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

因爲在場的都是族中兄弟,如今王家可以說是一分爲二,至少在表面上如此,所以這留在江左都城的王氏族人,便就越發團結起來,對外口徑也越發統一,內部的口風很緊。

王導也就不怕說出一些比較犯忌諱的話,況且在場的人,都是最親近的幾個族中兄弟。

不過,他這些兄弟聽了此言之後,一個個卻面面相覷,緊跟着就都露出了擔憂之色,又有一人說道:“若是有曹阿瞞的志向,那豈不是這大漢時日不多了?那冠軍侯的世子,如今可也有些歲數了,聽說自幼聰穎……”

聽到他這麼一說,其他人也是面色嚴峻。

倒是王導擺了擺手,說道:“今日所言,還是不要涉獵這些的好,況且有這志向,亦是吾等猜測,況且世事常變,不可以一定之,此番北去,名爲請教,實際上還是爲了拖延時間,順便,還要籌謀一番,以防萬一。”

衆人聽他這般說法,便都明白過來,知道王導此番過去,恐怕也有要在北邊爲王家留下一支的念想,至少也得留個後路。

畢竟那北方的強勢,任誰都能看得出來,那位徵北都督冠軍侯,除了沒有一個正統名號之外,已經全名凌駕於其他勢力,也就是先皇的一絲舊情,還能作爲約束了,否則當前是什麼局勢,着實難料。

說着,一羣人便對此謀劃起來,你一言我一句的提建議。

說到最後,王導又道:“對了,讓羲之隨我同去,他不是最近都想要拜師麼?冠軍侯的書法造詣天下聞名,若是想要學書法,哪裡能夠繞開?若可拜之爲師,實有諸多利處,畢竟如今那位冠軍侯真正承認的學生,也就是陳蟄等幾人而已,而且嚴格算起來,羲之與冠軍侯還有一面之緣。”

聽得此言,衆人都點了點頭,不少人更是露出了笑容。

“羲之自幼聰慧好學,乃是一等一的爲學種子,便是冠軍侯必也欣賞,若能拜入其人門下,那對我王門而言,也是一大喜事。”

話說到這裡,基調就已經訂好了,王導也就不再多言,隨後幾日整個王家就都忙碌起來,爲他的出行做着準備。

幾個年輕的子弟從各處聚集過來,他們都會隨同這次的使節團北上,面見那位稱霸北地的冠軍侯。

而除了王導之外,城中還有幾家大族同樣準備着——這一次的出使,當然不可能是王導一人一身兼任,還有其他從使,而這些家族或許沒有王導那麼深的算計,卻也知道靠着朝廷的名頭北上,着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出了事,能算朝廷的,而得了利,卻可以歸於自家。

事實上,就在會議過後,很多反應過來的家族,便開始爭奪了這個出使名頭,甚至原本因爲王導將走,認爲有機會取而代之的人,也開始嘗試爭奪名額了。

隨着消息的流傳,連南方世家都慢慢意識到了裡面的關鍵,也開始往使節團裡面塞人。

到了最後,這各大世家連同他們的子弟,以及各方勢力插手,甚至連荊州的王敦都不閒着,派了人過來監督,其實也是安插人手。

整個使節團迅速膨脹,光是成員就將近二百人,這還不算那些要被劃歸過來保護的兵卒。

按着道理,使節的等級越高,需要的護衛就越多,而使節團的人越多,需要的兵卒就越多,將近二百人的使節團,這護衛再怎麼節省縮編,也不能低於五百人吧,否則兩個看護一人,都這看不過來。

只是兩相一加,就是七八百人,四捨五入就一千。

你江左這邊,忽然派出千人隊伍,北上玄甲之地,萬一被人誤會,那可就冤枉了。

“肯定不成!”王導直接找到琅琊王,分析利弊,然後給出了處置意見,“削減人數,臣願意以身作則,將一半王家出身的吏員裁撤,其他人至少也要去掉一半!”

琅琊王點頭同意,命令下達之後,自然激起一陣地處和反對,只是上面要強行推進,加上王導帶頭,人家是什麼身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王家的人都不得不退下來一半,其他家族有什麼臉強佔着名額?

於是在東刪西去之後,最後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然後琅琊王又親自下令分拆,最終的結果是七十二名成員,包括了一名正使,五名從使,以及諸多隨行的官吏、從屬,配以二百人的護衛,並且實現給陳止送去了書信。

這封書信不只是通報消息,更是希望北邊能分出一直玄甲軍護衛使節團。

這個請求,實際上也是一個測試,所以在得到北邊同意的反饋後,無論是琅琊王還是王導都不由鬆了一口氣。

然後便開始忙碌起來。

雖然最初的時候,他們是想着儘快讓使節團動身,只是這事到底牽扯太多,真正執行起來,還是有許多意外和掣肘的,於是又過了兩天,這個使節團才真正啓程。

度過了大江之後,便有嚮導過來詢問王導打算走什麼路線。

王導卻問道:“如今北上之路,共有幾條?”

“最快自是海運了,”那嚮導對此可謂瞭如指掌,“徐州出海,一路北上,可以直達幽州的港口,這幾年幽州倡導海運,那邊的港口都很大,沿途還有戰船護衛,些許海賊根本不足爲慮,實乃是最快的選擇。”

王導卻搖頭道:“海運雖然便捷,但是一路北上便到了幽州,吾等無法觀北地之局,反而有缺,吾不選也。”

“那邊自徐州北上,經青州,過冀州之東,再抵幽州。”嚮導又給出了一個選擇,“這一路上都是太平無事,徐州當初爲石氏佔據,又有朝廷的兵馬來爭奪,幾年下來卻不見多少破損,便因此處乃是陳止祖地,旁人不敢輕易動手,如今被玄甲軍得之,民心歸附,反而已經恢復元氣,而青州與冀州東邊,都是較早歸附的,其中賊匪早被繳清,如今乃是坦途。”

王導還是搖頭,說道:“此乃坦途,卻不知玄甲軍虛實,不可擇也。”

那嚮導聽到這裡,終於明白過來,笑道:“原來如此,相國是想要一窺北地虛實,既然如此,那還有一路可選……”

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賊好擒,但稟性難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
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賊好擒,但稟性難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