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少王人物如何

皇城大內,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藏殺機。

發生右鈐衛謀亂之事後,武則天便由明堂退回西上閣理事,哪怕常日上朝,也由御林軍儀仗護駕。

此事之所以尚不爲外界所知,除了避免南衙禁軍自危之外,也是武則天暫不想因爲此事牽連到剛自西京抵洛入朝的右鈐衛大將軍裴居道。

但禁中表面上雖然風平浪靜,內裡卻是緊密搜查,但牽連出來的細節之廣,就連武則天都不敢相信。

王慈徵其人舊爲汴州司馬,因平越王李貞之亂而加軍事,歸於宰相岑長倩後軍統領,戰事結束後卻是另一名宰相張光輔爲其述功並推薦入補禁衛。而且王慈徵與汴州豪族弓氏還是親戚門戶,陝州參軍弓嗣古爲其女婿。

王慈徵入刑之後,始終一言不召,但由其人牽連出的這一張網絡,卻是深達中樞,遍及河洛四周。如果這真的是一張串結起來的大網,就連武則天都不敢輕易揭發追究。

事發至今,已經十多天的時間,如今正是內外警惕、人人繃緊一根心絃的敏感時刻,如果再拖下去,不知又會釀生什麼樣的人心異亂。

儘管心中仍有幾分不甘,但武則天還是不得不將此事交付外廷,處決王慈徵等罪證確鑿人衆,以示事情暫告段落。

敕書送往鳳閣後,武則天又讓內閣堂送來一張輿圖,提筆將王慈徵其人身上引出的一張網絡勾勒出來:鳳閣、南衙、洛州、陝州、蒲州、相州等等。

單從名單,當中玄機或還不深刻,但標註在輿圖上,便可以看到這是一張覆及關中、河東、河南、河北並深刺神都的佈局!

“賊心不死……”

武則天口中喃喃,眉目間頗有幾分疲色,擡手拿起一份案上由武承嗣擬定、進言設武氏七廟於神都的奏書,握在手中良久之後,眸光閃爍不定,最終還是將牙一咬,將之收入了案左暫存不發的箱籠中,只是眉目間的厲色與不甘越發濃烈。

雖然暫時無可奈何以致心情惡劣,但武則天也並未在這些負面情緒中沉湎太久,很快便收拾心情,開始處理今日鳳閣呈上諸事。

“啓稟陛下,殿外薛師求見。”

有宮婢趨行上殿小聲細稟,武則天聞言後只是略一頷首,卻並未說話,批閱奏章的速度不減。

如此過了一個多時辰,案上奏章才批閱完畢,而天色也徹底黑了下來。端起宮婢奉上的熱羹輕啜一口,武則天略作沉吟,才又開口說道:“懷義還在殿外?讓他進來罷。”

不多久,一身豔色僧袍的薛懷義趨行上殿,距離御座還有很遠的距離便匍匐在地、大禮再拜,而後才膝行上前,以略顯浮誇的沉痛語調說道:“罪臣參見陛下,謝陛下恩我,尚肯一見。”

見薛懷義如此,武則天倒樂起來,微笑着擺手道:“入前來,告訴朕,你何罪之有?”

薛懷義手足並用向前爬行,待到距離御案丈餘,才擡手掀開僧衣外袍,中衣包裹的後背赫然捆縛着幾根棘藤,有的小刺已經戳破羅衫,並有後背血絲沁出,薛懷義那光亮腦殼又叩在手背,低聲道:“臣負荊請罪……”

武則天臉色本來頗爲輕鬆,見到這一幕,卻驀地寒了一寒,擡手示意宮婢將薛懷義背上棘藤折下,擡手接在手中把玩片刻,語調轉爲冷漠:“今日仗內宿衛何人?提入右衛審問,宮外雜務能否輕入禁中?”

薛懷義雖然匍匐在地,但也在偷眼窺望神皇神色,聽到這話之後,額頭上頓時汗津津一片,忙不迭顫聲道:“臣有罪、有罪……”

武則天垂下頭,看一眼深跪在御案外的薛懷義,嘴角掛笑道:“阿師還未道我,你何罪之有?”

“臣、臣……”

薛懷義側眼看看那手持棘藤匆匆行出殿堂的宮婢,又忙不迭收斂心神:“臣之罪在自疑,天恩堂皇,人莫能度,陛下喜則臣人莫能傷,陛下怒則天下無人能救……世道諸衆,若人人俱善,又何須王教敦化?錯眼識奸,人莫能免。臣罪不在誤結奸惡,在於私心惶恐,求卜吉兇於外,是本末倒置……”

武則天聽到這話,先是稍作錯愕,繼而眉頭舒展,片刻後卻又凝聲道:“阿師這番言語,怕不是私心肺腑吐出,何人教你?”

“是、是河東王……少王昨日出閣,臣送之歸邸,河東王教我……”

被神皇逼問一聲,薛懷義也不管不顧,當即便將昨夜與李潼言談情景統統交代出來。

“他們兄弟已經出閣了?”

武則天隨口問一句,她近來真是沒有精力關注這些雜事,然後又低頭看看手中一截棘藤,不乏好奇道:“少王可沒教你負荊請罪啊。”

薛懷義聞言,額頭又是大汗:“臣入宮前,先歸白馬寺,擇人爲少王府事遣用,又恐空口請罪不顯莊重,再問昏人僧官,以此教我……”

武則天聽到這裡,忍不住笑起來:“明明已得良言指教,偏偏再問昏言,敗事者,就在你這一多事啊!”

