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

當神都朝堂因突厥默啜來犯一事而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長安行臺也接到了有關的信報,甚至要比神都朝堂的官方渠道還要早上幾天。

河東道諸州縣雖然不受行臺轄制,但彼此之間的交流卻是非常密切。特別在神都朝廷刻意壓制黃河漕運向關內輸入的情況下,河東道是關中物資出入的最主要通道之一。

不獨行臺組織了規模頗大的採買隊伍活躍於河東道諸州縣之間,河東方面巨室豪戶也都積極參與關內的商貿諸事。特別今年前有世博會的吸引,後有三受降城的修建計劃,使得關內與河東的人員物資交流更加密切。

所以當突厥賊軍蹤跡出現在河東道北部區域的時候,相關訊息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便向長安傳遞而來。

相對於神都朝廷得訊後應激性的慌亂,長安行臺對此消息接受與處理就要顯得從容得多,無論是相關事機的討論,還是應對策略的執行,都是有條不紊。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這麼從容不迫,起碼雍王殿下在得知此事後就氣得要罵娘。

時令進入隆冬,幾場大雪的降落雖然給各地人貨調運帶來不小的困擾,使得一些事務運行因此而進入停滯狀態,但行臺本身便已經建立起相當紮實的物流基礎,倒也足以承受相當程度的風險。

藉着世博會的創收餘韻,深冬之前諸多官造工場規模再作擴大,冬閒時節招募坊間與周邊鄉野衆多丁力,全力生產炭料、氈帳等禦寒時物。民衆因此而不失養活,所生產出來的物資不獨滿足長安並周邊境域的消耗,還能源源不斷的向北輸送,以支援河曲軍民。

降雪之前雖然數萬甲兵盛集京畿,給京畿的物料供應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也因此使得州縣壓力頓減。

今年諸州縣大肆擴戶、收撫流民,又適逢冬寒酷烈、雪糜近災,州縣團練甲伍聚集於京畿,這一部分養軍的物料消耗便可以節省下來,用以賑濟一干新附亡戶,使得關內諸州都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凍餒災害。

大雪紛飛雖然難捱,但等到來年開春回暖,積雪消融滋潤土壤,來年開犁入耕,大稔已經可期。再加上各地官府賑濟及時得力,整個關內道民生雖然不可稱爲晏然,但也能夠保證秩序維持。

長安城雖然人員集聚,物給不稱豐厚,甚至就連雍王府中各種不必要的開支都裁減許多。但相對於往年徵戎在外,今年還能留守於家宅,有家人陪伴,並間不時入坊吃上幾頓溫熱軟飯,李潼這段時間過得倒也可以稱得上是頗爲愜意。

這一份愜意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宅中妻妾先後孕信入身,各自感孕待產。對此李潼也頗感欣慰,出入之際臉上常掛着老農一般淳樸笑容。往年諸事忙碌,少得輕鬆閒暇,一旦有了足夠的發揮空間,自己這個小馬達也很是不俗啊。

生人在世,壯志如何且不論,老婆孩子熱炕頭那也是最基本的追求。所以除了日常前往行臺處理一些軍政事宜之外,閒來便在家中休息,偶爾開着馬甲入坊被箍得腰疼,甚至還親自動手設計了幾張花燈草圖,對於來年佳節不無暢想。

因此當默啜入寇的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是寒冬臘月裡被突然拉出了暖烘烘的被窩,讓人從內由外都充斥着一股躁怒感。

“今日軍務議論,唯以斬殺默啜爲先!餘者從宜諸計,不必暢言!”

行臺政事堂中,李潼落座之後便殺氣凜然的說道。

此言一出,在堂諸衆無不面露難色,中軍將主唐先擇起身叉手道:“行臺甲卒盛養,將士渴戰,凡得戰機,豈甘人後!但今次默啜起釁,遠出行臺所轄千數裡之遙,即便將士踏雪追敵,沿途糧秣支給,亦需州縣爲輔。今朝廷未有徵命抵臺,一旦大軍輕出,恐失策應啊!”

說話間,已經有文吏將突厥此番入寇的行軍路線圖張掛起來,當然只是簡略的,主要是行臺分設於河東州縣的人員包括地境之內的商賈以及豪戶所呈奏彙總。

因爲沒有可靠且成系統的官方信報,這個賊軍行蹤路線也是錯綜凌亂、斷斷續續,與其說是突厥賊軍的入寇路線圖,不如說是行臺向河東入寇的人事草圖。

李潼久掌軍機,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看到這張圖紙標繪如此凌亂,不免皺起了眉頭,拿起了副本仔細翻閱一番,發現所記錄的賊蹤出沒錯誤諸多,比如十一月末賊蹤本來還在朔州,可是幾乎在同時,忻州同樣有賊蹤出沒。

