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1 不欺少年窮

曲江雅集的第一天,主要遊樂項目還是各處賞景,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集聚宴樂。

不僅僅是因爲官面上的一些安排,也在於那些平康坊戲弄者深諳人心趣味,心知許多時流第一次來到西京,即便是盛演戲弄,那些人的興趣也難免會被周遭景色分薄。只有水木看厭,才能更加專心的戲弄風月。

李潼心裡還在默默算計着武攸宜,卻沒想到他還沒有發難,集會的第一天,武攸宜便遭了殃。

曲江周邊諸坊,各有園景之盛。這其中通善坊有杏園,通坊杏林成蔭,本來是屬於司農寺監管的產業,但是西京百司俱廢之後,武攸宜便不客氣的直接將之圈作私業。

近日恰逢杏樹掛果,武攸宜擔心遭到遊賞民衆偷採而影響收成,索性派兵將整個通善坊都包圍起來。可是曲江池周邊所聚民衆少說也有數萬之衆,不乏人懷念杏園美景,眼見重兵把守坊區,難免遺憾。

如果只是尋常時節,既然禁不可入,也沒人敢輕易犯禁。可是此日曲池周邊幾乎聚集了長安所有性喜躁鬧的俠少之流,心裡有不甘心,羣情鼓譟之下,便與把守通善坊的衛兵們發生了衝突,大量民衆蜂擁而入,幾乎將園中果實採摘一空。

李潼是在夜中櫻桃園裡宴會上得知此事,聽完後只是忍不住的樂。講到斂財,武攸宜這個傢伙也真是一朵奇葩,大財不放過,小財也不捨,結果眼見就要兩頭落空。

“僕等已經陸續潛入西京城中,分散在春明門左近諸坊,牲力也都陸續送入城中,暫存在東市一些鋪業之間,待時而動。”

櫻桃園裡前廳笙歌熱鬧,李潼卻在後院偏僻屋舍裡接見已經秘密潛入城內的楊顯宗,聽到楊顯宗的稟告,他便點了點頭,而後又問道:“所見春明門附近守衛卒力多不多?動事之前,先設後路,如果卒力太多,再想別計引走一部分。”

楊顯宗聞言後便點頭道:“如果能再引走一批卒力,自然是好。今次用事,弓矢利器不敢擅用,若真迎對守城兵勇,還是有些勉強。”

“這件事,我記下了。”

李潼點頭說道,關中仍存有府兵底子,民間刀劍等器械管制還不算嚴謹,但是弓弩之類的重器,意義又不相同,哪怕是鄉野之間那些獵戶籍民都要鄉縣報備,同時每年還有縣廨衙役不斷的巡鄉檢查。

長安城裡有盜匪侵入,這還不算是多嚴重的大事。甚至舊年太州地陷時,還有亂民直接衝進了神都城裡,雖然也有驅逐抓捕,但也沒有大規模的窮問不休。

神都城裡的女皇武則天對於關中民力本就警惕有加,如果得知有這麼一股既有組織力、又懷有弓弩重器的盜匪出沒於西京城內,必然不肯善罷甘休,說不定就會引發新一輪的大地震。

楊顯宗並沒有在櫻桃園逗留太久,交代一些細則並密約之後,便頭頂氈帽、遮住面容,快速離開了此處園業。眼下曲池坊內外都譁噪異常,他行蹤雖然有些鬼祟,但也並不起眼。

送走了楊顯宗之後,李潼還未及入席,武攸宜旋即便來,入園後便是一副氣憤不已的神情,怒聲道:“那些刁民們竟然如此貪婪斗膽,戲弄取樂不足,還要侵吞旁人家產,真以爲朝廷章律閒設?”

如果不是情知前事,李潼說不定還要以爲武攸宜是在罵自己呢,聞言後只是勸慰道:“生人自有百態,優劣各不相同,最重要還是眼前大事,等到此間忙完,留守再追究這些微細也不遲。鎮牧此鄉,還怕走失幾個刁民?”

關乎到迎合女皇的大事,武攸宜倒也沒有因爲杏園被搶而亂了方寸,但還是忍不住咒罵發泄:“這些刁民生貪物力,奸惡至斯,卻還要將他們羣情飾美,祝幸君王,真是讓人不甘心!曲江聚散之後,一定要嚴查坊裡,民戶家中凡有杏仁,必是惡賊無疑!”

聽到武攸宜說的兇狠,李潼也在心中冷笑,那也要你有時間和機會纔好。

“府員已經擬定章表,河東王覽過無疑,具名即可。”

說話間,武攸宜又從身邊摸出一份函文遞給少王。

李潼翻看錶文,只見所寫也都是先前所議諸事,當然落筆還是以武攸宜爲重,至於少王在其中作用只是捎帶一提。

他對此也沒有什麼異議,提筆便寫上了自己的名字。武攸宜這個傢伙小算計,簡直讓人假裝猜不到都難。

不過李潼心知,興祝女皇長壽從而分薄朝臣爭嗣的力度,這件事自己的態度如何並不重要。無論他有沒有人氣,政治上眼下的確是一個邊緣人物,表態再怎麼熱切,對他奶奶而言,作用都沒有那麼明顯。

