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

作爲大藏地區的區域中心,道塢城最近突然熱鬧起來,諸邊胡部多有人衆入城徘徊,不斷的接觸當地居民,說一些古怪話語。

最開始,城中民衆們倒也並不在意。畢竟道塢城就是大藏地區最繁華的所在,舊年吐蕃議盟甚至還在這裡舉行了好幾次。

見識過那麼多兵強馬壯、威名赫赫的豪酋之後,道塢城民衆自覺也算是見識過真正的市面,對於一些尋常小事都能尋常視之。

可是隨着入城人衆漸多,且都是鬼鬼祟祟、四處打聽的模樣,尋常小事便也透出幾分不尋常的意味,於是便有人對此重視了起來。

位於城池左側、傍山而設的一處莊園廳堂中,有一名身圍皮氅、胸腹袒露的中年人斜臥在一具樣式古怪的坐具上,其人兩臂金環纏繞,額際還有一道金絲糾纏的環箍將雜亂的頭髮箍束於腦後。

其人正是附國的君王、名爲宜羚。附國化外小邦,並無姓氏的分別,所謂的宜,即就是土語中的王、或者說爲上者。

“那些外鄉來者,究竟有什麼意圖?”

附國土語,語音短促且少變化,哪怕是相同的音節語調,談話的場景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截然不同。至於其王宜羚所用的,則是有別土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上層人物在接觸過中國與吐蕃之後,自己編改出的語法。

廳堂裡,有兩名身穿長袍之人,兩膝跪地,身軀前伏,兩隻手臂更貼着地面向前直直伸出。這個姿勢彆扭到了極點,會讓施禮者非常辛苦,兩臂伸的這麼遠,表示他們手無寸鐵,對上位者全無威脅。

有這樣的禮節習俗,只代表一件事,那就是附國國君常被近人弒殺,痛定思痛,所以纔有這樣的俗規傳揚下來。

聽到君上的問話,其中一個拜地者便回答道:“抓了十幾名外鄉人,審問出一個結果。他們這些外來者,是在搜取尋找一種雉鳥鳥喙和翎羽,原因是唐國的商賈正在大批蒐購這類貨品。這種鳥喙、翎羽盡是赤紅,據說有種神異的能力,用來打製羽箭,射中吐蕃軍士,就能讓人流血不止,必死難救。”

“真是妖言!若有這樣的神物,我國怎麼能被吐蕃強佔?我又怎麼會甘心做吐蕃的玩物!”

那附國君王宜羚聽到這話後,便忍不住嗤笑道,言辭之間對自己當下這種處境不無怨念。當然,換了任何一個人只怕也是要不滿的,關起門來便是至尊,舉國供此一人,但眼下卻淪爲蕃國的傀儡,任何大事都不由自主。

“但唐國商賈們的確在大量收購這些貨品,一副鳥喙、三根翎羽,就能換取到一裹熟絲細絹,所以很多人都在蒐購這種貨品。又有說法是唐國的女皇自比鳳凰,紅翎赤喙的雉鳥則是鳳鳥遺種,編織成羽翼器物穿戴,能有助其國運。”

附國連姓氏都無,自然也不具備度量標準。唐國絹帛在其境域中乃是頂級的奢侈品,衡量多少的標準就是繞身一裹。

“這種說法倒是可信,唐國財富多到不能衡量,若能有益統治,又怎麼會吝嗇貨品。”

聽到這一說辭,那附國國君才點點頭,甚至言辭間都不乏羨慕,不知是羨慕唐國的富足,還是羨慕唐國女皇找到了維持統治權勢的神物。

但他還是不失謹慎的問道:“有沒有去詢問以前來往的那些商賈,這種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

另一名官員是主要負責附國王室莊園、田邑的,聞言後臉上便露愁苦之色,當然保持這樣一個跪姿,頭臉都要貼在地上,國王自然看不出他的表情。

但是他的語調也足以表示出他眼下的情緒不佳:“舊年來做買賣的唐國商賈被吐蕃駐軍趕殺搶掠,今年已經沒人再敢近道塢城送貨。那些商賈都說,若要買賣,只能去打箭爐自取貨品,否則就斷了這一份往來。”

國君宜羚聽到這話,臉色頓時陰鬱下來,整個人身上都充斥着一股滿滿的負能量,怒聲道:“再加金錢,他們也不願來嗎?”

