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

返回寢宮後,太皇太后並沒有急着休息,同時也示意聖人暫留片刻,將宮人們屏退過半,只留下心腹幾人,這才指着李潼擡手嘆息道:“你呀,每臨大事全能不失定計,怎麼偏偏在這些俗情小事上失於把持?白龍魚服,匿居坊野,若真發生什麼意外,將家國安危置於何地?”

李潼當然也明白這事情他做的有些不妥,因此只是垂首聽訓,等到太皇太后講完後,他才嘆息一聲並開口道:“或是衝幼以來便滿腹大慮,時至今日,家國諸事俱系一身,歡愉不敢盡興,酣睡不誤晨光,大權任使雖也樂趣滿滿,但偶爾閒時,還是不免要稍作縱性。連累祖母爲我擔憂,確是慚愧。”

聽到皇帝承認自己的錯誤,武則天神情才略有好轉,默然片刻後又嘆道:“同你言及這些,也不是存意責怪。無論在微還是在顯,你都常能不失把持,雖然情慾諸事最能讓人迷失方寸,但於你也並不是什麼難題。

只要皇后不言,旁人也沒有置喙的餘地。還是要切記不要把這份包容當作理所當然,夫妻間對人對事長作溝通,不要留下間隙供人使計。如今家人們俱仰你生活,不敢違觸你的意願。

情義之內也滿是利害的取捨,能有一個不計榮辱的知心之人於人間長望長守,並不是一件壞事。可若這一份私情也納入了利害之內,也難免亂情叢生……”

李潼聽完這話便點頭道:“祖母良言,我一定銘記在懷,絕不有悖。”

武則天能說出這番話來,與她自己也是頗爲難堪,畢竟這也是她人生履歷的經驗之談,在少輩面前還是有些羞於啓齒的。但被她逐出宮的上官婉兒處境又與她舊年越來越相像,也就不免警惕有加,忍不住要說上幾句。

“那女子如今如何了?有沒有怨我害她良緣與富貴?”

頓了一頓後,武則天又開口問道。

李潼聞言後便笑語答道:“這又怎麼會?她能成人、成家,全在祖母的關照之內,雖然偶也懷念故事,但如今更逢新生,還是更安心當下的生活。”

“知足是好,雖然別來我也常有想念,但既然已經天各一方,也就無謂再糾纏故事之內、不能自拔。轉日筆抄一份佛經,你擇人送去,願她母子安康長年,災病無擾。”

武則天又嘆息一聲,然後說道。

“祖母有這樣的心願,已經足慰故人了,實在不必再勞力費神。”

聽到皇帝這麼說,武則天擺擺手笑語道:“是我一份心意,也是補償對那不能相見的孩兒一份虧欠。天家種裔,卻要安作庶人,長成之後若是忿懷難免,便來責怪我這個作惡的曾祖母,並非父母不愛、世道刁難。”

李潼聞言後又是暗歎一聲,繼而便點點頭,不再勸阻。

說完上官婉兒母子一事後,武則天又開口道:“你這個姑母啊,確實不夠安分,搞怪成性。若實在相處爲難,不妨送其離京,置於別州安頓。事到如今,我也難再爲後輩籌謀長計,只要她們能長年頤養,也就沒有什麼遺憾可說。”

聽到他奶奶講起太平公主的事情,李潼也忍不住眉頭一皺。老實說,他姑姑將隆慶坊事私下裡告訴他奶奶,這行爲真的讓李潼感到很不爽。

天家倫情最是複雜,他姑姑這麼做可絕不只是坊里長舌婦人亂言是非那麼簡單,當中還有着很深刻的圖謀,是想搞得李潼家宅不安,從而在當中獲取操情弄事的機會。

如果李潼所料不差,他姑姑應該是想運作活動、將上官婉兒母子送回宮中,從而搞出一個他奶奶上位的故事,通過影響後宮的格局,繼而掌握到更多話語權,滿足她那顆蠢蠢欲動的權欲之心。

但且不說李潼會不會任由他姑姑胡鬧,單單太平公主想通過太皇太后達成這一意圖,就足以說明其人的政治覺悟真的是一個負數,想法太多,但實在技術不巧。

這一點通過他奶奶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祖孫倆談話一番,武則天根本就沒有提及上官婉兒母子回宮的可能性,甚至都不打算在任何的公私場合裡重逢故人。可見武則天是絕不希望上官婉兒母子入宮,起碼在有生之年,她一定會竭力阻止此事發生,並努力維護皇后的位置。

這樣的態度,除了出於對自己人生的反思、不願意再見禍亂後宮的舊事之外,更多的還是出於利害的判斷。眼下的武則天,明顯跟皇后之間的利益結合點更多,皇后是她親自挑選出來,對她也侍奉恭謹,彼此之間根本就沒有反目的齟齬與動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李潼繼位掌權之後,並沒有像那四叔那樣急於消除他奶奶的影響,並對他奶奶的執政舊事進行清算。相反的,無論是對他奶奶,還是對武週一朝的舊臣們,全都禮遇有加。

