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

騎兵奔馳之中,地面震動,然後迅速遠離,而後只有少數步卒得以跟隨過去,而大部分的兵馬都被留在這片道路上,瞬間士氣崩潰,兵敗如山倒。

在冉瞻的帶領下,代郡武丁勢如破竹,以無可阻擋之勢直接破開了防線,但當他打算奮勇轉向,追擊段匹磾一行人的時候,伴隨着一陣混亂的腳步聲,那些被阻攔住的流民軍侵襲而來,場面一時之間就更加混亂了。

無奈之下,冉瞻只能停下追擊的腳步,轉而組織隊伍抵擋這一片混亂,畢竟他眼下是勝局已定,可不能因爲這混亂衝散了隊伍,不說將戰功扔了,便是多傷亡幾個兄弟,也是他無法容忍的。

好在場面雖然混亂,但代郡武丁的指揮體系卻十分清晰明瞭,層層相連,處處遞進,而且還曾經有針對性的訓練過,在混亂的情況下,各級兵將要如何指揮和配合。

這般條件共同作用下,約莫過了一頓飯的時間,冉瞻就控制住的局面,不僅將自己率領的兵馬重整完畢,更是徹底結束了紛爭和混亂。

這未來得及撤離、被直接扔下來殿後的本部步卒也好,那四散奔逃的流民軍,在失去指揮體系和隊列之後,便都很快就被有着完整組織結構的代郡武丁控制下來,其中將近一半的人都被俘虜,算上輜重兵,架起來足足有近兩萬人!

聽到手下的人,把這個數字回報過來之後,冉瞻心裡未能活捉段匹磾的遺憾頓時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興奮。

他緊跟着就問起來:“輜重呢?輜重方面統計出來麼?”

那人便回報道:“輜重還沒來得及清點,現在主要的人手都在周圍的林中掃蕩,防止有人埋伏,同時抓捕四散的俘虜。”

“也對,輜重什麼時候都能清點,關鍵是不能讓人在此時鑽了漏子,”冉瞻點點頭,稱讚了那人一句,跟着吩咐道:“另外,多叫一些人,把輜重都給我守好了,不能有一點損失,說不定咱們再者范陽郡……”說到這裡,他忽然意識到再說下去有些泄密,就猛然住嘴,只是催促那人傳達命令。

等人離去之後,冉瞻才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對了,剛纔從鮮卑人軍中衝出來的幾人,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按說他們也是有功勞的,不光擾亂了敵人的軍陣,最重要的是透露了段匹磾的位置,否則我也不好組織人手,重點攻擊那一處,只是這幾人的身份還有些問題,還是要問清楚的,不然留着說不得是個隱患,不過高並應該都問出來了吧。”

這麼想着,他又與幾名副將交代了一些,便朝着高坡上走了過去。

………………

另一邊,在高坡上,陳午、李頭還有餘下的幾名倖存夥伴,剛剛包紮了傷口,這種處理手法,讓他們很是驚奇,其中所用藥物,更是讓他們體會到了酥麻之感,但原本的疼痛卻迅速消散,算是終於放下心來。

陳午正拿着一支筆,在一張紙上寫着幾個名字。

這紙筆都是他向高並討要過來的,而高並其人此刻就在不遠處,正在與人交談。

“這個人是什麼軍中錄事?我看着氣場很足啊,沒想到代郡那邊的人也都不簡單。”李頭看着高並的背影,忍不住嘀咕着。

陳午則放下了手中的筆,笑道:“這個是自然的,你大概是因爲覺得,幽州乃是一州,而代郡則只有一郡,兩者在體量上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因而這代郡的軍中,便不該有多少厲害的人?你這是本末倒置了。”

他將那寫了名字的紙張拿起來,繼續說道:“你可知道,爲何代郡以一隅之地,能做到這般局面?就是因爲其內部有才能的人多,那位陳太守在提拔人上,是不問出身了,你說這位高先生,我剛纔更他交談時候就有留意,從一些言語中聽得出來,他的出身並不理想,可現在也是一軍之中說得上話的人物,若非如此,代郡又怎麼會有崛起勢頭?我又怎麼會來投奔?”

“你說的……很有道理!”李頭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一臉好奇的朝陳午手上的紙看了過去,“這是什麼?”

陳午便道:“這是之前不幸戰死的幾位兄弟,我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以後咱們如果發達了,就得想辦法報答,至少不能忘記。”

“陳兄有心了。”

其他幾個倖存之人聽了,不由點點頭來,心裡的一點不滿也稍微消散了。

李頭也很是敬佩,隨後注意到正在緩緩靠近的冉瞻,心中一緊,又問道:“那個少年將軍來了,這人打仗也挺厲害的,不過手下的兵應該沒有幽州多吧,咱們現在投靠……”

“沒有第二條路走了,”陳午舔了舔嘴脣,“而且這也是咱們用命拼來的,什麼話都跟他們說了,也有物證,相信這冉瞻是會告知陳太守的,到時候陳太守必然會給我們一個容身之處,只有能走多遠,就看咱們兄弟自己的本事了。”

“那這個陳太守,啥時候能見到啊?”李頭撓了撓頭,問出了一句。

“若是我所料不差,”陳午思索了一下,給出了判斷,“陳太守很有可能是親自領軍在前面等着段匹磾呢,否則這冉瞻不會是這般反應,在段匹磾離去的時候,會拼命試着追趕的。”剛纔與冉瞻接觸的時候,冉瞻一個不留神,透露出不少信息,就讓陳午敏銳的抓住,知道先前攔截段錦,是陳止親自領兵過來的,此時方有這般判斷。

“哦?”李頭還是疑惑。

陳午則簡單說道:“相信這次代郡並沒有派出太多兵馬,將領恐怕也不多……”

說着說着,他起身迎了上去,再次和冉瞻說到一起。

沒有幾句,冉瞻就學着陳止的樣子,拍着陳午的肩膀,誇讚了他兩句,陳午則是謙虛起來,兩人正說得熱鬧,忽然有人過來報信,說是陳止過來了。

冉瞻立刻就停下話來,要做準備,還跟陳午說,會替他與陳止通報一句,至於能不能見他,就得看陳止的意思了。

陳午嘴裡感謝,心裡卻疑惑着。

“難道我判斷錯了,沒人在迴路上埋伏段匹磾?又或者,不是陳止領軍埋伏,那……這情況就有點複雜了,代郡到底在這一路上投入了多少兵馬?”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