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

崇禎給朱樹人的求援旨意,是十月十五,從北京城送出的。

李自成的軍隊打到順天府境內,是十二月十一、打到北京城下,是十二月十五。

也就是距離崇禎給朱樹人聖旨,剛剛過了兩個月,李自成就殺到了。這點時間,要讓朱樹人有所反應,也着實難爲他了。

當然,北京城還是堅固的,李自成能殺到北京城外,跟最後攻進北京城,也還隔着一段必要的時間。

歷史上,李自成在做好前期準備、正式進入全面總攻後,也花了四天時間,纔拿下北京。

(注:史料有多種說法,其中一些雖然描寫的時間更短,但有“曹化淳開門迎賊”等明顯不靠譜的描述,而且前後不符,開門後還有戰鬥,所以我不採信。但總的來說,三到五天破城的說法都有,我取四天,這不重要。)

如今,因爲李自成來得更早,北京城內的鼠疫還沒爆發到最頂點,所以城內的守衛力量也比歷史同期強一些。

而且李自成是寒冬臘月發動進攻,天氣也比陽春三月要更不利於攻城方,沿途一路廝殺過來的兵馬器械折損也更多。

此消彼長之下,崇禎哪怕靠着北京這座孤城,再多守十天半個月,也是不奇怪的。

更重要的是,崇禎還多了一條原本歷史上並不存在的鼓舞士氣理由:

北京被圍後,崇禎一天之內幾次召集重臣和武將,苦口婆心跟他們講道理,說“如今大明形勢並未絕境,南方張獻忠已死,孫可望也已死(崇禎臨時加碼吹牛騙手下的),只是朱樹人一開始沒騰出手來,沒料到闖賊會這麼快來京畿重地禍害,這纔來不及增援。

而且便是李自成本人,朝廷邸報說得明明白白,四個月前剛剛在大散關被朱樹人麾下一支區區偏師曹變蛟,打得大敗、損兵數萬!所以只要死守京城,撐到朱樹人調遣川軍和湖廣軍勤王!天下必然復歸平定!在此之前,山海關吳三桂也能幫朕撐住幾個月、撐到朱樹人趕來!”

還別說,雖然衆臣都已離心離德,尤其是崇禎居然還趕在闖賊圍城前最後半個多月,都還在清算內部責任,賜死了內閣首輔周延儒、罷免了刑部尚書徐石麒、降職了兵部尚書張國維,搞得朝臣人心比陳新甲被殺時,更是淪喪頹廢了數倍之多。

但崇禎這番話還是有道理的,板蕩識誠臣,有強援在外,隨時可能來勤王。再咬咬牙,把這段時間挺過去,不就名垂青史了麼?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不少人還是願意堅持一下的——

畢竟哪怕是陳佩斯這樣“幾千年出一個的混混樣”,如果先看了劇本,知道“我要是再咬咬牙,挺過來了,不就成正面人物了”,那多半也是有這個動力去咬咬牙挺一挺的。

李自成圍城後的最初十日,北京城的守軍和將領們,還真就被這種激勵話術給一時矇住了,暫時也不去多想,只管跟闖軍攻城部隊幹就是了。

北京的城池還是非常堅固的,火器雖然老舊,不可靠,但數量充足,劣質火藥也是數量管夠。不計成本往下砸,還真就把李自成的部隊打得死傷慘重,比寧武關時更甚。

只是李自成都饅頭吃到豆沙邊了,只差最後一口氣,還是賭上了全家性命那種,這種節骨眼怎肯輕易言退?

尤其是這一世的李自成,背後的威脅比歷史同期更嚴重,他很清楚朱樹人一旦騰出手來,背後夾擊,他未必能討到好處。

如今北方數省如此殘破,如果雙方長期相持下去,不能劫掠南方回血的話,那北方絕對是打不過的——除非直接投靠韃子,跟韃子聯手了。

以韃子的實力,倒是能壓住南方漢人。要是韃子不插手,只靠漢人內戰,憑北方几省如今被災害殘害的程度,壓根兒想都不用想。

李自成必須速戰速決,能抓住崇禎最好,至不濟也要逼迫崇禎定個城下之盟,讓自己的大順政權合法化。

於是他也沒得選擇,只是繼續拼命拿人命往裡填,此前面對一切堅城時用過的攻城手段,不管有效無效,全部不計成本往上堆,徹底試錯一遍。

十天之後,明軍一開始那口勇氣過去之後,頹勢又開始顯現,主要是守城將士發現朝廷太吝惜賞賜了,這種節骨眼上打得這麼狠,按說應該每天大肆發錢穩住人心纔好。

一開始畫的“吳將軍和朱總督會來救援”的大餅確實很美,可跟普通士兵有什麼關係?

