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 一隻大青鵝

在憑着一腔熱情,密切監視雍王一家的同時,徐氏也要爲自己考慮。

她從典事被貶爲掌直,不僅僅是地位和權力的削弱,本身的俸祿也遭到了削減。女官們日常生活雖然只侷限在大內禁中,但並不意味着她們本身就沒有財貨的需求。

與同僚之間的人情交際,還有一些宮闈配給之外的日常消耗,這都是需要用到錢財的。禁中供應只是給她們提供必要的衣食,滿足基本的生存。除此之外,像是日常的妝扮脂粉、釵鈿佩飾、澡豆薰香之類,都需要自己消費。

徐氏此前爲了免於更重責罰,幾乎將自己大半的私蓄都奉獻給了尚宮居司正,這才保留一個掌直的職位而非被直貶爲尋常宮婢。

更不要說,徐氏本身在宮外還有人情需要維持,所以對財貨方面的需求較之尋常宮人還要更大一些。

宮人想要謀財,途徑也是不少。除了本身俸給、脂粉錢之外,上位者還可以得到下位者敬奉,本身職事方面也能帶來一些潛在收益,跟外界其實差不多少。

像是同爲掌直,太后所居上陽宮本枝院掌直又怎麼會同於其餘人?徐氏閒來聽宮人談論,擔任本枝院掌直不獨能夠常在太后御前行走,地位也是崇高得不得了,甚至就連外廷公卿入見,對於本枝院掌直都不敢怠慢以至於解帶相贈。

同爲掌直,地位卻有云泥之判。徐氏聽到這些,甚至難生出什麼嫉妒之心,反觀自己這個掌直,可就實在太可憐了。

微薄的俸給甚至不夠自己日常開銷,而且仁智院本身的被冷落,也讓她找不到一絲生財的法子。在此供事者本身便是赤貧,對未來也乏甚期望,自然也就懶於供奉上官。

在看到永安王明明只是一個被幽禁的失勢皇孫,居然還屢屢在宮庫討要珍貨,這更讓徐氏難耐清苦,不由得便將主意打到了這方面。

剋扣貴人用度,也是禁中女官牟利的財源之一。此前因爲與雍王一家惡劣關係,徐氏暫時不敢擅動。可是見到永安王越來越恣意,每次都讓人送來長長貨單,徐氏便越來越忍受不了,試探着稍微克扣一些,卻見永安王也完全沒有察覺。

正當徐氏打算加大剋扣力度時,永安王卻突然削減了索要珍器的額度。貪心作祟之下,徐氏索性私自在貨單上稍作添加,居然也能照常領到,如此一來,自然樂不可支。

當然,徐氏也並非完全的貪財忘命,心知永安王對她成見極深,因此做的比較小心。

當中利弊,她也權衡清楚,一則永安王討要那麼多器貨,未必會盡數記在心裡,二則永安王此前討要那些器貨,已經大大逾越郡王享有的月俸規制,就算是察覺到她的小動作,一旦將此事鬧大,給永安王帶來的傷害肯定也比自己大得多。

她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算準了永安王不會爲了找自己麻煩而將自身陷入麻煩與危險之中。就算少年氣盛不知輕重,太妃房氏也要考慮到事情鬧大了給家門帶來禍患,最後肯定是不了了之。

所以,一方面嚴密監視雍王一家的日常行爲,一方面則藉着永安王的名頭來給自己謀私利,這便成了徐氏日常主要行動。甚至因爲這種日子太過愜意,徐氏都不打算過早去告雍王一家的黑狀。

不過,徐氏不打算短期內告發雍王一家,但有人不是這麼想。

李潼能夠真切感受到仁智院宮人們對他們一家的日常監視,更覺得這個掌直徐氏必須要儘快解決。他用了十多天的時間佈局,覺得火候已經到了,便即刻進行收網,絕不拖泥帶水。

這一日午後,他攜着一份紙卷又來到了後院直堂中。

徐氏在永安王面前接連受挫,已經打定主意不再直接招惹,得知對方到來,一時間也是如臨大敵,本來想要暫避,卻被永安王直接堵在了直堂內。

“你犯的事,我已經知曉,現在給你一個機會辯解。”

李潼直接道明來意,看着徐氏面若死灰的返回直堂並屏退其餘人衆。他施施然落座堂中,看着對方眼珠飛轉似乎在思忖說辭對策,心中自是冷笑不已。

⊙тт kán⊙c○

徐氏這會兒的確有些慌了,也是她自己做賊心虛,屏退閒雜人等後,心思飛轉,最終還是打定主意咬死不承認。永安王若想把事情鬧大,拿住她的罪實,肯定要將事情鬧到尚工局,屆時他自己私取珍器的事情也瞞不住,她不相信永安王真有膽量自曝其短。

“妾近日恭謹執事,唯恐有缺,不知大王所言何意。”

徐氏強自鎮定,擡起頭來頗爲冷靜的望着李潼說道。不過很快,李潼下一句話便讓她徹底破功。

“惡婦,事到臨頭還要硬撐。我若不是拿住你的罪實,怎麼會直接來訓問。我本以爲你這惡婦只是稍貪貨利,才詐用我名取貨宮庫,卻沒想到你竟然是意圖謀反!”

徐氏聽到這話,頓時幡然色變,永安王知道自己私取珍器她並不意外,甚至已經做好了被刁難訓責的準備,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永安王對他的指控竟然如此嚴重!

