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

關中商貿的興盛,在管理調度方面自然也就需要更加系統、細緻的章程。

在此之前,朝廷對於商貿事宜的管理並不夠深入。負責管理商事的主要是太府寺,太府寺下屬的兩京諸市署管理各個大市,對於入市的商品規定品質、設立官樣,並給具買賣契約。平準署負責把控物價,以監察並杜絕商賈們囤積居奇的現象。

除此之外,還有戶部下屬的金部,負責掌管度量衡等單位制度。

至於地方上,監管的內容與範圍也大體類似,分別由州縣諸曹進行管理。

這樣的管理模式,還是比較淺顯並呆板的。一旦商品貿易繁榮起來,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交易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大量的民間草市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許多交易都不會發生在官方所規定的市場中。

而且貨品的種類與品質也會變得多種多樣、參差不齊,想要對商品進行徹底的把控,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管理技術不能升級,直接體現出來的就是各項商業稅收不能普遍徵繳,朝廷在這當中獲取到的利益有限。

在開元之前,除了一些官市買賣的行爲之外,朝廷在商貿事宜上的收穫也的確很有限。這方面的稅收,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官立的市場中所徵收的榷稅、即就是交易稅,第二則就是商品流通過程中所徵繳的關津之稅、又被稱爲埭程,埭即就是堰埭河堤,程就是通過的路程。

兩京諸市雖然商貿極爲繁榮,但一則稅率並不夠高,二則也有太多的手段可以將交易稅規避過去。因此朝廷在這方面收取的賦稅並不高,像是東都洛陽南市,一年所收不過幾萬斛,相對於國家整體財政的龐大體量而言,簡直連塞牙縫都不夠,所以也就不受重視。

至於商品通行的埭程,則就主要是地方官府在收取,直接補充到地方財政中去,並不由朝廷中樞集中匯計支配。有的直接投入到地方堰埭關津的維護中去,有的則就被經手的官員直接中飽私囊。總之,這就是一筆糊塗賬。

有鑑於這種情況,朝廷又加設了市貿司,直接掛靠在了門下省,由中樞兩省直接進行管理,主要負責商品的流通調度與稅務整合。

眼下朝廷在商貿上的賦稅收入主要分爲五個部分,分別是商品原料產出的山澤之稅、商品生產過程中的工力稅、商品運輸的關津稅、存儲的倉邸稅以及商品交易的榷稅。

這五個方面的稅收共同構成了當下朝廷的商稅整體,而在五個門類之下,又分出各種小的稅目。並不僅僅只是專於徵斂,而是要通過商稅的徵取,使得整個商貿環境健康有序的發展。

像是山澤稅在關中的徵取比例就頗高,這是爲了壓制民衆們過渡的砍伐、捕撈,而在山南道,則就幾乎不存在山澤稅,鼓勵民衆們逐利於山川之間,從而促進地方上的開發進程。

至於工力稅,則就是對原本耕農籍戶流失、租庸調等正稅銳減所進行的補充。不過這個名目雖然設立起來,但朝廷暫時還並沒有課以重稅,因爲眼下還處於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步驟中,至於未來,則就是用於調節農業與工商業分配比例的平衡手段。

關津稅則就更重要了,不獨可以進一步加強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利潤產生,同樣也能讓朝廷更直接有效的控制商品流通的趨勢。像是潼關東去商品稅高,西進則稅率調低,這就極大的有利於關中物力的興聚。

倉邸稅就是從根源上管制商賈們囤積牟利的現象,你大可以將貨品長期的存儲下去,但這囤積過程中所產生的利潤,相當一部分都要被官府直接抽走。

諸市榷稅所進行的改變並不大,大量草市的形成,已經讓交易行爲不再只集中於固定的場所中進行,若在交易過程中再課以重稅,只會讓交易更加外流泛濫、不受控制。

所以朝廷在這方面沒有大作調整,僅僅只是加強了奢侈品類的商稅徵取,比如珠寶金銀器、香料以及綾錦等商品。

大家好 我們公衆 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 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 年末最後一次福利 請大家抓住機會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眼下關中的商貿環境,整體上還是一個輕稅狀態。市貿司雖然成立,並且擬定了名目衆多的稅類,但也僅僅只是對往年已經存在的一些稅種的整合與細化,告訴商賈們、朝廷已經設立了相關的法規制度,但整體上稅率的徵收較之往年沒有明顯的增長,有的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削減。

當然未來何時要加強,這並不是商賈們需要考慮的事情,朝廷自會進行整體的評估與調整,在確保商貿大環境整體穩定的情況下,逐步加強管制與稅收的提升。

但就算是這樣,從去年市貿司成立至今,朝廷各種商貿稅事徵收就已經達到了七十多萬緡。雖然相對於去年商貿整體總量,這一部分稅收仍然不怎麼起眼,可要知道在此之前,這一筆錢朝廷根本就見不到。

相對於商稅的初步整合,朝廷在官市方面的利潤收得就可謂驚人了。

這其中既包括各種官造工坊、皇家園業等,特別是已經舉行了數屆的世博會,再加上日常官市貿易的進行,單單從去年的世博會截止到今年五月,朝廷在這方面的財政收入毛利就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七百餘萬緡!

