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聊清楚銀子的事兒之後,剩下的分贓就變得很和諧了,一切基本上都可以由沈樹人主導。

此戰沈樹人贏得很漂亮,但嚴格來說,他也是“融資創業”。打了個大勝仗之後,也是要給“投資人”分潤好處的。

他拉的那麼多盟友,每個都得籠絡維護好關係。這樣下次有事兒,別人纔會再來幫你。

兩萬多的戰俘,最終沈樹人也沒有選擇全部親自吞掉,而是分了五千人給劉國能——等於是比照劉國能那邊的傷亡人數、再翻倍還給劉國能。

戰前劉國能部的所有兵力,大約在一萬五左右,現在折損了一兩千,還了五千,打完後總兵力反而增長到了一萬八。

沈樹人也把軍中最難控制的陝西人都撥給了劉國能,確保雙方都各得其所、也有安全保障。

他還承諾,以後打擊流賊,再有抓到陝西積年老賊,都交給劉國能先改造。但作爲交換,劉國能以後也得在權限允許範圍內,幫他打點硬仗、在前面抗傷害。

這樣既把那些從賊十幾年的驕悍老兵充分利用起來,也不至於反噬。同時最慘烈的硬仗交給他們打,時時消耗,劉國能也不至於坐大成新的李自成、張獻忠。

另一邊,沈樹人當初求援時,問方巡撫拉了兩千人,還承諾打完後全數奉還、再多派兩千人回去駐防江陵。

好在沈樹人決定先拿兩千嫡系部隊暫時頂一頂、過一段時間這兒俘虜整編改造得差不多了、稍加訓練,再用兩千俘虜的壯丁把嫡系部隊換回來。

最後,沈樹人這一戰,陸陸續續打下來,自身折損也有上千。所以全部扣掉之後,他的總兵力其實也就增長了一萬兩千人左右——從戰前的八千人,增長到兩萬人整。

當然,在之前投降的隨州府各縣,如隨州、安陸,也都有一兩千的賊軍投降,把那些陸陸續續收編的都算上,最終沈樹人的總兵力能有兩萬三四千。

兵力一下子擴充到戰前的將近三倍後,絕對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練兵、整頓紀律、鼓舞士氣、配套思想教育工作。

哪怕是20世紀的現代軍隊,在戰時動員時,一般也就敢按三三制擴編預備役人員。

也就是平時一個營的正規軍,到了戰時動員擴編到一個團、加塞進兩個預備役新兵營。這是經過歷史檢驗的,二戰時的大規模擴軍都這樣。再多的話絕對會貪多嚼不爛,甚至引起部隊動搖、譁變。

從這個角度來說,沈樹人把難以消化的多餘戰俘分給盟友,幫他一起消化,絕對不是一種吃虧,反而是對他有利的。

反正這次出手這麼豪爽,下次方孔炤劉國能還會來幫忙,何必非要往自己兜裡揣呢。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

在平靖關跟劉國能分贓、處理整編俘虜、分揀武器裝備繳獲,就足足花了沈樹人七八天的時間。

涉及幾萬人的處置,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一個疏忽看管不嚴、教育不得法,就有可能造成後續冒出來數以千計的山賊土匪。

遠的不說,單說之前賀一龍被殺後,翻山逃跑或者藏匿在林子裡那幾千人,處置不好就是一筆巨大的禍害。

沈樹人的部隊多駐紮一天,讓那些躲進山裡觀望的流賊魚腩少看到一分希望,就能多改造一個人。

很多選擇逃跑的人,也未必就是想從賊繼續跟官軍打仗,而純粹就是怕死,想從此隱姓埋名當普通百姓,回去種田。

而對於那種被血戰嚇破膽的前流賊士兵,沈樹人也不會一味逼急了。

所以自從戰鬥結束後五天,他就讓人宣佈,對逃兵的搜捕暫時結束。此後在這桐柏山區戰場周邊,但凡發現有走散的百姓、沒有身份戶籍的,官府都要允許重新上戶籍,但是要編入官府持有土地的軍屯。

這等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那些因爲怕當兵而逃走的人一條出路,只要以後好好種田,按照軍屯的標準高額納稅贖罪,官府便假裝什麼都不知道,既往不咎。

