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

“賴陛下洪福海量、用人不疑,臣僥倖全殲建奴多鐸部,全滅兩旗,斬獲漢蒙軍無算,江南胡塵,一夕肅清!”

“諸將士奮戰數月,前後大戰四場,小戰無算,共於江南殲敵十一萬,江北殲敵兩萬餘,合計十三萬三千有奇,斬獲首級六萬四千級!傷俘迫降三萬有餘!餘者逃匿、溺斃不可細計。

建奴兩白旗原有兵馬,盡數全滅,鑲紅旗重創。僞豫親王多鐸授首,僞貝勒完顏葉臣授首,生俘僞貝子富察碩詹。貝子以下、甲喇額真以上被殺俘親貴將領共計十四人!

蒙軍正紅、藍旗原有兵馬,亦遭重創,全殲其正藍旗,正紅旗僅餘兩甲喇得以逃竄,殺正藍旗固山額真(旗主)尹拜、生俘梅勒額真阿哈尼堪(副旗主,和尼堪不是同一個人)。

僞漢軍旗鑲黃旗、鑲紅旗,亦遭全殲,生俘旗主張存仁,及其下部將田雄、張國勳,斬殺其部將張傑、王定國、滿進忠。此外,還於江北擊殺降將劉良左、僞將孔庭訓。

進犯江南之敵中,建奴將左僅僞貝子尚善以下若干得以遁逃,蒙古將左僅正紅旗恩格圖以下得以遁逃,漢軍旗及新降僞軍,僅李成棟以下若干遁逃……”

元旦一大早,南京城內的滿朝文武,就跟着隆武帝朱常淓,一起到了城外的明孝陵,一邊迎接獻俘的朱樹人,一邊聽着朱樹人旁邊的幕僚念着江南江北一連串戰役的功績斬獲。

滿場數百人,加上侍衛、軍隊累計數萬,人人鴉雀無聲,不敢喧譁,卻又心潮澎湃,被一個個數字和名單激勵得熱血沸騰。

作爲朱樹人的主要文職幕僚,顧炎武如今也得到了應有的朝廷官職,表功的文字當然都是他幫着代筆的,現在也由他幫着誦讀,朱樹人才懶得操心這種文字工作。

不過話說回來,朱樹人怎麼說也是先帝時候的兩榜進士吊車尾出身,還寫過《流賊論》那種高屋建瓴的政治理論着作。

就算如今這些文字工作都丟給幕僚,也沒人會覺得國姓爺是文采不行,只會覺得他是日理萬機,無暇處理小事。要是國姓爺親自動筆,還不得更華麗得多。

好不容易等顧炎武讀完,大夥兒還沉浸在大勝的驚心動魄戰果規模中不能自拔。

連皇帝朱常淓本人,也都還有幾分不真實感,走這番告慰祖宗、孝陵謁陵的流程時,好幾次都微微顫抖,動作變形。

多鐸此番南來,帶的兵馬可是接近滿清全部正規軍兵力的三成!抵達淮南前,就有十四萬兵馬,後來又迫降了火線投敵的許定國、劉良左二部,加上一些其他漢奸僕從軍,高傑被殺後投敵的李成棟部,也有三四萬人。

朱樹人彙報的總計殲敵十三萬三千有奇,其中江南殲滅的那十一萬,大多都是多鐸從北方帶來的十四萬人裡殲滅的,只有少數是李成棟的。

江北殲滅的那兩萬,反而是許定國、劉良左新降僕從軍爲主。

這就等於多鐸帶來的部隊,最終生還北方的,最多也就不到四萬人整,剩下超過十萬零大幾千,都被永遠留下了。

滿蒙各有幾乎兩個滿編旗的正規軍被團滅!(這幾個旗在後方還有預備役人員,只能說是將上述旗的現役人員團滅)

大明與建奴自萬曆晚期頻繁血戰以來,已將近三十年!建奴建立八旗制度至今,一共是四十四年!但那麼多年來,大明何曾有成建制徹底全殲滿人一個旗級單位的戰果過!這次卻是一次性全殲兩個旗!