他的作用主要還是體現在離間武攸宜,讓武家子內部出現裂痕,武攸宜態度彰顯的越熱切、越明顯,也能更體現出他出力不小。

眼下的武攸宜還沒有意識到這一篇表章送去神都之後,極有可能會被女皇用作導引朝堂風氣的重要道具,只是欣慰於少王大度,不在這些小節上計較。

西京留守諸官佐的署名,武攸宜已經先弄到了,此刻再讓少王具名,便可以說是統一了西京羣聲。

雖然看少王越來越順眼,但他心裡仍然警惕不失,自覺得少王前後出了這麼大的力,不可能甘心只是敬陪末席,或許暗地裡還在搞什麼小算計。

所以他雖然在少王面前滿口說着只待曲江雅集結束之後,纔會遣人入表。但其實收到少王簽名之後,轉頭便派遣信使連夜出城,馳驛將這一份表章送往神都去。

就算少王不地道,暗裡具表呈送,也絕對快不過他的信使馳驛奔行。這一份首功,他搶定了!

對於武攸宜的小動作,李潼倒不是很清楚,但就算知道了,也只會覺得武攸宜更加貼心可愛。這真的是眼前有多麼熱衷取寵,事後就會有多麼尷尬打臉。

他本來就有這樣的打算,只是擔心武攸宜心生警惕、不肯聽從纔沒有多說,卻沒想到這傢伙已經主動這麼做了。

曲江雅集,連日興弄,山水遊厭之後,時人關注重點自然轉移到了人事風情上來。而平康坊諸聲藝館堂也敏察人願,已經開始安排伶人當街戲演,逐步的烘托氛圍。

比較讓李潼哭笑不得的,還是首日登臺戲演的平康伎們,幾乎不約而同的全都戲唱少王新作的《平康遊》,儼然是把這一首新詩當作平康坊的坊歌來進行推廣。

聲辭曲調俱都相同,那麼能夠比較的只能是那些演藝的伶人們各自聲色妙處,也是衆說紛紜,不一而足。且不說羣伎聲色優劣,少王此詩一出,曲江周邊所有餘聲幾乎悉數銷聲匿跡,凡有歌唱,必是《平康遊》。

如果說少王前作《逍遙王》還是因那風流意境而被風月人士追捧,那麼這一首新作繁景鋪陳,細節翔實,就更加讓那些風月人士喜愛不已了。

莫大家在平康坊地位比較超然,不屬任何館廳,自由自在,少受約束,近日也不登臺戲演,只是陪伴舊友閒遊。於車上聽到街中唱辭,她臉帶微笑,望着同車之人問道:“大王新作風靡此間,楊郎覺得韻中才情如何?”

與莫大家同車出遊的便是才名滿天下的楊炯,四十出頭的年紀,身穿素色圓領袍,面貌清癯,兩眼有神,聽到莫大家的笑問,他便嘆息道:“舊在邊遠,已聞王名,即入內館,聽聞更多,確是一時風流宗主,難怪能引人情趨望。”

莫大家聞言後臉上閃過一絲異色,轉而嘆息道:“如此言論,似非楊郎能出。美聲歌唱滿途,行遍聽厭,能忍才欲意氣?”

“細娘如果只是好奇,那我也只當閒問,如果是爲旁人傳聲,還請你不要害了這一份舊情。”

楊炯聞言後冷笑一聲:“我知近日坊間每有閒言,道我入西京是要折河東大王才譽。一些閒流,厭人安生,鼓譟滋事,卻要奪我一份清靜。”

“我也只是好奇,楊郎既入西京,卻不行拜名王,也不宴會賓客,離羣獨居,讓人遐想。”

“知我少時勇,敢欺少年窮?”

楊炯嘆笑一聲:“更何況這位大王才富趣高,世道幾人敢言輕勝?王者風骨,不可氣奪。我雖然遺有意氣之名,但也不會給人做什麼行前小卒。”

“莫非真有人要借使意氣?是不是幾位新王?”

莫大家雖然性格淡泊,但也難免婦人探幽的心情,此際又是與舊友閒聊,自然也就有些隨意。

“新王焰華張浮,哪是我這懶散之人能夠追近。”

言雖如此,楊炯眼中卻流露幾分不屑,轉又嘆息道:“這當中的曲折幽隱啊,讓人敬畏。我佩服那位大王,能以風流姿態衝突於羅網之中,只是奉勸細娘,如果有什麼親徒在坊裡,不要輕易近身求幸。”

莫大家隨口一問,卻不想引出楊炯這樣的回答,再聯想方纔楊炯誤會她爲人做說客,心裡更覺驚悸,不敢再發問,也不敢再細想。

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18 跋扈宗王0456 誰沐代王恩威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263 娘子隨戲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04 誰都別惹我0161 宰相薦才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030 百騎軍士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456 誰沐代王恩威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163 加官加封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328 野狐宰相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047 向陽而行0082 武氏諸衆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楔子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161 宰相薦才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043 進學內文學館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015 仁智院掌直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320 高句麗遺民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064 薛師信義0251 不當大用0251 不當大用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137 好生是天德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
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18 跋扈宗王0456 誰沐代王恩威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263 娘子隨戲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04 誰都別惹我0161 宰相薦才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030 百騎軍士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456 誰沐代王恩威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163 加官加封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328 野狐宰相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047 向陽而行0082 武氏諸衆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楔子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161 宰相薦才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043 進學內文學館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015 仁智院掌直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320 高句麗遺民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064 薛師信義0251 不當大用0251 不當大用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137 好生是天德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