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

聽說李綱竟能能認出那幾個似是而非的篆字,高俅不禁大生興趣。要知道,他到了大宋之後便投在蘇軾門下,雖說不見得能成爲一代學問大家,但是,少說十幾年工夫下來,也不再是當年的景象。當下他便微微頷首道:“李綱,既然你說認識,不妨就給大家解說一下。”

“首先,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篆字。”李綱環視了衆人一眼,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話是怎樣語驚全場,“各位不必以爲自己的學問不夠,而是這造假的人水平着實太差,八個篆字中,除了一咋“天,字居然都寫錯了。”

話音剛落,吳子才便臉色大變,要知道,他既然能爲教授,學問上自然是有很深的造詣,之前之所以認不全那幾個字,一來是存了先入爲主的觀點,二來則是壓根沒往那個方向去考慮。眼見宋楚等幾個同僚頻頻朝自己打量,他卻恍若未覺,只是呆在那裡動彈不得。讀書幾十年,又是領了教授官,倘若事情傳揚出去,他還拿什麼臉面去教諭百姓?

“原來如此!”雖然李綱沒有再詳細解釋,但是聽到這裡,高俅已經是完全明白了←收斂了臉上笑容,冷冷地瞟了一眼那個呆若木雞的顧家炙,這才輕哼一聲道:“想不到,這所謂的祥瑞奇石居然是假造的!”

宋楚見吳子纔不說話,一顆心已經是沉向了無底深淵,當下立馬做出了決定←疾步走上前去,朝着高俅深深一揖道:“若非高相公鑑別,下官恐怕就要上了這個刁民的當!聖上即位以來。東南一帶風調雨順,百姓生活富足,下官原本還想着天賜祥瑞。能夠令聖上龍顏大悅,誰知道竟遇到了如此刁民!”他越說越顯得口若懸河神態激昂。”我等忝爲一方父母,卻無識人之明,險些上了別人的當,如今想來真是慚愧」得無地自容。此石既然是造假,下官不敢擅專。還請高相公示下該如何處置?”

高俅倒沒有料到宋楚急中生智下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一時間原先地責問倒派不上了用場。然而,他終究是在朝廷中樞浸淫了多年的人,只是略略一怔便有了主意←原本就打算好的,東南民風不似西南那般多變難制,但是,官紳地執是最難制地,更重要的是,就怕這些人爲了揣摩上意而鬧出什麼不可開交地事。趁着這塊奇石造假的機會,他正好把事情鬧得更大一些。那麼,即使他日有人在趙佶耳邊叨咕什麼江南奇石天下第一,趙佶也會因爲今天的事情而有所顧忌。不至於讓花石綱的勾當重現東南。

“此事鬧得滿城風雨,自然不可等閒視之!”

見那顧家炙嚇得軟倒在地,高俅並不覺得十分同情。要知道,這家人已經使家境小康。處心積慮弄出這樣大的事情只是爲了換取天子地賞賜,若是不加以懲處,恐怕天下人都會羣起仿效,到了那個時候,東西南北的祥瑞恐怕會堆滿政事堂。

“宋大人既然爲一地父母官,此事便由你審理,我不會插手,但是,屆時可讓全城百姓前往聽審!”他略頓了一頓,見周圍的官員全都是臉色變幻不定,便知道這些人都在擔心他會如何上奏。只是,這一次的事情非比往常,他不可能也不想就這麼輕輕按下去。”正如宋大人所說,奇石造假固然是刁民貪利,但是,諸位都是讀書多年的官員,怎麼會看不到這些紕漏?此地之事流傳太廣,我不得不上奏聖上,不過,其中也會多少爲你們轉圜幾句便是。”話點透到這個份上,宋楚等人哪裡還會不知道好歹,慌忙一個個打躬作揖地謝了,然後又大大奉承了李綱一番,至於那個倒黴的顧家炙自然人人厭憎′然這一次他們眼力不濟鐵定要受到處分,但是,總比東甕到京城方纔被人認出是假來的幸運。也正因爲如此,對於能夠一眼辨真假的李綱,他們全都沒有了剛纔的敵意,反而也多了幾分感激。一出鬧劇過後,顧家炙理所當然地被下了大牢,而高俅則再一次將李綱邀上了馬車,只不過,他卻不認爲李綱會真的一眼辨明真假。

“李綱,若是我沒有猜錯,怕是你早就偷偷到顧家去看過那塊石頭吧?”

“果然瞞不過高相公。”李綱並不掩飾,很是爽快地點了點頭,“自從得到那個消息開始,我便想方設法進顧家查探,後來一個相熟地公差把我帶了進去,乍一看去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只是那篆字卻未免畫蛇添足了。若是真的不知道而杜撰幾個也就算了,偏生那顧家人爲了追求繁複而胡亂編造,簡直是不知所謂!”