(奴兒哈赤在逐步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就開始建立八旗制度了。八旗的最初建立,比奴兒哈赤宣佈“七大恨”、建國跟明朝開戰的時間,還要早十五年左右)

如此潑天大功,還是在大明已經遭遇先帝殉國、北京淪陷、只剩半壁殘山剩水,大廈將傾、狂瀾既倒的及及可危處境下,絕地反擊、逆轉天勢做到的!

說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幽而復明、再造乾坤,那也毫不爲過!

連同內閣首輔史可法在內,滿朝閣部重臣,此時此刻心中都已明白,無論陛下如何封賞國姓爺,他們都是不好阻攔的了,唯有歌功頌德,共襄盛舉。

否則,就太不識時務了。

更何況,如果是倒退兩個月,朝中或許還有些腐儒要嘰嘰歪歪,拿出祖制禮法說事。但偏偏朱樹人抵達南京前兩天,王鐸、錢謙益還因爲恐懼動搖,帶頭跑了。

錢謙益雖然最後重新跟門生故舊合謀刺殺了幾個清軍城門守備、獻門丹陽縣反正了,但也不過是減免罪刑而已,想重回仕途是不可能的。

而王鐸及其心腹黨羽,如今也跟着其他滯留江陰、武進、金壇等縣的降僞文官一起,被活捉了回來。以王鐸原本南京吏部尚書的高位,他的投敵牽連自然很廣,把一大羣動搖騎牆的兩面派都摟草打兔子連根拔起了!

他的下場自然要比錢謙益還慘得多,審問清楚之後,絕對是要直接問斬的!

除此之外,朱樹人手上還有一張、如今都已經顯得有點多餘的、對付南京東林復社腐儒的額外王牌。

那就是此前張煌言在南陽府戰役中抓獲的、阿濟格派來勸降張煌言的使者龔鼎孳。

這人跟錢謙益、吳梅村並稱江左三大家,也是復社、東林文壇的重要人物,跟很多人都有交情。此前張煌言扣他,他還試圖說他在南京有關係,想讓張煌言饒他。

而現在朱樹人壓根兒不用怕韃子了,龔鼎孳的供詞自然是一份足以讓東林和復社人心惶惶的定時炸彈。龔鼎孳曾經試圖通過誰攀交情拉關係讓張煌言放過他,那麼他攀交情的人就有可能是附逆!

朱樹人不想擴大打擊面,他也很想玩一把“曹操攻滅袁紹後,把原本屬下跟袁紹私下通信納款之人的書信,統統當衆焚燬”的戲碼,以邀買人心,讓大家從此團結一致都往前看。

但是,誰要是真不長眼,朱樹人也不吝再幹掉幾個。

事實上,任何時候也都不缺不長眼的,所以昨晚除夕夜朱樹人進城之前,就雷霆手段把幾個刺頭作爲“與龔鼎孳等北方變節文官勾結串通”的逆檔給收拾了,完全沒人敢廢話,甚至都可以走相對簡易的程序。

然後其他人立刻就老實了。

……

獻俘、謁陵、告慰太廟,三大儀式流程走完,還得進出南京城,可不得大半天時間都過去了。

當改元隆武的全部流程最後走完,時間已經從大清早卯時末刻,拖到了下午申時初刻,

大家連午飯都沒吃,已經飢腸轆轆。連皇帝本人都只能在從明孝陵回城的路上、躲在龍輦裡一邊趕路,一邊悄悄喝了點蔘湯,吃了點點心。

其他文武百官,最多是騎在馬背上偷偷吃點隨身攜帶的乾糧,喝點水。

皇帝也考慮到大家的飢渴疲憊,便宣佈先賜晚宴,再順帶在賜宴上討論一下重要的功過賞罰議題——當然,也僅限於對個別最重要角色的升賞,其他大部分人,還得後續走內閣流程,今天沒那麼多時間。

