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製糖

爲了更好地發展製糖的事業,劉宇開始派人去各地查詢甘蔗的價格和數量,他需要大量的甘蔗用來製糖。

由於劉宇在附近發展了比較完善的情報系統,所以各地的甘蔗的數量和價格紛紛彙報而來,劉宇坐在高隆鎮之中,就瞭解了各地的甘蔗價格和數量。

甘蔗的價格並不是很高,大概是每斤5文錢,其中運輸的耗費佔據了大頭,在甘蔗的產地嶺南價格更低得多。

當然,這裡的甘蔗價格較高,也是因爲運輸過程裡消耗頗大。

這個價格的甘蔗還是可以接受的,劉宇就讓人買了幾十斤甘蔗過來,準備嘗試一下壓榨甘蔗製糖的事情。

此時,劉宇交給了袁福天去處理,袁福天欣然領命,這代表他在劉宇心中的重要度更高了幾分。

採購的甘蔗在袁福天培訓的工人操作之下,放入了機械的軋輥之中,隨着蒸汽機緩慢轉動,帶動軋輥慢慢將甘蔗壓榨,糖水就順着機械的口子流了下來,流入了放在下方的一個大瓦罐之中。

經過了彷彿的三次壓榨,甘蔗已經被壓成了廢渣,九成的糖水都流入了下方的大瓦罐裡。

然後,袁福天讓工人拿來劉宇兌換的活性炭,進行澄清,經過活性炭的澄清之後,糖水變成了雪白的顏色。

然後,工人用大鍋煮熬糖水,將糖水煮成了雪白色的糖粒,工人將雪白的糖粒收集起來,就變成了白砂糖。

一包包的白砂糖躺在了倉庫之中,等待販運出去銷售。

這種製糖的方法出糖率更高,一般的人工和畜力製糖,出糖率只在五成到六成之間,而劉宇的機械製糖法出糖率在九成以上,這一點就是巨大的差別了。

而且,由於劉宇有成熟的澄清糖的辦法,製造出來的糖雪白,賣相很好,只憑這一點,就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

幾十包白砂糖加入了新的貨物清單之中,販運到晉江城裡去出售,那裡有錢人更多,更加容易賣出去,也能夠更好地測試出市場的反應。

白砂糖在熱鬧的氣氛之中放到了最顯眼的貨架之上,孫家店鋪的夥計們紛紛吆喝着:“上好的白砂糖了,雪白的白砂糖,味道純正的白砂糖,只賣一百文一斤。”

一百文一斤的價格實在是很高,但是白砂糖的品質是真的好,買如此高價也是正常的。

孫家的店鋪裡經常有富貴人家出沒,他們都喜歡到孫家店鋪裡採購火柴、蠶絲、瓷器、食鹽等貨物,因爲這些貨物品質上乘,符合他們奢華的生活需要。

這天,馮秋雨的夫人與幾個閨中密友結伴出行,她們乘坐馬車來到了孫家店鋪門外,然後嘻嘻哈哈地笑着下了馬車,結伴走入孫家店鋪裡。

一入店鋪,就看到在最顯眼的位置放着幾包雪白的東西,一粒粒的像是食鹽,馮夫人等人已經習慣了孫家店鋪裡出售的雪白的食鹽,她們都買了不少回去用,感覺味道很好,不帶一點苦澀。

現在看到了這幾包東西,馮夫人就笑着對夥計說道:“這是什麼?是新的食鹽上市了嗎?”

夥計微笑回答道:“夫人,這是我們店鋪裡新上市的白砂糖,很甜的,你嚐嚐。”

“白砂糖?!”這幾個女人都震驚了,她們當然見過別的糖,無不是紅色或者黑色的,雜質很多,味道不夠純正,雖然也很甜,但是沒有那麼的甜。

夥計用一個小勺子舀了一點白砂糖放在了馮夫人的面前,夥計說道:“請夫人嘗一嘗,這種白砂糖不僅顏色雪白,而且味道濃郁,很甜!”

馮夫人拿過勺子放入嘴巴里一嘗,就感覺一股濃烈的甜味充斥着口腔,一種開心和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味道太美了!

