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百多個流民來到營地之後,自然有道士上來傳教,宣揚與人爲善的道理,給流民們一些精神寄託。
然後,鐵娃就安排這些流民出去幹活,幹活有錢拿的,很受流民們的歡迎,他們首先學習如何使用水泥和磚頭砌牆,這是修建城堡的第一道工序。
然後,他們就開始給附近的農民們修建水渠,讓農民們可以種植更多的田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這些流民知道,如果當初自己的田地裡也有這樣的水渠,就不會因爲乾旱而失收了,更加不必逃荒了。
爲此,這些流民知道自己學會了一項手藝,心中十分震撼。
葛長虹由於年紀小,被收入了萬物書院裡學習,食宿免費,還有衣服和零花錢發,葛長虹學起識字來速度很快,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葛長虹就學會了基本的文字,還學會了查字典和自己讀書。
葛長虹很快就對如何收容流民感了興趣,他開始研究如何改變流民們的命運,其中固然有鐵娃所說的三點,改變環境、改變社會和改變自己,但是葛長虹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更加深入地挖掘其中的道理。
像是鐵娃這樣的流民收容隊,劉宇一共派出了三支,江北道兩支,東南道一支,因爲東南道的流民經過大半年的收容之後,數量已經很少了,只有江北道的流民沒有經歷過收容,數量還是頗爲可觀的。
葛長虹逐漸熟悉了流民收容的程序,他渴望對此作出創新,提高流民收容的效率,他也經常與鐵娃討論流民收容的事情,葛長虹逐漸變成了一個流民收容的專家。
首先做出改變的是流民的食物大餅,大餅製作簡單,但是保存的時間就不是太長,十天半個月還是可以的,更長就有些麻煩了。
葛長虹希望做出一種保存時間更長,熱量更大的食物,在劉宇兌換的書籍裡,就有這樣的食物,那是一種工廠化製造出來的東西,使用了較爲複雜的工藝,還使用了馬口鐵的封裝技術,這叫做罐頭,可以保存一年時間甚至更久。
每一個罐頭裡都有番薯或者大米,還有魚肉或者豬肉,這些食材經過高溫煮過之後,封裝到了罐頭裡。
爲此,劉宇讓葛長虹建立了一個食品加工廠,專門用價格低廉的魚肉或者豬肉來製造罐頭,這些魚肉和豬肉都是不那麼新鮮的,但是並不會腐爛變質,品質上還是有保證的。
一些需要劉宇兌換的機器,劉宇也幫忙兌換出來了。
開辦工廠的資本,由劉宇借給了葛長虹,約定五年分期償還。
食品加工廠的第一批產品魚肉罐頭順利出品了,劉宇品嚐過之後,感覺味道還可以,鹹鹹的,油油的,熱量十分充足,完全可以充當流民們的食物,就是價格略高一些,劉宇下令採購了一千兩銀子的魚肉罐頭,一共是五萬個魚肉罐頭,可以供八百多人食用一個月的。
從此,給流民食用的大餅徹底被魚肉罐頭取代了,這種魚肉罐頭的熱量更高,更加適合流民們食用。
流民們需要經歷過長時間的旅途遷徙,需要更多的熱量來保證身體的所需。
葛長虹做的第二個事情就是教導流民們識字,葛長虹知道這是改造流民的第一步,只有識字明理,才能夠達到改變自身的目的。
爲此,葛長虹不僅自己學習,而且每天都堅持到流民營地裡給流民上課,教導他們識字。
這些流民們學習的能力和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積極,有的人懶散,對此,葛長虹就先教積極的,然後讓積極學習的人去教懶散的,如此一個傳一個,一個幫一個,一個帶一個,慢慢地成績就出來了。
之前很多流民都有等、靠、要的想法,等待別人的幫助,依靠別人的施捨,主動討要別人的財物,如此學習之後,他們逐漸改變了這種想法,開始積極地改變自己的人生。
葛長虹的事蹟上了馮有利主導的高隆日報,這份報紙目前產量很低,只有上百份,其中幾份會張貼在流民營地裡,向流民們宣傳自己的政策,流民們看到葛長虹憑着自己的努力,小小年紀就成爲了工廠的老闆,賺取了不菲的利潤,心中很受刺激,許多人因此而發奮努力。
由於劉宇給鄉親們開鑿水渠,修橋補路,所以高隆鎮附近變成了一個很富裕的魚米之鄉,許多鄉親們因此而躲過了乾旱,沒有淪爲流民。
這些工作原本是自己做的,現在劉宇幫着做了,受到了廣泛的讚譽。
爲此,苟武雙將劉宇的事蹟做爲典型,向朝廷稟告請求嘉獎,朝廷也知道劉宇做了很多的好事,爲此也下令嘉獎,給劉宇一面錦旗,以表彰劉宇的功績。
隨着轉運了更多的流民到大琉球島,大琉球島的人力資源情況有了好轉,至少造船廠、鍊鐵廠和武器工廠都能夠保證開工了,源源不絕的產品製造了出來。
此時,廣州府裡的潘家也派了船隊過來運輸貨物了,潘家的船隊由八艘四百料的廣船組成,上面懸掛了潘家和劉字的旗幟,上面的水手都是劉宇的軍官一手訓練的,戰鬥力頗爲強悍。
潘家的船隊來到大琉球島之後,劉宇爲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邀請他們赴宴。
潘家的船隊在一片熱烈友好的氣氛中裝滿了貨物離開了大琉球島,朝着南方駛去,一路有驚無險,終於順利地來到了廣州府,上好的火柴、瓷器、生絲、鹽和糖都賣出了高價,這一下讓潘家見識到了劉宇貨物的威力,簡直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щшш ✿ttκan ✿¢ ○ 那些沒有與劉宇合作的勢力得知此事之後,心中也不由後悔,畢竟廣州府裡的世家大族門第觀念不像北方的世家大族那樣嚴重,他們更加看重經濟上的利益,所以很多世家大族都有了與劉宇合作的想法。
澳門的愛德華先生得知此事之後,心中也不由暗暗懊悔,原本他是可以從劉宇的手裡拿到貨的,卻因爲條件談不攏而作罷了,白白損失了豐厚的利潤,真是後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