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9 神宮巍峨

仁智院雖然同屬大內,但方位仍屬偏在,一俟跨過歸義門,真正的皇宮大內新年之際那種熱鬧喜慶的氛圍才撲面而來。

眼下時間方入寅時,天幕仍是一片幽暗,但大內之中張燈結綵,自有燈火光輝頑強的驅退黑暗,撐起一片光亮空間。

宮使在前,宮役在後,禁軍賁士分在左右,三王被夾在中間,也只是垂首默行,不敢左右張望,不敢竊竊私語。

如是折轉前行,夜色冷風中,李潼走得身上都汗氣暗浮,轉過一道宮禁之後,眼前才豁然開朗,只見明堂那巍峨龐大的建築已經佇立於眼前不遠。

如此龐大的體積,自給人一種透不過氣的壓力,此前只能隔空遠觀,已經覺得頗爲壯觀,現在近立於側下,渺小感真是止不住的被從心底壓榨出來。

“這、這神宮,真是高大!”

李守禮也擡眼去望,口中喃喃驚歎。

“請大王等向此而前,先入廊殿。”

行至此處,又換了一批宮人導引,三人便也連忙收回視線,乖乖跟在身後拾階而上,直往廊殿而去。

明堂周圍,更是燈火通明,更兼人員衆多,但場面卻並不混亂,或匆匆疾行,或羣立一側,少有人語喧譁,更沒有人影胡亂跑動。

李守禮登階行至一半,腳步已經隱隱有些發軟,特別側首回望,看到此前同一水平的人影已經漸漸變做一個個小點,乃至於失步撞在李潼身上。至於另一側的李光順也並沒有好上多少,雙脣緊抿,臉色微微發白。

感受到兩個兄長不同程度的緊張,李潼也是忍不住一嘆。他在禁中也是眼看着明堂落成,眼下走近,驚歎自然是有,但更多還是感慨他奶奶這敗家娘們兒是真能造,至於因此生出什麼敬畏感,那是沒有。

畢竟明堂再怎麼宏偉,時代侷限在這裡,再壯闊的建築與畫面,他也不是沒見過。

但也不得不說,登明堂而覽四方,依此壯大俯瞰渺小,對於一些內心不太安分的人而言,的確是能滋生一些掌控萬事萬物的假象,難怪古代的帝王,多有熱衷營建。一念生出,萬物聚此,那種成就感真是無與倫比。

不過眼下他們進入的,還是明堂周邊的附屬建築,廊側廳堂。包括之後的人日大酺,也只在萬象神宮的廂殿舉行。李潼想要登入真正的明堂主殿,仍須繼續努力。

廊殿側列明堂四邊,李潼登上以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高處不勝寒、不似在人間。當下本就新年寒冬,廊殿立於高處又少於遮攔,特別是內裡通透,那穿堂風颼颼颳得真是讓人肝膽俱寒!

此時的廊殿中,早已經羣立許多人等。外圍陛欄自有仗內甲士持殳林立,衣甲上多有冰霜暗結。廊殿內則是一隊隊的宮人簇立,另有許多役者忙碌的往來搬擡器物。

負責導引的宮官行至此處,腳步便遲疑放慢下來,似乎不知該將三王引往何處。

“不知薛師可登殿?請尚者引我等往見。”

李潼原地小幅度跺着被冷風吹得有些麻痹的雙腳,牙關打顫說道。

宮官轉頭一笑,正待開口道歉幾句,另一側已經響起薛懷義聽來爽朗的大笑聲:“原來王等已經入此,我還剛要遣人去問。”

說話間,薛懷義已經前呼後擁而來,頭上依然戴着厚厚氈帽、下綴貂尾,身上則裹了一件翻毛的裘衣,反倒看不見那標誌性的豔色僧衣。

他前後擁從二三十餘,浩浩蕩蕩而來,彼此剛一走近,李潼便感到溫暖許多,人牆自能擋風。

“沒有薛師在引,我兄弟如野澤鵪鶉,彷徨無望。”

李潼也闊步上前,並二兄一同向薛懷義見禮並寒暄。

薛懷義臉色通紅,不知是凍的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將李潼拉到身畔,環視周遭一衆人等,大聲道:“你等都來見過少王,特別是永安王,與我併成壯事,日後內外出入,凡有逢見,不可失禮!”

諸人紛紛上前見禮,李潼頷首致意。這些人既有宦者宮官,也有外廷臣僚,特別其中幾人身着甲冑,似乎禁衛將領。

薛懷義近來的確是鴻運當頭,特別前日於明堂受賞,因此督建之功被正式封授爲樑國公並左威衛大將軍,不再只是身份地位都有尷尬的白馬寺主。

身在自己所督建的明堂副殿,他更有一種近乎主人翁的自豪感,隨口講起一些與明堂有關的事蹟,並再收穫許多讚美。

接着他才拉起李潼說道:“此間實在風寒,天色仍早,外衆要在卯間纔會登殿。王等且隨我來,暫入暖閣等候。”

說話間他便先行一步,李潼等跟隨他繞過此處廊殿再行內裡,便見殿後還有一排不甚起眼的廂舍。隨薛懷義解釋,李潼也知道此處乃是中官、外臣登殿待詔暫作停留的地方。

薛懷義將三王引入其中一間屋舍,掀簾而入,自有暖風撲面而來,但卻並無絲毫煙火氣息,想來應是有着類似火牆、地龍之類的佈置。

“王等暫且於此短留,我是雜務纏身,不能久陪,稍後待到登殿入叩,我再來導引你等。”