她微笑着將棘藤拋在地上,臉色轉又沉了下來:“那小兒自己尚且愚蠢,還有計謀指教旁人?無非一點道德篤守,巧在沒有誤人誤己。是了,他們兄弟賜邸何處?”

“在都南履信坊。”

聽到神皇語氣,薛懷義便知這一關算是過了,又聽問起少王相關,便連忙說道:“外廷有司,真是欺侮少王無知,邸設都邑偏遠,往來途遠,家院荒僻……”

“無知?那小子,呵、怕是比阿師還要多出二三心竅。”

武則天隨口一說,轉又對宮婢說道:“去取都畿圖籍來,並少王出閣程式。”

宮婢依言而去,不旋踵,身着樸素襦裙的上官婉兒便趨行登殿,身後並有兩名女史各託籍卷一同登殿。

武則天先取神都坊圖,打量好一會兒,纔在東南角落發現履信坊位置,便說道:“確是有些偏遠啊。”

薛懷義見狀忙不迭又說:“不獨偏遠,此間諸坊還多雜胡竄遊,腥羶燻人,讓人生厭。”

武則天聞言後微微頷首,又說道:“少王良言惠你,阿師該有所報,府衛再選二十仗身,甲刀十副,加贈王邸,去罷。”

聽到神皇驅趕,薛懷義頗有幾分失落,但想到橫亙心頭的愁緒化解,也覺一身輕鬆,便又叩拜謝恩,這才退下殿去。

武則天望着薛懷義退出的背影,視線卻有一些遊散,思緒不知飄去了何方,又過片刻才收回視線,又擡手拿起有關少王出閣過程的細則籍卷,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眉頭或蹙或舒。

“小賊貪得無厭,竊我宮貨良多!難怪敢有良言贈告懷義,原來他自己就是恃寵生驕,有膽量不安於室,強要驕縱在外,真是可厭!”

口中雖作薄怒之言,武則天卻是嘴角上揚,可見心內也並不將此正經看待。

上官婉兒恭立一側,卻也在側耳傾聽神皇言語,她不知前情,有些好奇神皇何以突然又念起少王諸事,但聽到神皇頗近嘮叨的自語,心中還是爲少王暗暗感到幾絲高興。或贊或斥,能作閒談念及,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她這裡思緒剛做發散,便又聽神皇問語:“日前少王居在禁中,婉兒也常有見,依你所觀,少王人物如何?”

聽到這個問題,上官婉兒頓覺頭大,她對雍王一家,雖然是有一些關照舉止,但也少有逾規,無事儘量不作走訪,怎麼到了神皇這裡,就成了常常見面?

但神皇既然這麼說,她也不敢強行辯解,稍作沉吟後才硬着頭皮答道:“妾有因事走訪,所見大王狀似簡約,內則縝密,諸事羅列在懷,不損清聲雅趣,能事繁,能篤靜。更多微細,實在拙眼難辨,不敢強說。”

武則天聞言後又笑起來:“宴樂《萬象》,繁美典雅,小子才達,確能事繁。篤靜?想是未必。”

一血相承,他、是朕的孫子。

這一句話,武則天卻沒有講出,只是擡手翻看少王府佐諸衆人等,翻看片刻後便微微皺起眉來:“難怪就連懷義都作不平言,外廷諸司,還真是輕看朕的孫子,選配都是什麼人才?王賀旺閣事繁忙,有什麼心力餘暇去操勞府事?具位無勞,不如不用。取麟臺官佐籍捲來。”

不多久,有關麟臺官吏的籍卷又被送來,武則天招招手對上官婉兒道:“入前並選。”

上官婉兒聞言更覺頭大,小心翼翼上前,見神皇皺眉翻閱不定,便隨手一指道:“麟臺陳子昂……”

“蜀人多奮聲,常有自命志氣屈不能伸,厲眼觀情,不合做少王賓友。”

武則天略作沉吟,便搖頭否決了這提議,又作一番揀選,才選定一人,提筆將麟臺校書李仙宗加右拾遺,選授嗣雍王府長史,替換掉原長史王賀旺。

待到上官婉兒並諸女史整理籍卷退出,武則天又沉默下來,屈指輕敲御案,提筆再書於天津橋南積善、尚善兩坊選閒邸賜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爲其家居,隨後將之封留,待朔日大朝公佈。

0071 音聲細題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18 從子昌嗣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114 友誼的河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296 通泉縣大街痞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024 神皇鑑詩0040 內教坊伶人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024 神皇鑑詩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051 《逍遙王》0032 君子滿朝0360 祖孫情深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107 坊居閒趣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321 來君珍重0013 王的起居日常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280 寶利行社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095 東宮舊人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254 邪言鑽心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156 武氏羣英會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78 鉅富驚人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003 前途堪憂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221 窺望河西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42 蜀女有才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
0071 音聲細題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18 從子昌嗣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114 友誼的河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296 通泉縣大街痞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024 神皇鑑詩0040 內教坊伶人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024 神皇鑑詩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051 《逍遙王》0032 君子滿朝0360 祖孫情深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107 坊居閒趣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321 來君珍重0013 王的起居日常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280 寶利行社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095 東宮舊人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254 邪言鑽心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156 武氏羣英會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78 鉅富驚人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003 前途堪憂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221 窺望河西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42 蜀女有才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