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

儘管早已料到了鄭居中的來意,但是,對方親自說出來,智光仍然覺得心中得意。只不過,和達官貴人相交得久了,他早已養成了不動顏色的習慣,此時只是微微一笑。

“鄭居士可知道,聖上日前親自將所佩方團玉帶賜給了高相公,還讓醫官送去了不少名貴藥材,囑咐高相公安心養病,不必再提請辭之事?”

“竟有此事?”鄭居中聞言大驚,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這豈不是說,聖上並無罷斥高相公的意思?”

“那是當然!”智光起身請鄭居中坐下,這才親自爲其倒了一杯香茗,“高相公於聖上是不可替代的人物,豈可因人詆譭而壞了多年情分?當初神宗皇帝罷斥王荊公,一來是因爲民間怨聲載道,二來是因爲百官羣起攻之,三來是因爲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亦反對變法。而現如今百姓對高相公支持的多,反對的少,百官之中亦有分歧,而宮中對此事沒有任何意見,試問聖上又怎會因爲別人的胡說八道而輕易廢了腦骨之臣?”

智光這有理有據的一段話頓時讓鄭居中恍然大悟,他雖然知道自己要在政事堂立足,必須援引高俅入朝,但尚未想得這麼深刻,此時不由得心中暗歎,竟起身向智光深深一揖。

“若不是大師今日教我,哪怕我他日有所成就,也難以保得天長日久!”

智光沒有想到鄭居中如此客氣,慌忙起身還了一個稽首:“鄭居士,老納不過是心中偶有所得,提不上什麼指教,鄭居士權且聽之,權且聽之!”

兩人客氣了一陣,這才重新落座,而此時智光也不再有所遮掩,把最近京城中發生的一連串變故細細講述了一遍。就連衛州那件事也沒有放過。最後,他才提醒道:“鄭居士,聖上此次召你回來,其中深意恐怕不止一層兩層,而且應該會詢問你關於代州的事。代州雖然是河東路,但是,想必以鄭居士的精明,一定也知道一些情況。到時面聖的時候儘管說實話就是,不需要加以遮掩。”

“這……”鄭居中聞言大有躊躇,從他得知的消息來看,代州那邊的事情很有些奇怪,而且,他也決計不信那所謂的軍需貓膩裡頭沒有朝廷大臣的影子,而种師道地態度則更爲奇怪。此時再把智光的話從中一揣摩,他頓時有一種撥開迷霧的感覺。

“大師的意思是說,這其中便有兩派力量的角力?”

“鄭居士如此聰明,哪裡用得着老納提醒?”智光狡猾地眨了眨眼睛。”橫豎此事和鄭居士你無關。只要一五一十地報上去,聖上反而會贊你不偏不倚,不是麼?”

足足商談了一個多時辰。鄭居中方纔心滿意足地告辭離去。而智光送走了鄭居中之後,同樣是長長噓了一口氣,走回禪房的路上忍不住望了望天空。倘若如今那位陳王仍在,只怕是局勢還會有所變化吧?

而次日鄭居中面聖的時候,便只有趙佶而負責起居注登記的起居郎在場,兩人究竟商談了一些什麼,蔡京用盡渾身解數也不得而知,畢竟,他哪怕是手眼通天,也不是事事都能夠一清二楚地。而接下來的任命也證實了他那個不好的預感。

拜鄭居中爲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在政事堂格局多年不變之後,突然有一個人橫插進去,這一變故不由讓很多人議論紛紛。鄭居中這些年來不哼不哈地連連竄升,這一點自然很多人都看在眼裡,不過,由於他是宮中鄭貴妃的族兄,不免沾了外戚的影子,在不少人眼中也就不太重視…能想到,如今天子官家竟然任命這樣一個人爲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上書勸諫的人自然不少,有宋一代,對於外戚的防範是相當嚴格的,天子可以給與外戚厚爵尊祿,但是,這些外戚卻很難在實務上有所發揮,更不用說進政事堂了。而如今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士大夫中間頓時譁然一片。

然而,趙佶在朝堂上卻輕描淡寫地反駁了這些言辭——“鄭居中只是鄭貴妃的族兄,斷然不可能因爲鄭貴妃的關係,而不用任何一個鄭氏一族地人。衆卿精忠體國之心朕頗爲欣慰,但是,與其沽名釣譽,不若真正在朝政上下下功夫,爲朕拾遺補缺!御史清貴,並不是僅僅爲了挑百官地刺而存在的!”