賜宴就在剛裝修完不久的南京乾清宮內舉行,高級文官武將都能上殿,

其他級別不夠的、主要立功將士代表,則是在殿前廣場上,掌燈賜宴,隨便擺些矮几,給點酒肉。

因爲這部分要供的量太大,連光祿寺都管不過來,就談不上什麼精緻烹調了,只能說是酒肉管夠,很是粗獷。

大丬大扇的牛羊豬肉和整隻剖洗褪毛的雞鴨,胡亂清洗焯水,簡單剁大塊紅燒燜燉就端了出來。嫌不入味的也沒辦法,另外丟些椒鹽醬料蘸着吃。

好在將士們都是粗人,軍中吃慣苦了,對於皇帝賜宴也沒太高要求,只要酒肉管夠就很滿足,主要是來見個世面。

而文武百官自然更心思不在吃喝,稍微緩解了飢餓之後,皇帝就率先對着乾清宮內的那部分文武放話了:

“此番全殲多鐸,以及此前誅殺闖賊,爲先帝報仇,兩番擎天之功,尚未有封賞定論。朕以爲,先帝既已賜朱卿國姓,且確爲宗戚,朕欲封其王爵,諸卿以爲如何?”

封王?!

這兩個字落在大殿上,頓時讓吃喝的聲音都輕了些,但事到如今,還真就沒人立刻跳出來反對。

剛纔白天剛處置了一批王鐸的黨羽,收監了等待審判。昨天還有幾個“通逆”的龔鼎孳友人抓了,錢謙益及其核心門生故吏也在牢裡。

這大殿上,還能剩下幾個頭鐵的?

最終,也只是有些膽小怕事的,用請教的語氣,請禮部尚書吳梅村出面解釋,這樣的封賞是否符合朝廷法度、太祖祖制。

吳梅村成了衆失之的,自然沒法再推脫,

但他本來就是朱樹人當年在國子監那幾個月時的山長、司業,這份師生交情擺在那裡,他怎麼敢拆臺?而且他這個禮部尚書,就是錢謙益被拿掉後,朱樹人力保他擔任的。

否則,以他的資歷來看,幾年前不過是國子監司業,如今正常升遷最多也就升到少詹士,換算級別應該比禮部侍郎還略低一點。

能夠從比侍郎略低,變得直接跳級當尚書,這是多大的提攜之恩了。自己學生這樣擡舉他,他也要投桃報李,否則會被天下人背地裡說不義的。

好在“江左三大家”兩個已經進去了,他是唯一一個還在外頭的,他也算是當朝學術權威,所以吳偉業引經據典論證了半天,最後結論就是賜國姓和封王分別是先帝和今上乾的,這也算內舉不避親,具體論證過程很複雜,外人也不用聽懂。

禮部尚書都背書了,朱常淓也有了臺階下,很是欣慰地摸着山羊鬍:“好,那明日內閣再具體議一議手續,朕覺得,由鄂國公順勢升爲鄂王即可。

另外,既然是比照宗室親王之例了,如此國難之秋也確實需要糾合天下軍力財力,勠力同心共赴國難。

是否也需要恢復太祖時大都督府、或五軍都督府舊制,或另設類似統籌天下全軍之職,以利將來北伐中原、再造河山?”

乾清宮內,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最後還是內閣首輔、兵部尚書史可法站了出來,識時務地主動帶頭:

“陛下胸襟,非凡人可及,如此用人不疑,可謂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雖漢昭烈之於諸葛亮,莫能及此。

聖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陛下切切以拯救蒼生、光復中原爲念,心神無貳,不及其餘,雖亙古未能有如此胸襟者。臣等豈敢不附驥尾,以成陛下聖德、共沐中興氣象。”

到了這一刻,史可法其實也想明白了,非朱樹人不能拯救大明。

韃子入寇,殘害中原,這已經不是一家一姓江山的事,而是天下存亡的事情。相比於神州陸沉,其他小義小節,還有什麼好拘泥的?

而且以朱樹人這個巧妙的身份,史可法知道他不會亂來,也犯不着亂來,他已經太瞭解朱樹人是怎麼想的了。

至不濟,也就是將來天下都是朱樹人“血緣上的兒子、法統上的侄兒”的。大明江山的招牌可以一直保存下去,這還不好麼。

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7章 困獸之鬥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98章 領旨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0章 鮮廉寡恥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3章 孫武再世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
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7章 困獸之鬥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98章 領旨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0章 鮮廉寡恥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3章 孫武再世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