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

想到當時洛陽的些許傳聞,陳物不由多看了書稿幾眼,就見陳止從中抽出幾張,拿出筆來修改了幾行之後,又放了回去。

隨後又埋頭處理起公務。

作爲郡守,陳止並沒有多少需要直接坐堂的事物,至少當下還沒有,他眼下要做的,更多是熟悉自己的角色,然後統籌兼顧衙門的各個部門。

這個過程,一般而言,根據新任官員的不同,時間有長有短,算是一段時間的過渡期,有些官員會用立威作爲手段,縮短期限,但陳止並不打算這麼做,因爲他有太多的事要處理。

等公務忙完,把手邊的卷宗收拾好,陳止先將那一疊文稿整理了一遍,一張張快速翻看,然後進行排序。

等一切做好,又放回桌下的一個箱子裡,那箱子還有鎖。

做完這些,他閉上眼睛,假寐了一會,等再次睜開,就從旁邊拿出一張紙來,又抽出筆,在上面寫了兩個詞,然後思考起來。

這兩個詞,就是“麻紙”和“楮皮紙”。

華夏的造紙技術,從誕生開始,就是在不斷的進步着的,其中的標誌,就是將一個個新原料、用新的工藝技術,製作出新的紙種。

陳止想要造紙,這不是他一拍腦門做出的決定,而是在沒有北上之前,在洛陽就制定的計劃,是備選方案之一。

北地的情況,陳止在沒來之前就大致瞭解,他作爲一個外來者,想要打開局面,那就必須從其他方面着手,而書籍和印刷術,不光能打開局面,還有其他作用,可謂影響千秋,是陳止計劃中,最爲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技術優勢,無疑是個理想選擇,足以創造價值,上輩子我通過籤筒,得到了造紙的相關技術,並改造了造紙術,同時通過自己的推演,結合第一世的記憶,又想出了幾種造紙方法,但還沒有來得及施行,正好放到今生嘗試。”

想着想着,他看了一眼身前紙上的兩個詞。

“紙張的好壞,在這個時代,並不是玄學,而是用眼睛、用手,就能看得出分別,摸得出好壞的,而且比起帛簡,紙張的優勢非常明顯,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哪怕是最爲守舊的上品士人,也不得不承認這點,而且不再單獨將帛簡看做高雅之物,對楮皮紙亦有了需求。”

“從幾年之前,前代皇帝曾經下令,以紙代簡,就使得這天下間的紙張著作越來越多,而紙的推廣,其實喲主語書籍文獻資料的猛增,更可以促進知識的傳播,哪怕窮苦人家用上紙張也不容易,但比起原來的帛簡,可是要好上太多了!”

“甚至,連字體的變遷,也和造紙術發展、紙張的普及有關,原本的漢字,要用毛筆、刀筆在一片片堅硬的簡牘上刻寫,筆鋒受到書寫材料空間和質地的限制,也就難以施展,速度也慢,寫個十幾二十個字,就得換一片,這等約束之下,自是難以揮毫潑墨,但紙張則不然。”

想到這裡,陳止的目光緊緊盯着自己寫下的兩個詞,眉頭慢慢皺起。

“但這紙張的製作工藝,終究有着侷限性,當前流行的幾種紙,對應的人羣,也不一樣,如麻料、麻袋、麻繩、破布製作出來的麻紙,幾乎隨處可見,所以麻紙是比較大衆化的紙張,缺點很多,白度不高,紙張也厚,也不爲士人所喜,然後就是木本韌皮製作的楮皮紙、桑皮製作的桑皮紙、藤皮紙了,後者在白度等方面,比之麻紙都要高上幾分,爲士人推崇,因而若是造紙,最初需要的是高附加值,就得選擇士人認可度高的。”

想到這裡,他在那紙上畫了個圈,將“楮皮紙”這三個字圈了起來。

“按照正常的發展順序,等到了隋唐時期,皮紙就終結了麻紙的壟斷地位,而且所用的造紙原料,也越發的多元化了,除了麻料、楮皮、桑皮、藤皮,更有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纖維等,皮紙的發展,依託於新技術的興起,同時廢紙回槽造再生紙的技術,要你管管也是在唐代出現的,而這些工藝和技術,我在上一世已經掌握了,現在正好拿出來!”

