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

一秒★小△說§網..org】,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囚徒?”陳止露出意外之色,“是哪裡的囚徒,居然還能被帶來。”

陳止此番北上代郡,對陳家而言是一次機會,陳永固然想留陳止在京城,但形勢比人強,難以改變之後,就決定讓陳止在北地,爲陳家搭建一個架子。

在這裡面,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人才了。

陳止在彭城老家,讓家中招攬了人手,要在後面分批次的送來,這部分人手,未來會作爲武裝家丁,組建一支獨屬於陳家的兵馬部隊。

與之相對的,就是下邳陳家和華陰楊家,同樣也會派出人手,其中楊家派出了騎兵,本來說好是五十人,經過楊結的爭取,這個人數增長到了八十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零散的工匠、特殊人才。

至於下邳陳氏,除了會以陳梓等人的名義,派出不少家丁到陳止麾下之外,還根據陳止的要求,通過下邳陳家的力量,在周圍蒐集了一些人才,要給陳止輸送過來。

從陳止的隻言片語之中,陳永等人就注意到,陳止對這些人才的看重,還在武裝家丁之上,因此也沒有耽擱,第一時間組織召集,隨後更是馬不停蹄的輸送過來。

到了現在,居然是第一個要抵達的隊伍。

不過,陳舵卻不是和大部隊一同來的,而是提前過來通報一聲,順便將大概的情況給陳止交代一下,現在一聽陳止的提問,他就回道:“這批囚人,主要是之前的幾次民變和匪患中,被擒拿的一些反叛之人,因爲多是從賊,因此沒有被處斬,其中一部分被流放了,但也有些是被世家截留下來的。”

聽他這麼一說,陳止就明白過來,知道了這兩個墨家之人的來歷,其實就是因爲有本事,被世家給看上了。

但凡能造成一定影響的民變,一般都有寒門出身的百家弟子參與,其中不乏能人,是以在被平息之後,論罪的時候,時常就有世家大族出手,將這些能人半路截過來,用來發展自身,畢竟世家要發展,總歸是離不開人才的。

順着這個思路,也很容易想到,能被世家之人看上的囚徒,本身的能力必然超乎常人。

於是,陳止很自然的問道:“這兩個人是有什麼本事,又是什麼來路?”

“這兩人的機關學學得不錯,原本是在張昌叛亂的時候,加入了賊軍,爲賊軍制造器械,陶公破賊的時候,這兩人的器械還差點壞了事,但終究是不比天數和陶公之能,只是當時二人並未落網,而是隨着潰軍轉戰,期間還有幾個墨家弟子,先後身亡,最後他們所在的賊兵,在江左被陳迭老爺擊破,這兩人輾轉落入了咱們陳家,成了奴籍。”

“這麼說起來,他們現在是陳家的奴僕了?”陳止心中一動,這種依附關係,無疑是比較理想的。

“不錯,不過他們兩人有些本事,這幾年在下邳爲陳家制造農具、器械,也算有點苦勞,所以待遇上,比尋常的奴僕要好上一點,但在那邊發揮有限,因此老太爺特地囑託,讓把這兩個人帶來,他們是跟着我一起,提前過來的,若是止老爺您有什麼需要,可以吩咐給他們。”

“人已經來了?”陳止眼中一亮,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見見他們吧,正好也有話想問問。”

“那我這就去安排。”陳舵轉身就要離去。

陳止卻道:“你一路過來辛苦了,等安排好者兩人,就先去休息一下吧。”

那陳舵趕緊就道:“多謝老爺關心,不過這都是我該做的,小人這次過來,也得了吩咐,要留在這裡爲老爺您打理瑣碎之事,有什麼事,您儘管吩咐就行了。”

陳止點點頭,也不堅持。

過了一會,陳止就在一間偏房中,等待着見到兩位墨者,不過身邊還陪着一人,赫然是隨他一同北上的鮑敬言。

這位鮑先生,一聽說陳止要見墨者,就第一時間過來,看那樣子居然是要勸阻。

“鮑先生,你想讓我將兩名墨者驅逐出去?但據我所知,墨家的主張有不少和你的看法不謀而合,爲何你反而要排斥他們?”

看着面前的這位先生,陳止笑着問出了略顯尖銳的問題,這麼長時間的接觸,陳止自然也瞭解到這位主張“無君論”的先生,其思想其實更偏向於自然科學的探究,對很多尋常讀書人、士人不怎麼在意的領域,有着很深的造詣,也頗爲佩服。

但現在一聽他要勸阻自己見兩名墨者,又有些奇怪,因爲墨家的一些主張,和鮑敬言的研究領域有着重疊,按理說鮑敬言這樣被士林排斥的人,該不會這麼針對墨家纔對。

莫非是同行是因爲,同行是冤家?

