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造船廠

劉宇賄賂梅晚秋對付佘世軍,實屬不得以,劉宇也不希望賄賂的風氣大盛,但是現在各地都是如此,劉宇也不能免俗。

當然,劉宇在大琉球島移民開墾荒地,這裡是一片空白地帶,纔好作畫,能夠從基層就建立起廉潔高效的官府,最終帶領大家過上安全、富裕的日子。

劉宇帶着袁福天、谷家和三十多個精銳家丁返回了高隆鎮,過了幾日之後,劉宇就接到了梅晚秋的信件,梅晚秋在信件裡說道,佘世軍因爲貪污受賄,所以被免除了書吏的職務,成爲了一個老百姓,從此失去了最大的權力,成爲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谷家被奪走的田地也還了回來,谷家得知此事,不免嚎啕大哭,在野外焚燒紙錢,拜祭自己的家人。谷家將田產全部賣掉,然後將所得的銀子都給了劉宇,算是補償劉宇的付出,谷家決心從此就跟着劉宇幹了,劉宇讓他往東,他不會往西。

佘世軍被梅晚秋免職之後,心中鬱悶難解,他不得不謀求起復,但是這很難,犯事的官吏想要起復,必須得到朝廷吏部的許可,佘世軍雖然在晉江城裡頗有勢力,但是沒有朝廷裡的後臺,所以想要打通吏部的關係,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雖然劉宇對此這個結果並不是很滿意,但是也只能如此了,甚至劉宇都不打算派人去暗中對付佘世軍,畢竟佘世軍代表的階層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此事至此就告一段落了。

劉宇現在攢了不少錢了,大約有將近兩萬兩銀子,他開始繼續投資擴大船塢的規模,製造更多的船隻,現在劉宇製造的船隻包括一百噸級的御風級,二百噸級的破浪級,以及二十噸級的江河級。

現在劉宇沒有盲目擴大御風級和破浪級的數量,而是先製造更多的二十噸級的江河級。

江河級的用處就是控制長江水道,以及作爲交通運輸船之用,傳達信息。

由於船隻和水手不像家丁那樣容易引起朝廷的猜忌,所以劉宇可以適當地增加船隻和水手的規模,船隻作爲一種交通工具,擁有十分獨特的地位,作爲商船使用的船隻,就像是馬車牛車那樣並不起眼,不會招來朝廷的嫉恨。

劉宇打算製造更多的八艘江河級小船,這些船隻可以方便地往來長江各個碼頭,運輸少量的貨物和人員,由於機動靈活,所以這些小船十分方便,能夠隨時出發,很快到達。

擴大的船塢需要更多的工匠,但是有經驗的造船工匠是有限的,劉宇通過牙人聘請了上百個的造船工匠,已經將東南道的造船工匠一掃而空了,想要聘請更多的造船工匠,變成了一個頗爲困難的事情。

當然,在官府朝廷的手裡,還有許多的造船工匠吃不飽飯,但是這些人不可能輕易地擺脫官府的控制,過來給劉宇幹活。

之所以官府控制的造船工匠吃不飽飯,就是因爲官府的造船官吏貪污腐化,使得經費很少能夠落到工匠的手裡,工匠連飯都吃不飽,哪裡有熱情幹活呢?做出來的船隻自然是粗製濫造的,惡性循環之下,工匠們徹底廢了。

當然,官府控制大量造船工匠的意圖,就是將最先進的造船工藝控制在手裡,不讓民間的造船工藝超過官府,自然能夠保證官府的利益。

這個設想是好的,只是執行的過程出現了偏差。

現在劉宇的產業裡,爲了防止出現貪污腐化,特地設立了一個制度,所有的工人、工匠、農民等都組織了基層的組織,他們通過選舉選出自己的代表,代表有權監督各項費用的支出,發現異常可以向袁福天和劉宇報告,這就杜絕了管理人員侵吞基層人員利益的事情。

由於制度合理,措施得力,所以劉宇的麾下戰鬥力很強。

由於工人們的薪酬能夠足額準時發放,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劉宇嘗試着向苟武雙提出招募更多的造船工匠,但是苟武雙對此也是無能爲力,造船的工匠是由工部管轄的,苟武雙無法單獨做出任何決定,只能行文給工部。

