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

一張玄聽了這些話,也不反駁,只是搖頭,輕聲說道:“佛法或有可取之處,但沙門卻有他念,如今北地之中,又有許多戰亂,此番難上,貧道曾見許多慘狀,又見諸多貧瘠之地,然有一點,卻殊爲奇異,便是布衣慘地,多有道門之人進出,而那統兵掌權的營地,往往由僧人來去。”

“哦?”陳止眼神微微一動,馬上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張玄的這個話,其實也是想要影響陳止的判斷,卻不再是從單純的佛家習慣出發,而是在暗暗觸及陳止這般身居一角的實權官僚,最爲重視的地方。

那布衣散落之處,其實說的就是流民,其中多道人,這就是屬於用於自黑的意思了,因爲在過去的歷史上,但凡有民衆散居之處,多有五斗米教徒出沒,傳教拉人,漸漸形成規模,那黃巾之亂就是如此發生的。

可見道人進出,絕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放在流民軍中,可就不一樣了。

“道長這話說的有意思,”陳止眯起眼睛,笑道:“這五斗米教徒時有蠱惑人心之言,昔年有張角三人,以太平道聚攏人心,乃成叛軍,糜爛幾州,這前車之鑑尚在,道長卻提起道人走出走入落難百姓之地,豈不是提醒陳某,要提兵前去鎮壓,以剪除這個隱患?”

“府君何必明知故問?”張玄搖搖頭,用頗爲誠懇的語氣說道:“道門四散,良莠不齊,便如天下之人,有好有壞,此乃天道所鑄,人無扭轉之能也,道門些許邪門,走了歪路,必爲後世唾棄,無可厚非,然今日之局面,冀州糜爛,流民從賊,或爲異族前驅,早失之其純,加上羯人石勒入之,更見其亂,乃至有一統州郡之勢,此時若有那被你道門本意之人行走其間,無疑能分化瓦解其力,對朝廷而言可是好事!”

陳止輕輕敲了一下桌面,問道;“這豈不是對那羯人石勒而言,也是個好消息?”

張玄直言不諱的道:“石勒,匪也,這般人物本就該滅殺的,其人眼下不過佔據了冀州一角,哪裡能成氣候,若是流民一散,反而能讓此人壯大,令朝廷難以剿滅,那隻能說明朝廷已經不對了。”

邊上的李始聽了這話一愣,然後又是擔心,又是若有所思。

陳止卻笑了起來:“這位道長倒是好大膽子,在我面前說這樣的話來,不過如此一來,不也顯得道門確實有隱患麼?你這是爲了貶低佛門,連自家都不放過了?”

“我道門些許誤入歧途的人,雖可能引起人禍,但其實還都在明處,”張玄也不否認,反倒是話鋒一轉,又將話題朝着沙門僧人引導過去,“而僧人往往擇選一二權貴,將他們發展爲佛徒,然後藉此爲力,正大光明的強行推動,令我華夏道統因而扭曲!而且這般作爲,便是朝廷上的有識之士看得出來,也無力扭轉,蓋因推行的背後,往往都有背景,想要根絕,唯有防微杜漸,將種種隱患,斬殺在苗頭上!”

陳止想了一下,回憶着自己見過的,以及歷史上的一些佛門做法,不由暗暗點頭,嘴上則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隨着世家子過來的高僧,其實是想要讓陳某信佛,纔過來的?”

“定然是有這個目的的,而且……”張玄說話間,這話題猛然一跳,“府君將我二人請到此處,不也有詢問冀州局面的意思麼?”

陳止點頭道:“不錯,你們這一路過來,走的乃是冀州之路,我聽說那邊局面又有變化,不知情況如何了,以道長的見識,應該是有看法的吧。”

“那貧道就獻醜了,”張玄也不客氣,“當下冀州的局面,看起來混亂,其實已經分明,隨着石勒入侵,並且圍困趙國,橫掃三郡,威望已經建立,更是收編了諸多流民兵馬,隱隱在冀州西邊站穩腳跟,而東邊的江都王,本是朝廷派過去,讓他剿滅冀州叛亂的,卻因種種願意,裹足不前,坐視賊人做大,而今在朝廷強令下,纔有要出兵的意思,這還是趙王世子求得朝廷的關係,但以江都王治下幾郡的局面來看,很難能破石勒了,除非有外力相助。”

“道長倒是胸有丘壑,一句話便點出局勢,可趙王世子既然去求助,總歸會得朝廷相助,除了江都王的兵馬,恐怕周圍的軍鎮,包括我這代郡在內,都會接到命令,更不要說喲兵馬直接從洛陽出……”

“太守誤會貧道的意思了,”張玄淡淡一笑,“貧道想說的,其實不是軍爭強弱,而是發現這沙門僧人的動向,那江都王駐紮之地,有僧人進出,而石勒行軍的路上,也有僧人傳法,甚至貧道等人爲了安全,曾經繞道一地,聽說爲那濟陰太守祖府君駐紮,居然也能看到僧人進出世家大宅!”

陳止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來,他說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僧人,不管官府、藩王,又或者賊寇,但凡有些權柄,佔據了地盤,就都會過去拜訪?”

張玄點頭道:“當時如此,這般行徑,已經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了,毫無本心可言,乃是爲了傳法,全然不分好壞,所以僧人來了府君此地,必然也有僧人去往王使君那邊,或許連塞外的鮮卑人,他們也不會放過!”

說着,他忽然頓了頓,這才道:“或許,鮮卑人、羯人這般的人物,更受他們青睞也說不定,畢竟這些人固有飽讀經書之人,但大部分卻不沐華夏道統,更容易得沙門之法!”

陳止眉頭皺起,因爲他很清楚,張玄的這番話不是危言聳聽,在原本的歷史上,佛教與異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相得益彰,對中原地區的影響,可謂深遠。

不過,他同樣很清楚,張玄的這些話裡面,也有他自己借題發揮的內容,便點頭道:“道長說的不錯,但你一路北上,人員可不多,又要顧慮自身安全,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手派出去打探情況,所言所說難免就有推測的成分,好在今日就能見到不少高僧,不如晚宴的時候,與他們交談一番,如何?”

這般情況,張玄只能點頭應下,隨後二人告辭,準備着晚宴的事。

整個城市,都在爲此忙碌着。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