時間上已經混亂不已,對於敵軍兵勢的描述則更是出入甚大,有的說不過千餘衆,有的則就稟告人馬鉅萬。這樣凌亂的敵情訊息,自然不足以憑之制定什麼反擊策略。

李潼翻看一會兒之後,便隨手將這一份信報丟在一邊。轉而拿起一份經過行臺員衆篩選精簡、相對比較靠譜的信報翻閱起來。

這一份信報相對比較可信,因爲是行臺直派的情報人員所遞交的內容。但相對而言,則就簡略的可憐,僅僅只有七八則內容,並不足以勾勒出突厥此番入寇的軍勢全貌。

比如說最早一份信報是在十一月中,是從雲州發出的,言道突厥先以散卒遊衆滲透單于都護府,然後再借着單于都護府內虛而暴亂,具體兵力如何,難有一個直觀判斷。

而下一條信報則就已經是半個多月後由朔州發出,講到突厥千騎寇掠馬邑。至於這當中突厥行進路線如何、有沒有分兵寇掠等等諸類,俱無涉及。

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因爲行臺的情報人員不夠盡力或是能力不夠。偌大一個河東道想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情報體系,沒有官方力量的配合本來就做不到。

況且今冬大寒,不獨關中一地大雪紛飛,行臺這些情報人員都是以私人身份進行活動、蒐集並傳遞情報,無從借用完整的驛傳系統,能夠把消息傳遞迴長安,已經殊爲不易。流於片面,也實在是無可奈何。

李潼本來是因突厥再次入寇而躁怒不已,可是在看到這凌亂的情報後,情緒也漸漸冷靜下來。關內雖然已經是甲士盛聚,但敵情諸種一概不知,也的確不可貿然出兵。

稍作沉吟後,他才又吩咐道:“畿內諸軍先擇五千精卒入同州臨河待命,使斥候涉河東向沿途訪問諸州縣官府,問取敵情。另使中軍兩萬入涇陽營,待時出渡,增援河東。並馳告河曲姚元崇,非得確鑿軍機,不得擅使卒衆渡河作戰。西城繼續營造,中、東兩城暫停工期,役卒退回河內,不得流連徘徊。”

有關突厥入寇的軍情雖然凌亂、不足爲憑,但也給出了一個要命的訊息,那就是今秋霜寒早降、漠南牧期提前結束,北境諸羈縻州普遍遭受雪災,牧民損失慘重。

換言之,默啜入寇還僅僅只是一個信號,如果大唐方面應對處理不當,漠南諸胡州很有可能兵禍次第興起,對於內陸諸州形成一波一波的連綿衝擊。

“即刻使員前往神都,闕下待命,一俟朝廷調令有出、即刻回傳!告陝州潞王溝通朝士,儘快拿到賊軍軍情!”

如果沒有朝廷的軍命調令,行臺大軍即便是進入河東,也很難利用河東諸州縣的官方力量。在默啜已經入寇並且掌握了戰術上的主動權情況下,如果當地官府的力量不能爲軍事所用,那對行臺大軍而言雖是內州、猶如敵境。

但過去這段日子以來,李潼見多了他四叔各種操作,對這個大聰明的計議如何實在不報什麼信心。所以除了遣使請戰之外,又作了後備的安排。如果朝廷不準行臺出戰,那就讓他二兄李守禮賄結朝士盜取軍機,以作爲行臺後計的參考。

河東諸州武備空虛,李潼自然心知,一旦被突厥賊軍長驅直入的寇入掃蕩,那所帶來的秩序破壞所害不只一時。

他之所以提前修築三受降城,就是爲了確立唐軍在朔方的戰略主動權。如果河東道秩序遭到破壞,那單于都護府所管轄的漠南諸胡州也會因此見識到大唐在這一區域內的軟弱空虛,使得漠南胡情躁鬧難制,那三受降城的戰略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眼下行臺大軍不便直出,稍作沉吟後,李潼便吩咐張嘉貞爲行臺使員,持他手令前往蒲州、絳州等地走訪召集諸故衣社衆並行臺返鄉老卒,包括一些走私護衛力量,以鄉義爲名增援幷州,一定要確保太原這個北都地標不被寇入。

河東道這些返鄉力量,李潼本來是準備留作搞神都的一股奇兵,但現在顯然河東安危要更加重要。

他也不是小覷神都朝廷的動員徵發能力,認爲朝廷沒有足夠的力量應對河東的亂局。關鍵是擔心他四叔大志強逞,認爲擊敗默啜不夠威風,想要在北境搞點大動作,從而引發更大的動亂。

一旦北境因此爆發什麼糜爛之禍,那也就不必再搞什麼奇兵閒計了,大軍直出潼關,你不行,老子來!

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222 吐谷渾王族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203 奔跑的大王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180 豈能笑罵由人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290 懼親如仇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015 仁智院掌直0305 門牆生隙0321 來君珍重0124 朔邊良才0049 莫厭金盃酒0148 橫財浸金汁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057 命途何艱難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81 牡丹花下死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306 魏王不壽0378 坐皇帝,立皇孫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320 高句麗遺民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077 永昌元年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304 待罪慈烏臺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291 獻業求命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38 水漲船高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
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222 吐谷渾王族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203 奔跑的大王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180 豈能笑罵由人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290 懼親如仇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015 仁智院掌直0305 門牆生隙0321 來君珍重0124 朔邊良才0049 莫厭金盃酒0148 橫財浸金汁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057 命途何艱難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81 牡丹花下死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306 魏王不壽0378 坐皇帝,立皇孫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320 高句麗遺民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077 永昌元年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304 待罪慈烏臺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291 獻業求命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38 水漲船高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