這是趙佶第一次指斥言官沽名釣譽,而事實上,儘管大宋歷代君王知道這一點的不在少數,但卻沒有人曾經說過這樣地話。也只有趙佶這樣一個並非由儲君登基的帝王,會在這種節骨眼上如此直言不諱。小說wWw..文字版首發

於是,自認爲被侮辱的言官沸騰了,尤其是原本和同僚相安無事的趙鼎,也突然成了衆矢之的,被人彈劾是高俅的姻親,不能居於言官之列。而一系列充滿着激烈言辭的奏摺,便如同雪片一般的往內廷飛去,頗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勢頭。

然而,趙佶從某些方面來說是明君,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他仍然有一種任性和偏執。一旦認準了地事情,他就很難轉過彎來,尤其是面對這種挑釁天子威嚴的舉動。在他看來,不過是爲了沽名釣譽的人,居然還敢無視他的警告,這無疑是在老虎嘴邊捋須。

因此,在崇政殿議事的時候,趙佶便口氣冷硬地提出,要重處言官,而此議一出,包括蔡京在內,一幫人全都大驚失色。要說這件事的起源自然是蔡京在背後興風作浪,然而,發展到這種針尖對麥芒的勢頭,事情漸漸脫離了掌控。可以預見,倘若天子真的再一次因言問罪,天下士大夫必定羣起而攻之,趙佶也許還可以下罪己詔,而政事堂全體人員就只有請辭這樣一條路可走了。爲了小小一個鄭居中而把事情鬧大,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他想看到的。

因此,勉強安撫了火頭上地趙佶,蔡京一出大內便立刻和何執中計議,由後者負責找人安撫那些羣情激憤的官員,如是忙了一晚上之後,終於勉強平息了輿論。然而,這卻意味着他這一手動作完全失敗。

鄭居中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奉旨徹查代州馬弊一案。之所以派了他,一來是爲了顯示天子對於馬政的重視,二來是因爲鄭居中久在河北,對於許多情形比尋常大臣更加熟悉,其三則是要爲這個新任尚書右丞豎立威信了。

當然,真正審案子的時候用不着鄭居中親自坐鎮,而是有刑部老手代勞。只不過,由於路上遇到那次蹊蹺的劫殺,人證幾乎死了個精光,而物證也並不齊全。就在鄭居中心中惱火的時候,種浩雲終於解送着最重要的人證物證來到了京城。

對於种師道這樣兩重佈置,鄭居中不禁疑心重重,卻沒有指望從種浩雲口中套話。畢竟,這個襲了忠訓郎武職的年輕人,甚至還考中過舉人,官場上那一套想必熟悉得很,不容易套出話來。因此,在向天子奏報了此事之後,他便悄悄乘車出了城,徑直找到了正在“養病”的高俅。

鄭居中壓根就不相信高俅是真的養病,因此,當看到高俅躺在大片樹蔭底下,旁邊還有兩個使女打扇子,另有一個美貌佳人在錄葡萄時,不由便嘆了一聲:“京城裡那麼多人鬥得和公雞似的,高相公你卻在這裡逍遙自在,尚有紅袖隨侍左右,看着實在是羨煞人也!”

伊容一見到鄭居中便想要起身躲開,卻被高俅一手拉住,此時聽到鄭居中調侃,她更是面色一紅,沒好氣地瞪了丈夫一眼。

高俅卻渾然不在意,點頭示意旁邊的使女給鄭居中搬了個凳子,這才哈哈大笑:“無事一身輕,自然遞了辭呈,若是不好好享受這逍遙時光,哪裡對得起這些年操勞?”他又指了指伊容道,“你既然是鄭貴妃的族兄,想必聽說過伊容,就連鄭貴妃也要叫一聲姐姐的,你剛剛調侃到了她頭上,到時候她告訴了鄭貴妃,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鄭居中自然從鄭貴妃和自己妻子那裡聽說過伊容的名字,只是從未有緣見面。剛剛瞟了一眼那是因爲不知情,以爲她只是高俅的侍妾一流,如今卻不好擡頭再看,慌忙起身施了一禮道:“剛纔不知是彭城郡君,着實失禮了!”

伊容盈盈還了一禮,又嗔怒地瞟了高俅一眼:“鄭大人既然有要事商談,我還是先回避一下,呆會讓她們送一點冰湃葡萄過來,也好解解你路上的暑意。”言罷便自顧自地去了。

高俅見狀自然搖頭,大宋的規矩雖然比後世明清要開放一些,卻也比不得唐朝,婦人接見外客少之又少,就連平日開朗爽直的伊容也不能免俗。

人既然已經走了,他也不好再說什麼,便隨口問起鄭居中的來意,聽完之後立刻笑了起來:“敢情達夫你來是爲了這件事,我也不和你打馬虎眼,這樣說吧,代州的事情貓膩很多,而种師道之所以分了明暗兩路,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倘若不是如此,衛州那樣一場事情過後,哪裡還能留下什麼憑證?”

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3章 尋人有果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5章 動身回國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7章 略施薄懲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4章 百日抓週第1章 穿越時空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6章 慘淡收場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7章 王府密謀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1章 相聚入雲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7章 街頭遇盜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7章 狂風驟雨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章 穿越時空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
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3章 尋人有果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5章 動身回國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7章 略施薄懲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4章 百日抓週第1章 穿越時空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6章 慘淡收場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7章 王府密謀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1章 相聚入雲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7章 街頭遇盜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7章 狂風驟雨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章 穿越時空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