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

承景二年,也就是江左朝廷的建嘉五年,着實發生了不少的事。

先是王敦的荊州大治,將一衆賊匪清出了荊州地界後,開始大肆擴兵,緊接着石勒的兵馬南下徐州,一口氣將那江北的地盤都給打了下來,這還不算,轉臉青州曹嶷便領軍南下,最後反而接連慘敗,一個青州軍閥,在徐州邊界沒了性命。

隨後,石勒用了半年的時間,慢慢收拾了青州境內的抵抗勢力,將這個大州納入了統治之下。

至此,這石勒就成了北方除了玄甲軍之外最爲強橫的勢力,地盤橫跨冀州、司州、兗州、青州和徐州。

真要是嚴格算起來,這幾個州都是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開發完善的土地,過去無論是哪一個漢朝,都對這幾個州重點開發,隨手因爲天災人禍,如今有了很大的損傷,但底子還在,嚴格算起來,比之有幽並之地可是好上太多了。

因此石勒這一納了青州,周遭的勢力全部警惕起來,尤其是那江左朝廷,更是如臨大敵,連帶着對王敦的一些過分要求都答應了,就是要讓他在荊州防守,在合適的時機,北上司州。

不過,就在這江左覺得大禍臨頭的時候,終於有了一個好消息傳來,說是那石勒和自己的侄子石虎爆發了矛盾,雙方有了兵斗的跡象。

又過了不久,石勒居然在鄴城被人偷襲,因此重傷,據說一度生死不知,養傷期間,石氏地盤的東邊再起波瀾,那石虎居然直接扯起了一個清君側的旗子,說是有奸臣聶道仁,整日裡在石勒身邊搬弄是非,要將之誅滅,於是領軍殺向了鄴城。

這一場兵災,可謂複雜異常,到了最關鍵的時候,石勒那年僅十歲的長子石興出面,凝聚人心,號召各地兵馬,拱衛鄴城。

便在這般情況下,周圍的各方勢力,都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從石氏的地盤上找點便宜佔佔。

其中最爲熱衷的,正是不久前剛剛丟了徐州的江左朝廷。

當初徐州沒守,是因爲種種原因相互制約,可等事情過後,卻又有諸多矛盾爆發,也有人想要抓住機會,能拼搏一下,最好的結果,就是藉此得到了政治優勢。

其中又以北方南下的士族最爲熱衷,只不過江左朝廷中,如今各方勢力相互拉鋸,局面十分複雜,各方相互僵持之下,根本難以如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是隻能求助於外。

於是一個由陸家領頭的使節團就這麼出現了,使節團乘船北上,在幽州海岸停靠之後,就馬不停蹄的抵達了薊縣。

只是當前正是幽州都督府改組時期,陳止偏偏還不在薊縣,去西邊的幷州視察去了,這使節團不得不暫時等待。

那使節團的正使陸謙,卻沒有因此而消停的意思,他深刻的意識到,目前幽州正轉向積累和建設,想要讓他們答應相助,哪怕只是口頭上的支持,都十分不容易,所以便打算上下打點一番。

恰好,他們陸家在這幽州也是有佈局的,族中的一個子弟,如今還在將軍府,現在該叫都督府出仕,於是便主動聯繫起來。

後來又通過這個子弟,聯絡上了都督府的其他官吏,就定了個時間見面。

見面的地點,是城中一家頗爲有名的茶肆。

“九叔,”陸建早早的就等在裡面,見到了陸謙來了,便起身相迎,然後便給他介紹了身邊幾人,“這位乃是張景生,這位是王構,二人乃是侄兒的好友,其族如今也在江左。”

陸謙心中一動,看着王構,不由生出念想,卻不張揚,隨後入席。

衆人天南海北、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的說了一通之後,也是酒過三巡了,這話題終於轉移到了當前的時事,最爲要緊的,當然便是那冀州事了。

“只是這石興既然都被推出來了,想來那石勒是真的重傷難行了,甚至都已經難以理事了,所以纔會讓一個半大孩子出面主持局面。”王構先就議論起來。

如張景生、王構這般尋常的官員,沒有密諜司之類的內幕消息,只是靠着猜測和一些其他渠道泄露過來的隻言片語,做出了大致的判斷。

不過,他們這些官員也只是窮極無聊,找些事作罷了,最近因爲將軍府改組,朝着都督府轉變,原本的很多官員在官職上都有了提升,每日裡忙裡忙外的就是爲了一個晉升名額,可謂辛苦,以至於對外界的變化,都不怎麼關注了。

也實在是冀州石氏離着幽州太近了,纔會被他們注意,只是談論石勒時候,卻不見這些有什麼敬畏之念。

這卻是讓陸謙心底大爲感慨,要知道他們江左,如今提起石勒之名,不能說是心驚膽戰,但多數人還是憂愁深重,就是擔心這位自封的趙王,真要是沒什麼時候,那麼一旦平定了石虎的叛亂,下一步定然就是南下江左,那可就沒什麼安寧日子了。

但聽這幽州的年輕官員交談,不僅任何畏懼,反而還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意思,連石勒這般梟雄,都隨意點評。

尤其是聽到王構那一句,更是感慨萬千——

“他石勒就算是死了,下面的侄子和兒子爭奪,也必然不敢有謀劃幽州的念頭,倒是咱們到時候該怎麼?是支持一方,還是分化打壓,或者乾脆就趁此機會,直接拿下冀州?”

倒是陸建見這問題越扯越遠,咳嗽了一聲,便收住了話題,然後直言道:“我這叔父此番過來,其實就是爲了這件事,那石勒之前侵佔了徐州,而今內部動亂,朝廷便想着藉此機會,將徐州奪回來,況且這也是爲了都督着想……”

他既然是陸家之人,這些事是免不了的,不過張景生聽着,就不免暗暗搖頭了,畢竟當初石勒攻伐,你們毫無動靜,白白把地讓出去,現在又要搶回來,而且聽這意思,還沒有多少兵馬可用,想靠着玄甲軍支援,怎麼想都不對勁。

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諸使皆來,卻不得入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
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諸使皆來,卻不得入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