普通士兵爲大明打了這麼多年仗,也沒見因爲打勝就撈到多少好處啊?

功勞升官這種東西,只能激勵激勵當官的,對基層是沒用的。

正如一家公司,你可以拿使命願景價值觀給中層管理和骨幹團隊畫餅,但跟基層員工只能直接談錢。人家一個打工人跟你說個屁的願景。

軍心不穩之後,偏偏新任兵部尚書張縉彥還怕扛事,也不上傳下達,最後幾乎是鬧出小規模譁變,才被錦衣衛的駱養性上報給崇禎,於是崇禎又讓人緊急籌餉犒軍。

這一切的結果嘛,也就沒什麼好贅述的了,依然跟歷史同期一樣,連周皇后的父親都捨不得拿錢出來,甚至還把周皇后通過他裝裝門面拿的銀子眯了一部分。

因爲肯不肯爲崇禎出錢,這事情跟“是否有希望守住北京、是否有希望成爲中興功臣”,是毫不相關的。

百官是否肯出錢,關鍵不在肯不肯,而在於敢不敢。

崇禎的剛愎自用、不知變通,就註定了百官不敢——崇禎一渡過難關,就亂殺大臣。鬼知道他這次要是活了,將來回頭會不會清算貪污過重的臣子、找點別的藉口幹掉?現在拿得出大筆銀子,豈不是坐實了自己的罪證?

所以,要救現在的北京城、拖到援軍抵達,原本倒也不能算毫無希望,但只要崇禎活着,朝臣就不能賭。

北京城和崇禎,必須完蛋一個,不可能同時並存。

崇禎要是能開天眼,立刻自盡,傳位太子,並且讓太子示人以軟弱,裝出一副逆來順受絕不清算有罪大臣的慫包樣,說不定北京城還有一線希望救下來,但他開不了天眼,只能聽天由命了。

……

北直隸的戰事如火如荼,而崇禎派出的使者,也在出京後走了接近二十天,總算在十一月初三這天,在漢中找到了正在親自部署抗擊鼠疫的朱樹人、並傳達了旨意。

因爲宦官受不得顛簸,也沒有武藝,做不到日行三四百里以上,所以這次的傳旨使者,也不是一貫跟朱樹人打交道的那位王公公了,而是兵部派來的人。

使者是張國維派出的,是個武將,名叫蔣若來。九年前、也就是張獻忠挖鳳陽皇陵那年,張國維還在當安廬巡撫,這蔣若來就是當地的一名守備,幫着張國維和監軍史可法在潛山地區打了幾仗,擊退了流賊。

(注:當年張國維當安廬巡撫時,史可法是當地的兵備僉事,所以由史可法監軍。張國維調走後,史可法升任安廬巡撫,相當於副職轉正)

這個蔣若來也算張國維的心腹部將了,後來張國維去了北京兵部,也帶了他去北京。歷史上張國維被崇禎貶出京城,去當浙江巡撫時,又帶上了這個蔣若來,去當浙江總兵,所以是最嫡系的鐵桿。

因爲聖旨出京時,張國維還沒被拿下,依然是兵部尚書,哪怕聖旨送達那天,距離張國維被降職,也還有二十天呢。

朱樹人倒也忠義,接到蔣若來帶來的旨意,立刻恭恭敬敬地表態,表示自己絕對會盡快出兵救援陛下。

但他也有幾點困難,不得不立刻跟兵部來使澄清:

“救駕刻不容緩,但我漢中駐軍,至今還有部分士卒身染鼠疫,還有疫病潛伏未發者,本官遵從醫官之囑,將疑似染病未發者隔離駐紮一營,若猝然全軍開拔,難免蔓延,怕是兵馬未到北直隸,已然大部失去戰力。

還請上使體諒,允許我軍花數日甄別,將痊癒士卒先行開拔,後軍徐徐繼進。另外,若是爲救駕之故,需加快行軍,最便捷的莫如以漢中兵順漢水水路經鄖陽先至襄陽。

其餘重慶等地各軍,則先順長江至江陵,再北上襄陽取齊,如此可省去漢中兵先南下再北上之周折——但是,要如此行軍,需打通鄖陽道路,如今鄖陽各地還有零星流賊殘餘深藏山中,難免騷擾。

我軍縱能擊破,但搜索追擊浪費時日必多,爲救駕之顧,祈朝廷能下令允許本督事急從權,以徹底赦免前罪爲條件,勸降鄖陽殘餘散賊。

同理,本督如今已追剿孫可望、幾乎將其逼入絕境,但如要徹底剿滅,依然需時兩月以上。若朝廷能恩准赦免孫可望前罪,本督有一定把握迫使其歸降,如此則四川各軍,也可儘快全力抽調,不用留太多兵力提防孫可望,不知這幾點,朝廷可能恩准?”

