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枯禾逢甘霖

經營行鋪產業,包括反向監視丘神勣與周興,都是李潼偶然生出的念頭。

他今天帶田大生到修善坊來,主要目的還是爲了給對方介紹一下他佈置在這坊中的秘密基地。

站在食肆閣樓向下眺望,可以看到那是一處佔地七八畝且有着一個簡易獨立碼頭的邸店,毗鄰伊水河渠,面積不算太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修善坊中,規模也絕不算小。

這一處據點,就連李潼都是第一次見到,是老太監楊衝進獻給他的,用作與禁中急情聯絡,本身也是一處價值不菲的產業。而且楊衝也表示會持續不斷向此輸送財貨,用作少王活動資金。

李潼倒也不是打秋風上癮,非要勒索老太監,他王府財貨雖然豐沛,但每一筆花銷都是要走賬的。後世有鉅額資金來源不明的貪污罪,而他作爲一個宗王,卻有鉅額資金去向不明的謀亂罪。

所以,擁有一個獨立於王府之外的小金庫,可以繞開王府監察動用財貨,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此前之所以敢跟田大生那麼豪邁的許諾,背後就是因爲有楊衝這個大金主提供資金。

楊衝直案司宮臺,還掌握禁中走私渠道,家底豐厚得很,而且年紀也已經不小,腿一蹬錢沒花了,這一輩子又是爲誰辛苦爲誰忙?所以在跟少王勾搭上之後,也是豪邁得很,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除了這一處邸店之外,楊衝還在南市留下兩個鋪面,一個香行,一個木料店。本身經營便獲利頗豐,店鋪本身還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所以李潼是真的不缺錢,他缺的是那種能夠完全信任、幫他花錢的人。眼下還僅僅只是給田大生透露一個邸店,不是不信其心誠,而是爲了繼續考察其人能力值不值得託以更大事務。

手下乏人可用,是李潼一大制約。他王府一衆僚佐,都還需要磨練,田大生市井出身,能夠接觸的層面又有限。所以未來一段時間裡,無論際遇如何,繼續苟下去猥瑣發育,也是立足於現實的一個考慮。

不多久,楊思勖匆匆返回,附耳低聲回稟幾句,李潼微微頷首,擡手示意田大生在這裡繼續記牢方位,然後便站起身來,在楊思勖的帶領下行入食肆另一側的一個房間中。

聽到腳步聲,門從裡面被推開,一個身穿淺藍圓領袍的中年人站在裡面,先是看了一眼楊思勖,然後視線落回李潼身上,便顯得有幾分激動,叉手彎腰道:“博州貢員蘇約,見過大、見過郎君!”

“蘇君不必多禮,舊人久言你名,今日一見,確是孤鬆瘦石,樸質可賞。”

說話間,李潼閃身邁步行入房間中,並不乏歉意道:“本該華堂待客,可惜多有不便,於此匆匆邀見,倉促簡寒,還請見諒。”

“怎敢、怎敢!”

名爲蘇約的中年人躬身垂首,待到李潼落座席具,才又莊重見禮:“阿公入店訪我,心中喜極,落拓之人,野蒲俗質,能爲郎君奔走,實在愚之大幸。”

這個蘇約,便是禁中女官徐氏那名老相好了。李潼並沒有直接將之召入王府聽用,而是留在修善坊繼續經營產業,也算是一招暗棋。一則秉性還不太熟,二則一旦成了他的府佐,便擺在了檯面上,行動便不再隨意。

待到這個蘇約坐定,李潼便隨口問起一些舊日經歷。

“在下本籍博州,上元三年初解隨貢入都,初試而落,憾然歸鄉。餘後數年,幾取文解,卻都無所成。永淳年後,長居神都,不敢再歸鄉阻才流進途,唯熱血未冷,偶或應制,但也只是貽笑方家……”

蘇約短短几句話,便將此前人生經歷介紹完畢。但李潼在聽完之後,卻也頗生唏噓。

久試不第,往往是失敗者的代名詞,但其實這也並不盡然。

唐代科舉有常科和制科的區別,常科是每年一試,制科則專才特取。這其中,常科應舉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學館生徒,即就是六學二館學子於本學通過考試後,獲得參與科舉的資格。另一類便是州縣學子,通過州解試,獲得文解之後,每年十月隨貢入都。

這其中州縣貢士每年每州不過二三人而已,且文解有效期只有一年,一年不第到了第二年還要繼續參加解試,通過之後才能獲得新的文解。

這個蘇約能夠連續幾年都獲得州試文解,說明最起碼在其本州,學養都應該是名列前茅的。博州乃是河北上州,並非偏遠之地,由此可知這個蘇約是真的有才學。

但是每年常科應考千餘人,天下各州翹楚才流彙集都城,所取不過一二十人而已。當中競爭之大,可想而知,如杜甫一生都沒能考取什麼正經功名,王維則從太原冒籍京兆,李商隱也是連考數年之久。

