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

在文妃寢宮撲了一個空,蕭奉先兄弟這才得知蕭瑟瑟連同德妃元妃去了皇后宮中,頓時大爲惱怒。他們的兩個妹妹都進了宮,一爲皇后,一爲元妃,這原本是最大的靠山,無奈皇后性子嫺熟,元妃又是寬厚沉靜。

平日他們兄弟或有請託,往往寧可直接去求於遼主耶律延禧,也不去找皇后和元妃,便是因爲兩女那一關難過的緣故。

“怎麼辦?”事到如今,已經退縮不得,但是,蕭嗣先又不敢公然率人衝擊皇后寢宮,不免有些惶然無措,“皇后德妃元妃都在那裡,如果我們就這麼衝進去……”

“我們還有後路麼?”蕭奉先狠狠地一跺腳,聲色俱厲地道,“顧不得那許多了,就說文妃勾結耶律餘睹等人妄圖謀反,今夜一定要她死!”說到這裡,他突然又想到了另一件事,立刻問道,“殺母而放過其子,終究是一個禍害,晉王呢?”

“哪裡都找不到晉王!”對於這一點,蕭嗣先比兄長更急,因此他衝進文妃宮殿的第一件事,便是尋找那位只有兩歲的晉王。在他看來,只要晉王死了,那麼,文妃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施展,但是,晉王額嚕溫居然像是插翅飛頭了一般。

“可惡!”蕭奉先狠狠地一拳擊在了廊柱上,厲聲吩咐一個手下將一個文妃的宮人拖了過來,“我問你,晉王哪裡去了?”

“大人,奴婢確實不知道!”那宮人已經是嚇得簌簌發抖,連連磕頭,“奴婢只是外頭侍候的……”

蕭奉先知道,與其先去皇后宮裡浪費時間,不若先將晉王額嚕溫找出來,因此哪裡還顧得上什麼手段。見那宮女什麼都不肯說,他不由心頭火起:“來人,將她拖下去亂棍打死!”

“你們若是不肯說。待會便是一個下場!”

眼見那宮女被拖了下去,不一會兒便響起了震天慘叫,文妃宮中的一羣內侍宮人無不是噤若寒蟬。此時,爲了自己性命計,哪裡還有人能夠想到主子平日的好處,當下便有幾個內侍宮女跌跌撞撞地衝了出來,神情慌張地跪在地上磕頭。

“大人,晉王……晉王幾天前就不在宮裡了!”

“大人。晉王早給人帶出宮了!”

“大人,前幾日文妃的姐姐進宮來過,說不定晉王就是給她帶走的!”

聽到這些,蕭奉先更是心頭大怒,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蕭瑟瑟竟會有如此先見之明,竟先把晉王額嚕溫送出了宮。這麼一來,要麼今夜取了蕭瑟瑟的性命,然後一舉剪滅耶律餘睹等人,否則。將來倒黴的必定是他們兄弟!

“大哥。怎麼辦?”

“去皇后宮裡!”蕭奉先惡狠狠地吐出一句話,見地上跪着的那些內侍宮人面露討饒之色,他旋即獰笑一聲道。”晉王被人劫出宮,他們全都有罪!來人,將他們全部處死,以儆效尤!”

聽到這個命令,那羣內侍宮人不由魂飛魄散,紛紛起身想要奔逃,無奈四周都是重重鐵衛,他們哪裡逃得掉,不多時便全都被拿住。由於宮中不便見血,便有人拿來弓弦將他們個個勒斃。不過一刻鐘工夫,便已經是滿地屍體。

蕭奉先下令處死文妃地宮人之後,便命蕭嗣先帶着三百軍士出宮,務必趁夜將耶律餘睹等人一網打盡,自己則帶人直撲皇后宮中。此時此刻,他哪裡顧得上什麼禮數,將攔在門口的兩個內侍一腳踹飛之後,便氣勢洶洶地闖了進去。

“蕭奉先,皇后寢宮豈能容得你亂闖?”德妃見蕭奉先帶着一隊甲士衝進房來。立刻起身擋在了前面,“皇上如今尚且在位,你就敢如此胡作非爲,難道以爲皇后治不得你麼?”

見德妃開口,蕭皇后知道自己此刻絕對退步不得,當即喝道:“大哥,我今日再敬你一聲大哥,若是你還知道君臣上下有別,便立刻退出去,我可以不計較你今日大膽闖宮之日。否則,任憑皇上再如何信任你,他日他醒來之日,你應當知道是怎樣的下場!”

見皇后德妃元妃擋住了去路,而文妃蕭瑟瑟根本不知所蹤,蕭奉先早已是六神無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到了如今的地步,他哪裡還有第二條路可走?他登時把牙一咬,惡狠狠地道:“皇后娘娘,並非微臣不遵禮數,而是文妃勾結耶律餘睹等人,妄圖擁立晉王謀反!臣奉皇上旨意佐理朝政,自然不能放過這樣的叛黨!臣情非得已,還請皇后娘娘允,準臣入內搜查!”