蔣若來此番只是來傳旨的,哪裡有授權答應那麼多大事?但他考慮到自己的恩相張部堂被陛下催逼,他也是講義氣的,不顧自己身份,跪下來懇求朱樹人有點擔當:

“國姓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是爲了更快救駕,您就算事急從權自作主張赦免詔安幾個小賊,以求行軍不被騷擾,陛下將來也只會讚賞您的忠勇吧!能有什麼差池?

還是儘快出兵爲上吶!陛下已經對張部堂非常不滿了,要是求不去援軍,恐怕張部堂會被陛下問罪啊!”

朱樹人當然要擺出絕對忠義的姿態,一直演到最後一刻。他猶豫了一會兒,便說:“也罷,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本官就不先去京城請旨了,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www.huanyuanapp.com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鄖陽諸散賊,本官自己擔些干係,趁着這邊整軍籌措輜重的時日,便讓人去詔安赦免,讓他們別阻撓我軍通過,告訴他們機不可失,若不是爲了救駕,以後斷沒有這麼好的詔安條件了!

孫可望那邊,給本官半個月處理乾淨!本官和四川方巡撫合計一下,一起決策把這事兒辦了!整頓四川兵馬出川,本來也至少需要多半個月,這也不算誤事!

本官率領前部抵達襄陽後,會先略作休整,等待重慶、江陵等地的後軍來取齊。期間自會派出六百里快馬加急進京,向陛下稟報我的事急從權舉措,取得陛下諒解。

從襄陽到北京就快得多了,哪怕河南淪陷,要從徐州繞行,六百里加急五日可到,十日可以往返。我就在襄陽駐留十日,等待後軍,這不過分吧?天下行軍,不可能有更快的了!”

蔣若來也是知兵的,打仗了這麼多年,當然可以判斷出大軍集結只等十天,已經是非常神速了,

李自成那邊幾十萬大軍呢,也不可能讓朱樹人只帶着目前在漢中的這點人馬去增援,他總要集結部隊的,否則人少去了也是白給。

相比之下,只要拿在山海關的吳三桂做個對比,就知道朱樹人已經很神速,很誠心救駕了。

……

一切按計劃實施後,朱樹人花了十幾天在漢中本地準備輜重、部署後勤、甄別鼠疫將士——其他工作都還挺快的,甄別鼠疫的時間也可長可短,真急了完全可以蘿蔔快了不洗泥,但實際執行中,最後發現最慢的一項籌備工作,是船隻根本不夠用。

漢中駐軍在此之前從來沒想過要從鄖陽順漢水行軍去襄陽,當地的船隻數量很少,沒有準備,當然無法一次性運走三萬大軍了。

漢水在秦嶺山區中的這一段,是出了名的水流湍急,險灘處處,從漢中去襄陽很好走,但從襄陽回漢中很難走。

要不當初三國時,諸葛亮死後、蔣琬對劉禪提出“可從漢中順流取上庸三郡”,也不會被姜維以“漢水易進難退,縱偷襲得手,所得不過魏之餘贅,我軍卻難於久援”爲理由,勸阻劉禪別接受了。

船到了下游襄陽後,要重新拉縴回到上游漢中再運第二趟,實在是太難了。

地理環境如此惡劣,走得慢也就不能怪朱樹人了。

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朱樹人甚至在發現漢水船隻不夠用的情況下,又做了別的嘗試,比如從北面讓大散關的先頭部隊試圖出秦嶺、寶雞,進攻闖賊控制的關中,看看能不能從關中衝出去,然後走黃河。

這條路肯定是很危險的,一路要打穿闖軍的佔領區。而朱樹人一番嘗試後,很快就得到了幾個重要情報:李自成在關中堅壁清野了!不但各縣沒糧食,連人口都撤走集中到有限幾個據點!

如今的陝西,根本就是赤地千里,無法就地籌糧!川軍北伐出關,必須全程自帶糧草!

這個後勤壓力無疑是扛不住的,改走這條路的下場只會是全軍餓死。

所以,在漢中籌船這幾天,朱樹人也不是乾等,

他是拿出了最大的誠意,證明了其他一切路都走不通,嘗試的過程中還又稍稍立了點戰功、擊破了袁宗第一些外圍人馬。

他甚至還再次給崇禎上書,想請求崇禎給個機會赦免袁宗第以詔安。至於這個上書能不能送到就不知道了。

如此拖延之下,朱樹人的軍隊終於在十一月十六這天,才總算詔安了鄖陽諸散賊,並分批啓程前往襄陽。

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17章 入國子監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8章 鄉試揭曉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52章 奇葩說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50章 綱舉目張
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17章 入國子監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8章 鄉試揭曉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52章 奇葩說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50章 綱舉目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