附國雖然亡國,但爲了穩定區域局勢,吐蕃還是保留了其王族的莊園、牧場和奴戶人口。生人在世,總要有所寄託。生殺大權已經沒有了,那麼享用旁人所享受不到的唐國物貨,便成了國君維持其尊嚴的一個重要方式。

而且由於地利因素的緣故,附國所在身當唐蕃貿易的要衝,所以從唐國商賈手中獲取珍貨,然後轉而輸送到吐蕃國內,無論送禮還是買賣,都能所得頗豐。

跟吐蕃強大國力相比,附國哪怕最爲強大的時候,也遠非其對手。眼下大藏地區叛亂此起彼伏,但附國王室還能維持其傀儡地位、接受吐蕃的保護,與其國君用唐國珍貨交好那些蕃國貴族們有着很大的原因。

甚至早在數年前,吐蕃國中便有要徵收附國王室貢賦的聲音,都被附國交好的那些蕃國貴族所按壓下去。

所以唐國來的物貨,對附國王室也是有着極爲深刻的意義,既能維持其奢靡享受,又能保護其政治地位。所以附國王室也自與一批大唐商賈們保持密切的往來,彼此各得所好。

“不是金錢多少的緣故,蕃國衛軍越來越驕橫,商賈們絕跡不來,只要靠近道塢城就會性命不保。”

那國君家臣又一臉苦澀的說道。

國君聽到這話,也是一臉的愁苦之色,且不說他根本沒有指使吐蕃駐軍的權力,即便是有,也不敢將那一支吐蕃駐軍調離道塢城啊。

此前大藏地區爆發兵亂,國中諸部不願再繼續接受吐蕃的奴役。可在見識到吐蕃的兇悍之後,國君對此是發自肺腑的感到害怕,唯恐觸怒了吐蕃,所以乾脆主動招引吐蕃軍隊入國平叛。

在王室的配合下,大藏地區這一場動亂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吐蕃之後在大藏地區長期保持諸軍,又把附國王室衛隊給直接徵召走了。

到現在,附國王室已經沒有多少自保之力,就算吐蕃駐軍再怎麼驕橫,也只能咬牙承受。

可如今那支吐蕃駐軍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附國王室的生活與前程,逼得國君也不得不認真嚴肅的考慮這個問題。

“要不要今年便斷了幾家的供奉,讓他們主動把駐軍調走?”

腦海裡剛升起這個念頭,那國君便給否定了。吐蕃那些貴人們也不是利令智昏的蠢類,明白只有這支駐軍在此,附國王室纔會乖乖逐年供奉。

他若真以此威脅,可能那些吐蕃貴族會直接廢了他這個傀儡。他覺得給吐蕃當狗有些不爽,但大藏地區不知還有多少胡酋渴望給吐蕃當狗而不可得呢,畢竟只有做了狗,纔有嫌棄的資格。

國君本來是想詢問唐人高價收購那所謂的紅翎赤喙是否確有其實,結果卻引出了一個讓他深感頭疼的話題,一時間也沒有了再就此細作詢問的打算,

可是他這裡腦子剛剛放空,突然深跪在地的一名臣員驀地大喊道:“能不能利用那些外鄉人的騷亂,把吐蕃駐軍暫時調離道塢城?畢竟傳言有說,唐國蒐羅這些奇貨還是爲了殺滅蕃軍……”

國君聽到這話,一時間也是眸光透亮,大覺此事有操作空間,連忙拍手說道:“仔細計議一番,但不能讓蕃軍懷疑到我!”