如果這時候武則天還要在宮中搞事情,且不說過程與結果如何,起碼這種行爲就是在打皇帝與新朝臣員們的臉,政治上絕對不會獲得什麼聲援與支持,晚景淒涼不說,身後的聲名榮譽也將不復擁有。

太平公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是政治敏感度不夠,或者是太過自我、想當然,居然想拉攏她母親共同操作此事。無論做不做得到,當這態度流露出來之後,就是逼着太皇太后與她劃清界限、疏遠關係。

這麼說或許顯得功利性太強,不過太平公主在做出這種打算的時候,且不說會對李潼一家造成的冒犯,起碼是沒有對她母親的境遇與訴求有足夠考量。

由此可以想見,武則天對這個女兒也是失望到了極點,否則便不會說出遣送出京、別州軟禁的話來。她是看透了這個女兒的本質,但又不忍見太平公主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提出讓這個女兒淡出權力中心以保性命。

李潼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眼下時局行事,尤需穩健。宗家連遭重創,支裔已經極爲稀薄,若在此時發配大長公主,輿情難免非議連連。這一點還請祖母放心,我並不是沒有包容親員的氣量,也會盡量將姑母約束在尺度之內。”

李潼不是不想解決他姑姑這個麻煩,可他上位不久便要把他奶奶的子女全都收拾乾淨,這麼做實在有些刻薄,大衆輿情的確難以接受。

而且,眼下把他姑姑留在京畿,就算有什麼搗亂手段還能及時制止控制住,可若將他姑姑發配外州,再想控制起來就有點難。

須知如今外州還有幾萬逃籍的兩衙軍士不知所蹤,誰知當中有沒有野心家妄想聯絡落魄皇室搞點花活。歷史上他四叔重新上位之後,他三叔的長子李重福便被煽動造反。

當然就算髮生這樣的鬧亂,也不會搞大,但也會對李潼的得位法禮性造成一定的衝擊,會極大的影響到朝廷軍政事宜的進程。

所以最穩妥的做法還是儘量將這些近支皇親們控制起來,等到過個幾年開元政治更加平穩,這些人若是安分還倒罷了,若是不安分,再作一個徹底的解決。那時候社稷政局穩定下來,承受力也更高,可供選擇的操作自然也就更多。

武則天聽到李潼如此回答,又嘆息道:“盼她能體諒親員包容的苦心,若實在怙惡……唉,罷了,你且去罷。早早休息,不必爲這些閒事窮耗精神。”

李潼聞言後便起身告辭,離開太皇太后的寢宮後,便又直赴皇后寢宮。皇后這會兒已經登榻入幄,得知聖人到來,不無驚喜的起身披衣出迎,望着聖人笑語道:“妾本以爲聖人將宿別處……”

李潼擡手握住皇后柔荑,將她攬抱在懷,湊在鬢間低語道:“今日宴上,冒犯皇后了,若不入幕道歉,此夜怎得安眠?”

他今天當着家人的面把話挑明瞭,對他姑姑做出警告,就是表示家人們對此已有知曉幷包容,若他姑姑再繼續搞事,便會遭到厭煩疏遠。

不過這種做法,終究還是對皇后不夠尊重。尋常人家,大婦都難容忍夫君在外另置別室,這意味着對大婦內宅之主的挑釁,更不要說母儀天下的皇后了。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皇帝三宮六院,色慾上的享受不算大事,可若偌大宮苑居然容不下一個女子、還要別宅安置,難免會給皇后帶來悍婦妒忌的惡名。

皇后順勢偎入李潼懷中,嘆息道:“但使家宅安詳,妾又何必介意其他。聖人勞治國家已經辛苦,想要保有方寸的私情自在,這也是人之常情。大長公主這番做派雖然不成離間,但既然已經有了……聖人出入還是尤需謹慎。妾厚顏懇請隆慶坊一地,簡遭一座歸省園,出入可以不失落腳之處。”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更加感動,與皇后相擁登榻,並將跟他奶奶就此的一番談話略作講述,保證宮外情事不會攪亂宮中格局,也算是讓皇后安心,回報皇后對他的包容。

至於他姑姑枉做壞人的瞎折騰,李潼也不打算輕易放過,雖然直接的政治打壓還受限於輿情是非,但也可以用別的方式教訓一番,否則真的難出這一口惡氣。

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130 少王邪才妖異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83 途窮生戾氣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018 跋扈宗王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楔子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343 女人的報復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284 禍水東引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207 李氏名駒0294 門人遇襲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069 大麴《萬象》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192 太平公主登門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020 願此心同我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022 萬古愁難銷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067 協律頌今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188 愛上一匹野馬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270 兵入武氏邸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287 靈前敲詐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109 仗義屠狗輩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072 天賦異稟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
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130 少王邪才妖異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83 途窮生戾氣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018 跋扈宗王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楔子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343 女人的報復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284 禍水東引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207 李氏名駒0294 門人遇襲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069 大麴《萬象》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192 太平公主登門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020 願此心同我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022 萬古愁難銷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067 協律頌今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188 愛上一匹野馬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270 兵入武氏邸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287 靈前敲詐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109 仗義屠狗輩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072 天賦異稟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