鮑敬言卻搖頭道:“墨家之說有其精華,亦有不合理之處,只是傳承至今,其真意早已散失,承襲之人不過是得一二皮毛罷了,卻將其中糟粕,學了個十成十,我勸太守莫要留下那兩人,也是出於這般考慮。”

“哦?願聞其詳。”陳止不由好奇起來,他在秘書省的時候,也接觸了不少墨家著作,對墨家的一些學問有所瞭解,但學問和做學問的人不是一回事,他對墨家著作再瞭解,但對墨家本身卻不甚熟悉,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接觸的墨者都不多,跟何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如今的墨者和典籍上記載的,也早已不同了。

鮑敬言則直言道:“我知道太守,您是一個注重實際的人,這被上的路途中,聽你的言辭,就知道有心要爲事,而且不是務虛之事,但墨者這些人,首先是墨家的人,其次纔是大漢的百姓,因爲墨者本身是一個組織,我剛纔說墨家的學問他們沒有學多少,這個怪不了墨者,但墨者本身也有很大的責任,他們這個組織的教義,就有很大的問題,傳承到現在,一部分成了好勇鬥狠的輕俠之流,這號算好的,只是得其精神,但那些學了機關術的,就是取其糟粕了。”

“你說的這個糟粕,是指墨者組織?”陳止明白過來,“這個組織聽說上下分明,組織嚴密,還有自己的首領,他們稱之爲鉅子,但是這麼長的時間下來了,難道這個組織還在?”

“在不在,還真不好說,但我之前接觸過的墨者,彼此之間明顯都有聯繫,也有上下關係,至少在江淮一代,墨者是從屬於一個組織的,”鮑敬言拿親身經歷講解起來,“他們之間的這種聯繫,往往會帶來很多的問題,若是太守留下了這兩個人,那極有可能會引來其他的墨者,這羣人再聯繫一二秉承暴戾之念的輕俠,很容易造成混亂,這種事過去也有例子,之前幾次兵災,就有墨者參與,實乃動亂之人。”

陳止聞言,神色鄭重幾分。

他並沒有說明兩名墨者的來歷,只是下面的人傳出消息,說他要見兩名墨者,然後鮑敬言就找上門來了,所以這位鮑先生,根本不知道兩個墨者,其實是張昌叛亂的成員,這樣一來,他的話,就很具有參考價值了。

想了想,陳止問道:“那若是照先生你的說法,這兩個人早就該被人找上門了纔對,實不相瞞,這兩人也有些來歷,最近都是在下邳陳家爲僕……”說着,他簡單介紹了這兩個人的來歷。

鮑敬言一聽,就點頭道:“這也說得通,江淮一帶之前經歷了兵災,但現在平息下來,算是中原腹地,駐兵不少,墨者縱然有心聯繫,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況且對他們而言,這其實也是一種隱藏、隱匿的方法。”

“哦?”陳止又來了興趣,“我知道最初的墨者,多爲工匠,少有士人貴族,莫非這個習慣流傳到了現在?”

鮑敬言點頭道:“這是自然的,墨者的那些清規戒律,世家出身的人,少有能忍耐的,所以被俘虜之後,能在大家爲僕,依舊從事相關之事,對他們來說不算難以接受,否則離開之後,也要尋找地方寄身,另一方面那邊守衛不少,墨者要在其中搞事也不容易,反而牽扯自身,但代郡不一樣,這裡是邊疆,四周多荒蕪之地,和中原腹地離得也遠,局面恐有不利。”

“擔心他們在這裡搞事麼?”陳止點點頭,隨後話鋒一轉,“不過,人既然來了,也得去看看,先生不如與我同往,見見這兩人?”

“我就不去了,”鮑敬言搖搖頭,“我不過是來給太守提個醒,讓你注意,具體要如何處置,終究是太守的事。”說完,拱拱手就當先離去。

陳止也不以爲怪,這位連皇帝都覺得多餘,何況是一地太守?

正好外面有人過來,說兩個墨者已經被帶來了。

陳止就收斂心思,讓人進來,但心裡卻琢磨着鮑敬言剛纔說的事。

“墨者組織麼?這兩個人,如果能把這個組織引來,也許是個麻煩,但未嘗不能變成好事,但得先看看兩位,是個什麼樣的人,有沒有值得我下本的能耐。”

說話間,陳舵已經領着兩人進來了。

一見這兩人,陳止的眉頭就下意識的皺了起來。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終章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一百六十四章 給我留下來吧!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終章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一百六十四章 給我留下來吧!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