高俅卻冷不丁地插話道:“那我問你,若是那塊奇石是真的天然而成,那你此番又會如何?”

“如果是真地……”李綱的神情中不免有幾分猶豫,最後才咬咬牙道,“橫豎聖上仍在求直言,學生也會上書諫勸!玩物喪志的例子古來有之,若是聖上喜歡這一類奇石,上行下效,百姓必將受害,此風不可長,此路不可開!”

“說得好!”高俅這一次終於擊節讚歎,無論是對方流露出來的機智還是風骨,都不負史書名臣之名,最重要地是,李綱還年輕!歷史上李綱在宋高宗手下曾經官拜尚書右僕射,但是這個宰相只當了七十七天就因爲主張北伐而慘遭罷職,所以說,只要培養得當,至少能成爲日後大宋的中流砥柱!想到李綱還未應禮部試,而下一次禮部試還有兩三年,他立刻便有了主意。”此次事畢,伯紀可有什麼打算?”

發覺高俅突然不再稱其名而直呼其字,李綱頓時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連忙欠身答道:“回稟高相公,家父剛剛遷了右文殿修撰,前時有信來要我和家母去京城居住。前幾日我已經讓幾個僕人護送家母上京,不過,我李氏一門自先祖開始從福建遷來無錫居住,此地乃根本不可丟棄,因此我原準備安頓好此地的老宅,便去京城和父母匯合!”

“原來如此。”高俅故準索片刻,突然問道,“令尊可是李夔?”

“正是!”見高俅居然知道父親的名姓,李綱頓時大奇,要知道,父親於文學詩詞上雖然相當不凡,但是,在朝中卻相當謹言慎行,一般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印象,而高俅曾經是位高權重的宰輔,怎麼會記得他的父親?只不過,這種問題卻不好當面問出來。

高俅當然知道對方所思所想,但是,他也無意解釋,只是略一點頭道:“既然禮部試還有兩三年的功夫,依我之見,你就不用那麼早上京城了。我此次奉旨安撫東南,也需要一個深悉東南風土人情的人從旁輔助。我看你雖然年輕,行事卻不但有章法,而且膽略不凡。如何,可願意和我同行去杭州麼?”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李綱幾乎本能地迸出這麼一句話,見高俅臉上含笑,他不覺又有幾分尷尬。”學生自小除了讀書之外,便喜歡關心天下大事,也不知被父親責備過多少回←說我是紙上談兵不堪任用,我卻始終改不了這個習慣。今次隨高相公南行,我也希望能夠有所進益,他年應試時也好更有底氣!”

“伯紀已經是無錫有名的才子,何必妄自菲薄?至於紙上談兵之說,我卻覺得不然。若是從來未曾想過,那麼,一旦真的上陣,全無準備之下又哪來的應對之道?”高俅很滿意李綱的態度,心中暗自慶幸多年苦心沒有白費,“只不過,我目前不方便先給你什麼身份,總而言之,將來若是見到什麼事,你也不必有顧慮,直接提出來便是!”

離開了無錫,高俅便直接把一干事由寫成了奏疏往上呈遞,當然,這明面上的摺子是一定會通過政事堂的。儘管劉逵很有心從中挑一點紕漏,但是,趙挺之卻無意生波,二話不說地把摺子轉到了御前。而趙佶剛剛因爲高俅的前一道奏疏,下旨進楚州市舶司提舉鍾昌直龍圖,集賢殿修撰:拜程之邵太中大夫,加龍圖閣直學士,爲熙河路都轉運使。此時看到這樣一篇奇石風波,他立即覺察到了事情背後的隱情。

當着趙挺之和劉逵的面,他便毫不留情地道:“看來,這些人真的是欲以天下奉朕一人了!古來祥瑞便多虛報,如今若是再有人仿效,則天下亂矣!爾等身爲宰臣,處置政務之餘也有曉諭百官之責,便將伯章的這道奏摺明發天下,不得再報祥瑞,不得再以珍奇之物媚上,違者永不磨勘!”

趙挺之聞言暗歎,不露痕跡地和劉逵對視一眼後,他便躬身問道:

“聖上這番處置極爲妥當,只是不知道,那無錫縣令等人又該如何處置?”

沉吟片刻,趙佶便做出了主張:“查人不明,教諭百姓失職,只是,這職責也不能說完全在他們,各自罰俸半年,若磨勘之期已到,再加一年!”

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0章 東坡之約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4章 弄虛作假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2章 相見時難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9章 又見金盒第6章 駕幸王府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4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章 初入高門第6章 重操舊業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3章 人才基礎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1章 延帥之爭
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0章 東坡之約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4章 弄虛作假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2章 相見時難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19章 又見金盒第6章 駕幸王府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4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章 初入高門第6章 重操舊業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3章 人才基礎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1章 延帥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