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策論

苟武雙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說道自己嘔心瀝血地治理地方,不畏艱險地擊潰海盜,苟武雙不禁深情地說出了心聲,他隨即說起今天的聚會,希望大家能夠暢所欲言,寫出一份言之有物的策論。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衆人的歡迎,特別是崔氏勳和李慶壽,兩人知道劉宇做詩詞的能力很強,他們在這方面很難超過劉宇,但是寫策論和寫詩詞不一樣,策論需要很強的政策理論功底,這可是這些世家弟子的長處啊!

梅晚秋說道:“我們現在面臨的局面就是東南道的稅賦日益減少,而敵人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導致整個形勢都陷入了困境之中,你們之中,誰能夠解決這個困境,誰就可以贏得今天的頭名,獎勵就是我和苟大人的一幅字畫。”

衆人一聽,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寫出一篇優美而又言之有物的策論,其中以崔文龍、孫再香、崔世勳、李慶壽等人最爲積極。

此時,船隻已經緩慢地離開了碼頭,朝着煙波湖駛去,船隻在瀰漫着薄霧的煙波湖裡靈巧地滑過,船隻兩旁水波盪漾起來,化作一圈圈碧綠色的漣漪。

衆人看向窗戶之外的湖光山色,看到一望無際的碧波湖面,心情登時開朗起來。

外面傳來了歌姬們的歌聲,悠揚動聽的歌聲暫時打斷了衆人的名利之心,讓衆人都陷入了愉悅的心情之中。

聽着歌聲奏罷一曲,衆人這纔回過神來,於是衆人紛紛走到案几之前,提筆寫下了自己的策論。

衆人寫罷,將自己的策論交給苟武雙,請他品評一番。

苟武雙手裡拿着衆人的策論,說道:“策論和詩詞不同,詩詞需要優美動人,韻律美妙,但是策論則需要說服力強,而且還要能夠施行,我的意見是大家提出自己的觀點,互相辯論一番,誰能夠佔據優勢,誰的策論就是最佳。”

崔文龍一聽就興奮了,說道:“我先來,我的策論是練強軍、增賦稅,其中練強軍和增賦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增賦稅,纔能有錢練強兵,練好了強兵之後,就有了對付海盜們的底氣,如果能夠將海盜們趕出東南道的勢力範圍,大家的生意更好做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財源,如此就能夠改變目前東南道的被動局面。”

說罷,崔文龍得意地看了看衆人,似乎對自己的策論十分滿意。

李慶壽聞言搖頭不已,崔文龍見了心中暗暗腹誹,卻不敢當面挑戰李慶壽的威嚴。

旁邊孫再香可不會給崔文龍面子,他說道:“崔公子此言差矣,想要練強軍,就需要提拔重用合適的將領,想要增賦稅,就需要改變官吏們貪污的習慣,否則,增加的賦稅都被官吏們貪污去了,哪裡還有錢來練兵?如果練兵的銀子都被當官的貪污了,哪裡還有錢來操練士兵?所以,澄清吏治纔是最重要的。”

此言一出,衆人都是暗暗點頭,崔文龍被辯駁的啞口無言,竟然無法反駁。

“如何澄清吏治呢?”崔文龍不甘心地問道,希望找到對方言辭之中的破綻。

“想要澄清吏治,自然要加強御史言官的監督,選拔任用賢明的大臣,趕走小人和姦臣。”孫再香說道。

崔文龍一聽也不過是如此,撇撇嘴說道:“這些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沒有什麼新意,說是要澄清吏治,其實根本不可能做到,大家都是當官的,誰不曾貪污一些銀子,只憑這一點就治人之罪,恐怕很難服衆。”

崔文龍所說的雖然也有道理,但是這些話私底下說可以,不能公開說。

孫再香自然知道崔文龍所說的有道理,如何這麼簡單就刷新吏治,那麼天下就沒有難辦的事情了。

正當兩人爭論不休的時候,崔世勳說話了:“以我之見,最關鍵的就是控制好銀子的使用,這個工作原本是由戶部主導的,各個地方的銀子使用是由各地的官吏主導的,想要銀子用到合適的地方,就必須加強官吏之間的制衡,實行集體負責制,每一個重要的官吏都應當參與其中,免得某個人就做出了決定,如此,就可以避免很多貪污腐化的事情。”