忙完這些收編工作後,沈樹人的報捷文書也差不多整理完了。

戰果統計得明明白白,還認真斟酌分配,確保來幫忙的都有肉吃有湯喝。

寫完之後,沈樹人還請來劉國能,跟他一起參詳一下。

劉國能被詔安已有四年,如今也認得幾個字,但對文縐縐的報捷奏摺還是不太看得懂,沈樹人就親自用口頭語再解釋了一遍。

得知沈樹人非常公允,沒有黑任何一方的功勞後,他也很滿意,心悅誠服請沈樹人喝了一頓大酒。

表示以後應付朝廷的事兒一切聽沈道臺說了算,他不過問,相信沈道臺的人品,不會虧了任何出力的人。

沈樹人便把報捷文書封好,讓人走漢水水路先送去給楊閣老過目,一併再寫一封內容一樣的私信,到方孔炤那兒打聲招呼備個案。

至於最後的彙總報捷,就由楊嗣昌統一發給皇帝,也顯得沈樹人會做人,不會越級上報。

而且這麼做,還有一層深意——沈樹人可是指望靠着這次大捷,把左良玉之前“見死不救”的罪過一起翻出來說道說道的。

如果由他直接給皇帝上奏,難免有陷害同僚的嫌疑。到了京城之後,沈樹人也沒多少京官朋友幫襯,萬一被人挑撥是非多生事端,就不好了。

由楊嗣昌出面,就顯得一碗水端平,褒劉國能而貶左良玉,都是出自楊閣老的明察秋毫,跟沈樹人沒關係。而且楊嗣昌在京城的門生故吏也會幫着說話,推動楊閣老的表功意見落實。

在官場混,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借力,能用別人的關係幫忙推進事情,就儘量借用。

估摸着以楊嗣昌的壽命,其實也幫不了沈樹人傳遞幾次捷報了。

……

沈樹人的捷報送到襄陽的時候,楊嗣昌正有些焦頭爛額。

原來,就在沈樹人勾走劉國能、一起往桐柏山區夾擊發力的這兩個月裡,湖廣、河南戰場的其他方向上,也已經出現了更多的惡化。

畢竟三月份黃臺吉的入侵,讓大明朝廷抽走了中原腹地那麼多部隊去邊關填坑堵口,湖廣、河南僧多粥少,這邊堵住了另一邊肯定會出現破綻。

湖廣南部戰區,因爲方孔炤還算勤勤懇懇,加上左良玉的數萬之衆(號稱十萬)就算出工不出力,光是閒着擺在武昌,也挺有威懾力。所以戰局惡化還不明顯。

而北部戰區,就在五月份、得知劉國能被調走後,之前一直蟄伏在商洛山區的李自成,終於與去年同樣不太得志的羅汝才,拋棄了前嫌,決定再度聯手。

李自成在商洛山區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戰略轉移,在山川險要之中翻山越嶺,從丹水河谷翻山跑到了洛水河谷。

丹水和洛水都是發源自商洛山區的兩條河,都在關中和南陽盆地之間的武關道羣山內。

但丹水偏南一些,在伏牛山主嶺的南側,可以沿着河一直流出武關,進入南陽盆地,最後匯入漢水。

而洛水偏北一些,在伏牛山主嶺的北側,最後會和伊水在洛陽盆地匯合,注入黃河。

李自成這次戰略轉移,難度不小,半路上估計都摔死了不少人,還放棄了很多糧草輜重,這才得以在秦嶺羣山中來去自如。

但轉移成功後,與羅汝才一合流,效果也非常明顯——他可以不再執着於順丹水出武關,在鄖陽、襄陽一帶和楊嗣昌死磕了,而是直接順着洛水,撲向洛陽盆地。

五月初八,李自成進入洛水源頭的羣山中,五月十五,就攻破了山區的洛南縣。

此後沿着洛水順流而下,勢不可擋,大軍於五月二十抵達盧氏縣,僅僅兩天後就迫降佔據了縣城。又五日後抵達永寧縣(今洛寧),於五月底破城。

六月上旬,李自成再破宜陽、新安縣。

其中宜陽縣是洛水岸邊、位於洛陽上游的最後一個縣了。

而新安縣更是已經繞過了洛陽,卡住了歷代著名的“洛陽八關”中的南側伏牛山三關伊闕、太谷、轘轅。

換言之,到了這時候,李自成不但已經逼近了洛陽,還從南側包圍了洛陽,並阻止了官軍從南陽盆地方向北上增援洛陽。

在南陽盆地的楊嗣昌,就算想派出援軍,也得先攻破伏牛山上已經被李自成堵住的三條山谷要道。

否則,就得往東迂迴,爭取從開封、鄭州走汜水關(古虎牢關)支援洛陽了。

換言之,沈樹人在鄂豫邊界消滅賀一龍的最後階段,剛好與李自成殺出洛河河谷、進入洛陽盆地南部,差不多同一個時候。

要不是洛陽城池堅固,楊嗣昌就得擔心這座古都會不會被快速攻破了。

現在,終於得到了沈樹人這邊的捷報,楊嗣昌好歹也抓住了一根功勞,至少可以平息一下皇帝可能出現的怒火。

不管其他地區城池有沒有丟,這兒好歹是實打實徹底全滅了兩家賊王,還是連頭目直接斬首送交京師的那種,跟往年的“詔安迫降”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對於沈樹人的表功,楊嗣昌當然是全盤支持,但支持的同時,又給劉國能下令,並且給沈樹人回信,讓他也幫着勸劉國能,儘快回援河南戰場。

河南戰場也不是沒有官軍防守,但都是些文官節制的地方衛所,戰鬥力非常堪憂。

主持防務的文官,主要有河南巡撫李仙鳳、洛陽參政王胤昌。受他們統轄的武將則包括河南總兵王紹禹,副將劉見義、羅泰。

楊嗣昌深知這些人絕沒有劉國能的悍勇敢戰,所以一定要劉國能去增援。

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7章 困獸之鬥第50章 整軍備戰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46章 忽略不計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
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7章 困獸之鬥第50章 整軍備戰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46章 忽略不計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