附國君臣淪爲亡國之奴,也不是沒有原因。

事實上在他們就此討論之前幾天時間裡,駐守道塢城的吐蕃軍隊們便察覺到了這些不同尋常的跡象。

畢竟除了保護附國王室之外,他們之所以駐紮在此,最大的使命還是把控大藏地區的形勢。境域中發生這麼不同尋常的舉動,他們自然要重視起來。

蕃國駐軍所打聽到的情況與附國君臣所知差不多,此地駐守將領當然已經知道唐國發生政變,所謂爲了鞏固女皇統治只是噱談。而紅翎赤喙做成的羽箭會讓他們流血不止,這更加的妖言惑衆。

但儘管如此,蕃國駐守此境的將領還是不敢怠慢。因爲這意味着,有多少胡部參與蒐羅這些奇貨,大藏地區就有多少人希望他們不得好死。

所以早在數日之前,蕃國駐軍便調動頻繁,調查這謠言所出的源頭,有的地方甚至已經發生了一些小規模的戰鬥。

“蕃國於此駐軍三千有餘,勢力還是不弱的,只盼望此境那些生羌部落能夠糾纏更多的蕃國兵力。”

謠言的源頭自然是郭元振,這傢伙一肚子壞水,制定計略當然不可能僅僅只是調虎離山那麼簡單。

郭萬鈞說要收買生羌卒力去攻打道塢城,郭元振自覺得有些不靠譜。但他今次西來,所率只有兩百多名益州大都督府甲士,再加上郭萬鈞等商隊卒力護衛,滿打滿算也不到一千人,如果不借助當地生羌勢力,是很難搞得定蕃國駐軍。

簡單的收買很難達成彼此的意圖,但若激發彼此的貪慾,他們自己就會鬧得歡快。所以他此前着令郭萬鈞包括其他一些遊走此境的唐人商賈,花費大價錢去搜購奇貨,這過程中自然也使用了一些錢財。

吐蕃駐軍因爲不滿大藏地區的胡部賊心不死,所以散出查探謠言源頭,是一定會發現那些胡部都囤聚大量的唐國貨品,自然忍受不了貪念,會加以搶奪。而這些貨品存在本身,也足以說明那些胡部與唐人往來密切,是一種罪證。

胡部不甘於財貨被掠奪,乃至於族衆被屠殺,自然是要奮起反抗。如此鬥爭起來,就比簡單的收買有效果的多。

當然在這過程中,肯定會有一部分唐人商賈不明究竟而遭到波及,難免人貨俱沒。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甚至是郭元振有意爲之。雍王幕府下一步肯定會加強對蜀中的管制,蜀中所存在的唐蕃商路肯定也是管制的一部分內容。

眼下區域內郭元振能通知到的商賈,已經通過郭萬鈞傳信示警,至於其他通知不到的,更無從言及監管。通過蕃軍掃蕩清理掉一批,讓這些商戶們知痛之下不敢再肆意貪利,輸貨以肥蕃國,這也是郭元振的目的之一。

0067 協律頌今0196 卑職願從大王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022 萬古愁難銷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63 明月暫未有0001 大唐宗王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019 一隻大青鵝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203 奔跑的大王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222 吐谷渾王族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012 耶耶的召喚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054 鎖喉之臣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61 不欺少年窮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67 協律頌今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046 京華遊仙窟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67 協律頌今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262 謀殺河東王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142 就怕有壞人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202 大唐帶貨王0360 祖孫情深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251 不當大用0154 宰相入刑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209 枝上桃李子0242 蜀女有才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316 鸞臺給事中0042 能奏《武媚娘》否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103 府佐諸衆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398 狄公出手0206 一支穿雲箭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
0067 協律頌今0196 卑職願從大王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022 萬古愁難銷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63 明月暫未有0001 大唐宗王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019 一隻大青鵝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203 奔跑的大王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222 吐谷渾王族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012 耶耶的召喚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054 鎖喉之臣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61 不欺少年窮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67 協律頌今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046 京華遊仙窟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67 協律頌今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262 謀殺河東王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142 就怕有壞人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202 大唐帶貨王0360 祖孫情深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251 不當大用0154 宰相入刑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209 枝上桃李子0242 蜀女有才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316 鸞臺給事中0042 能奏《武媚娘》否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103 府佐諸衆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398 狄公出手0206 一支穿雲箭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