德妃蕭氏乃是北府宰相,太子太師常哥之女,她是諸妃之中第一個生養的,只可惜被耶律延禧寄以厚望,進封燕國王的撻魯尚未滿週歲便已薨逝,但論及位分,她卻只遜於皇后一人。她自幼學習弓箭射獵,膽略本就勝於尋常男子,此時儘管蕭奉先等人都是腰懸利刃,她卻依舊毫無懼色。

“大膽!”她見蕭奉先居然誣陷他人,不由氣得柳眉倒豎,“皇上墜馬來得突然,你何來的旨意主持朝政?我等還未追究你矯詔之罪,你居然還敢在我們面前誣陷別人是叛黨?”她一邊說一邊暗地朝皇后靠近了一步,冷笑一聲道,“文妃是否有罪,自然得由皇上決斷,你想要矯詔取文妃性命,今日卻是休想!”

蕭奉先恨得牙齒癢癢,卻終究不敢太過分逼迫,只得低聲下令身邊部下繞到後面從窗戶進去查探。吩咐完之後,見一旁地元妃一聲不吭,他便出口喚道:“貴哥,我的心思你應該知道,替我勸勸皇后吧!文妃早就把晉王送出了宮,分明是居心叵測,倘若不能將其正法,恐怕上京之中便會不得安生!孰輕孰重,你應該知道分寸纔對!”

元妃眉頭一蹙,卻並未依言相勸:“大哥,你帶兵進宮,脅迫皇后,已經犯了重罪,至於文妃將晉王送出宮,也定然是爲了保護晉王周全。否則,你剛剛進來的時候,大約會說晉王暴斃?我家世代忠烈,深得歷代先帝信任,你此番作爲,又將置我和皇后於何地?”

“你……”蕭奉先萬萬沒有料到往日寡言少語的小妹竟詞鋒如此厲害,一時間竟找不出反駁的話。見德妃在一旁冷笑連連,他更是怒不可遏,幾乎想揮劍殺出一條血路。然而,他自忖實力不夠,若是德妃再有閃失,上京之中更難以彈壓得住,只能勉強壓制了怒氣。

好一會兒,一個親衛匆匆來到他身後,低聲報說:“大人,都搜遍了,就是找不到文妃!”

“豈有此理!”眼見此次入宮極有可能一事無成,蕭奉先登時勃然大怒,“皇后娘娘,倘若被文妃走脫,他日你我全都死無葬身之地。事到如今,你難道還要維護仇人麼?”

“住口!”一直保持克制的蕭皇后終於忍不住了,劈頭痛斥道,“我若是任你胡作非爲,纔會害了滿門親族!你的權勢比當年耶律乙辛如何,以耶律乙辛的擅權大膽,最終還不是落得身敗名裂禍殃家人?我早已命人去傳南北院之兵,你若是速速退去,我還能爲你轉圜一二,否則,大軍一到,就是我也保不住你!”

“奪裡懶!”聽到消息可能走漏,蕭奉先再也忍不住了,直呼蕭皇后小字道,“我這一切還不是爲了你麼?你一心一意幫着外人,反倒以爲我們這些親兄長是在害你?奪裡懶,我再問你一次,文妃究竟在哪?”

此時,宮外突然響起了一陣兵器交擊,然後便是震天的喧譁,宮中衆人一時震驚不已,就連蕭奉先也變了臉色。倒是德妃在側耳傾聽一陣之後,突然叫道:“是勤王的兵馬來了!”

說時遲那時快,她忽然疾衝數步,從牆上拔出佩刀,而後迴轉挺身護在蕭皇后和元妃身前:“蕭奉先,事到如今,你難道還執迷不悟麼?”

“不可能!”蕭奉先根本沒注意德妃地舉動,口中兀自喃喃自語道,“上京之中怎麼可能還有能夠調動地兵馬?”

見耶律餘睹領着無數兵士分頭衝進宮殿,蕭皇后長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不由癱倒在了位子上,而元妃則看着蕭奉先面露不忍。這謀逆大罪在前,任憑蕭奉先曾經何等顯赫,怕只有死路一條而已。

耶律餘睹大步進殿,伏地下拜道:“臣參見皇后,德妃,元妃!”

“免禮!”蕭皇后虛弱地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文妃可還好?”

耶律餘睹聞言大驚:“臣並未遇見文妃娘娘!”

“什麼?”德妃忍不住驚呼出聲,不由心道大事不好,“文妃換作侍衛裝束,早已拿着皇后手令出宮調請援兵,怎得會沒遇見你?那你又是如何進宮來的?”

耶律餘睹哪敢坦白早在監視蕭奉先兄弟舉動,所以才能恰到好處地趕來,只得辯解道:“臣是得到了宮中侍衛傳來的消息,說是蕭奉先帶兵入宮,所以匆匆趕來護駕……”

話還沒說完,外頭便有一個侍衛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不好了,文妃娘娘……文妃娘娘在出宮路上遇刺!”

一時間,宮中衆人驚愕莫名,只有蕭奉先在一旁狂笑不止。)

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34章 危機重重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4章 通風報信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序章師恩深重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31章 寶物無雙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5章 殿中論財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23章 美人高人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6章 高府夜話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0章 東坡之約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9章 遼使告哀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4章 酒肆論書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3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8章 橫生波折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章 路遇貴人第33章 無雙絕藝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28章 擊掌爲誓第9章 微服出遊
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34章 危機重重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4章 通風報信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序章師恩深重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31章 寶物無雙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5章 殿中論財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23章 美人高人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6章 高府夜話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0章 東坡之約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24章 浮出水面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9章 遼使告哀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4章 酒肆論書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3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8章 橫生波折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章 路遇貴人第33章 無雙絕藝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28章 擊掌爲誓第9章 微服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