而且在初唐還有一個風氣那就是重中央而輕地方,開元之前所重唯兩監而已,即就是東西兩都國子監,國學生徒得中機率更高。許多年景,外州學子所取不過一二人乃至於顆粒無收。

這個蘇約自陳屢試不第,不敢再歸鄉佔據珍貴的文解名額,或許是羞於歸鄉,或許是財力上已經不允許了。畢竟若非什麼豪宗大族,家資殷實,每年往返路費便是一筆驚人的開支。

做洛漂很不容易,就連劉幽求這個已經考取進士的人,數年守選都囊中空空,進了王府只獻得起兩甕鹹菜。更不要說這個蘇約了,也難怪其人會淪落爲徐氏的面首,畢竟骨氣當不了衣食,彼此都是失意人,也能相互慰藉。

如果說時下常科對外州學子而言是地獄難度,那麼制科簡直就是死亡難度了,篤定必死的考試。

制科是皇帝特詔,專選事才,原則上來說,參加考試的人數可以更廣泛,不僅僅只侷限於學館生徒與各州舉子,只要自認有此專才,都可參加考試。

可問題是,歷屆的進士、明經包括在職的官員,也都可以參加啊!

比如原本歷史上的劉幽求,雖然已經進士及第,但卻守選多年始終沒有通過吏部考獲得任官,一直等到聖歷年間參加制舉經邦科得中,才被授予官職。

制科是比常科更高一級的考試,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而且往往是遇事則考、挑選專才,一旦得中,便能授予官職,無需再作守選。因此被許多進士包括在職官員視作獲得官身或是越級升遷的機會,競爭要更加激烈的多。

蘇約這樣一個落第舉子,居然跑去參加制科,也真的正如他自己所說,是真的只剩下一腔熱血,只求過過乾癮了。

“國家取士,法不循一。命途或有乖張,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蘇君久挫,仍能保養熱血志向,單此守志不棄一項,便勝世道俗流諸多。”

李潼這麼說,也並非純是客氣,這一時期什麼妖事都有,負面的、正面的都不缺乏。

比如在這一年的制科考試中,便會出現兩個大能。神龍五王之一的張柬之,六十四歲高齡參加制舉賢良方正科拔得頭籌,開元名相張說舉詞標文苑科第一。

張柬之早年舉進士,解褐縣丞,之後多年都在底層打轉,宦海沉沉,基本上沒有特殊的際遇,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張說雖然號稱出身范陽張氏,西晉張華的後裔,但到如今也只是寒族地主人家,弱冠之齡一舉成名。

武則天女主當國,傳統的政治人才如關隴世族之類對之一直懷有牴觸,只有更加擴大人才選拔層面,才能獲得不同於傳統勢力的新型人才。

消極一方面自然是酷吏橫行,倖進者無數。但積極的一方面就是促使大量寒族人才加入統治秩序中來,大大攤薄了傳統世族所享有的政治資源。

武週一朝雖只十幾年,但開設制科卻達到將近三十次,頻率之高冠絕有唐一代,其中不乏有“才高未達、沉跡下僚”等專門針對才高位卑、不得志人才的科目。

李潼之所以確定孝義能夠成爲他的一張保護傘,除了基本的人情判斷之外,也在於武周制科單單有關“孝悌”一類的科目便有數次之多,由此可見他奶奶是真的很缺愛,需求甚至都上升到國事人才層面。

一個帝王人物本就複雜,功過如何又哪裡是能一言以蔽之。

當然,武則天功過如何跟李潼也沒啥關係,你對我好自然就是好人,對我不好,該弄你還得弄你。總之,我是不會放棄宮變奪權的準備和權利。

“遠遊多年,人事俱非,不敢言勝世俗,能守唯不負當時而已。郎君垂憐及我,是枯禾喜逢甘霖!舊年常忿才力不爲取,而今幸得賞用,唯傾我所有,證此一身!”

蘇約講到這裡,又是起身而拜。

這話也算是心聲表達了,不得志之人,世道常有,誰又不想證明自己?

李潼也想試試這個蘇約才略如何,想到剛纔與田大生商議的問題,便又問起這個蘇約,想看看他有沒有別的思路。凡事不作一手準備,蹲茅房商討機密的情況畢竟也是少之又少。

0051 《逍遙王》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280 寶利行社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072 天賦異稟0192 太平公主登門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077 永昌元年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295 無妄之災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216 急流勇退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209 枝上桃李子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26 瘋狂的武周0116 不是聶隱娘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003 前途堪憂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79 飛錢承兌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075 將軍跋扈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006 人盡敵國0202 大唐帶貨王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08 等你長大0093 被甲登殿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008 聖母神皇0109 仗義屠狗輩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254 邪言鑽心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09 聖心取捨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154 宰相入刑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76 祈求長生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445 死不入黃泉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064 薛師信義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291 獻業求命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294 門人遇襲0007 上陽宮官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
0051 《逍遙王》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280 寶利行社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072 天賦異稟0192 太平公主登門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077 永昌元年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295 無妄之災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216 急流勇退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209 枝上桃李子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26 瘋狂的武周0116 不是聶隱娘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003 前途堪憂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79 飛錢承兌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075 將軍跋扈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006 人盡敵國0202 大唐帶貨王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08 等你長大0093 被甲登殿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008 聖母神皇0109 仗義屠狗輩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254 邪言鑽心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009 聖心取捨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154 宰相入刑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76 祈求長生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445 死不入黃泉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064 薛師信義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291 獻業求命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294 門人遇襲0007 上陽宮官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