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

湟州克復,百官入賀,君王當然也少不了對有功之臣和前線將士大加封賞。先是高俅以上書議復湟州,並薦王厚事得到褒獎,以首功進中書侍郎,拜尚書右僕射,進官三等;尚書左僕射蔡京進官二等;知樞密院事蔡卞進官二等;天章閣待制,籤書樞密院北面房河西房嚴均進樞密直學士,職司依舊如前,進官二等;餘者因而進官一級者多達十數人。

同時,對於此次西征有功的有功之臣,趙佶也隨即頒詔進行了封賞。知河州,權管勾熙河蘭會路經略司王厚進威州團練使、熙河經略安撫;童貫轉內皇城使,進果州刺史,依舊爲熙河蘭會路勾當公事;高永年自皇城副使進四方館使、利州刺史,爲熙、秦兩路兵馬都統制;餘者將士一併封賞。這其中,姚平仲轉兩官進指揮的封賞自然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與此同時,隨着湟州的克復,戶部也忙碌了起來,大軍可以在湟州附近休整築城,但他們的錢糧軍需一樣要跟上。勞軍要錢,犒賞要錢,日躇用的軍糧肉菜同樣也要錢。要不是每月發賣茶引的錢着實可觀,怕是戶部的一衆官員就得焦頭爛額了。

外廷洋溢着一片喜慶的氣氛,內廷中的兩位寵妃卻同是黯然神傷。賢妃鄭瑕和婉儀王錦兒前時雙雙懷上龍胎,不久前卻先後小產,這頓時驚動了整個後宮※牽王皇后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收拾局面,否則,後宮謠言肯定會傳得沸沸揚揚。饒是如此,在欣喜於西北的大捷之餘,趙佶仍舊免不了感到陣陣煩躁,最後只得進封兩位寵妃作爲彌補。

這一夜。趙佶照舊宿在淑寧殿中。如今他的後宮已經有了數十位妃嬪,這其中鄭瑕豔麗不及貴儀王錦兒,明媚不如新進的兩個才人,但卻勝在體察心意。因此在鄭瑕小產恢復後不久,趙佶便頻頻駕臨淑寧殿,一月之中至少有十天都留宿在這裡。

和小產後始終愁眉不展的王錦兒不同,鄭瑕很快從深切的悲哀之中恢復了過來↓深知不能用哀容侍奉君王,因此不得不打點了十萬分精神着力逢迎,甚至還聰明地爲王皇后說了不少好話。這一招果然有效,趙佶認爲她善解人意。來地次數更加多了。

一番纏綿之後,擁着身邊膚滑如凝脂的美人,趙佶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突然冷不丁地問道:“瑕兒,你認爲什麼樣的人是忠臣?什麼樣的人是奸臣?”

“咦?”鄭瑕聞言一愣,心頭更是愕然。但轉念一想又不便避而不答,只能低聲道,“臣妾以爲,能夠體察聖意,造福天下蒼生的便是忠臣。至於那些奸臣,戲文裡不是都有麼,個個都是大白臉,就和那曹操一個樣!”

“哈哈哈哈!”趙佶忍俊不禁,最後不覺大笑,“朕好好地問你。你反而這樣和朕開玩笑。朕知道你一向謹慎,於朝政上從不插嘴,但是,朕還是想問你,你以爲朝中如今有誰是奸臣?換句話來說,那些廢棄朕父皇神宗皇帝政令的元祐老臣,就真的都是奸臣麼?”

事關朝廷大計。再加上又提到元祐兩個字,鄭瑕不由臉色煞白。再也不敢輕易作答。要知道,當初宣仁太后固然能夠以母改子,向太后也可以稍稍用元祐臣子,可趙佶卻萬萬不能夠。身爲子嗣者妄改父輩之法,這是莫大的罪責。這也是趙佶明知那些元祐臣子可用卻不能用的一大緣由。可是,即便她都知道,又怎麼能夠明言?

沉默良久,她方纔強顏笑道:“聖上這不是爲難臣妾麼?如今朝廷中地重臣都是聖上一個個親手簡拔上來的,想要竭力報聖恩尚且來不及,又怎麼會是奸臣?至於那些元祐老臣,臣妾萬萬不敢置評。臣妾只知道,聖上有聖上的難處,他們有他們的政見,僅此而已。”

“好一個僅此而已!”趙佶翻過了身子,目不轉睛地盯着面前那張精緻的臉蛋,許久才露出了一絲微笑,“你還是說出了實話,朕身爲人子,有些事情是迫不得已的。”

次日清晨,鄭瑕一覺醒來時方纔發覺趙佶已經離去,不免在牀上又多躺了一會。趙佶地每一句話都有其用意,倘若不是有人攛掇,又怎麼會突然提起元祐老臣的事情?思來想去,她突然想到了高俅身上,臉色不由大變…都知道這位如今的天子信臣曾經出自蘇門,難道是他想要重新行新舊並濟之舉?憶及此事,她連忙坐直了身子,匆匆喚來兩個宮人替自己梳洗完畢,便立刻遣了一個心腹內侍去高府請伊容。

受召入宮的伊容和鄭瑕相對而坐,眉頭緊蹙成了一團:“復元祐故臣官職?我沒有聽高郎說起過啊!”