“大王請慎言!如此污衊,豈能輕施!妾不過禁中女流,怎麼有膽量,又怎麼能做如此大謀……”

徐氏本就無理還要爭三分的性格,此刻遭到如此事關重大又完全子虛烏有的指控,自然是徹底的炸了毛,跳起跺腳,戟指李潼聲色俱厲喝道。

“這也正是我好奇的地方,也不指望你能答我。反正入繫有司之後,你這惡婦種種陰謀肯定是要如實道來。”

李潼從容一笑,將他所執紙卷拋在徐氏腳前,笑語道:“你不妨看一看,紙上所載是不是你從宮庫私取珍貨?賊婦倒是聰明,竟然懂得如此密語傳訊,若非我仔細辨識,被你捲入如此逆謀竟不自知!”

徐氏聞言,不免又是既驚且疑,她彎腰撿起紙卷一看,心緒先是一鬆,因爲紙上所寫珍器名稱較之她私取的還要少了許多,可見永安王即便掌握她的罪狀也是有限。不過所謂密語傳訊又是什麼?

李潼見徐氏一臉茫然,便又冷笑道:“你所用密語,都已經被我拆解開,居然還敢不認?寶雞袍中‘雞袍’二字,拆做奚人一主,衣中包裹。金平脫中‘平脫’二字,解做二月半兌。你這賊婦,勾結東北奚胡,奉之爲主,密謀之書藏在你私取外送的衣袍內,約定來年二月中兌現諾言,內應起事,我猜的對不對?”

徐氏本來還驚悸惶恐,可是在聽到李潼這一番話後,臉色頓時變得古怪起來,望向李潼的眼神分明是有一種關愛傻子的意味在其中。

總之,這眼神讓李潼很不爽,便也不打算讓對方舒服,於是便又笑吟吟說道:“你既然久事禁中,難道不聞‘青鵝’舊事?我就是要栽贓你,要將你這惡婦置於死地!奚胡遠在東北,往來蒐證,半年光陰尚且不足,你身在獄中,能不能熬過連場酷刑?追查禁中失衣,禁中又有多少宮官要將你置於死地?想明白,再來答我。”

徐氏越聽,臉色越是慘淡,到最後已經頹然摔倒在地,臉龐上的冷汗更是止不住的涌出來,甚至連妝容都被沖垮。

李潼也明白,自己這個拆字構陷手段其實很拙劣,但問題是這麼拙劣的把戲並不是他獨創,而是他那天才般的奶奶武則天。

光宅元年,徐敬業反於揚州,宰相裴炎牽涉其中,但卻沒有實證,查有私信“青鵝”,武則天腦洞大開,將此拆解爲“十二月、我自與”,以證裴炎準備在十二月作爲內應發動,由是誅殺裴炎。

這件事不入正史,真僞難辨,但李潼託鄭金以此詢問宮人,證實此際宮中已經有了此類流言。當然也未必確定這件事就是真的,就連自己這個親孫子都難見武則天一面,那些底層宮人又哪裡知道這些密事。但之所以暗中傳頌,無疑是傾向於相信武后就是這樣一個狡黠兇惡的人。

至於李潼拆字誣告徐氏,則比“青鵝”更加不講究,最起碼這傳聞中裴炎和徐敬業不是扯不到一起去。可是無論怎麼看,久在宮闈的徐氏都難與遼東的奚族扯到一起去,更不要說奉奚人爲主,要發動謀亂。

所以李潼又埋了一個扣,說衣中藏衣,只要能夠搜查到徐氏私領的禁中衣物,就能在裡面發現更確鑿的證據,這可是比誣告徐氏更加嚴重的取死之道!

李潼相信,能夠維持與宮外聯絡的女官絕對不止徐氏一人,肯定還有品級更高的女官也有此類渠道。一旦這秘密被徐氏謀反之事牽扯出來,肯定會有衆多女官擔心被牽連,罷了,也不必再深察失衣了,我們可以作證徐氏的確謀反了,趕緊弄死她,保住這個大家共同的秘密!

這纔是李潼看似玩笑的誣告最狠的殺招所在,他只需要提出這樣一件事由,舉證自有旁人代勞。退一步講,最起碼徐氏借他的名頭去宮庫私領珍器總是真的。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

徐氏就在大內生存,這當中利害自然要比李潼認識更加深刻,當李潼點明這一層後,頓時再也不敢有一絲僥倖,忙不迭叩首乞饒,滿臉的妝容被汗水衝開,隨着她的叩首而塗抹在地面上,赫然顯出一張扭曲的人臉圖案。

0148 橫財浸金汁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076 祈求長生0212 獨不見,自惶恐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20 諸用仰於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102 少王神都行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13 荒園生妖異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63 娘子隨戲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33 雕蟲與公賞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63 加官加封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371 爲王先驅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253 勿謂新王不死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066 猶歌前代功德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081 少王險計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69 西京此夜驚魂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69 酷吏授首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360 祖孫情深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202 大唐帶貨王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53 勿謂新王不死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71 爲王先驅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258 曲江盛會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78 死而無憾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20 願此心同我0368 薛郎鐵頭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278 鉅富驚人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003 前途堪憂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79 飛錢承兌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184 洛陽女兒行
0148 橫財浸金汁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076 祈求長生0212 獨不見,自惶恐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20 諸用仰於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102 少王神都行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13 荒園生妖異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63 娘子隨戲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33 雕蟲與公賞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163 加官加封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371 爲王先驅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253 勿謂新王不死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066 猶歌前代功德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081 少王險計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69 西京此夜驚魂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169 酷吏授首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360 祖孫情深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202 大唐帶貨王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53 勿謂新王不死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71 爲王先驅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258 曲江盛會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78 死而無憾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20 願此心同我0368 薛郎鐵頭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278 鉅富驚人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003 前途堪憂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79 飛錢承兌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184 洛陽女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