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器械

“三位,我接到消息,倭寇劫掠東南方向三百里開外的村莊,殺傷數百人,劫掠許多財物,然後才退去。高隆鎮位於東南沿海,正是倭寇會出現的地方,編練的團練必須勇敢善戰才行,否則遇到倭寇一觸即潰,恐怕難以向家鄉父老交代。”縣令表情凝重,憂心忡忡。

“本官爲官多年,但是從來沒有做過領兵之事,對此一無所知,如果實在有困難,本官可以招募幾位軍官來幫忙編練團練,只是那樣一來,恐怕又需要更多的花銷了。”孫思秀摸着鬍鬚笑眯眯地說道,彷彿一點都不擔心倭寇。

其實孫思秀並非不擔心倭寇,只是孫家堡高大而且防守人力充足,倭寇想要入侵併非易事。

李友興也是不懂兵事,聞言只好苦笑不已。

“大人,在下喜讀兵書,頗懂兵事,願意訓練鄉勇,與倭寇作戰。”劉宇說道。

衆人聞言都是一陣詫異,紛紛轉頭看着劉宇,縣令斟酌字句地說道:“打仗可不是讀過幾本兵書就可以的,兵兇戰危,劉先生務必小心謹慎。”

“大人,在下願意與倭寇死戰。”劉宇拱手起立說道。

縣令略微沉吟,目前沒有別的人選,只好說道:“既然劉先生願意承擔重任,本縣自然沒有不允許的道理,就請劉先生負擔訓練鄉勇的重任。”

“得令!”劉宇心中暗喜,他當了鄉勇的副使之後,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發展屬於自己的勢力了,將來出了問題,也有一支力量可以依靠。

“劉先生訓練鄉勇需要的錢糧,本官自然會按月撥付,你還有什麼要求,儘管說來。”縣令既然任命了劉宇訓練鄉勇,自然要提供必要的支持。

“請大人撥付盾牌一百面,長槍一百根,腰刀一百把,弓箭一百付。”劉宇說道。

“沒問題,本官立即下個手令,你可以去縣庫裡領取所需的東西。”縣令當即讓人寫了一份手令,蓋上了自己的大印,然後交給了劉宇。

劉宇於是拿着手令去縣庫裡領取東西,看到縣庫裡坐着兩個衙役正在把守,劉宇走過去將手令給兩個衙役看,兩個衙役便磨磨蹭蹭地不肯打開庫房的大門,劉宇知道對方肯定是想要賄賂,但是劉宇並不願意賄賂對方,因爲這是公事,如果公事都需要賄賂才能完成,那麼就會養成對方的壞習慣,以後凡事都需要賄賂,不僅效率很低,耗費很大,而且敗壞吏治,非常不合理。

“我是新的團練副使,按照縣令大人的命令來領取器械,你等拖延不辦,我一定要稟告縣令大人知道。”劉宇擡出了縣令大人作爲後臺。

兩個衙役不敢再拖延,只好打開了庫門,然後領着劉宇進去了,由於劉宇沒有賄賂他們,所以他們領着劉宇看的都是陳年的舊兵器,其中盾牌大多已經腐朽了,腰刀也生鏽不堪用,至於弓箭更加是保養不足,弓弦無力。

劉宇看了之後覺得十分失望,但是他又看到旁邊還有幾個房間沒有看過,就問道:“那幾個房間爲何不讓我看?”

一個高瘦的衙役說道:“那是城衛軍的器械,你們區區團練,豈能去看?”

劉宇知道衙役故意爲難,心中不滿,只好暫且告退,劉宇原本想要去向縣令稟告此事,但是他知道如果事事都要依靠縣令督促,未免會給縣令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所以劉宇只好另外想辦法。

回到家中,劉宇想不出獲得精良器械的辦法,只好坐在房間裡發呆,他深感身邊人才不足,沒有人給自己出主意。

劉宇想不出辦法,只好暫且按下不提,過了幾天,莫師爺來找劉宇,說錢糧都已經齊備,讓劉宇儘快開始操練百姓,組織團練。

劉宇就拿着縣令大人開的文書,到各鄉去挑選合適的人,由於這樣的操練可以抵扣勞役,所以不需要給團丁銀子,只需要負擔他們的吃飯問題即可。

如此,劉宇就可以用募集的銀子去購買足夠多的兵器了,當然,弓箭昂貴,劉宇暫時買不起,只能採購鐵矛和腰刀、盾牌,劉宇讓麾下的鐵匠丁大有負責打造兵器,算是給丁大有磨練手藝的機會。