“你能確定真不是高相提出來的?”鄭瑕心中大大鬆了一口氣,但仍舊覺得有些不放心。“我昨夜聽聖上的口氣,應該不是空穴來風。你該知道,如今朝中幾乎都是新黨中人,幾個臺諫雖然都是忠直之士,但畢竟不能說就是完全偏向於元祐的。如果說蔡相等人還能夠稍稍容忍一下那些有彈劾之力的臺諫,對於元祐舊臣的迴歸,他們絕對不會放任。”

看到昔日閨中密友如此焦慮,伊容怎會不知道事情輕重,不禁絞盡腦汁地回想了起來。良久,她還是搖了搖頭:“肯定不是高郎,雖說我們這些女人等閒不管外務,但是這些大事他都會預先知會我們一聲,免得因爲矇在鼓裡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再說,高郎和蔡相還是姻親,這一層關係正好可以維持朝堂穩定,如今正是西北用兵地時節,他決不會希望出現變數。再說了,聖上早已下旨將一衆元祐舊臣重新安置,像東坡居士便因爲高郎的緣故而回京休養,高郎怎麼可能如此不智?建中靖國時只用了少數幾個元祐臣子,朝中便風波不斷,誰都知道,新舊之間是不可能共處的。”

鄭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照此看來,是有別人從中進言,可那人究竟是誰呢?”

“不管怎樣,我還是要謝謝你。”伊容伸手拉住了鄭瑕的手,很是誠懇地道,“不過,妹妹,我知道你這些天一直強作歡容,但是,千萬不要什麼事情都擱在心裡,沒人的時候不妨自己放鬆一些。錦兒最近雖然寵眷不再,但悲傷一陣之後,恢復也能快些。你如今這個樣子,對於身體並沒有什麼好處。”

兩人談話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宮人內侍在場,因此鄭瑕的眼圈當下就紅了,整個人也不由顫抖了起來,但是卻沒有說話。不一會兒,她便用手帕擦去了眼角地點點水光,若無其事地笑道:“姐姐放心,左右都是如此,我明白的。”

伊容心中暗歎,又閒聊了一陣便離宮而去。比起鄭瑕地顧慮來,她更擔心的反而是趙佶突然問忠奸兩個字的用意。要知道,如今政事堂並無擅權之舉,莫不是有人在背後暗中指摘,抑或是高俅的位子已經被人窺伺了?

“停車!”

馬車在大街上嘎然而止,駕車的車伕疑惑不已,連忙問道:“姑娘可是準備去別處?”

“不急着回去,先去蘇學士府!”

雖然蘇軾早已不是學士,但時下街頭坊間衆人但凡提起蘇軾,必定以學士稱之,所謂地蘇學士府也就成了慣例的稱呼。那高府車伕本就是一直跟着伊容的人,不知去過多少次蘇府,聞言也不加勸阻,一甩馬鞭便繞上了另一條路。

伊容一進蘇府廳堂,蘇過妻子許氏聞訊便匆匆迎了出來。兩相廝見之後,許氏便照例引着伊容去見蘇軾,口中卻不免爲自己的丈夫抱屈了幾句≌軾雖然已經回京,但蘇過卻由於父親的緣故而久久不得任官,只是虛有一個承務郎的虛名。聽到這幾句話,伊容不禁陡地生出幾許警覺,莫非,正是有人利用了元祐舊人的這一心理麼?

“老師!”

見蘇軾斜倚在榻上,伊容連忙側身行禮,上前問了幾句近況之後,不免露出了躊躇的表情≌軾見狀立刻領會了其意,揮手將家人都屏退了,只留了兒子蘇過一人,這才微笑着問道:“怎麼,是伯章有事要說?”

伊容沉吟片刻,便將自己剛剛聽到的話照原樣轉述了一遍,末了才解釋道:“老師,我原本不該拿這些事情來讓您憂心。若是他親自進言,便是考慮到了情勢允許,自然是好事。可若是事情有旁人提出來,那就不一樣了。”

“我明白。”蘇軾緩緩閉上了眼睛,待再度睜開時,目光中已經閃現出一種不同尋常的睿智。

“我雖贊成改革,但並不完全贊同熙豐新政,後來又因種種緣故不容於舊黨中人,自然知道兩黨之間沒有什麼中路可走,所謂的兼容幷蓄不過是一句空話。即便聖上有心從中轉圜,建中靖國的時候也曾經試行過,結果也並不見好。其實,我已經老了,就算聖上肯用我,我也未必能夠在別人的鉗制下有什麼作爲。只不過,像叔黨這樣的年輕人荒廢了未免可惜。元祐舊臣足有數百,若是因此緣故而讓他們的子弟都不能用於朝廷,未免也太過分了。也許,這纔是有人鼓動進言的真正原因。”

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7章 王府密謀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0章 巧舌如簧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5章 夫妻之間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7章 球社之爭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4章 酒肆論書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1章 一唱一和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章 花魁雙姝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章 相見時難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1章 另有定計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1章 分而化之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序章師恩深重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8章 初識童貫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3章 大行善舉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
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7章 王府密謀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0章 巧舌如簧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5章 夫妻之間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7章 球社之爭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4章 酒肆論書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1章 一唱一和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章 花魁雙姝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章 相見時難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1章 另有定計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1章 分而化之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序章師恩深重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8章 初識童貫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3章 大行善舉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