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巡視

詩會之後,開始有高隆鎮的文人邀請劉宇去參加一些聚會,他們會在聚會上吟詩作對,議論時事,發表看法,這些人雖然並非朝廷的官員,但是不妨礙他們對朝廷的大事發表議論,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見,劉宇就將發表這些看法的文人相貌和名字暗暗記下來,然後知道了他們的需要之後,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藉此親近這些文人,希望能夠招攬幾個人才。

當然,對於這些文人來說,參加朝廷的考試成爲進士,然後當官纔是最重要的道路,不是對前途失望的人,是很難願意爲劉宇效力的。

對此,劉宇也表示理解,現在劉宇能夠提供的機會當然比不上朝廷,但是劉宇知道隨着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終究有一天會吸引到好的人才的。

此時已經接近春耕,所以鄉勇們都回去準備春耕去了,只有劉宇的家丁還在參加訓練,以及一些水手也在參加訓練。

爲了瞭解一下自己的產業管理得如何,有沒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劉宇展開了一次巡視,到各地去實際瞭解一下產業的發展。

首先,劉宇騎着馬帶着袁福天和隨從來到了養蠶的蠶房,此時蠶房已經擴大到了一千平方米大小,僱傭了二十個女工來養蠶,由於採用了抗病毒、繁殖快、品質高的蠶種,所以蠶寶寶的生長十分良好,在嚴格的衛生制度之下,女工們餵養蠶寶寶的工作十分高效。

由於劉宇種植了幾十畝的桑樹,可以採摘桑葉用來餵養蠶寶寶,又從外面購入桑葉餵養,所以桑葉的數量是足夠的。

此時,蠶寶寶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3000多隻,種羣正在發展壯大。

看到女工們很好地貫徹執行了劉宇制定的制度,對此劉宇是滿意的,劉宇認得女工裡比較年長的高九娘,高九娘曾經報告了崔家的賄賂事情,劉宇知道她是一個不貪財有信義的女人,心中十分佩服她的高風亮節,所以劉宇就專門找高九娘聊天,高九娘看到東家過來了,心中頗感幾分拘束,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了?

“高九娘,你家裡可好,日子過得怎麼樣?”劉宇問道。

“家裡還好,就是日子過得很緊張,家裡有一個老孃,三個半大的孩子,都要靠我夫妻二人撫養,錢總是不夠花。”高九娘嘆息道,臉上浮現了一絲擔憂的表情。

“嗯,我們要幫助好的工人,從今天開始,給高九娘增加每個月2分銀子的薪俸,如果高九娘願意將孩子送來我這裡讀書識字,可以讓孩子免費享用一頓午餐。”劉宇轉頭對袁福天說道,袁福天急忙一一記錄下來。

高九娘急忙眼睛紅紅地鞠躬道謝,能夠讓三個孩子少吃一頓飯,這對她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當然,因爲讀書識字導致三個孩子不能做點家務或者給別人放牛之類的工作,這是一個損失,但是與收穫相比,還是收穫更大。

看到高九娘感激的樣子,劉宇心中暗暗嘆息,現在百姓的生活還是太苦了,勉強在溫飽線上徘徊,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陷入困境中,就像一年前劉宇遇到僕人劉安病重的情況。

“還有,如果我們的工人生活有什麼困難,急需用錢,我們提供一點小額的低利息貸款給他們,讓他們能夠渡過難關,也不至於因爲貸款的利息導致家破人亡。”劉宇說道。

袁福天連連點頭,手裡拿着紙筆記了下來。

高九娘欣慰地笑了,笑得十分開心歡暢,遇到劉宇這樣好的東家,是他們的福氣。

但是劉宇並不感到滿足,他知道現在的工人有多麼需要富足的生活,劉宇這麼努力做這麼多的事情,教小孩子讀書,興辦各種產業,訓練家丁和鄉勇,都是爲了什麼呢?

以前可以說是保家衛國,那麼現在呢?