至於官府的工匠,劉宇並不信任,畢竟官府裡工匠做出來的兵器通常都是粗製濫造的,除非上官盯得緊,獎懲得力,才能做出好的兵器,否則做出來的兵器不堪使用,白白浪費了銀子。

由於有縣令大人的命令,劉宇可以讓丁大有使用官方的鐵匠鋪子,倒是省下了劉宇購買鐵匠鋪子的本錢。

劉宇又讓丁大有觀察官方的工匠之中有沒有出力肯幹的,如果有,就將一些工作分配給他們做,還給工錢。

由於官方的工匠幹活是沒有工錢的,只能吃一頓飽飯而已,所以工匠的熱情不高,做東西粗製濫造。但是劉宇給了工錢之後,工匠的熱情一下子迸發了,丁大有發現了幾個肯幹的工匠,便將一些工作分給他們去做。

至於劉宇,則帶着衙役和里正到各個鄉里去挑選鄉勇,劉宇挑選人的時候,主要看對方是否勇敢善戰,不僅身體體格要好,而且性格也要堅忍不拔,要知道鄉勇訓練不足,初次遇到倭寇,恐怕會處在下風,如果不能堅忍不拔,一觸即潰,那麼就麻煩了。

劉宇首先去的第一個鄉村叫做大良鄉,這裡百姓有三百多戶,一共有兩千多人,算是附近比較大的一個鄉村了。

在里正的帶領之下,召集了村民來應募,村民們亂紛紛地圍了過來,想要知道里正爲何敲鐘召集衆人。

里正站在一個板凳之上,面對一千多個村民,里正大聲地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根據縣令大人的命令,本縣將募集一批鄉勇,鄉勇將保衛家鄉不受倭寇的侵犯,每家都要出一丁,可以折抵勞役。”

原本每年農閒的時候,每一家都要出一丁服勞役,需要各家各戶自行準備乾糧。

“凡是參加了鄉勇的,吃飯的問題由縣裡解決。”里正知道怎麼說才能激起鄉民們的興趣。

衆人一聽可以免費吃飯,紛紛轟動了,這可以給家裡節省一個人的口糧。

第61章 新官上任第56章 計劃第231章 策論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62章 初戰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223章 投靠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142章 聚會第191章 策略第173章 造船廠第79章 貢品第276章 俘虜第132章 刺殺第176章 劫掠第74章 偷襲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85章 會議第215章 收網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65章 血戰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137章 陷害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58章 買鐵第92章 銷售火爆第8章 治病第89章 獎賞第5章 討債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9章 養蠶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8章 治病第141章 製糖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60章 回家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62章 初戰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213章 集市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213章 集市第264章 退兵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14章 密探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章 穿越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09章 巡視第203章 勝利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121章 苦戰第88章 接戰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90章 調查第96章 佩服之至第212章 滅族第215章 收網第138章 打手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67章 偷盜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93章 火炮第83章 新的欽差第92章 銷售火爆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268章 勝利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86章 伏擊第112章 流言第160章 回家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55章 偵查
第61章 新官上任第56章 計劃第231章 策論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62章 初戰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223章 投靠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142章 聚會第191章 策略第173章 造船廠第79章 貢品第276章 俘虜第132章 刺殺第176章 劫掠第74章 偷襲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85章 會議第215章 收網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65章 血戰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137章 陷害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58章 買鐵第92章 銷售火爆第8章 治病第89章 獎賞第5章 討債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9章 養蠶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8章 治病第141章 製糖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60章 回家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62章 初戰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213章 集市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213章 集市第264章 退兵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14章 密探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章 穿越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09章 巡視第203章 勝利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121章 苦戰第88章 接戰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90章 調查第96章 佩服之至第212章 滅族第215章 收網第138章 打手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67章 偷盜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93章 火炮第83章 新的欽差第92章 銷售火爆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268章 勝利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86章 伏擊第112章 流言第160章 回家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55章 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