等到口中的白砂糖慢慢融化,馮夫人已經決定一定要買幾斤白砂糖回去給家人嚐嚐,如果不嘗一嘗這種新上市的白砂糖,她擔心自己會成爲富貴人家之中的嘲笑對象了。

於是,馮夫人以及其他的幾位夫人當即買了幾斤白砂糖。

夥計做成了買賣,心中自然是大喜,笑着包好了白砂糖,然後熱情地送到了門外的馬車之上,還在每一個包裝上面寫下了主人的名字,免得搞錯了。

這種新款白砂糖的上市,登時引起了晉江城之中富貴人家的轟動,所有的富貴人家都知道了這種神奇的白砂糖,顏色雪白,味道純正,沒有任何雜質,完全就是白砂糖之中的珍品!

隨着這種白砂糖的暢銷,富貴人家之間的交際圈裡,就出現了沒有白砂糖就沒有聚會的情況,如果聚會之中,主人不提供一點白砂糖的飲品,那將會是很丟臉的事情,白砂糖的價格登時炒到了天價,高達兩百文銅錢一斤,比正常的價格高了一倍。

由於白砂糖的暢銷,導致了晉江城裡其他賣糖的店鋪裡貨物滯銷了,這些賣糖的店鋪雖然心中有所不滿,但是又不敢直接挑釁孫家的權勢,只好暫且按捺下焦急的心情,看看事情後續如何發展。

能夠經營糖產業的人家,自然也是有後臺有實力的,但是這些人家的實力通常都在兩廣、福建、四川等地,在東南道之中,他們的實力較弱,無法對孫家和劉宇等人的聯合體發起挑戰。

幸好劉宇沒有完全變革食糖產業的意思,沒有大規模生產大量的白砂糖衝擊市場,而是保持了剋制的心態,穩打穩紮,一點點發展壯大。

由於白砂糖的暢銷,讓很多的富貴人家見識到了劉宇的能力,他們都知道劉宇乃是剿滅了海盜的英雄人物,不僅武力強悍,而且生產的產品也十分暢銷,財力雄厚,如此的地方豪強,本該是各人熱情邀約的對象。

於是,就有很多的富貴人家再次發請柬給劉宇,邀請他去做客或者參加聚會,希望認識這位東南道的新貴,或許可以與他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由於邀請的人很多,劉宇只能挑選着參加這種聚會。

第14章 學生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3章 訓練鄉勇第193章 落敗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46章 成親第161章 做媒第244章 辯論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8章 治病第257章 上書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0章 保鏢第39章 獎勵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82章 換人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171章 逼問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276章 俘虜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7章 邀請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86章 伏擊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3章 出發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60章 謀劃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231章 策論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35章 提親第99章 新船下水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197章 落敗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52章 報功第8章 治病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234章 澳門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26章 肉搏戰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114章 調查第8章 治病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89章 獎賞第103章 免官第230章 聚會第51章 城堡第86章 伏擊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45章 運貨第249章 超越第181章 跟蹤第129章 商議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82章 反計第13章 通緝第63章 小本買賣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07章 比詩第22章 器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35章 廣州府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31章 付錢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82章 換人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1章 苦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21章 苦戰第24章 衝突第162章 崔世勳第82章 換人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262章 初戰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39章 收攏流民
第14章 學生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3章 訓練鄉勇第193章 落敗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46章 成親第161章 做媒第244章 辯論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8章 治病第257章 上書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0章 保鏢第39章 獎勵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82章 換人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171章 逼問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276章 俘虜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7章 邀請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86章 伏擊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3章 出發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60章 謀劃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231章 策論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35章 提親第99章 新船下水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197章 落敗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52章 報功第8章 治病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234章 澳門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26章 肉搏戰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114章 調查第8章 治病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89章 獎賞第103章 免官第230章 聚會第51章 城堡第86章 伏擊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45章 運貨第249章 超越第181章 跟蹤第129章 商議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82章 反計第13章 通緝第63章 小本買賣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07章 比詩第22章 器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35章 廣州府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31章 付錢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82章 換人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1章 苦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21章 苦戰第24章 衝突第162章 崔世勳第82章 換人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262章 初戰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39章 收攏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