衆人一聽這個辦法,心中暗暗叫好,這個辦法也是比較出色的辦法了。

李慶壽看到衆人臉上紛紛露出佩服的表情,心中暗暗冷笑,說道考進士當官,他或許不如崔世勳,但是說道策論,崔世勳拍馬也趕不上他。

“制衡?這只是癡人說夢,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官官相衛嗎?想要讓官吏去監督官吏,難道他們不會互相勾結在一起貪污嗎?依我看,只有選拔合適的人才,才能夠避免貪污。如何選拔合適的人才呢?這就需要改革人才選拔的體系,目前選拔人才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進士考試,第二個就是世家的推薦,這兩個辦法都不夠好,考試只能考出學子們的學問水平,但是無法考出他們的道德水平,推薦的辦法倒是考慮到了道德水平,只是不夠公平公正,導致很多非世家的子弟無法當官,所以,選拔官員需要考試和推薦並舉,缺一不可。”李慶壽說道。

此言一出,衆人都是大驚失色,選拔官員的制度乃是朝廷最重要的事情,一旦改革,就會觸動衆多人的利益,李慶壽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竟然膽敢對朝廷選拔任用人才的制度發表了一番看法。

但是李慶壽的策論倒是很吸引人,因爲成功的機率不小,而且還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可謂是一篇不錯的策論了。

苟武雙看了看衆人,說道:“還有誰想要發表自己的看法的?”

劉宇此時終於咳嗽了一聲,說道:“我說兩句吧,之所以官吏能夠貪污,就是因爲缺少了監督,誰來監督呢?當然不能是別的官吏,否則官官相衛的事情一定會發生的,所以,監督官吏的人必須是百姓,只有百姓纔不會容忍官吏的貪污,畢竟這相當於容忍官吏們在百姓的身上吸血。這就是我所說的民主,國家大事必須由百姓們選出來的官吏處理,如果官吏們做的不夠好,百姓們就可以罷免這些官吏,如此,根本就不會發生大面積的貪污腐化事件。國家有了銀子,而且銀子使用到了合適的地方,自然就可以練出強兵,然後就可以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

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57章 上書第1章 穿越第34章 演練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12章 滅族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67章 偷盜第40章 賣蠶繭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3章 訓練鄉勇第56章 計劃第259章 造戰艦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26章 赴宴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5章 討債第16章 鐵匠第75章 勝利第268章 勝利第73章 招募人手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92章 銷售火爆第74章 偷襲第213章 集市第80章 欽差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45章 投靠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249章 超越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64章 偵查第197章 落敗第259章 造戰艦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27章 談判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59章 王大將軍第165章 血戰第16章 鐵匠第95章 船長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60章 趙無極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37章 陷害第212章 滅族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16章 鐵匠第1章 穿越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45章 投靠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81章 跟蹤第148章 謀略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109章 巡視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266章 激戰第49章 奪門第168章 和解第32章 對比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41章 製糖第4章 寄賣火柴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81章 跟蹤第235章 廣州府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38章 打手第14章 學生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89章 械鬥第124章 刺殺第124章 刺殺第214章 密探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14章 學生第37章 收到任務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
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57章 上書第1章 穿越第34章 演練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12章 滅族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67章 偷盜第40章 賣蠶繭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3章 訓練鄉勇第56章 計劃第259章 造戰艦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26章 赴宴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5章 討債第16章 鐵匠第75章 勝利第268章 勝利第73章 招募人手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92章 銷售火爆第74章 偷襲第213章 集市第80章 欽差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45章 投靠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249章 超越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64章 偵查第197章 落敗第259章 造戰艦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27章 談判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59章 王大將軍第165章 血戰第16章 鐵匠第95章 船長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60章 趙無極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37章 陷害第212章 滅族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16章 鐵匠第1章 穿越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45章 投靠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81章 跟蹤第148章 謀略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109章 巡視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266章 激戰第49章 奪門第168章 和解第32章 對比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41章 製糖第4章 寄賣火柴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81章 跟蹤第235章 廣州府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38章 打手第14章 學生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89章 械鬥第124章 刺殺第124章 刺殺第214章 密探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14章 學生第37章 收到任務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