即便是扣除當中的消耗、管理等各種成本開支,淨利潤也有近千萬緡之多。須知這是在各類常稅之外的額外收入,幾乎已經達到了本稅的規模!

其實這也不算是另外的開闢財源,只不過是將原本便擁有的生產力與生產資料進行一個整合的結果。

比如說兩京諸多皇苑,這些在此前便有經營,只不過效率偏於低下,而且收成並沒有直接與市場掛鉤,這就不能帶來直觀的利益體現,相當一部分都消耗在了日常宮闈生活中。

畢竟唐家所傳雖然也有幾代,但精細到恨不得連自己寢室暖閣都開菜圃種菜的也實在沒有。李潼貪起來,連他外室都不放過,能有這樣的財源增收,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對於朝廷在關中偏於興商廢農的政策,朝中也是不乏臣員持有異議,一則農爲本、工商爲末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於是便認爲捨本逐末、亂世之兆。二則朝廷畢竟需要端莊威嚴,結果卻同民窮爭錙銖之利,這也實在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但也不得不說,錢真的是有力量的,特別是數額如此驚人的錢財。這樣一個結果,擺在任何人面前,也都少有人能夠坐懷不亂。

許多朝臣們都是經歷過武週一朝一通窮造、財政窘迫之際的情況,而相王執政那數年,也是內外亂糟糟一團,數倉米度日幾乎已經成了常態。

而今到了開元之世,短短几年時間裡,朝廷財政便有了如此驚人的改善,也都不免讓人生出一種窮人乍富、揚眉吐氣的感慨。對此持有異議者,自然也就越來越少。

這一點朝情風氣的改變,在市貿司的處境規格上最能體現出來。最初市貿司成立,是掛靠在太府,作爲諸市署的上層機構。可是過了不久,便就被轉移到了戶部,有了更高一層的事權範圍。

可是當今年財報覈計完畢後,刑部便首先跳出來表示市貿司掌管如此海量財政勾計,必須該劃給其下屬的比部直接領掌,如此才能保證足夠的監察。

部曹之間紛爭還沒有一個結果,尚書都省也擼起袖子下場,表示兩個小兄弟都不必爭,這種事情正該都省來做。

可尚書都省還沒把這個金疙瘩在懷中焐熱,政事堂便直接下場,宰相們宅心仁厚,不忍心給諸部曹再增重擔。最終經過多日的廷論,朝廷中才終於做出決定,將市貿司劃給了門下省。

朝中諸要司之所以對市貿司如此爭搶,當然也不只是因爲見錢眼開、或者意圖由中貪墨。單純從事權格局去考慮,哪一曹司突然掌握了這樣一筆上千萬緡、而且未來還會繼續增長的財源,那在朝政格局中的話語權增加、簡直不可估量。

市貿司地位越來越顯重,其官長市貿令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市貿司創設最初,李潼暫以長安縣尉劉禺兼領其事,品秩也只是正六品下,僅僅比諸市監略高一等。

可是隨着市貿司被拔入戶部,劉禺這個市貿令便進職五品的戶部郎中。等到了尚書都省,則又升職右司郎中。再到門下省之後,直接升任門下給事中。

短短一年時間裡,便從七品縣尉升任南省給事中,哪怕是靖國時期不乏官員超遷拔授,可類似劉禺這種升遷速度,也實在是令人咂舌。而更誇張的是,別的官員升遷是本身官職升遷,而劉禺則是帶着整個衙司、或者說整個衙司帶着他一起升到如今顯在的位置。

當然,這樣的例子也只是一個偶然,不可複製。畢竟市貿司作爲新成立的衙司,事務又繁複雜亂,貿然更換主官,勢必會造成事務交接混亂,所以劉禺才能搭上這趟快車,打斷一路上升的勢頭,從下層官員躍升爲南省要員。

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112 神都水深0109 仗義屠狗輩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095 東宮舊人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150 俱入彀中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306 魏王不壽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02 大唐帶貨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111 少王人物如何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137 好生是天德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227 名馬梨花落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371 爲王先驅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065 人情難測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324 寶藏仍未枯竭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317 尚方少監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12 耶耶的召喚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010 悲慘的一家人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00 不望獨活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235 義伎捐金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
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112 神都水深0109 仗義屠狗輩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095 東宮舊人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150 俱入彀中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306 魏王不壽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02 大唐帶貨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111 少王人物如何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137 好生是天德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227 名馬梨花落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371 爲王先驅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065 人情難測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324 寶藏仍未枯竭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317 尚方少監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12 耶耶的召喚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010 悲慘的一家人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00 不望獨活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235 義伎捐金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