劉宇想了想之後覺得應該是利國利民,這就是他奮鬥的目標,讓百姓生活富足,讓國家強盛不衰。想要讓百姓生活富足,糧食的產量必須上去,只有便宜而且充足的糧食,才能夠讓百姓們吃得飽。

所以,番薯等高產作物必須擴大種植的面積,這是在關鍵的饑荒時候救命的東西。

糧食的價格下來之後,就需要繼續改善百姓的生活,讓百姓買到更加便宜的衣服等生活用品,提高百姓的收入,這就需要工業的力量了。

至於國家,自然是要富國強兵,對外抵抗敵人的侵略,對內國家變得富裕起來,有更多的能力幫到生活窮困的百姓。

當然,這一番道理,劉宇並沒有說給工人們聽,因爲工人們只懂得看劉宇怎麼做,而不是聽劉宇講大道理,這些道理其實可以講給袁福天和軍官們聽,激勵他們攀登更高的山峰。

看完蠶房之後,劉宇又去看番薯和桑樹種植的地方,這裡的土地比較貧瘠,屬於沒人要的地,被劉宇低價買來了,擴大種植番薯的面積。

還有參加了劉宇創立的合作社的農民,也在自己家的地裡種植了番薯,劉宇約定以每一石2分銀子的價格收購他們種出來的番薯,這個價格足以讓這些百姓獲得比往年更高的收入,大約增加了一倍的收入。

看完這些產業之後,劉宇覺得還可以,至少沒有出現重大的漏洞,一切都在按照預定的目標前進。

劉宇視察了一番自己的產業之後,回到了高隆鎮裡,此時已經是4月份了,春天的腳步已經悄悄到來,劉安此時已經是管家了,管理着家裡的幾個僕人,看到劉宇回來了,劉安急忙吩咐僕人送上熱水和毛巾。

劉宇喝了一杯熱水之後,感覺身體暖和了許多,又用熱毛巾擦拭了一下臉龐,感覺十分舒服,他就對劉安說道:“今天殺一隻豬,熬點骨頭湯喝,很久沒有吃過大塊的骨頭湯了。”

此時,劉宇的養殖場裡已經有了500頭肥豬,每隔幾天殺一隻豬吃,算得上是很奢侈的生活了,現在很多地主家裡平時都沒有肉吃的,能夠吃上白米飯就是幸福了。

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148章 謀略第63章 小本買賣第32章 對比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262章 初戰第70章 情報系統第114章 調查第187章 談判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79章 貢品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260章 謀劃第34章 演練第8章 治病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257章 上書第23章 訓練鄉勇第35章 獎勵第226章 肉搏戰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152章 報功第27章 操練士兵第127章 談判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48章 海盜出擊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51章 激戰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63章 小本買賣第160章 回家第231章 策論第213章 集市第51章 城堡第42章 番薯收穫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107章 比詩第53章 謀劃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267章 車輪戰第231章 策論第135章 提親第8章 治病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275章 激戰第258章 買鐵第245章 投靠第27章 操練士兵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96章 交戰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81章 貢品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145章 運貨第75章 勝利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121章 苦戰第234章 澳門第143章 捐贈第51章 城堡第139章 獻計第129章 商議第260章 謀劃第114章 調查第34章 演練第127章 談判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51章 城堡第131章 付錢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74章 鬱金香國的偵查第80章 欽差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82章 換人第81章 貢品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66章 賣蠶繭第128章 招兵第16章 鐵匠第173章 造船廠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62章 初戰第77章 練兵的秘訣
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148章 謀略第63章 小本買賣第32章 對比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262章 初戰第70章 情報系統第114章 調查第187章 談判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79章 貢品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260章 謀劃第34章 演練第8章 治病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257章 上書第23章 訓練鄉勇第35章 獎勵第226章 肉搏戰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152章 報功第27章 操練士兵第127章 談判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48章 海盜出擊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51章 激戰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63章 小本買賣第160章 回家第231章 策論第213章 集市第51章 城堡第42章 番薯收穫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107章 比詩第53章 謀劃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267章 車輪戰第231章 策論第135章 提親第8章 治病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275章 激戰第258章 買鐵第245章 投靠第27章 操練士兵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96章 交戰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81章 貢品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145章 運貨第75章 勝利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121章 苦戰第234章 澳門第143章 捐贈第51章 城堡第139章 獻計第129章 商議第260章 謀劃第114章 調查第34章 演練第127章 談判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51章 城堡第131章 付錢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74章 鬱金香國的偵查第80章 欽差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82章 換人第81章 貢品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66章 賣蠶繭第128章 招兵第16章 鐵匠第173章 造船廠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62章 初戰第77章 練兵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