護的態度,最後往往牽連黨派。

國社黨要實現自身的政治理想,必然需要一套約束社員的制度,對於叛黨之人,將趕盡殺絕,對於黨內的腐化份子,也將有監察清除,逐出社黨。

此外,國社黨每四年召開一次大會,社黨社員,可重新推選黨魁和本部委員,修改和提出新的黨法黨章,設立和改組社黨機構。

趙銘這完全是按着近代政黨的架構,來結社組黨,而這樣近代化的黨派,其戰鬥力和影響力,必然強於傳統黨派。

在確定了國社黨組織結構後,趙銘趙委員遂即提議十三委員對國社黨總章進行表決,並全票通過。

接着衆人推舉趙銘爲黨魁,趙銘當場宣誓,並就任總理職務,然後由趙銘推薦各部部長,十三委員進行表決,皆是全票通過。

這便預示着,一六五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國社黨在蘇州莫釐山,正式成立,從此踏上了大明朝的政治舞臺。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833章送子入質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541章深夜進軍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458章施琅避戰第296章圍剿多鐸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966章都得死第710章兵鋒之盛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873章皇上不洗澡第362章水漫杭城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889章臣想打他第472章急往馳援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675章投奔江東第779章視察澳門第977章會師破關第265章福建危機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128章再入江陰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278章隆武危機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766章漢軍撤兵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409章清軍突襲第608章王牌內線。第959章大幹一場第528章江南困局第681章死裡逃生第543章生死激戰第364章佈告天下第915章攘外安內?第819章漢王攝政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342章炮擊城池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689章聯絡江北第545章未有之敗第562章南北議和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156章老巢被佔第692章突襲遼西第970章我攤牌了,其實我是末日派。第275章軍火生意第894章滿清絕境第541章深夜進軍第536章進攻兇猛第306章瑞金會師第149章多鐸退兵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644章胡馬南侵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418章隆武至嶽州第214章整編髮餉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879章攻城作業第723章安置百姓第595章緊急回援第225章抓狂的滿達海第161章琉球羣島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651章困局第440章助餉斂財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187章氣煞我也第804章兵臨武昌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390章旅順失陷第282章連江會戰第271章清軍入關第249章抵達臺灣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42章朝鮮無間道第355章堅船利炮第837章證券交易第623章被困城中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848章停牌第791章金陵春之陣(七)第340章兵臨寧波第955章欺人太甚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232章四板斧第347章人心惶惶第450章聖旨到來
第833章送子入質第670章阻止何騰蛟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541章深夜進軍第432章質疑多爾袞的路線第458章施琅避戰第296章圍剿多鐸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966章都得死第710章兵鋒之盛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873章皇上不洗澡第362章水漫杭城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889章臣想打他第472章急往馳援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675章投奔江東第779章視察澳門第977章會師破關第265章福建危機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128章再入江陰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278章隆武危機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766章漢軍撤兵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409章清軍突襲第608章王牌內線。第959章大幹一場第528章江南困局第681章死裡逃生第543章生死激戰第364章佈告天下第915章攘外安內?第819章漢王攝政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342章炮擊城池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689章聯絡江北第545章未有之敗第562章南北議和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156章老巢被佔第692章突襲遼西第970章我攤牌了,其實我是末日派。第275章軍火生意第894章滿清絕境第541章深夜進軍第536章進攻兇猛第306章瑞金會師第149章多鐸退兵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644章胡馬南侵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418章隆武至嶽州第214章整編髮餉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879章攻城作業第723章安置百姓第595章緊急回援第225章抓狂的滿達海第161章琉球羣島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651章困局第440章助餉斂財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187章氣煞我也第804章兵臨武昌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390章旅順失陷第282章連江會戰第271章清軍入關第249章抵達臺灣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42章朝鮮無間道第355章堅船利炮第837章證券交易第623章被困城中第一零八章趙銘被抓第848章停牌第791章金陵春之陣(七)第340章兵臨寧波第955章欺人太甚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232章四板斧第347章人心惶惶第450章聖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