紙張的原料,在幽州本就不少,俯首皆是,在加上紙張對傳播知識的促進能力,培養一批熟練的造紙工匠,然後進行推廣、普及,是陳止計劃中的一環,但在最初,爲了經濟利益,則必須要維持一段時間的專營和隱秘。

“這造紙的工藝,很多也是一層紙,沒人想、沒人帶領的情況下,旁人也無從學習,一旦我點名了,那傳授起來就快了,雖說不是什麼隱秘,但最初爲了確保財政收入,尤其是收斂上品貴族們的錢財,還是得保密一段時間的,而且我總結出來的技術,也有着不同的迭代分野,在技術上有着先後之別,可以先用隋唐技術,等時間差不多了,就公佈出去,普及白紙,而我則換上宋代的技術,這樣一來,能保持着不斷更新。”

陳止這樣的打算,其實也不新鮮,第一世不知道有多少企業都用着這個套路,有着技術優勢,卻不會一次性放出來,而是擠牙膏一樣,一步一步的拿出來,從而獲得利益最大化。

“不過,我在進行皮紙改造的同時,也該對麻紙的製造工藝進行規範化和改進,皮紙朝着薄、白、光滑的目標努力,主攻高端的上品市場,而麻紙則通過改進工藝,進一步量產,將成本不斷降低,從而壓低價格,進行傾銷,迅速推動民間的紙張傳播,在薄利多銷的同時,更能讓寒門和貧寒之家,也儘早將紙張變成日常用品。”

大致想清楚了情況之後,陳止又規劃起大概的步驟,並且在那紙上又寫下了兩個詞,一個字在“麻紙”的下面,寫的是“走量”兩個字;一個則是在“楮皮紙”的下面,寫着“尊享”兩字。

“一開始的時候,我的人手有限,大規模的生產是不可能的,主攻高端市場,那就要拿出足夠薄、足夠白、足夠光滑,同時帶有一點香味,能一定程度防止蟲蛀的紙張,數目不用太多,關鍵是要能起到廣告作用,而且需要儘快就有回報,那麼我就得利用一下洛陽的人脈了,尤其是那些大家、宗師,之前放出的編撰大典的消息,此時正好派上用場,《齊民要術》也編撰的差不多了,可以找個時間拿出來,配合着新紙,正好做一波捆綁消費,洛陽紙貴正是源自於此。”

就好像後世推廣硬件,需要軟件的配合,販賣顯卡,需要遊戲加持一樣,這個時代也是一樣。

陳止在洛陽組織諸評,本來的目的就是進行社會實驗,瞭解這個時代之人的心理,與後世是否有區別,得到的結果讓他十分滿意,那麼後世的諸多手段,改頭換面之後,都能拿出來運用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商貿往來,在時間上還有空缺,想要儘快得到收入,就得找一個商賈,作爲穩定的合作伙伴,而且紙張終究有侷限性,只能用來打開市場,樹立代郡的品牌,下一步得儘快將新的產品拿出來,而且要比紙的附加值再高一些。”

紙的價值有限,走高端市場終究有侷限,但用來樹立名聲最合適不過了,一旦有了名號,再推其他物產,當可事半功倍。

單純的賣紙,就算是再潔白的皮紙,都有其侷限性,陳止需要的是紙上的附加價值,而這部分不是工藝可以帶來的,好在陳止的手上,掌握着的不光只有一個配方和工藝。

“就等着那些工匠到位了……”陳止眯起眼睛,手上一閃,就多了一張符紙,“另外,隨着這些物件的流傳,我的名聲必然也會進一步傳揚,其實是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

是夜,衆多工匠在陳舵等人的安排下,來到了城北的一片連院,暫時住了下來。

所謂連院,其實就是諸多層層貫通的院子結合在一起的,院子裡頗爲簡陋,沒有什麼幾進幾間的說法,裡面只有簡單搭起來的屋舍,但也加固了幾次,算是堅固,能遮風擋雨。

這裡其實是爲一些特殊的流民準備的落腳之處,不過很久未曾使用,再有流民都是安排在城外,況且整個代郡也許久未有流民了,倒是爲別的地方輸送了些許難民。

好在這片連院當初建設的時候,沒有偷工減料,到現在依舊可以入住,陳止之前也抽空檢查過,認爲沒有問題,可以暫時安置。

他在城外已經購買了一片地,準備興建莊子,只不過按着陳止的設計,那莊子的建設並不容易,最初的雛形也得費些周章。

本來陳止是算好了時間,沒想到下邳那邊一路急趕,提前抵達,就只能讓陳止動用備用計劃,先把他們安置在這裡了,等城外的莊子雛形出來,就會讓他們搬進去,畢竟這邊的環境,陳止是不認可的。

他的這些打算,這百多人卻不知道,他們一路北上,算是背井離鄉,心中忐忑,這一落腳,就越發難以安心,更不知命運如何。

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
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民之術變人心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