將三王引入房中,薛懷義稍作頓足,然後便又說道。

“薛師自隨便宜,我兄弟在此安候。”

李潼等三人又連忙行出,一起送走薛懷義。

別的不說,對於薛懷義的熱情周到,李潼真是感念不少。身在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場合,周遭往來全無一個相熟之人,他心裡也是暗存幾分侷促。

薛懷義在這之中如魚得水、衆星拱月一般的待遇,難得還能記得安排他們三人行止,對於其人所言仗義,李潼心中也是暗記下來。

剛剛送走了薛懷義,李潼正待要與二兄返回暖閣,這一轉身,廊道另一側卻又有一抹倩影映入眼簾。

上官婉兒疾步趨行,身後跟隨兩名女史,剛剛折轉入此,擡眼看到一身典雅禮服的永安王站在暖閣門前,一時間也是瞳孔微縮,身軀都僵了一僵。

看到上官婉兒這驚愕模樣,李潼不免莞爾,視線稍作上下打量。

今天的他章服典雅,對面的上官婉兒也不遜色,層疊絢麗的宮裙,五彩織羽的半臂,肘間各垂一道金線綴珠的披帛,流蘇纓帶結於胸前,粉黛清晰,腮紅淺暈,眉際則貼着紅豔嬌美的梅花花鈿,翠鳥振羽狀的步搖由側後啄入滿頭青絲結成的螺髻,整個人顯得端莊美豔,大不同於此前的清麗。

早先李潼見到韋團兒,暗覺對方容貌嬌美或要淺勝上官婉兒,但今天再見到上官婉兒風格迥異的裝扮,才覺得美態真是沒有極限。但也止於欣賞,談不上由此生出什麼不切實際的遐想。

上官婉兒略有失態後,皓腕擡起,似乎要打出一個什麼手勢,明眸一轉之後,只是微不可查的向永安王眨了眨眼,然後無事一樣帶着兩名女史匆匆穿行而過。

李潼門外站了片刻,便也低頭返回房間。他倒是想站在外面看一看能否見到什麼名臣之類,但想想還是不宜表現得過於跳脫,況且他就算記得什麼人名,長相卻全無所知,也就打消這個念頭。

暖閣房間很樸素,但空間卻是不小,屏幾座榻等張設也都一應俱全。

除了他們三王之外,房間中還有幾名宦者恭立於側畔。李潼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像他們日常在仁智院又或內文學堂,日常所見宦者比例不高。

但是到了明堂這裡,宦者比例便翻增數倍,雖然也有宮婢之類,但活動範圍也有限制,聽用受遣而往來奔走者,多數還是宦者。

一名宦者趨行上前,恭聲道:“不知大王是否需有飲食傳奉?只是仗內廂在都有例制,品色單調,還望大王勿罪。”

身在明堂側廂,參禮在即,幾人也實在沒有什麼吃喝的想法。不過聽到宦者問起,一路冷風直灌的李潼倒是饞起了他的胡辣茶,便開口說道:“若有茶飲,可以送來,若無那就不必勞煩了。”

宦官應聲而退,另有兩名宦者侍立門邊。

三人坐在房間,李光順只是低頭默默聽着外面傳入的動靜。李潼枯坐無聊,則打量起房間中的佈置,這居舍很空曠,有的地方還露出木樑原色,沒有來得及上漆,由此可見他奶奶武則天非要趕在新年啓用明堂,細節上還是稍顯匆忙。

憑几之外,房間裡還擺設着一尊長寬數尺的白瓷盆山,在房間燈火的打照下光彩流轉。

房間外突然響起了比較明顯的談笑聲,由遠及近,很快門簾便被掀起,幾道人影出現在門前,當中則站立着一名紫袍中年人。

房內李潼等三人自是連忙站起,而門外幾人看到他們,臉上也露出詫異並驚疑之色,特別那名紫袍中年人,臉色更是陡然一沉,深深打量李潼三人一眼,側首望向室內宦者,語調更流露不善:“怎麼回事?”

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030 百騎軍士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152 潛龍怒音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294 門人遇襲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164 官拜尚輦奉御0122 枯禾逢甘霖0052 大酺獻樂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343 女人的報復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036 身不由己0220 如意元年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108 等你長大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111 少王人物如何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220 如意元年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030 百騎軍士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204 誰都別惹我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154 宰相入刑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093 被甲登殿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295 無妄之災0368 薛郎鐵頭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417 搶位政事堂0103 府佐諸衆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09 枝上桃李子0098 禁宮隱細0141 劫掠金吾衛0177 大王才思敏捷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
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030 百騎軍士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152 潛龍怒音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294 門人遇襲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164 官拜尚輦奉御0122 枯禾逢甘霖0052 大酺獻樂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343 女人的報復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036 身不由己0220 如意元年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108 等你長大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111 少王人物如何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220 如意元年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030 百騎軍士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204 誰都別惹我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154 宰相入刑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093 被甲登殿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295 無妄之災0368 薛郎鐵頭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417 搶位政事堂0103 府佐諸衆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09 枝上桃李子0098 禁宮隱細0141 劫掠金吾衛0177 大王才思敏捷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