爲了招募更多的造船工匠,劉宇帶着人出去調查研究去了,他希望瞭解工匠們的現有狀況,找到吸引工匠們加入的辦法。當然,還得官府同意才行。

工匠們聚集的地方位於金陵城外,金陵城乃是節度使安在旭的勢力範圍,劉宇此去比較謹慎,專門打扮了一番,改頭換面出現在衆人面前,不敢輕易泄露自己的行蹤。

雖然上次安在旭沒有攻打劉宇的意思,但是劉宇依舊不敢大意。

三十多人騎馬疾行,很快就來到了金陵城外,這裡有一個巨大的碼頭和造船塢,遠處看去只見遼闊的江面之上船隻的骨架聳立着,流露出幾分悽美的感覺。

劉宇帶領衆人來到造船塢之外,就看到這裡有士兵在把守,劉宇派了鄭安水上前詢問,得知此處正是官府的造船廠。

鄭安水就假稱自己是來買船的,詢問造船多少錢一艘,哪知道守門的士兵根本不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只是揮手讓鄭安水離開。

看來不找到主事的人是不可能瞭解情況了,所以鄭安水就回來稟告,劉宇下令衆人在附近略微停留,吃點乾糧和清水,等待時機。

吃完東西之後,衆人休息了片刻,然後就集體來到造船廠之外,劉宇給把守的士兵每個人2兩銀子,士兵們就願意說話了,他們告訴劉宇,造船廠的主事乃是工部主事曹馬丹,此人管理這個造船廠以及所有的工匠。

這個江邊的造船廠一共有十五個大小的船塢,可以製造四百料以下的各種船隻,但是由於連年貪污腐化,導致造船廠造出來的船隻質量很差,別人都不願意要,所以只好放在這裡爛掉,工匠們拿不到足夠多的餉銀,紛紛逃亡,但是逃亡的工匠一旦被抓住,就會嚴懲,所以許多工匠只能過苦日子,不敢逃亡。

瞭解了一點造船廠的事情之後,劉宇有了想法,他請士兵去稟告曹馬丹,希望可以與他談一談。

士兵得了賄賂,自然是十分熱情的,急忙去稟告曹馬丹,曹馬丹聽說有人想要見他,心中好奇,反正無事,便讓士兵將劉宇等人帶了進來。

第146章 成親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52章 報功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80章 欽差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35章 廣州府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36章 演練第46章 招募人才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95章 船長第212章 滅族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53章 謀劃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82章 換人第86章 伏擊第6章 審案第160章 回家第81章 貢品第10章 保鏢第121章 苦戰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77章 協議第81章 貢品第172章 賄賂第196章 交戰第128章 招兵第197章 落敗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96章 交戰第135章 提親第79章 貢品第145章 運貨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48章 謀略第176章 劫掠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85章 偵查第66章 賣蠶繭第86章 伏擊第5章 討債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64章 偵查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86章 伏擊第51章 城堡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3章 通緝第92章 銷售火爆第35章 獎勵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193章 落敗第56章 計劃第235章 廣州府第244章 辯論第13章 通緝第131章 付錢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98章 新任縣令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34章 澳門第12章 埋伏第76章 獎賞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03章 免官第18章 治病第182章 反計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42章 番薯收穫第137章 陷害第98章 新任縣令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42章 番薯收穫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75章 激戰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46章 招募人才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141章 製糖第157章 福臨門第274章 鬱金香國的偵查
第146章 成親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52章 報功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80章 欽差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35章 廣州府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36章 演練第46章 招募人才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95章 船長第212章 滅族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53章 謀劃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82章 換人第86章 伏擊第6章 審案第160章 回家第81章 貢品第10章 保鏢第121章 苦戰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77章 協議第81章 貢品第172章 賄賂第196章 交戰第128章 招兵第197章 落敗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96章 交戰第135章 提親第79章 貢品第145章 運貨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48章 謀略第176章 劫掠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85章 偵查第66章 賣蠶繭第86章 伏擊第5章 討債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64章 偵查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86章 伏擊第51章 城堡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3章 通緝第92章 銷售火爆第35章 獎勵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193章 落敗第56章 計劃第235章 廣州府第244章 辯論第13章 通緝第131章 付錢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98章 新任縣令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34章 澳門第12章 埋伏第76章 獎賞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03章 免官第18章 治病第182章 反計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42章 番薯收穫第137章 陷害第98章 新任縣令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42章 番薯收穫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75章 激戰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46章 招募人才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141章 製糖第157章 福臨門第274章 鬱金香國的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